
【江山·根与魂】【柳岸】范蠡救主(小说)
越王勾践登基为王与吴国的第一战,就是在范蠡的辅佐下,用奇兵打败吴军,致使吴王阖闾中箭致死。由此吴、越两国之间,掘下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吴国新王夫差,为报仇雪耻,特选十名武士,身穿黄裤黄褂,整天肃立王宫门外,每当吴王夫差出入王宫,武士们都要异口同声呼喊提醒夫差:“夫差,你忘掉勾践杀祖父之仇了吗?”夫差就随口应道:“杀祖父仇,岂敢忘怀!”与此同时,吴王夫差还亲自住扎军营,日夜操练水陆三军。
不一日,吴王夫差便向越宣战。
越王勾践闻听吴国与越宣战,随即召见范蠡、文种、诸嵇郢共商应战大事。
范蠡闻听“应战”二字,便向勾践当头浇了一桶凉水:“大王,臣以为我国力尚弱,当务之急是增强国力,厉兵秣马,储粮备草,坚固城池,以守为攻,待机而战。”
文种点头应曰:“嗯,范将军言之有理!”
“不!”诸嵇郢断然说出一个“不”字,往前一站,“两军开战勇者胜。臣以为,先下手为强。”
“嗯!”勾践点头嗯着,往起一站,“诸将军言之有理,与吴开战乃上策也。”
“大王不可!”范蠡随即断然制止劝曰,“臣以为治理国家,首先要办好三件大事,一是国家强盛时,要想法保持强盛;二是国家倾覆时,要设法转危为安;三是处理国政的事,一定要得当。现在……”
诸嵇郢没等范将军的话说完,就抢过话说:“哎呀,别说那无用的。种季庄稼,不得一年还得半载。打仗靠的是战机,当务之急,是与吴应战!”
文种:“但是……”
诸嵇郢手一举,抢过文种的话:“哎呀,别但是了,范将军、文大夫之言差也,上次与吴应战,我们不就胜了吗?”
越王勾践:嗯,诸将军说的是!
范蠡:大王,诸将军,上次我劝大王应战,是大王刚刚继位,若不应战就是怯战。网布怯战,兵就壮胆,乃势可鼓不可泄之战。再说,上次虽胜,但只是险胜。险胜者若战,此乃将之骄狂之策,有骄将必有骄兵,强兵骄之必败,何况弱兵骄之,岂能不败呼?
文种:是啊,加之吴丧其君,其志愤,其力齐,战之必勇,两军战,勇者胜。范将军言之极是!
诸嵇郢:什么极是,分明是怯战!
“对!”勾践说着,抬手照诸嵇郢肩头一拍,“诸将军言之有理。”
范蠡闻听,竭力劝道:“大王……”
越王勾践将手一举,跋扈地:“不要说了,孤意已决!”
第二天一早,越王勾践就召集文武百官登殿,大使官计倪宣诏应战。
勾践一见范蠡不在殿下,“范将军呢?”
众:“是啊,范将军呢?”
文种:“回大王,范将军昨夜偶着风寒,让微臣代他提交辞书!”
“知道了。”越王勾践不在意地说着,随即宣告与吴开战,并亲自挂帅,
且说开战当天,越王勾践闻报吴军已在一里之外安营扎寨,随举望远筒一看:“嗯,何不趁敌立足未稳,吾军迅疾出战!”
诸嵇郢随附和道:“对,先下手为强,杀他个措手不及!”
文种忙劝道:“大王,吴军兵马强壮,现在气势正旺。吾军应严阵以待,耗敌懈怠,然后乘之……”
计倪:“是啊,大王,文大夫言之极是……”
“什么极是?吴军远道而来,此乃疲惫之师。何惧之有?”越王勾践说着,对诸嵇郢,“传寡人令,击鼓出战!”
文种忙拦:“诸将军……”
“你们文官懂得个啥?”诸嵇郢傲慢地说着,随将令子旗一举,“大王有令,击鼓出兵!”
顿时百鼓齐鸣,万箭齐发。继而杀声震天,越兵如开闸之水,向吴军阵营冲去。
文种一见忙冲越王勾践、诸嵇郢朗声大喊:“大王——诸将军——胜之莫追——”文种喊着,拍马追去……
文种追上前,见吴军仓惶而逃,再次冲勾践、诸嵇郢朗声喊道:“大王——诸将军——胜之莫追——”
可为时已晚,勾践、诸嵇郢不听文种劝谏,一意孤行,乘胜追到太湖岸边,突遭埋伏的吴军重创,猝不及防。越军大败,死伤遍地。打得勾践晕头转向,幸亏文种及时救驾接应,勾践得以逃生,带着五千残兵溃退到会稽山上。
此时越王勾践狼狈不堪,腹饥口渴,正传令寻水支灶时,文种遂送上吃的、喝的。
勾践顿时愕然不解:“这……”
文种见越王勾践疑惑,遂带越王勾践一看,山上不仅有水、有粮草,并支了好多锅灶,还搭好了军帐……
“哎呀,文大夫,原来你早有安排呀!”越王勾践自愧不如地说着,一把抓住文种的手,“都怪本王不听尔劝,一意孤行,遭此惨败。若不是臣及时救驾,寡人早被生擒,全军覆没矣!”
“禀大王,臣不敢贪功。”文种说着,指着面前的粮物、锅灶、帐篷说,“这都是范将军事先安排!”
“什么?范将军?”越王勾践顿感意外,他不由指着眼前的一切,“这、这都是范将军事先安排……”
“嗯,正是!”文种点头说着,随手掏出锦囊递上,“此乃范将军的病辞书,其实也是给臣救驾的锦囊……”
越王勾践迅疾展开锦囊一看,只见上面写道:“大王若战,要坚守以待,严守戒军,切莫妄动,以守为攻,耗敌懈怠,后而乘之!若要应战,谨记胜之退守,追之若败,速退会稽山,方可保全……”
勾践看到此,悔之愧之,仰天长呼,“范大夫,范将军——寡人不听尔劝,惨败至此,都怨寡一意孤行啊……”
此时探马喊报:“报——报大王,吴兵已将山下围如铁桶,并断了我军粮草汲道!”
接着又有探马喊报:“报——报大王,吴军欲劫周边城池粮库!”
“啊?”越王勾践惊得扑通跌坐到帐榻上,“若掠去城池库粮,县郡官民将因断粮而恐慌……”越王叹息着,冲面前的计倪、诸稽郢等问,“尔等说怎么办?怎么办?”
计倪、诸稽郢等木然不语。
“范将军,范将军你说怎么办?”越王勾践茫然地说着,不见范蠡,顿然仰天叹曰,“唉!若是范将军在此该多好啊!”
“范将军到——”
越王勾践闻声看着眼前的计倪、诸稽郢等,“范将军?寡人不是在做梦吧?”
“大王,不是做梦!”文种说着,冲帐外喊道,“大王请范将军进帐!”
范蠡进帐:“臣拜见大王!”
“范将军免礼!”越王勾践说着,急忙上前扶起范蠡,“范将军,都怨寡人不听臣言,一意孤行,武断应战,遭此惨败,寡人之过矣!”
“大王莫过自责,胜败乃兵家之常。”范蠡说着起身,把话题一转,“至于吴军劫粮之事,大王不必担忧!”范蠡说着,对计倪、诸稽郢等说,“诸位也不必惊慌。臣事先已和王后有约,白天若会稽山上红旗摆动,夜晚若会稽山上有火明,立即打开周边城池库粮,按一年口粮预支城中官民……”
越王勾践欣喜:“哎呀,范将军真乃姜尚再生,有先见之明!”
“大王谬赞臣了!”范蠡说着,转脸对太史官计倪,“快,趁天还亮着,快去山巅摆旗……”
越王勾践见计倪应去,遂问范蠡:“范将军,快说眼下该怎么办?”
范蠡说:“臣以为持满而不溢,则与天同道,可享天之佑;省事而节用,则与地同道,可享地之赐;扶危而定倾,则与人同道,可得人之助。眼下,宜卑辞厚礼,向吴请和。”
文种见越王不语,随说道:“大王,范将军之言极是。只有请和,方能解危!”
越王勾践木然摆头:“不可,不可。莫说夫差不会答应,就是答应,那视越如仇的伍子胥,也不会答应!”
范蠡劝慰道:“大王,有道是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嘛!”
“嗯,范将军之策可救大王。”文种说着,近前一步说,“臣闻伯豁乃吴王夫差之宠臣,其人贪财好色,何不向其倾重金、送美女,让其对夫差美言促成?”
范蠡点头:“嗯,此人嫉贤妒能,素与伍子胥不和,定能促成!”
“好,文大夫今夜前去融之!”勾践说着,随吩咐侍官,“快去通报计太史官,速选宫女八人,盛其容饰,外加白玉二十双,黄金千镒,交给文大夫融之!”越王勾践见侍官应去,转脸问范蠡,“范将军,现在该做什么?”
“大王,臣还有一计!”范蠡说着,冲帐外喊道,“抬进来!”
勾践见二兵卒抬着一兜鱼头进帐,不解地说:“要这鱼头干啥?”
范蠡没有回答勾践的话,只是吩咐兵卒:“快把这兜鱼头,投到山下!”
勾践闻听,更不解了:“投山下干啥?”
范蠡仍没回答勾践的话,而对一旁的文种交代:“速派兵卒三百人,各扛草渣一袋,天黑后打着火把从左边上山,再熄灭火把从右边下山。再打着火把从左边上山,再熄灭火把从右边下山。如此来回一个时辰!”
“好,我这就去安排!”文种遂应而去。
“范将军,这……”勾践听得一头雾水,急忙问范蠡,“范将军,你这葫芦里到底装的啥药?”
“迷魂药啊。”范蠡说着,给勾践解释道,“大王,你想,咱把那么多鱼头扔到山下,吴军见山上有如此多鱼头,他们首先会想到,山上不仅有水,而且水源丰富;吴军看到恁多人打着火把往山上运粮草一个时辰,这又说明什么?说明我军粮草充足。到时伯豁再一美言,不就促成和谈了吗?”
果然,在范蠡的精心策划下,尽管伍子胥竭力阻挠,吴王夫差终于答应谈和。不仅拯救了越王勾践,而且范蠡辅佐越王勾践赴吴为奴三年。后在范蠡、文种的辅佐下,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畜牧兴农二十年,终于实现了强越灭吴、称霸诸侯之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