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灵】海参崴散记(散文)

精品 【心灵】海参崴散记(散文)


作者:黄皮人 秀才,1474.3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01发表时间:2024-07-28 11:42:36
摘要:阁顶上三面国旗代表三个国家,游人争相拍照留影,也许内心深处正在体会“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疆,花开香四邻,笑语传三邦”的无奈和悲哀。

珲春,中国延边朝鲜自治州边陲城市;海参崴,俄罗斯远东太平洋沿岸最大港口。乘坐大巴出珲春口岸,入俄罗斯国界,怀着极其复杂的心情走出国门,踏上了海参崴之旅。
   凭心而论,如果不是此次旅游,我对海参崴地名的熟悉程度远胜于珲春。早就听说过,这个地方以前是中国的领土。17世纪中期,俄国沙皇伺机东侵,谋求在远东地区开拓港口。此时由于清朝中后期国势日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58年清政府和沙俄签订不平等的《瑷珲条约》,规定海参崴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为中俄共管。1860年俄国又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清政府被迫割让了包括海参崴在内的约40万平方千米领土。随后俄国将“海参崴”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思就是“统治东方”。
   老祖宗留下的这段历史,成为后人内心的一道创伤!
   海参崴没有一条高速公路,即便普通公路也与我国6、70年代极其相似,破旧、狭窄、弯弯曲曲,起起伏伏。由口岸前往市内仅280公里,许多路段还是沙石路面,水泥路面也是坑洼不平,汽车一路颠簸摇晃,行驶了近5个小时。
   我带着几分好奇的目光一直观察窗外,沿途地域辽阔,一望无垠,有丘陵、森林、河流和无边无际的原野;还有青枝、绿叶、野花和郁郁葱葱的杂草。可惜,大片肥沃的土地无人耕种,疏于管理,没有庄家、没有村落,一片苍凉。令人极为不方便的是,途中只能停靠一个小镇,只有3、5户生意人家,最火的是一家名为“上海”的小饭店,排着长长队伍的游人不为饮食,只为入厕。时至今日,海参崴入厕需交纳20至50不等的卢布,此情形不由唤起了我儿时的记忆。
   海参崴盛产海参,最早是个渔村,其地名源自古老的肃慎(满洲)原住民语言,汉译为“海边渔村”。1860年那一纸《中俄北京条约》将海参崴划给了沙俄,其上的中国人瞬间成了居于别国土地的“外国人”,听起来既滑稽又心酸。在条约文本上留下了一句话:“遇有中国人住之处及中国人所占渔猎之地,俄国均不得占,仍准由中国人照常渔猎。”这成了大清帝国对自己这群子民最后的关照。
   海参崴位于俄中朝三国交界处,三面临海,拥有优良的天然港湾,地理位置优越,是俄罗斯在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港口,也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海参崴城区依山临海而建,马路纵横交错,建筑错落有致,既有海滨城市的风貌又具山城结构的特征。街面上绝少有高楼大厦,楼房一般高三、四层,色彩艳丽、长方形的巴洛克风格。最醒目、最豪华的楼房当属拜占庭风格的大葱头教堂,那是东正教的祈祷之地。
   漫步街头不难发现诸多中国元素点缀其间,中式民居、中国饭店、商铺随处可见,许多广告、门脸上均标有中俄两国文字。在海参崴期间,接待我们食宿的均是中国人,绝大部分都是当年留住异国的大清子民后裔。100多年过去了,他们肤色未改,乡音未变,相同的生活环境将两国人民紧密融合在一起。
   海参崴常住居民60余万,机动车也不算多,但交通却不畅通。原因很简单,一是马路狭窄,绝大多数路段都是上下两条道;二是没有停车场,几乎所有马路两旁都停有机动车。这个城市如同我国青岛一样,在一公里范围内没有一条平坦的马路,不是上坡就是下坡,且坡度非常大。
   令人颇为好奇的是,这里的男女体格高大,私家车却相当小巧,类似于我国当年的奥拓、夏利。而且,车型绝大多数出自日产,右方向盘。当地导游介绍:海参崴离日本非常近,海运便捷,是日本二手车销售的最大市场,价格相当便宜。这状况与当年我国何其相似,满大街跑的日产车,如今国产车早已独占鳌头。
   因受西方制裁,海参崴发展一直非常缓慢,甚至较为封闭。中国的一带一路不仅给俄罗斯带来希望,也使他们找到了灵感,于是开放海参崴作为国策,串联起中蒙哈一线。从2023年6月1日起,海参崴港作为中国的内贸货物中转口岸,历经160余年东三省又恢复了昔日面向世界的海上通道。开放搞活,使旅游业发展迅猛,近几年中国的游人蜂拥而至,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当地导游诙谐地说:中国朋友带来面包,带来卢布。
   那日晚,导游安排一个自由行程项目,在最繁华的海边步行一条街赏美食,观演出。偌大的厅堂里有几百名中国游人,品熊肉、孢子肉、野猪肉等美味佳肴,喝著名白酒伏特加。席间,俄罗斯青年男女表演节目,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除了载歌载舞表演“喀秋莎”“红莓花儿开”等名曲以外,还有许多中国的经典歌曲。那曲调、那吐音,那节奏、那舞姿,真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味,绝对下了一番苦功夫,完完全全为国人量身打造。
   很明显,他们如此下功夫,是冲着中国人兜里的钱。当然,价格昂贵的餐饮是一方面,还有小费,许多游人大方地奖赏演员。那情形,那场面,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如今的中国强大了,人民富裕了,游人走到任何地方都受到欢迎、得到尊重。一股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万事开头难,当年我们学习老大哥,如今老大哥向我们学习,但老大哥还存在明显的瑕疵。旅游,由于刚刚起步,管理特别混乱,特别无序。那日我们入住郊区一宾馆,服务员还停留在手写阶段,40多人仅办理手续就花费了近两个小时。而且,全是三人间,所有的夫妻必须拆散重组。进入房间才发现,这里原本是开桑拿的,房间是用来做按摩的,弥漫着浓浓的异味。由于中国游人的大量涌入,海参崴旅游部门接待仓促上阵,力不从心,只有勉强应付。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我们入住后,不断有服务员或客人敲门或推门而入,原因是服务员自己都不知道给客人安排了哪些房间,只有一间间地查看,甚至明明房间有人住还开给其它客人。
   我们还算幸运的,因为我们身后还有晚到的100多客人,他们正等着入住呢。第二天得知,他们全都安排在大厅里,男女分开睡统铺。这真是多年不见,见后脑洞大开,昔日中国的一幕又在这里上演。更为奇葩的是,这里不是按房间收费,而是按床位收费。
   令人不爽的还有WIFI,几乎没有一家宾馆是畅通的,于是国内的“低头族”在这里摇身一变,成为“低头愁”了。
   导游多次给我们介绍,海参崴与中国国情不同,工作状态也不一样,比如他们从来就不加班加点,从不因工作而影响自己的生活。这一点我们深有体会。返回国内那日,在海参崴口岸等待安检,前面仅有3辆大巴,足足花费了4个小时。因为正好赶上了中午,工作人员按时准点下班,要吃饭,要午休。
   这了使我们更加全面了解海参崴与珲春的地理位置,返回国内那日,旅行社特地安排我们参观防川风景区。真难以想象,如果不是去海参崴,根本不会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珲春市敬信镇防川村,它被誉为“东方第一村”。这个村庄有41栋民宿,融合了朝鲜族传统建筑风格和现代设计理念,建成了防川风景区。一条长888米,最窄处8米的柏油马路直达村庄,沿途两旁均设有铁丝网(国境线)。它就像一条胡同蜿蜒曲折,右边是朝鲜,左边是俄罗斯,尽头是俄罗斯通往朝鲜的一座贸易大桥,再往前15公里便是日本海。这是当年沙俄留给清朝的一条死胡同,它将吉林乃至整个东三省通向海上的出口彻底封锁死了。
   这里的最高点是龙虎阁,12层楼高,能清晰环顾四周。游人伫立于此,脚下是中国,右边是朝鲜,左边是俄国,正前方是日本(这里是中国距日本最近的地方)。右边的图门江水缓缓流淌,似乎在诉说着满腹的心思;左边的丘陵默默耸立,好像在瞭望着故乡的亲人。阁顶上三面国旗代表三个国家,游人争相拍照留影,也许内心深处正在体会“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疆,花开香四邻,笑语传三邦”的无奈和悲哀。

共 300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生动游记将我们带到了边境,带到了昔日中国的领土海参崴,带到了中国、朝鲜、俄罗斯相交的地方珲春。这里也是离日本最近的地方,再往前走十五公里,就到了日本海。一条长888米,最窄处只有8米的柏油路可以通到那里。这是当年沙俄留给清朝的一条死胡同,它将吉林乃至整个东三省通向海上的出口彻底封锁死了。与在别处旅游心情欢愉不同,这次,作者的心情是复杂的。由于清朝中后期国势日衰,沙俄与清政府签订了两个不平等的条约,让海参葳变成了“符拉迪沃斯托克”。这历史留下的疼痛,让作者也让现在的我们心中升起不息的波澜。作品介绍了一路的见闻,对照现今我国的情况,这里各方面的情形与我们国家相差得太大,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改革开放给我们祖国带来的巨变。通读全篇,掩卷深思,感触颇多。我们只有党的领导下,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坚定走下,才能将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一带一路的实施,也会世界各国带来福音。一篇颇具看点的作品,倾情推荐阅读。【编辑:透明秋语】【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731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4-07-28 11:44:36
  一篇颇具看点,发人深省的作品,推荐共赏!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回复1 楼        文友:黄皮人        2024-07-28 11:48:30
  感谢社长精彩的编按!
2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4-07-28 11:45:14
  谢谢社长带来的佳作,期待后续作品早日面世。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回复2 楼        文友:黄皮人        2024-07-28 11:49:01
  一定努力,不负希望。
3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4-07-28 11:45:56
  旅途劳累,多注意休息!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回复3 楼        文友:黄皮人        2024-07-28 11:49:57
  感谢关心,您也要好好休息,重庆比北京热。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