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儿子愧疚的大鼓 (江山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儿子愧疚的大鼓 (江山散文)


作者:春暖时刻 白丁,15.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80发表时间:2024-07-31 17:28:28
摘要:刘大娘到城里去生活,摘棉花时突然觉得头昏眼花,一阵天旋地转,她栽倒在了路边的草丛里而离开人世。我要用我们农村我们家乡最热闹的场面送我妈妈最后一程,儿子邀乡村大鼓队为老人送行,以表达对她老人家的敬意和我们做儿女的愧疚与怀念!”

炎夏三伏最后的几天,太阳高照,气温达到38——40度。清晨,虽有几缕风,熏热却叫人不是那么爽快。太阳出来虽然是新的,但如昨日一般的炙烤人。村道两旁的树木还有几分精神,枝条楚楚,叶韵盎然;园子里藤架上的丝瓜花、苦瓜花缀在藤叶间,大大小小,金黄金黄,张着笑脸开得很绚然。
   这夏日的天气虽然炎热,刘大娘还是提着摘棉花的袋子迎着初升的太阳,到田间里去劳作。
   看着棉田的桃子个个肥硕,一株株一摞摞长满田园,丰收的喜悦油然而生,绽放于眉宇间。
   刘大娘七十开外年纪,虽然年逾古稀,但身体却硬朗,精神依然矍铄,还是村腰鼓队队长。去年秋曾带队参加镇“丰收节”活动,看见邻村年轻人大鼓队的表演,那阵容、那气势令她震撼,心存几分羡慕。记得当年,年轻时候的刘大娘高个儿,身材窈窕,脸型周正、线条流畅,一头乌黑的头发如云似瀑,两只不大不小的眼睛水灵灵,与脸庞相得益彰,很是诱人,是十里八村人称的大美女。她性格温和,心底善良,肯吃苦。人民公社时期,是五好社员、生产标兵。
   前几年老伴去世了,儿女们见她孤身一人,劝她不要再种田了,接她到城里去生活。刘大娘死活不肯去,“我在乡下生活习惯了,种几亩田自由自在。现在我们乡村建设好了,与城里一样美丽。闲时和大姨婶子们一起跳跳广场舞,打打腰鼓还挺快活的。”孩子们见拗不过她,要她注意好身体,不要太劳累。
   太阳越升越高,热浪袭人。火辣辣的阳光烤得棉桃咧嘴吐絮,眼前一片泛白。刘大娘要把这丰收和喜悦一并装进袋子里。汗从额头滚过漫流脸颊顾不得擦一把,任凭滴落在衣袖上。一双老茧的手起起落落,麻利地将一朵朵如云似雪的棉絮收归袋里。
   午时的太阳白里透亮,炙烤着大地,炙烤着田野,炙烤着刘大娘。田间劳作的农人们大都回家吃午饭了,唯刘大娘依然行进在田垄间。汗水浸透衣裤,头发沾在脸颊上也顾不得捋,不停地摘着棉花,生怕漏掉了某一朵。口渴了咕一口自己家烧的凉白开。热浪一浪高过一浪,刘大姐身体似乎有些支持不住了,心有些发慌,意识到是否中暑了,她赶紧把摘满棉花的袋子运往路边。突然觉得头昏眼花,一阵天旋地转,她栽倒在了路边的草丛里。
   这意外,远在城里的儿女们不知道;村民们不知道;家门上的铁锁更是不知道,紧紧把家门锁牢,表达着对主人忠贞勤劳的敬意!
   夜幕降临,晚风吹拂野草棉叶,发出吱吱声响,似乎在低声哭泣,田野间蛩音阵阵,悲鸣阵阵。
   翌日,天气依然酷热,太阳不减威风。城里打来的电话无人接听。傍晚女儿电话却关机了,电询邻居,邻居见家门紧锁,门前晾的衣物几天未收。村人们慌了赶紧寻人;城里的儿女们慌了,连夜不远千里一路流泪一路往家赶。
   兵分几路,终于在田头路边的草丛里寻找到了刘大娘的遗体,可已面不忍睹。
   儿女们见状心都碎了,跪在母亲身边哭喊着:“娘,您太劳累了,是我们做儿女的不孝!”儿子更是长跪不起,放声大哭:“娘呀,我们当初劝你到城里去生活,您硬是不去,我以为顺从就是孝,您太辛苦!是我害了您,您的养育之恩我无以报答,做儿的好悔呀!”这哭声动地,懊悔与自责震破长天。
   儿女们千呼万唤呼唤不回母亲,泪血交流,侵入五腑钻心的疼!
   村民们唏嘘不已。有的说:“这老太有福不享,落得这般田地,真是不值得!”有的说:“还不是舍不得几亩薄田,一生种田习惯了,老了也不愿意离开。自劳自食,不给孩子们添麻烦。”这时村小组长流着泪走进人群里,声音有些颤抖,感慨地说:“这就是地道的中国农民,一生离不开田地。宁愿吃苦种地,老了也不愿靠儿女!”村民们流着泪,惋惜、感叹着。这感慨、这议论在村子里不断传开……
   夕阳渐渐落山,霞光烧红西天。刘家门前吊唁的人川流不息。
   邻村的大鼓表演队也来了。几十只大鼓整齐排列,唱着挽歌伴着哀乐,时高时低,时徐时疾,如泣如诉,擂得人心痛泪流。
   有人问“怎么请来了大鼓?”刘大娘的儿子说:“我妈妈热爱生活,年轻时忙劳动,晚年爱热闹。她老人家不舍农村,不愿离开家乡,也不愿连累我这个儿子。老人家不幸离去,我要用我们农村我们家乡最热闹的场面送我妈妈最后一程,以表达对她老人家的敬意和我们做儿女的愧疚与怀念!”
   刘大娘儿子的话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共 170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细读《儿子愧疚的大鼓》深感作者描写细腻,写出了对母亲的爱,让她去城里,她万万不肯,可怜的老人家最终在地里结束了她辛苦的一生。读完令人心酸流泪,真是悔恨万分。“午时的太阳白里透亮,炙烤着大地,炙烤着田野,炙烤着刘大娘。田间劳作的农人们大都回家吃午饭了,唯刘大娘依然行进在田垄间。汗水浸透衣裤,头发沾在脸颊上也顾不得捋,不停地摘着棉花,生怕漏掉了某一朵。口渴了咕一口自己家烧的凉白开。热浪一浪高过一浪,刘大姐身体似乎有些支持不住了,心有些发慌,意识到是否中暑了,她赶紧把摘满棉花的袋子运往路边。突然觉得头昏眼花,一阵天旋地转,她栽倒在了路边的草丛里。”可怜的老人就走完了她最后的一程,让儿女悔恨莫急,留恋万分,作者写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处处打动人心。“邻村的大鼓表演队也来了。几十只大鼓整齐排列,唱着挽歌伴着哀乐,时高时低,时徐时疾,如泣如诉,擂得人心痛泪流。有人问“怎么请来了大鼓?”刘大娘的儿子说:“我妈妈热爱生活,年轻时忙劳动,晚年爱热闹。她老人家不舍农村,不愿离开家乡,也不愿连累我这个儿子。老人家不幸离去,我要用我们农村我们家乡最热闹的场面送我妈妈最后一程,以表达对她老人家的敬意和我们做儿女的愧疚与怀念!””字字句句扣人心弦,写出了怀念之情,最后用打鼓安慰老人在天之灵。好文欣赏,推荐阅读。【丁香编辑 德年黄土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德年黄土地        2024-07-31 17:31:15
  文章写意深刻,写出了对母亲的爱,更写出了对母亲的深厚感情,读后令人流连忘返,句句打动人心。
2 楼        文友:德年黄土地        2024-07-31 17:33:36
  此文把母亲叙述的淋漓尽致,展现得栩栩如生,特别是母亲的勤劳,无不打动读者的心,特别是收尾,更是画龙点睛。
3 楼        文友:春暖时刻        2024-07-31 17:56:50
  谢谢编辑老师,祝吉祥
回复3 楼        文友:春暖时刻        2024-07-31 18:01:46
  老师辛苦,敬茶
4 楼        文友:春暖时刻        2024-07-31 18:01:08
  谢谢文友德年黄土地赐评支持,辛苦,问好夏日凉爽
回复4 楼        文友:春暖时刻        2024-08-01 10:49:00
  谢谢老师厚评,辛苦您
5 楼        文友:闰土        2024-07-31 19:34:39
  把母亲写活了,勤勤恳恳一生,任劳任怨为儿女,可惜天不长眼,病痛夺走了生命,愿老人在没有病痛的世界里享福。
6 楼        文友:闰土        2024-07-31 19:36:14
  文章收尾好,写出了母亲爱热闹,最后用锣鼓队送老人走一程。
回复6 楼        文友:春暖时刻        2024-08-01 10:50:15
  谢谢老师厚评鼓励。敬茶
7 楼        文友:闰土        2024-07-31 19:37:27
  春暖时刻老师,您发的是原创首发吗?
回复7 楼        文友:春暖时刻        2024-08-01 10:03:48
  是呀,该文基础投江山退稿,有修改了几次,这次才发了。谢谢编辑老师
回复7 楼        文友:春暖时刻        2024-08-01 10:44:34
  是原稿呀,该文几次投江山被退稿,又修改了几次,这次才发了。谢谢编辑老师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