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儿子(小说)
一
秋生怎么也弄不明白,他当了一辈子老师,每月享受着国家高额的工资,每年到年底,却要向别人借钱过日子。这种苦恼,就一直伴随着他,令他难以启齿,苦不堪言。按常理说,如今老师的工资都超过公务员了,那为啥用钱一个月还套不上一个月呢?况且,家庭负担也不算大呀,秋生有两个子女,女儿小倩是老大,早已大学毕业,在无锡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由于相貌出众,精明能干,被一大群帅哥追求着,经过小倩的层层筛选,以及对人品的考验,最后选中了明辉作她的男朋友。俩人确定恋爱关系后,明辉以雄厚的家庭背景,以及帅气的外形,博得了小倩的芳心,最终俩人结婚了,并生有一子,长期生活在无锡。
而秋生还有一个儿子,儿子叫白杨,是小倩的弟弟,白杨从小就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由于太贪玩,很少顾及到学习,所以成绩一落千丈,排在了班上的倒数,到了青春叛逆期,更是不服管教,成绩一塌糊涂,到了初三没毕业,就被学校劝退在家了。当时,为了让白杨上完三年初中,秋生也是煞费苦心,也不知跑了多少遍学校,给学校班主任说了一大堆好话,让班主任看在同行的情面上,别劝白杨退学了,至少让白杨初三毕业再回家,可班主任对白杨早已头疼不已,丧失了信心。秋生为了镇住白杨上完初中,用一根竹扁担,差点把白杨的双腿打断,就算头破血流了,白杨依然要休学回家,秋生看着鲜血直流的白杨,知道已无法劝说白杨上学,被气得火冒三丈,差点背过气去。就这样,白杨结束了他的学业生涯,成了街头上的一个小混混,被学校劝退的学生,并非白杨一个人,还有几个男女生,他们经常鬼混在一起,抽烟喝酒,寻衅滋事,由于未达到成年人,警察拿他们也没办法,只能口头教育一下,又放回到了社会上。
为了不让这个脱落缰绳的野马越陷越深,秋生绞尽脑汁,想出了很多办法,想尽快把白杨的野心拉回家庭,不再和其他混混有什么来往,秋生首先想给白杨找个技术学校,比如什么职业学校,对文化成绩不严厉要求的,让白杨学门技术,将来能在社会上立足,做个生意什么的,总比他不学无术,整天游手好闲要强得多。那个时候,街道上的饭店生意特别好,秋生就把白杨送进一家培训学校,专门教授各种烹饪技术。秋生想到,白杨如果把烹饪技术学会了,就不愁他会失业,至少不会饿肚子吧。白杨第一个星期,学习烹饪技术还算坚持了下来,可坚持到第二个星期时,白杨觉得学烹饪太枯燥乏味了,一点意思也没有,整天手拿大勺,在灶台前吃力挥舞着,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一干就是半天,只有大铁锅发出咣当咣当的锅铲碰撞声,在大声抗议着白杨野蛮而粗鲁的动作。当煎熬了两个星期后,白杨被老师批评动作太野蛮时,白杨便再也忍不住了,一脚踢飞了铁锅,把大勺扔向了天空,并对老师怒斥道:“我再也不学厨师了,会把我变成一个僵尸的。”说完,白杨回到宿舍,把被子和衣服一起打包,竟卷铺盖走人了。
见到儿子突如其来地回到家,秋生满脑子疑问,有些生气道:“学校是个正规的学校,你咋一人跑回来了呢?”白杨却不屑道:“什么鬼学校,一天到晚都是炒菜,把我整出精神病咋办?”秋生看着白杨一脸埋怨和愤怒,知道白杨就算九头牛也拉不回他这犟脾气了。秋生清楚,青春期的孩子是不好惹的,只能忍气吞声道:“行吧,爸再给你想想办法吧。”秋生整宿整宿睡不着,心里盘算着,这以后咋办呀?白杨谁的话也听不进去,对学技术,一点耐心也没有,如果让白杨去财会学校,肯定也学不成,会计更需冷静和细心,白杨是不可能做到的。这时候,老婆莉萍也没睡着,看到秋生在床头翻来覆去,知道秋生又为儿子发愁了,便心生一计道:“秋生,听说冬季征兵又开始了,部队里可是锻炼人的好地方,不如哄哄白杨去部队当兵,让他在部队吃点苦,受点累是好事,而且,还有工资拿呢。”秋生一听,立刻喜上眉梢,拍着大腿说道:“对呀,只有部队才能改变一个人的思想,若想把白杨彻底改变好,只有军队里的纪律才能规范他,约束他,使他变成一个合格的军人。”此时,秋生和莉萍一拍即合,都一致同意让白杨去当两年兵,想让他在部队里接受考验,能成为一名普通人,这一点,秋生和莉萍对白杨的要求,是最基本的希望了。从没想过让白杨成为什么风光的大人物,只想他做个普通人就足够了。起码等他俩老弱无能的时候,不再为白扬操心和牵挂,这就是秋生和莉萍最好的初衷。
二
这一天,正好是白杨的生日,秋生为白杨准备了一只大蛋糕,他觉得今天是个吉利的日子,他要趁热打铁,说服白杨去部队当兵。晚上,万家灯火已相继点亮,在外面鬼混了一天的白杨,也蹦蹦跳跳回来了,秋生看到白杨回来,便关掉了屋内所有的电灯,把生日蜡烛点燃了,秋生和莉萍同时唱起了生日歌。白杨先是一愣,没反应过来,等秋生和莉萍唱生日歌时,也明白今天是自己的生日,看着屋里已被点燃的烛光照亮,白杨觉得有爸妈真好,每年都不忘给他过生日,让他吃蛋糕,吃长寿面。白杨双手合十,在心里默默许下了愿望,跟着低下头,吹灭了所有的蜡烛,拿起桌上切割蛋糕的刀具,分了两块给秋生和莉萍,此时,白杨一脸喜庆,无比幸福,脱口而出道:“谢谢爸妈为我过生日,你们辛苦了。”秋生见白杨一反常态,比平时懂事多了,还少了埋怨和诅咒,白杨一心想着,让自己快快长大,早日找个理想的工作。
秋生见时机已成熟了,便趁机劝说道:“白杨,我们村有几个年轻人当兵去了,听说工资还不低,还能学到技术,将来退伍了,还可以继续工作。”莉萍见儿子一脸喜悦,也知道这是说服儿子的最好时机,就劝说道:“对啊,白杨,只有当兵才能有出息,你身强力壮,头脑灵活,在部队肯定会学到很多东西,有了技术,就算今后退伍了,也不愁吃不上饭,况且,几年兵回来,部队还有一笔不菲的收入。”白杨听完父亲的劝说,仔细一想,觉得秋生说得句句是实话,似乎对将来看到了希望,而且,当兵会锻炼人的身体和意志,会结交全国各地的战友,让自己变得自信而成熟。白杨看着秋生的眼神,微微点了点头,秋生见白杨已松了口,急忙补充道:“白杨,等你当兵回来,我一定给你买辆名牌轿车。”白杨顿时高兴得手舞足蹈,一把搂住秋生的脖子,原地转了几圈,大声叫喊道:“谢谢爸爸,我们一言为定。”秋生和莉萍见白杨一口答应去当兵了,仿佛实现了一个多年的梦想,对白杨的表态肯定道:“白杨,爸妈说话算话,等你光荣退伍回来,一定给你买豪车。”白杨像吃了一颗定心丸,全身都热血沸腾着,让他难以平静。
参军那天,秋生和莉萍把白杨送到了村口,其他几个参军的青年也集中在了村口,等待专车来接他们,秋生和莉萍停住了脚步,白杨转身看着秋生和莉萍,脸上露出依依不舍的表情。秋生知道自己是个男人,他要用男人的气质和白杨告别,秋生用拳头在白杨胸口轻轻捅了两下,向白杨铿锵有力地鼓励道:“在部队听领导的话,别耍性子,和战友们团结友爱,一定要把身体锻炼成棒棒的。”白杨听见秋生意味深长的叮嘱,知道父亲让他做一个真正的男人,莉萍拉住了白杨的手,放在胸口,既心疼,又辛酸,忍不住泪流满面道:“白杨,天冷了多加衣服,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别舍不得手机费,没有费用,让我们给你充话费。”莉萍边说边从口袋里掏出一部崭新的智能手机,并小心翼翼交到白杨手心,语重心长道:“白杨,想家的时候,多打电话,爸妈在家里为你加油打气,做个好战士。”白杨看到了莉萍眼眶里含着泪水,不由得心酸起来,用手掌紧紧握住了莉萍的手心说:“妈妈,请你们放心,儿子决不会在部丢脸的。”此时,接送参军的专车到了,白杨忍住了泪水,转身钻进了轿车,并把头深埋在胸口,他不忍心直视爸妈,生怕眼泪会奔涌而出,秋生和莉萍向轿车不停招招手,直到轿车渐渐消失在视线中。
今年,秋生刚刚从学校退休下来,退休工资在农村所有工作中,算是收入最高的职业,但秋生是个不安于现状的人。他觉得趁自己还能跑,就应该找个自己喜欢的职业,一是为了家庭多些收入,第二也是为社会发挥一下余热,做点贡献吧。由于秋生一生有三大爱好,便是抽烟、喝酒、和打牌,虽说打了这么多年的牌了,但牌技依旧是半桶水,经常输钱,难得赢一次钱,所以,那些牌友们都喜欢叫秋生打牌,还给秋生起了个绰号,叫“老输记”。但秋生从不埋怨自己的牌技,都以为每次输钱,都是牌运不好,并非自己技不如人。
三
秋生另外还有两大爱好,便是抽烟和喝酒。对于抽烟,秋生爱抽名牌香烟,最少得二十元一包,低于二十元的香烟,基本不抽。而且,一天抽两包,如果遇上朋友多,两包香烟还不够。如今,由于长年抽烟,牙齿上还留下了焦黑的烟垢,只要秋生一笑起来,便露出两排漆黑的牙齿,特别难看。为了消除牙齿上的污垢,秋生特地去了口腔医院,让医生帮他清洗牙齿,经过医生反复的清洗,牙总算洗白了,可秋生并没戒掉香烟,又开始吞云吐雾起来。没过一个月,牙齿上又留下了漆黑的烟垢。从那以后,秋生对洗牙彻底丧失了信心,再也没想过去医院洗什么牙齿。
秋生每日三餐,除了早餐不喝酒,午饭和晚饭都会唱上半斤酒,为了节省点开支,平常半斤酒是保守的酒量,如果有朋友上门,酒量发挥出来,一斤酒也得灌下肚子,遇上难缠的客人,甚至超过一斤酒量也是常态。为了喝好每顿酒,让莉萍费尽心思,变着花样为秋生做各种下酒菜。如果哪天没有下酒菜,秋生便一肚子气,大声埋怨莉萍道:“老子一个月一万五千元工资,吃啥没有呀?干啥这么亏待我?”莉萍就解释道:“秋生,今天菜买少了,明天你补上。”秋生却不依不饶,得过进尺道:“老子就等你去买菜,没有下酒菜,我喝不下酒。”于是,把酒杯重重落在桌角,阴沉着脸,对莉萍不理不睬,每次,莉萍对秋生这态度也无可奈何,知道秋生不吃到下酒菜是不摆休的,只能忍气吞声,骑车去卤菜店,买来下酒菜,才算这事平息了。
每逢过年过节,小倩和明辉带上孩子,都会开车从无锡赶回老家,来和秋生莉萍小聚几天,陪陪父母过上个团圆的节日,每次回家,小倩会买上好烟好酒,作为节日礼物,孝敬给父母,面对小倩明辉送来的名烟名酒,秋生并不觉得稀奇,因为秋生喝了一辈子酒,抽了一辈子烟,什么样的烟酒没有品尝过呀?再说,退休工资买什么样的好烟名酒都够了。对于日常生活开支,秋生的退休工资是用不完的,所以,秋生对小倩和明辉来家团圆过节是很在乎的,并不计较什么贵重礼物。平常,女儿女婿家常住无锡,而且,工作生活都在无锡,平时根本没时间回来看望他们,也难得回来团圆一次。只有到每年过年过节口,小倩和明辉才有假期,才能回家来陪陪老人,吃上几天团圆饭,秋生和莉萍也很珍惜这两天时间。为了招待好女儿女婿,秋生让莉萍买来最好最贵的零食,让女儿女婿和外孙女一起分享。在过节期间,秋生会让女婿陪他喝两杯酒,尽管明辉酒量不大,但在岳父大人面会,没有任何理由,只能毕恭毕敬和秋生对饮两杯。酒桌上,秋生和明辉话题很广,关系到社会、婚姻、家庭,以及民生等问题,秋生和明辉经常一起探讨,对社会上的各种问题都畅所欲言。在秋生眼中,明辉是个十分孝顺的女婿,俗话说的好,一个女婿半个儿呀,既然女婿都能称之为半个儿子,说明女婿跟儿子一样,也有孝敬和赡养老人的责任,况且,每次从无锡回到岳父家,明辉总能找到俩人有兴趣的话题,而且,他俩人特别健谈,也谈得很投机,明辉对有争议的问题,先表达出个人观点,对秋生否定了他的观点时,明辉却谦虚地说:“爸爸,我都有不同的观点,暂时也分不出谁对谁错,但可以暂且搁置争议,等有了正确的答案或高人指点,我们再统一谁的正确观点。明辉是个很精明的人,每次遇到难题,明辉都会保留秋生的意见,这样,可以让岳父大人保留了面子,还缓和了气氛。再说,明辉每次回岳父家,都很舍得花钱,因为明辉很懂得人际关系,秋生是个教师,一辈子受到了学生的尊敬,所以,明辉深知秋生很爱面子,每次都买上名烟名酒,以此孝敬岳父大人。
明辉记得,为了让秋生高兴,每年在过春节的时候,按地方风俗,正月初一都会给舅舅家拜年,正月初二才会轮到给岳父拜年。但明辉却知道秋生很在意先后,如果明辉先给舅舅拜年,那么秋生很可能认为明辉没把他放眼里,不然,不会先给舅舅拜年的。明辉在酒桌上和舅舅说出了苦衷,也是委婉告诉舅舅,正月初一要先给岳父拜年了,请舅舅别往心里去,只因岳父大人太爱面子了,舅舅却性格耿直,大人大量地说道:“没事,舅舅这边,你什么时候有空,就什么时候来拜年,别有心里负担哦。”明辉听完舅舅深明大义的回答,心里格外感动。
四
转眼,两年后,白杨在部队服役两年了,并到了退伍的时间,白杨带了两套卸掉领章的军衣,回到了日思夜想的家乡。在部队两年期间,白杨也获得了二十万元的服役军饷,为了庆祝白杨光荣退伍,秋生给每位亲戚朋友发出了请帖,他要让儿子风风光光退伍回来,以此告诉亲人朋友,白杨经过两年的军人生涯,已是一位顶天立地的汉子,要让白杨在亲戚朋友中留下一个好印象。庆祝那天,秋生在大饭店办了十桌酒席,还邀请到了当地民兵干部、政府干部,以及要好的战友,为了让亲朋好友吃好玩好,秋生带着儿子,俩人给每桌客人都敬了两杯酒,敬完酒,白杨和秋生明显超过了酒量,白杨跌跌撞撞,心情格外高兴,拿起麦克风,唱起了阎维文老师的军旅歌曲《小白杨》,白杨从小就喜欢唱歌,由于平时经常哼哼唱唱,早就练成了一副好嗓子,唱着《小白杨》深情并茂,抑扬顿挫。此时,餐桌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久久没有停下。白杨见亲朋好友都高兴的沸腾起来,为了助助酒兴,白杨又唱了几首欢快的民歌,秋生见时机成熟,便拿起麦克风,向各位亲朋好友致欢迎辞,并感谢各位亲朋好友在百忙之中,前来祝贺道喜,秋生知道,这次办酒席,他订得是最昂贵的酒席,以此表示他诚恳待人的态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面子而大办特办的。客人们酒足饭饱后,都纷纷道别了,秋生和莉萍把收到的礼金合计后,竟亏了两万元,秋生倒没有显示出后悔和无奈,而莉萍垂头丧气道:“早知道,我们还要支付两万元费用,就不应该订这么贵的酒席。”莉萍一脸后悔的样子,另一面在埋怨着秋生,怪秋生太大手大脚了,事先也不跟她商量,不然,也不会亏这么多费用,秋生手上还不够,只好把白杨叫来,让白杨从军饷中支付了两万元饭钱,这事才算翻过了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