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菊韵】谈谈“因果报应”(随笔)

编辑推荐 【菊韵】谈谈“因果报应”(随笔)


作者:修成国 秀才,1055.1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00发表时间:2024-08-01 21:24:27

【菊韵】谈谈“因果报应”(随笔)
   因果报应,是一个词语,也是一个成语;
   因果报应,是一个民间说法,也是一个哲学命题;
   因果报应,是一个人生和社会的问题,更是一个自然规律;
   因果报应,似乎相当神秘而玄奥,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又是那么的浅易而直接。
   要展开谈谈因果报应这个问题,首先要把这个词语或者叫成语的语意解释清楚。因果,词典上解释为原因和结果。也是指二者的关系。因果报应,佛教指事物的起因和结果,今生种什么因,来生结什么果,即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在一些人们的认识中或意识里,一旦与宗教相关联,可能就会带有封建迷信的色彩,因此,很多人,常常认为说某某“必遭报应”这样的话,似乎是在诅咒某些恶人,来表达自己的愤恨之情,或者认为是发泄不满心理的一种方式。其实,说恶人“必遭报应”,这是在阐释一个因果关系,这是在预测一个必然结果的实现;这是完全的唯物主义推理,而非唯心主义的揣测。
   这里要说明的是,因果报应,不是什么封建迷信,这一点是必须明确的。若说是宗教观念,在宗教里确实是有这样的一个概念。如在佛教里,就有一种轮回说,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说。《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就有“惟谈玄论道,问因果报应。”但,这不过是这个词语被宗教借用或者说利用而已。不管宗教如何借用或者利用,都改变不了因果报应这个词语或者成语的真实意义,即有什么样的原因,就会发生什么样的结果。何况宗教借用或利用也并无不良企图,也是在警示或劝诫人们要多做善事,不做恶事,力争做一个好人。
   其实,“因果报应”这个词语,字面本身就已经把事情说得清清楚楚了,甚至根本就不用加以注释。不是吗?因,就是指原因。果,就是指结果。有什么样的原因,就会发生什么样的结果。有什么样的前因,就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这个道理说深奥,也是相当深奥的,因为很多行凶作恶的人,一生也没有弄清楚这个道理,直至死了还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说浅显,也是很浅显的,因为那些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人,每一天都生活在快乐和幸福之中。
  
   二
   这里,我们先来说说自然界的因果关系。
   “春暖花开”,春暖是因,花开是果,没有春暖,一直处于寒冬,很多花就不会开。当然这是指的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譬如菊花就在秋天开放,梅花就在冬季开放,这是例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寒是因,冰冻三尺是果,夏天就不会结冰。且三尺厚的冰,绝不会是一个晚上冻结而成,而是要连续多天的低温寒冷才能形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春种是因,秋收是果。没有春种,秋天可能一粒也收不到。而且这句诗还告诉人们,春天种一粒粟,秋天可以收万颗子,这说明大自然对勤劳的回报是成倍的,甚至是成十倍成百倍成千倍成万倍的。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瓜种豆是因,得瓜和得豆是果。它还明确的告诉人们,种什么因,就会得什么果。种的是瓜和豆,就只能结出瓜和豆,不会结出别的来,不可能结出茄子和辣椒来。同样“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儿。”栽树苗和撒种子是因,结果和开花是果。栽的桃树苗,不可能结出李子来;撒的是芍药的种子,不可能开出牡丹花儿来。这就告诉人们,你要得到什么瓜什么豆什么果,你就去种什么瓜什么豆栽什么树,在这方面人们是有选择的权力和余地的。
   ……
   凡此种种,因果是多么的鲜明。正是绝大多数人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可以说明白了这个自然界的规律,因此,自觉主动地顺应自然界的这一规律,在一年里,严格遵守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规律,在广阔的大地上,春种,夏锄,秋收,冬藏,把生产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把日子过得津津有味。应该说,因果关系,在指导着人们,在福佑着人们。如果违背了这个因果关系,那情形就完全不可想象了。
  
   三
   “因果报应”所反应的这种因果关系或者是客观规律,是完全适用于人类社会的,并无例外。这是因为人类社会也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也要受到自然界规律的支配,不能也无法例外。
   需要着重解释一下,人们常说的“因果报应”,常常是指的“恶有恶报”。这里,先看看我国历史上官场上的一些“恶有恶报”的事例。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上,那些身居高位祸国殃民的当权者,以及那些在官场上陷害忠良的奸佞们,基本上都是害死别人后,自己又被害,很少会得善终的。
   秦朝时期的赵高,是胡亥身边的大奸臣,秦始皇病逝之后就是他为胡亥谋划,赐死了当时有名望的公子扶苏,这也间接导致了秦朝后继无人的状态。赵高指鹿为马玩弄权势,最后恶有恶报,被自己一手扶植起来的皇帝处死。
   汉代末期的董卓,算得上一个有勇有谋的人,在北芒山救驾有功后就开启了自己的霸权模式,他独揽兵权,挟天子令诸侯,使得东汉的皇权名存实亡。他的行为最终招致天怒人怨,被袁绍等人组织的联盟军讨伐,最后死于吕布枪下。
   武则天时期佞相来俊臣,是有名的酷吏,在得到了武则天的重用后,只手遮天,飞扬跋扈,冤枉忠良,弄得朝中人人自危。后被太平公主、张易之等人揭发后处死。
   宋代的投降派宰相秦桧,协助宋高宗害死民族英雄岳飞,留下千古骂名,在岳飞的墓前下跪,至今已经跪了一千多年。
   明代的严嵩,把持了朝政20多年,结党营私,卖官鬻爵,欺压百姓,陷害忠良。他与儿子严世藩父子俩一起贪污受贿,致使国力衰弱。后来,严嵩一党被明世宗悉数铲除,家产尽数被查抄。
   明末的魏忠贤,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街头恶棍,变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奸佞,权倾朝野,残害忠良,致使朝廷上下乌烟瘴气。朱由检登基后,马上拿魏忠贤开刀,罗列了他的十大罪状,魏忠贤知道难逃一劫,畏罪自杀。
   清乾隆时期的大贪官和珅,大权在手,肆无忌惮,朝廷上下嫉恨非常,但又敢怒不敢言。乾隆死后,嘉庆皇帝立即将和珅处死,将他贪污的银钱充入国库。据说,他的家产比大清王朝15年的财政收入还多。
   上述这些历史事例,让人们清楚地看到,那些大奸大恶之人,多行不义,最终都因遭到了报应而遗臭万年。
  
   四
   回到现实社会中,再看看现今的那些贪官污吏们,不是一批批被依法查办了吗?他们当中,有的被判处死刑,因财丧命;大批的身陷囹圄,在监牢里苦度余生。这里摘录一则百度公布的信息:
   《盘点2023年度,那些因贪腐或其他违纪问题而落马的高官高管》:范一飞(副部级),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2023年6月以涉嫌受贿罪被逮捕。张福生(中管干部),应急管理消防救援局党委委员、副局长。2023年7月以涉嫌受贿罪被逮捕。付忠伟(副部级),辽宁省沈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2023年7月以涉嫌受贿罪被逮捕。纪国刚(副部级),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23年6月以涉嫌受贿罪,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被逮捕。张晓霈(副部级),吉林省政协原副主席,2023年7月以涉嫌受贿罪被逮捕。周建琨(副部级),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2023年6月以涉嫌受贿罪被逮捕。李春生(副部级),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2023年7月以涉嫌受贿罪被逮捕。汲斌昌(副部级),山东省青岛市政协主席,2023年8月以涉嫌受贿罪被逮捕。何泽华(中管干部),国家烟草专卖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2023年7月以涉嫌受贿罪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被逮捕。王雪峰(副部级),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23年7月以涉嫌受贿罪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被逮捕。焦小平(中管干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常委、副司令员,2023年7月被双开。郝宏军(副部级),辽宁省大连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2023年8月以涉嫌受贿罪被逮捕……
   仅这一则消息就公布了38个被查处的高官,这里只摘录了12个。而且这里说的仅仅是2023年度,不包括几十年来的;这里说的仅仅是厅以上的(含厅级),不包括处级及其以下的;这里说得还仅仅是地方党政部门的,还不包括军队的。
   这些人可能没有想到自己会被查处,否则可能不会去铤而走险。但是,“因果报应”“恶有恶报”是客观规律,是不依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就是说,客观规律不是靠侥幸靠玩手段靠耍小聪明就可以改变的。
   也有一些没有被揭发惩处的贪污腐败分子,人们看到他们有的职务并不怎么高,月收入也高不了多少,然而,他们却拥有豪宅豪车,挥霍无度,而在一些特别的时刻(譬如其家中遇有特大开支或遭遇了什么劫难),却一下子就能够拿出几百万元几千万元甚至更多的钱来,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呢?显然不是合法的收入,基本上可以断定是凭借手中的权力捞取的赃款。这些人虽然暂时没有被发现没有被查处,但其家中险象环生,甚至厄运连连。还有的虽然暂存侥幸,未被发现,但因为其贪腐犯罪,负罪在身,精神枷锁沉重,并无快乐可言,有的很快罹患重病,旋即离世。
  
   五
   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不存在“因果报应”的关系呢?当然存在。不仅存在,而且存在于时时处处,正所谓无所不在。比如:
   现在,我们来说说体现在每一个人身上的因果关系。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就决定了你与这个社会的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要在这个社会中获得个人、家庭、工作、生活上的一切如愿和美好,就必须首先做一个有道德的善良之人,这就叫以德立身;就必须要做一个刻苦勤劳之人,因为天道酬勤。这是起码的两个条件。就是说,不能做恶人,不能做懒人。网上传的一则消息说了三个真实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山东临沂的一个货车司机陈金亮疫情期间开车往1500公里之外运送紧急物资,因封路所带的食物吃完,他就到一所民房讨吃的,房东大娘给他下了一碗热乎乎的面,他一下子就吃出了童年的味道……经鉴定,原来他就是大娘的一个5岁时失散的儿子。第二个故事是福建的一对夫妇抚养了一个女弃婴,供她上大学,女孩找了一个对象,竟然是他们夫妇多年前失散的一个儿子,于是,老夫妇儿女双全了。第三个故事,是一个在冷库工作的女孩,每天上下班都热情地向把门的大叔问好,这天下班女孩被误锁在冷库里三个小时,绝望之际,被把门的大叔开门救了出来。因为这一天把门大叔没听见她下班时的问候,就知道她没出来。以上三个故事,都说的是善有善报,司机送紧急物资是善,大娘给司机煮面是善,福建夫妇救养弃婴是善,冷库姑娘每天给把门的大叔问好也是善,这些善良之心和善良之举,都得到了善报。
   还有一件发生在东北农村的真实的事情,说的是一个作恶较多的大队书记,据说家中有3个儿媳妇喝剧毒农药自尽了。究竟是自己喝药自尽还是被她婆家的人谋害,真实情况不得而知,人们怀疑是被书记家的人所害,当然只是怀疑。但是,因果报应却来了,后来,这位书记夫妇居然被他们不肖的外孙女用剧毒农药给毒死了,其外孙女因此被判处死刑。人们又议论说:“果然是报应啊!三条命抵三条命,一个不少,而且也是用的剧毒农药。苍天绕过谁!”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因果报应的案例。
  
   六
   关于“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方面的词语或者格言警句有很多,比如: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用功夫磨是因,铁棒成针是果。它告诉人们不下苦功夫,什么事情都办不成。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是各种技艺表演,要想在台上表演成功,必须在台下刻苦练习,出大力流大汗,而且小了还不行,而是要下十年功夫。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肯攀登是因,无难事是果。说是无难事,其实世界上什么事情都不容易,都是有相当的难度的。所谓无难事,是相对肯攀登而言的。不攀登,什么事都会很难。肯攀登,就是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要掌握真实的本领,要树立持之以恒的毅力,这样,就会使困难不断地得到克服,就会获得成功。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蚁穴是因,毁堤是果。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千里之长堤,那是多么巨大宏伟的工程。而蚁穴又是多么渺小的洞眼,简直不值得一提。然而,千里之堤却能够毁于蚁穴,这个因果关系所以能够形成,而且完全可以成立。这就告诉人们,要防微杜渐,无论多么大的工程,无论多么大的事业,都不要忽略一点点哪怕是微小的破坏因素,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似此因果关系之事,不胜枚举。
   如:“多行不义必自毙”“天作孽犹可违,人作孽不可活”“一失足成千古恨”“作得紧,死的快”“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喝凉酒使赃钱,早晚是病”……
   这些警句和格言,都是在谆谆告诫人们,一定要懂得这些基本的人生道理,一定要照着去做,一定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而绝不可以我行我素甚至是一意孤行,违背甚或是抗拒这个规律,正所谓“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任何在这个规律面前自作聪明心怀侥幸助纣为虐欺侮苍天的行为,都是徒劳无益的,都是要受到严厉惩罚的,很难脱逃。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共 514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因果报应”是一个自然规律,更能让人理解,当然这种自然规律不会象数学推理那样精密的推算出来,它是隐含在事物的发展中,有因必有果,只是这个因果报应什么时候来,不由人控制,但迟早会来,因果报应是从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中得出的结论。自然界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必然,这是自然规律,而人类社会一样,有因便有果,无论是宗教还是哲学,对因果报应阐述得非常贴切生动。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真切地感受了因果报应的真实事例,这是最有说服力的。文中列举了古代贪官奸臣的下场来阐述“因果报应”中的“恶有恶报”,现代社会中,盘点2023年因贪腐而落马的高官,只是冰山一角。一些名言警句也在告诫人们做人的道理。文章深入浅出,从多角度对“因果报应”进行阐述,既客观又分析的合情合理,读懂文中的道理,让人受益无穷。一篇不错的随笔,佳作推荐共賞。【编辑:明月千里】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明月千里        2024-08-01 21:43:51
  因果报应在有些人心中可能是种唯心的说法,对做多了坏事的人的一种诅咒,经历多了便知道,事物的发展是有因果报应的,读了作者的文章,瞬间懂了。
2 楼        文友:远近        2024-08-05 12:29:06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有因就有果,还是做点好事吧。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