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云水】跳场,苗族的“情人节”(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云水】跳场,苗族的“情人节”(散文)


作者:乡笛 秀才,2940.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60发表时间:2024-08-02 15:51:28


   周末,同事苗华开打来电话,说他儿子结婚了,请几个好友去家中小聚,以示庆贺。一见面,他热情地叫来儿子儿媳,作一番介绍后,就不停地夸他儿子有出息,婚事没让他操心,是跳场搞定的。老苗看我半信半疑的样儿,知道我和他们族别不同,就漫漫给我叙摆起了高坡洞口苗村跳场的往事今生。
   古时候,他老家有一位苗族老人名叫陶仲果,种了一棵桃树,成天期盼它长大结果,让家里有点收入。几年后,桃树开花结果。没想到他大女儿陶花红和二女儿陶花丽趁他不在,就一人偷吃了一个快要成熟的桃子。老人发现后,不问青红皂白,就咒骂起来:“谁偷吃了我的桃子,就要被老虎吃掉。”他一咒骂,两个女儿心虚,立刻承认是她们偷吃的。老人想,话已出口,如覆水难收,心里既着急又后悔。为了不让女儿被老虎吃掉,就在洞口村旁的大塘中间修了一栋房子,进出需要搭上木板,叫两个女儿住在里边,自己仍然住寨中老房子。那知大女儿陶花红瞒着老爹,和当地苗族青年古会得暗地相好,夜间常常幽会。为了相见,古会得就对陶花红说,夜里你要是看到一盏灯和听到鞋子发出的响声,那就是我来了,你就搭上木板,要是看到两盏灯,又听不到鞋子响声,那就是老虎,就不要理睬。他俩的话恰巧被老虎偷听到了。夜里,老虎蒙住一只眼睛,剩下的一只看上去就像一盏灯,老虎来到塘边,用虎爪在地上敲打,模仿鞋子的响声。陶花红期盼古会得来,迫不及待搭上木板。老虎趁机从木板上猛扑过去,把她吃了。这时,古会得刚好来到塘边,立即抽出腰刀,砍死了老虎,为陶花红报了仇,救了陶花丽。
   陶花红遇害的第二天,陶仲果来看女儿,见塘边有人血,知道出事了,急忙赶到塘中心,只见到伤心的陶花丽。老人看见地上的刀壳,不知是谁来看望陶花红,杀死老虎,还救了二女儿。为表达感激之情,决定找到这位年轻人,并答应把小女儿许配给他。为完成这个心愿,当年正月初九,陶仲果请寨中所有的苗族青年来家门口场坝吹芦笙、跳舞,请他们拿出各自的腰刀来试刀壳,可就是没有一把合得上。最后,老人决定用清点人数的方法来查找,结果发现寨中青年古会得没来,就派人把他请来。古会得拿着腰刀和芦笙来到场上,老人请他试刀壳,大小刚好合适。于是,老人高兴地把小女陶花丽许配给了他。村里青年为祝贺他有了新娘,吹奏起芦笙,和新朗新娘一起又唱又听,无比欢喜。打那起,村里的苗族人民就把古历正月初九定为跳场日,年复一年,一直延续至今。
   说到这里,在场好友黄少洲接过话题,接着说道,各地对跳场的说法不相一致,跳场时间也不一样,但它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同。一直以来,每年正月初八至初十,苗族群众都会身着盛装,带着芦笙,自发地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洞口村跳场坝开展跳场活动。跳场期间,场外还会摆上小吃摊点,中老年人跳够了,可坐下来喝酒猜拳,叙谈旧事,相互问好。苗族男女青年好比钥匙挂在胸口上——开心,因他们可借此机会寻找到自己称心如意的爱人。
   随后,老苗走过来说,你们几个应该不会忘记那年跳场时,还差点发生一场打架斗殴事件。那年老黄应该是十四岁,我们几个十二岁左右,跳场时,寨里一位大哥哥名叫古强,长得壮实,脸黑黑的,跳着跳着,看中了邻村姑娘金枝,尽管古强对她好话说了一大箩,可金枝死活不同意。古强火了,就带着几个好伙伴,来了一个霸王硬上弓,把金枝强行拉到了家中。金枝家人听说后,立马邀约全村人提着自制土枪、木棒等来到古强家。还好,乡里领导知道后,及时派干部到现场,才制止了这场风波。
   这事发生后,老寨主非常着急,心想,要是苗族青年都像古强那样,老祖宗传下来的这个夕俗岂不是要毁在自己手里。事不宜迟,立马与村民们议定,定下了己婚男女不能对别人说假话骗人,不能在未婚男女青年中浪场,男女双方相爱自愿,不可强求等一系列规矩。还要求苗民们要学习弘扬先祖古会得英勇顽强,助人为乐的民族精种,自觉维护跳场秩序。打那起,所有苗民都能循规蹈矩,使跳场活动井然有序。
  
   二
   苗华开一边回忆一边说,过去,老家是乡里最边远、最贫困的村,东面与龙里县马场村接壤,周边全是苗族村寨。但他家由于居于苗寨中间地带,每年跳场异常热闹。最初村里的跳场点是个不大的草坪坝,因平时无人管理,场坝上会长满刺丛杂草。跳场前,寨老们会提前带着几个年轻人去把场坝整理一番。一般跳场时间为三天,正月初八踩场,初九跳场,初十收场。年年初八一大早,风雨无阻,管总的老寨主领着另外几个寨主,带着香蜡纸烛和供品来到场上,几个年青人扛来长达一丈多高的青树或竹干栽在场坝正中,作为花树。花树上悬挂着写有“风调雨顺”“国富民强”的长条红布。
   接下来,庄严的踩场祭祀仪式就开始了。只见管总的总寨主站在花树下,虔诚地焚香秉烛,敬献供品,嘴里念念有词,祈求神灵保佑。之后,点燃铁炮,炮响三声后,总寨主立马从花树下取来金色的芦笙,先演奏传统的《开天辟地》和《祭祀祖仙》两首芦笙曲。演奏完毕,翻身跨上一匹高大的骏马绕场三周,随后下马回到花树下,宣布跳场开始。这时,整个场坝上芦笙吹奏声、鞭炮声、欢呼声齐鸣。等候在场边的苗家青年男女们,身穿华丽的节日盛服,佩带雪白的秀美银饰,吹奏起悦耳的芦笙舞曲,手拿美丽的彩色绣帕,在银铃声和芦笙曲中,成群结队步入场中,环绕花树按顺时针方向翩翩起舞。
   一般来讲,在跳场之前,村里寻亲的部分男女青年都会事先了解对方状况,还有的是双方父母早就安排好的,只是利用跳场,让男女双方相互进一步了解,增强感情。不过,要是男女青年另有心上人,不喜欢父母安排的对象,也可以去找自己喜欢的人一起跳,父母不会干涉。跳场是村里一年一次、规模最大的娱乐活动,周边很远的苗族人都会跑来观看或参加,现场能看到不少陌生面孔。记得我隔壁堂哥苗再来,父母心想让他和本村一个女青年好,可堂哥实在看不上。跳场时,他遇见了来自惠水的苗族故娘刘香。刘香长得白白净净,乖巧俊秀。堂哥见后,好生喜欢。姑娘看堂哥身体健壮,忠厚诚实,也愿意与他相好。晚上,按照习俗,堂哥把刘香邀请到家里作客,还请了几位好伙伴陪她对唱情歌,向对方表达爱慕之情。在第二天的跳场活动中,刘香便从自己的腰间解下自己亲手绣制的精美腰带,一端拴在心爱人苗再来的腰带上,另一端拿在自己的手中,在场的小伙们立马吹起明快的芦笙曲行走在前,姑娘跳起轻盈的舞步跟于其后,环绕花树数圈,在场的观众高兴喊着,“牵羊了,牵羊了啊!” 这“牵羊”就是男女青年跳场的定亲仪式。就这样,堂哥苗再来在跳场中寻找到了甜蜜的爱情。
   摆着摆着,苗华开妻子杨泽琴买菜回来了,他立马走上前去,从妻子手中接过菜篮放好后,又对我说,自己后来长大了,就来个鹦鹉讲话——跟着别人学。和堂哥苗再来一样,夫妻俩也是在跳场认识后,走在一起的。当时老苗父亲己是村里的寨老之一,苗华开在家占长,在花溪城区读高中,父母见他不小了,就给他挑选了一位本寨的苗家姑娘。那知当他去跳场时,认识了挨近龙里县的另一个姑娘,就是他现在的妻子。那时,杨泽琴在龙里中学读高中,两人相见后,不知怎的,眼睛就再以离不开对方了。更巧的是后来两人都考上了贵州民族学院。他们在学校里相互帮助,情感真挚,最终结成百年之好。
   杨再琴笑着对我们说,说实话,要不是跳场,我们哪会相识。跳场好像一条纽带,把男女青年联了起来,成了苗家人相亲相爱的“媒婆”。大家听后,开怀大笑起来。
  
   三
   一跳场一活动苗乡欢乐,一山歌一舞蹈续缘连姻。多年来,随着苗族跳场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把全区苗族中大花苗、红苗、白苗等各个不同支系的苗族同胞紧密联系起来,成了苗民之间联系交流感情的桥梁和纽带。跳场娱乐的同时,既起到了纪念祖先,追忆故土,增强民族内部凝聚力,传承本民族文化,又为年轻的苗族小伙子向苗族姑娘求爱提供了好机会,这真是一石砸死三只鸟——一举多得。
   对此,花溪区各级党政十分重视苗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用力投入资金为苗村修建了文化表演广场,让苗村人民跳有固定场地,乐有舒适环境;用心把苗族地区的旅游项目和致富计划融入跳场活动中,做到活动内容丰富,收效更为显著;用情配合苗族地区开展好跳场活动,培育更罗的苗族文化传承人,让苗族文化不断发扬光大。记得2021年古历初九,由区直有关部门牵头,在区新建移民新村安置房文化广场举行了大型跳场活动,苗民们聚集在此,看到不少贫困苗民搬进城中安置房,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他们深受感动,都说共产党真好,今后一定要听党话,跟党走。
   最难忘的是2022年农历正月初九,区委、区政府在高坡苗洞口村文化广场,组织数千苗族同胞欢度这一传统节日。跳场包括男女对歌、苗族同胞认亲家找配偶、赛舞、赛芦笙等内容,邀请长顺、惠水、清镇、平坝等周边县、市的众多苗族同胞也来参加跳场。跳场中,苗族姑娘们穿上艳丽的民族服饰,展示出一种纯洁秀丽的美,身后跟着一群拿相机的摄影家和围追的赞美者。活动结束时,青年们相互叙说衷情,互相祝福,互送信物和纪念品,难舍难分。这次跳场活动不仅吸引数万当地人前来观看,而且还吸引了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外国民族专家和国际友人前来考查观光,较好地传承了苗族文化。
   回头又说那天,听了苗华开妻子的话后,我忍不住接过话题调侃老苗说,你们家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你看,儿子儿媳也是跳场联姻,看来这跳场真是苗族了不起的重大活动。苗华开听我这样一说,一下子站了起来说道,你这话说得太好了。然后指着我身边坐着的老黄、老杨、老刘说,不光我,还有他们几家的婚事差不多一样。接下来,大伙你一言,我一语,津津乐道叙摆起了自己年轻时跳场相亲的一幕幕往事。
   从他们灿烂开心的笑容里,我仿佛看到了宽宽的跳场上,一对对苗族年轻小伙姑娘美好的爱情故事正在活动中上演,是那么的和谐,那么的美好。不用说,这跳场就是苗族寻偶觅爱的“情人节”。
  

共 395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以跳场为话题的精彩散文。文章以参加朋友孩子结婚宴会,朋友说起他们孩子是在“跳场”上认识的。作者敏锐地抓住这一特殊契入点、以第一视角引入“跳场”这一精彩的民间传说。接着抒写出“跳场”的今生精彩故事,把"跳场”的深入发展引向高潮。跳场的特点为:按传统习惯,跳场第一天是踩场,第二天是正场,第三天是扫场。表面意义是男女恋爱的平台,但在深层次意义明显地表现了民族协作、团结友爱的内容。也日益成为少数民族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文章看似平凡,取材于切身生活的实例,实则以小见大,既弘扬了传统的民族文化,也为尽显了祖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文章构思精巧严谨,笔触沉稳自然,画面感强,富有感染力,引人入胜。好文章推荐共赏,感谢老师老师带来的精彩佳作,祝乡笛老师创作快乐,佳作连连,期许无限。【编辑:华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802003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华为        2024-08-02 15:56:49
  精彩佳作,涉及爱情和民族特色文化,此文对弘扬贵州文化有四两拔千斤的作用。
文章是心灵的窗户,以文发声,以文生情,以文为友,相伴终生!
2 楼        文友:华为        2024-08-02 16:01:08
  品读佳作,感受颇深,在余音中又见证了文化的魅力!
文章是心灵的窗户,以文发声,以文生情,以文为友,相伴终生!
3 楼        文友:乡笛        2024-08-02 17:01:56
  诚挚感谢华为老师精写按语,精准点评,让文章主题更为明确。祝老师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创编快乐。敬茶!
4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08-02 20:05:46
  跳场,就像苗族的情人节,有利于青年男女增进了解,加深情感,风格独特,富有民族特色,生动有趣,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文章从习俗到文化传承,反映了国家对少数民族生活和传统节日的重视。文章意蕴深刻,富有感染力。好文章拜读学习,感谢老师带来的精彩佳作,祝老师夏日安好,佳作不断。
淡淡的云彩
5 楼        文友:阿巧        2024-08-02 21:45:36
  苗族的跳场,就是为青年男女搭建相识的平台,是月老红娘,故被称为苗族青年寻觅爱情的情人节。别开生面的形式,能感受到苗族人的热情和美好心愿,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文章视角独特,立意新颖,行文流畅,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感谢乡笛老师的精彩分享!祝愿老师创作愉快,生活幸福!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6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08-03 08:31:26
  恭贺乡笛老师征文收获一枚亮闪闪的红豆!感谢老师支持,期待更多精彩美文。问好老师。
淡淡的云彩
7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4-08-06 08:07:40
  苗族的跳场,原来是为男女双方搭建的互相认识、相互联姻的平台,男女双方互想认识后,对彼此有好感,就开始相互交往。这也是苗族人堆美好的一种追求与向往,是一种特色文化的传承。历史悠久,传说更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描写生动,耐人寻味。拜读欣赏了,祝乡笛老师创编愉快!生活开心!
梦在何处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