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根与魂】【云水】水烙馍,一道承载乡愁的美食(散文)
一
水烙馍,是我们北方的传统面食。作为一个地道的河南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它的名字。我从小就特别喜欢吃水烙馍,有着浓浓的水烙馍情结。
水烙馍,顾名思义,是用水蒸出来的一种薄饼,是寻常人家饭桌上非常受欢迎的“常客”。它的样子像煎饼,又不同于煎饼的做法,用烙馍饼卷菜,吃起来特别得劲。
水烙馍是四季美食,什么时候想吃都可以做。无论春夏秋冬,漫步在繁华大街小巷,时常能听到那熟悉的、悠扬的叫卖声:“水烙馍,刚出锅的水烙馍,好吃不贵。”卖水烙馍的多是上了年纪的妇女,小本生意,简单易操作,卖得也快。
一个水烙馍夹菜,六元左右,就能让你吃得肚儿圆。别看它皮薄,但它超大,轻轻揭开水烙馍,圆圆的、薄薄的一张饼好似锅盖,能轻而易举地容纳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面与菜包裹在一起,面香夹杂着菜香,薄皮大馅,味道劲道,可以裹上你想吃的各种蔬菜,荤素皆宜,是百搭美食。给人的味蕾带来一种无法言说的美妙享受。
水烙馍的历史悠久,有二千多年了。水烙馍是用未发酵的小麦面粉制作而成。据说,烙馍的做法源自楚汉相争时期,刘邦率兵在江苏、安徽一带与项羽作战,行军途中,为了让士兵快速地吃上饭,厨师们就地取材,发明了这种简单方便的面食,卷上辣椒、咸菜等,吃起来味道美,还耐饥,不耽误行军打仗。到了北宋时期,抗金英雄为抵抗金兵,英勇奋战。地方百姓看部队官兵作战辛苦,就自发地制作一些水烙馍饼,卷上酥香爽脆的馓子,送到前线让抗金英雄补充体力,好一鼓作气,赶走金兵,收复中原。
后来,水烙馍便在北方流传开来,一直到今天,它成为家喻户晓的一道美食。
二
夏天,天气炎热,人的胃口就有些挑剔,而吃水烙馍,无疑就是最佳的选择。水烙馍做法简单,胜过山珍海味,是舌尖上的一道美食。
中午,一家人为吃什么饭而发愁时,女儿提出想吃水烙馍。我也好长时间没有吃水烙馍了,还真有些怀念它的味道。于是,我决定到菜市场购买食材。
为了省事,我到菜市场旁边一家专门卖烙馍的摊位,小店面积不大,只容女店主一个人在屋里面忙活。女子有四十多岁的样子,面色红润,满脸笑容,她干这个烙馍店已经十多年了,诚信经营,老少无欺,她以自己的真诚,赢得了顾客的信任。她只卖烙馍饼和麻叶,整天忙忙碌碌,不得空闲。因为买她烙馍饼的人排长队。常常是刚出一锅热烙馍饼,一眨眼的工夫就卖完了,常常供不应求。因为她擀出来的烙馍饼,又大又薄,晶莹透亮,价格也不贵,论斤称,八元钱能买到十一张烙馍饼,足够一家人吃了,烙馍店每天都是门庭若市,生意兴隆。我到的时候,刚好新出锅一笼热腾腾的烙馍饼,我买了八张饼和半斤馓子,共十元钱,她熟练地把称好的烙馍和馓子放在准备好的袋子里。
我到菜市场一个卖豆腐的摊位前,买一斤绿豆芽和半斤面筋,在卖生鲜的摊位买了八两活虾,让老板给我治上半斤鸡胸肉,又在菜摊前买了一斤芹菜,一斤丝瓜尖。我提着满满一兜的菜向家里走去。
回到家里,我先把虾煮出来,为了保持它的鲜味,我只放了两片生姜去腥味,不一会儿的工夫,水就开了,锅里的鲜由青变红,意味着虾已经烧熟了,我把它盛在盘子里,闻着一股美味的虾味,鲜味扑鼻,让人忍不住想尝一口。
我把淘好的绿豆芽和切成小块的面筋放在水里一起煮。同时,一边洗好丝瓜尖和择好的芹菜,接着去切鸡胸肉,葱和姜,加入生抽、老抽、五香粉、盐、味精、料酒、鸡蛋清腌制几分钟,让它入味。用刀拍几瓣蒜,备用。等做好这一切,绿豆芽也煮好了,用漏勺把它们放在冷水里过凉,再把水沥干,放在盘子里,浇上生抽、香油、盐、味精,最后再放上几片荆芥叶,进行搅拌,一道美味的凉调绿豆芽就做好了。
把锅清洗干净,开始炒丝瓜尖,加油,等油热了把拍好的蒜茉和八角、花椒等放里面炒香,再放入洗干净的丝瓜尖。
最后一道菜是芹菜炒肉。在热锅里加入食用油,油热倒入腌制好的鸡胸肉。等炒得差不多肉要熟了,就把清洗好的芹菜放入锅内一起翻炒,出锅,盛入准备好的盘中,一顿丰盛的午饭就准备好了。
看着餐桌摆满了好吃的,女儿两眼放光。她麻利地剥掉虾皮,把整张烙馍饼摊在手上,用筷子夹起虾、绿豆芽、芹菜肉、丝瓜尖,还不忘再放上几片小麻叶,把烙馍饼像叠被子似的,把里面的菜包裹起来,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我问她味道怎么样。她连连地说:“好吃,真好吃!”我们小时候梦寐以求的美味,对现在的孩子来说不屑一顾,因为他们衣食富足,不会为吃的发愁。要知道女儿一向挑食,不怎么喜欢吃面食,难得听到她说好吃,我也倍感欣慰。
三
我小时候,先是吃玉米面、红薯面,小麦面只有过春节的时候才有机会吃上几天。后来,生活条件好了,母亲也会给我们改善生活,炸油饼、包饺子、做水烙馍,其中,我最喜欢吃的是水烙馍。
家中的菜,也是地里种的豆角、辣椒等,没有肉,就用鸡蛋代替。有时会再配上一个凉拌荆芥黄瓜,还有辣椒炒绿豆芽等。
水烙馍的方便之处,大概就是不用发面了,随时可以做。母亲的面盆是里面光滑的瓦盆,和面的时候,面盆不粘面,非常干净。面瓢也是家里种的葫芦从中间切开,可以用它来舀水,也可以舀面。她先在面缸里舀两瓢面粉,放一点盐,增加面的筋性,一半用温水,一半用凉水和面,用筷子搅拌成絮状,再用手和成一个光滑的面团,让它搁置二十分钟,醒发,让面融合在一起,擀起来更筋道。
母亲在案板上撒上一层干面粉,把面团放在案板上揉搓成一个圆长条,用刀切成一个个的大小匀称的小剂子,用手把它们压扁,用擀面杖把它们擀制成一张张薄薄的圆饼。每当这个时候,母亲开始让我点火烧水,等地锅里的水烧开了,将笼屉放入锅里,铺上一层面布,将擀好的薄饼铺平放在上面,等一张熟了之后,大约一分钟左右再放入第二张,一层摞一层,这样蒸出来的水烙馍不会粘连。每一张都薄如纸片,晶莹透亮,就是折叠起来,用手一抓,又软又弹像布一样。
母亲烙好烙馍才开始炒菜,清洗好的豆角、辣椒,配上家里鸡下的蛋,还有清爽可口的凉拌荆芥黄瓜,如果有土豆的话,母亲一定会给我们炒个土豆丝。烙馍卷菜,就是这么随意,想卷什么菜都可以,无论卷什么菜,味道都特别美。看着我们吃得狼吞虎咽,母亲很开心。也许在她的心里,孩子们只要吃得好,她比什么都知足。
六年前,母亲因病离开了我们,我时常怀念母亲,还有她做的美食味道。有时,我也会自己动手制作水烙馍,虽然制作水平不如母亲,但看到家人一样吃得香甜,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和幸福感,没想到,我也活成了母亲的样子。如今,每当看到卖烙馍卷菜的,我都走不动路,想要买一个烙馍卷菜,再次品尝一下那舌尖上难忘的味道,又让我想起母亲做的烙馍饼卷菜。
今年夏天,婆婆生病住院了,我在门口给她买了一个烙馍卷菜,她嘴上说着不想吃,可一会儿的工夫,我给她买的烙馍卷菜就吃完了。第二天,我问她想点啥,她想也没有想,脱口而出说还想吃烙馍卷菜,只可惜,水烙馍摊人很多,排长队,我给她买了别的吃的。看来,婆婆一样抵挡不住烙馍卷菜的诱惑。
不知是巧合,还是心有感应。那天,我因身体不舒服住进医院,女儿问我吃什么,我说吃什么都行。不一会儿,女儿掂着一个袋子来到我的病床前,我打开一看,是一个烙馍卷菜。最懂我心的还是女儿啊!我小时候爱吃的美食,不知不觉已经传递给女儿,她也一样爱吃烙馍卷菜。
水烙馍,名字是那么普通,听起来又是那么亲切,仿佛母亲的呼唤,让我想起故乡的袅袅炊烟,那浓浓的乡情让人魂牵梦萦。菜与面的交融,味道独特,组成最美妙的绝佳美味,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忘不掉的是母亲做的美食味道,挥不去的是理还乱的乡愁。
水烙馍,薄如蝉翼,面香浓郁,口感爽滑,柔软细腻,让人百吃不厌。水烙馍,不仅仅是一道餐桌上的美味,还承载着我对故乡的一腔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