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贺子珍——井冈山上的铿锵玫瑰(散文)

精品 【东篱】贺子珍——井冈山上的铿锵玫瑰(散文)


作者:滴善斋 秀才,2386.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87发表时间:2024-08-05 05:46:06
摘要:贺子珍,江西永新乡绅贺焕文长女。她是井冈山第一位女党员,英勇无畏投身革命。毛泽东的第二任妻子,为革命历经磨难,其坚韧与奉献精神令人钦佩,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东篱】贺子珍——井冈山上的铿锵玫瑰(散文)
   在江西永新县的黄竹岭,1909年9月28日,贺子珍诞生于此。原名桂圆,又名自珍,六岁求学时更名为贺子珍。她是永新乡绅贺焕文长女。
   童年时期的贺子珍,家境曾颇为优渥,父亲乃是前清举人,也曾任过官职。然而,一场冤枉官司却让这个家庭走向衰败。八岁时,他们举家迁至永新县城南门定居,父亲开设“海天春”杂货铺,维持全家生计并供子珍兄妹读书。
   在永新县城的福音堂女校,贺子珍的世界逐渐开阔。1926年4月,永新的热血青年回城建党建团,贺子珍成为了永新县第一批社会主义青年团员。9月,北伐军的步伐踏入永新,民主政权在此建立,国民党永新县党部也应运而生。贺子珍奉党之命,以双重身份参与县党部工作,担任县党部妇女部长和共青团县委副书记,成为永新县首位妇女部长。不久,她又前往吉安,担任国民党县党部妇女部长和中共吉安县委妇委书记,而后光荣地转为中国共产党员,成为井冈山的第一位女党员,更素有“永新一枝花”的美誉。
   1927年6月,永新县的国民党右派勾结地主武装,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突然袭击,贺敏学等80多名同志不幸被捕。身在吉安的贺子珍闻知此讯,心急如焚,立即与同志们共商对策。
   7月26日,宁冈、永新、安福三县农民自卫军成功攻克永新城,贺敏学等80多人得以脱险。此时,贺子珍也从吉安回到了永新。
   不久,江西、湖南两省6个团的敌人气势汹汹地向永新扑来。好在贺子珍的哥哥贺敏学与井冈山绿林袁文才是同窗好友。为了留存革命的火种,贺子珍和永新县委的同志们跟随袁文才、王佐的队伍登上井冈山茅坪,成为井冈山上的第一个女兵。
   她性格刚毅泼辣,何长工曾称赞:“她作战勇敢,机智灵活,骑马打枪,都很在行,是一个实实在在地带过兵、打过硬仗的巾帼英雄。”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贺子珍以坚定的信仰和无畏的勇气,绽放出璀璨的光芒。她的身影,如同一朵傲立在狂风中的玫瑰,坚韧而美丽,为井冈山的革命事业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二
   在那山峦起伏、翠竹摇曳的井冈山,一段伟大的爱情故事悄然展开。毛泽东上井冈山后,命运的丝线将他与贺子珍紧密相连。
   贺子珍,这位年轻而勇敢的女子,被派到毛泽东身边工作。她在湘赣边界特委和红四军前委机关,从事着机要和宣传工作,用青春和热血书写着革命的篇章。
   1927年的秋天,毛主席率领着秋收起义的队伍,迈着坚定的步伐来到了井冈山下。袁文才盛情相邀,毛主席毅然上山,共商革命大计。在那欢迎的人群中,贺子珍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疟疾的折磨尚未让她完全康复,但她的目光中却闪烁着坚定与热情。毛主席初见贺子珍,心中满是惊讶,难以想象在这井冈山的风云中,如此重要的人物竟是一位未满18岁的女孩。而贺子珍,早已在进步书刊中知晓毛主席的大名,对他满怀敬仰。
   毛主席住在茅坪的八角楼,那原本是贺子珍哥哥贺敏学的房子。几步之遥,便是袁文才的住所。身体虚弱的贺子珍,常坐在袁文才家门口晒太阳,每当毛主席经过,亲切的交谈便在他们之间展开,温暖的话语如春风拂过心田,渐渐地,他们彼此熟络。
   1928年5月,阳光洒在永新县小江山麓的塘边村,毛主席率领部队到此搞调查,贺子珍相随。他们深入百姓,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毛主席提问,贺子珍认真记录整理,默契在点滴中形成。
   然而,平静的日子被突如其来的危机打破。一支地主保安队汹汹而来,扬言要捉拿毛主席领赏。敌人步步逼近,贺子珍心急如焚,而毛主席却镇定自若,悠然地抽着烟,沉着地安排群众撤离。反动武装进村后,见百姓已有准备,只得草草搜查后离去。这有惊无险的经历,让贺子珍对毛主席的伟大气魄愈发敬佩。
   回到住处,贺子珍如往常般来到毛主席住所。毛主席伏案写作,一抬头,与倚在门框上的贺子珍目光交汇。贺子珍羞涩地低下头,双手轻抚衣扣。毛主席心领神会,热情地招呼她进来坐下,缓缓讲述起自己的经历和过往的婚姻。那一天,他们谈了很久很久,彼此的爱慕在言语间流淌。
   此后,他们在塘边村继续工作了一段时间,爱情的花朵在革命的烽火中绽放,最终他们携手相伴,1928年,她与毛泽东结为夫妻,是毛泽东的第二任妻子,成为他生活与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伴侣。
  
   三
   贺子珍,这位个性刚强的女子,初涉秘书工作时,满心的不适应。往昔枪林弹雨中的冲锋陷阵,与如今琐碎繁重事务的强烈反差,让她心生抵触。她甚至埋怨,若不是与毛主席成婚,自己怎会陷入这般境地,自觉倒霉万分。
   然而,毛主席那耐心而深情的话语,如春风化雨,“你的工作至关重要,上传下达全靠你,我也离不开你。”这字字句句,悄然打动了贺子珍的心。尽管抵触的情绪仍在心底隐隐作祟,她却选择了默默坚守,开始认真对待这份工作。
   艰苦的井冈山岁月里,爱也在细微处绽放。毛主席爱吃辣椒,在物资匮乏的当时,这小小的嗜好竟成了奢求。贺子珍便想方设法,从老乡那里为他买来一点,那辣椒的辛辣,为他的生活增添了一抹别样的滋味。
   那时的毛主席,为了革命事业日夜操劳。白天翻山越岭勘察地形,夜晚倾听汇报,直至深夜仍在奋笔疾书,一天仅能睡上几个小时。恶劣的饮食条件,让他日益消瘦,长发凌乱,颧骨高耸。贺子珍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她召集众人一同想方设法改善毛主席的生活。于是,她亲自下水摸田螺、抓鱼虾,只为让毛主席在艰苦中能尝到些许荤腥,获取一丝温暖与力量。
   井冈山的斗争环境异常险恶,敌人的“围剿”如恶狼环伺,战斗的硝烟从未消散。在第三次反“围剿”的激战中,一颗炮弹在贺子珍身旁轰然炸响,她瞬间陷入昏迷。当她在黎明的曙光中苏醒,与同志们艰难地回到驻地时,毛主席又惊又喜,竟以玩笑的口吻说,原以为她已牺牲,还打算战后为她举行追悼会。
   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的爱情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却有着共赴患难的坚定;没有风花雪月的柔情,却有着相濡以沫的温暖。他们的故事,是井冈山烽火中绽放的一朵绚烂之花,永不凋谢,永远绽放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四
   那是1934年10月18日,贺子珍接到了长征的通知,成为了为数不多踏上这艰难征途的女同志之一。
   接到通知的那一刻,她匆匆准备,为了让毛主席心无旁骛地投身革命事业,她忍痛将儿子毛毛托付给弟弟毛泽覃和妹妹贺怡夫妇。一切妥当,她挥别亲人,随休养连踏上了充满未知的道路。
   那时的她,已有身孕,身体虚弱不堪,部队分给她一匹骡子,可她鲜少骑乘,总是让给其他伤病员。她从不搞特殊,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尽管身体欠佳,她却对休养连的老同志关怀备至、尊重有加,有了食物,总是先紧着老同志。
   长征途中,她与毛主席难得相见,每次都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但只要有机会,她总会到毛主席的驻地,默默帮衬着,尽自己所能。遵义会议后,毛主席担子更重,她虽不再是他的秘书,却依旧默默付出。
   在贵州盘县,修养连突遭敌机轰炸。贺子珍为掩护战友,头部、背部多处受伤,14处伤口触目惊心,从此落下了终身的病痛。在那艰难的环境中,无法进行手术,医生只能取出表面的弹片,深藏头骨和肌肉中的弹片却无能为力。包扎后的伤口,血仍不停流淌,鼻子、嘴里皆是鲜血,她的呼吸渐弱,脉搏几不可察。即便如此,当毛泽民夫妇探望时,她仍叮嘱不要告知毛主席,只因毛主席正在前线指挥作战,她不愿让他分心。
   毛主席在接到电话后,坚决表示不能把贺子珍留在老百姓家,哪怕抬,也要抬走。待战事稍缓,毛主席策马而来,望着浑身绷带的贺子珍,千言万语哽在喉间。贺子珍却满心愧疚,说让人抬着不安,伤好便去找部队。毛主席宽慰她安心养病,承诺无论如何都会把她抬到目的地。
  
   五
   陕北的黄土地,承载着革命的希望与梦想,也见证了贺子珍的坚韧与执着。
   当她随队伍到达陕北,那颗事业心如燃烧的火焰,她渴望更多的锻炼,更多为革命贡献的机会。然而,女儿娇娇的诞生,却让她陷入了两难。毛主席满心欢喜地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可贺子珍却满面愁容,因为工作的念头在她心中占据了主导,于是,在娇娇仅仅四个月大时,她便将孩子托付给老乡,毅然走进抗大学习。
   贺子珍与毛泽东育有三子三女,李敏是唯一在世者。1936年冬生于陕北保安,取名娇娇,深受毛泽东喜爱。她曾在总政系统工作,先夫孔令华。
   延安,这座革命的圣地,吸引着无数爱国青年知识分子。毛主席把大量的时间留给了这些怀揣理想的年轻人,无形之中,贺子珍感到了被忽视,孤独感悄然滋生。夫妻间的误会,如同细沙,一点点积累。其实,只要彼此冷静,一切都能解释清楚,可贺子珍那要强的个性,她不听任何解释。
   她决心要到上海取出头骨里的子弹,毛主席竭力挽留,却未能留住她离开的脚步。命运弄人,上海的沦陷让她的计划落空,转而奔赴苏联。这一路,毛主席多次托人捎口信劝她回,可她态度坚决。当时的她,想得太过简单,未曾料到这一去,竟是人生的重大转折。
   在苏联,她经历了丧子之痛,在还未抚平伤痛时,听闻毛主席再婚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此时她才幡然醒悟,自己当初的冲动铸成了无法挽回的大错。
   为了抚慰她受伤的心,毛主席将四岁的娇娇送到了莫斯科陪伴她。在严寒中,贺子珍为了孩子们努力挣着微薄的收入。因为娇娇生病,贺子珍考虑到前一个孩子夭折,欲接回自家照看,却遭儿童院反对,激烈争吵后,她被关入疯人院数年。直至1946年,王家祥夫妇交涉将其救出。
   1947年,贺子珍终于回到了阔别九年的祖国,回到了哈尔滨。可不久,娇娇又被接回毛主席身边,留下她在孤独中思念女儿,牵挂毛主席的身体,却无法相见。
  
   六
   1954年的一个夜晚,寂静的空气里弥漫着回忆的味道。贺子珍从收音机中传来的声音里,捕捉到了那个熟悉而遥远的气息——毛主席的讲话。那台收音机承载了太多的思念与眷恋,最终不堪重负地坏掉了,而贺子珍也在这强烈的情感冲击下病倒了。
   消息传到毛主席那里,他满心关怀,眼角甚至流下了心疼的泪水。一封带着温暖与牵挂的信送到了贺子珍的手中,信中叮嘱她要好好吃药,不要再抽烟。看到那封信的贺子珍,像是找到了依靠,她开始积极地看病、吃药,戒掉了烟,病情也渐渐有了好转。
   时间来到1959年,在南昌闲居的贺子珍,突然接到了上庐山的通知。她怀揣着期待,以为是一场休养之旅,却未曾想到,等待她的是与毛主席的重逢。那一个多小时的相见,匆匆而珍贵,把岁月的沧桑与思念都浓缩在了那一刻。然而,这匆匆一别,竟成了永诀。
   1976年9月,毛主席逝世的噩耗传来。女儿和女婿担心贺子珍承受不住这巨大的打击,从北京赶到上海陪伴在她身旁。可贺子珍得知消息后,异常平静,没有泪水滑落,只是喃喃地对孩子们说,他们没有照顾好毛主席。这份平静,并非无情,而是历经风雨后的深沉与内敛。
   在毛主席逝世三周年前夕,党中央派专机将贺子珍从上海接到了北京。这是她第一次真切地踏上首都的土地,怀着无尽的思念,她瞻仰了毛主席的遗容。
   那个曾与她在革命最艰苦岁月中生死与共、相守十年的人,是她一生的精神支柱。在毛主席纪念堂,哥哥和李敏陪伴着她,献上了事先准备好的花圈,缎带上“永远继承您的遗志,战友贺子珍率女儿李敏、女婿孔令华敬献”的字句,“战友”两字饱含着无尽的深情。当她见到主席遗容的那一刻,泪水如决堤的江河,肆意横流,那份眷恋与不舍,让她久久不肯离去。
   1984年4月15日,命运的钟声敲响,贺子珍病危的消息传来。中办的通知,让李敏一家匆匆赶往上海。飞机降落后,他们直奔华东医院,日夜守护在她的身旁。退烧后的贺子珍,神智清楚时那欣慰的话语还萦绕在耳边,可谁能想到,那只是生命最后的回光返照。18日晚上,病情急剧恶化,19日下午,她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带着对亲人和世界的眷恋,永远地离开了,享年75岁。
   在清理她的遗物时,那张1951年的三等甲级革命军人残废证刺痛了所有人的眼睛。每年330元的补助,34年,总共11220元,取款签名栏内却空空如也。她一分未取,就这样带着满身的创伤和与她融为一体的弹片,把一生的清白永远地留在了人间。
   贺子珍,她是革命的火焰,是坚韧的象征,是清白与忠诚的化身。她的故事,将永远在我们心中传唱,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守信念,勇往直前。
  
   2024年8月5日原创首发于江山文学
  

共 49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贺子珍,只要是稍微知道一些中国革命历史的人都知道她。这篇文章追忆了贺子珍为党为革命奋斗终生的光荣历程。文章里不难看出,毛泽东与贺子珍既是亲密战友,又是患难与共的夫妻。他们的婚姻是中国革命史上最著名的红色婚姻之一。他们的十年婚姻,是震撼人心的,充满传奇色彩的,几十年的悲欢离合给后人留下无尽的感慨和启迪。文章首先介绍了贺子珍的家世,她是井冈山的第一位女党员,有“永兴一枝花”的美誉。她的性格刚毅泼辣,在战火纷飞的岁月,她如同傲立在风中的玫瑰,坚韧而美丽。文章详细介绍了贺子珍与毛泽东的爱情故事,他们相互关心,彼此鼓励,她疼爱毛主席,毛主席也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她。长征路上她九死一生,恶劣环境无法手术,毛主席千言万语哽在喉,宽慰她心一定抬她到目的地。这足可以说明他们夫妻的深情厚谊。贺子珍与毛泽东有三男三女,李敏是唯一在世者。后来,毛泽东因为事业繁忙,有伤痛的贺子珍感觉被忽视,误会由此产生。贺子珍计划去上海取出头骨里的子弹,可上海沦陷,又转赴苏联,主席劝她回,未回,致使她铸成了无法挽回的大错。毛主席逝世三周年前夕贺子珍被接到北京,怀着无尽的思念,瞻仰了毛主席的遗容。1984年4月19日,贺子珍因病情恶化而逝世。贺子珍,是革命的火焰,是坚韧的象征,是清白与忠诚的化身,是井冈山上的铿锵玫瑰。文章有着对革命领袖对共产党人的无限尊敬之情,歌颂了贺子珍与毛泽东之间的红色爱情。痴情如贺子珍,深情如毛泽东。文章将二人的情深意重表达的淋漓尽致。贺子珍的故事,将永远在人们心中传唱,激励人们勇往直前!美文佳作,力荐各文友欣赏!问候老师,祝老师清凉一夏!【东篱编辑:红花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805002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8-05 05:58:15
  贺子珍的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痴情如贺子珍,深情如毛泽东。贺子珍的故事将永远在人们心中传唱,激励人们勇往直前。美文,点赞学习,祝老师夏日吉祥!
回复1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8-05 09:19:01
  谢谢红花草老师的精心编按和润色,辛苦了,贺子珍是我永新人的骄傲,写的不够好。问候你你,祝你一切顺利!
2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4-08-05 09:27:20
  贺子珍是一位“不爱红装爱武装”的传奇女子,是一束热烈绚烂的“井冈之花”,是一朵刚毅泼辣的铿锵玫瑰。“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她那忠肝义胆、骁勇善战的飒爽英姿,在滴善斋老师的笔下熠熠生辉,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风雨中不忘初心,永往直前!拜读好文,祝创作精彩纷呈,夏日清凉美好!
回复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8-05 10:08:41
  谢谢雪胎梅骨老师的精彩评论和鼓励,问候老师,祝你一切顺利!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8-05 09:44:04
  滴善斋老师的这篇散文写贺子珍的往事,很多是鲜为人知的。她为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我特别感动结尾部分,那些钱,一分不动,坚守着清苦的日子。铿锵玫瑰这个短语送给贺子珍是非常恰切的。文章叙述贺子珍的革命和爱情经历,非常细腻,很多史料我第一次在滴善斋老师的文章里读到。写得很精彩。点赞!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8-05 10:09:52
  谢谢怀才老师的精彩评论和鼓励,写人物我不擅长,这篇散文我修改很多次,希望能还原真实!我自己查阅资料时被贺子珍的故事感动落泪!问候你,祝夏祺!
4 楼        文友:罗莲香        2024-08-05 10:54:52
  一对革命夫妻,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浪漫相依,有的是对党的忠诚,对革命的矢志不渝,他们之间跌宕起伏的故事,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贺子珍,的确是铿锵玫瑰,纯洁高贵深情如她,令人敬仰!好文,叙述从容,情韵贯通,表达深挚!盛赞佳作,问候善斋老师!
回复4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8-05 11:06:26
  谢谢罗老师的高度评价和鼓励,贺子珍的坚强让人感动落泪,人生结尾也不尽如意。她性格刚毅泼辣,这也是我们永新人的性格!问候罗老师,祝一切安好!
5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8-05 11:11:13
  贺子珍为中国革命付出很多,六个孩子,最后只剩下一个,对于一个女性而言,这是撕心裂肺的伤痛!从老师的文中,又温习了一遍贺子珍的革命精神,倍感激动。想想我们今天安逸的生活,感慨良多。拜读学习老师佳作,凉爽一夏!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5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8-05 12:57:37
  谢谢韩格老师抽空点评,问候老师,祝一切安好!
6 楼        文友:佳华        2024-08-05 11:47:03
  贺家满门英烈,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很大贡献。本文在回顾历史的同时,旨在写情,读后令人动容。伟人也好,革命者也好,都有一颗平常的心。
回复6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8-05 12:58:00
  谢谢佳华老师的精彩评论,祝夏祺!
7 楼        文友:蓝色创想        2024-08-05 12:55:19
  贺子珍好伟大啊!她是井冈山,巍峨雄奇,却也孕育着柔情。那里的铿锵玫瑰,不是娇艳的花朵,而是坚韧的女性。她背着孩子,挥舞着锄头,在崎岖的山路上,为革命添砖加瓦。她是革命的母亲,是战士的妻子,是坚强的脊梁。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革命的重担,用坚定的信念,书写了巾帼不让须眉的传奇。她的名字,或许无人知晓,但她们的精神,却在井冈山的风中,永世流传。 好文赞必赞,祝滴老师夏安!
回复7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8-05 12:58:30
  谢谢蓝色老师的美赞,祝夏祺!
8 楼        文友:枫桦        2024-08-05 12:56:09
  我对贺子珍的印象非常深刻。当年的老井岗,是为数不多的几位走到陕北的女红军。她的故事可以说上三天三夜,她爱憎分明,她意志坚定,对党对爱情忠贞不二。只是,她的结局不好,众所周知,在这里就不再赘述。老师的文章表达深刻,对革命先辈的描写层次分明,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拜读老师的好文!
回复8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8-05 12:59:15
  谢谢枫桦老师的美评,贺子珍的坚强令我感动落泪!祝夏祺!
9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4-08-05 16:33:19
  贺子珍的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的色彩:井冈山的第一个女党员、井冈山的第一个女兵、毛主席的妻子、走过长征的女战士等,她对党和国家作出过卓越的贡献,坚强和忠诚令人赞叹!而她的后半生充满了坎坷和磨难,让人感叹唏嘘的同时,也让人泪目。滴善斋老师对贺子珍的人生经历和故事写的细腻而生动,让读者对贺子珍有了深入的了解,写的非常精彩!拜读老师佳作,遥祝夏琪!吉祥如意!
回复9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8-05 16:52:22
  谢谢琳达老师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我的拙作点评,辛苦你了,贺子珍的一生吃尽了苦头,晚年也不幸福!我为她的坚强感动落泪!问候老师!
10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8-06 06:45:11
  用铿锵玫瑰来形容贺子珍这位伟大的女英雄,真是贴切,一位传奇的女子,坚忍善良,一个伟大的女人,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读完龙主编的文,被文字的深情感染,好文拜读学习了,祝贺老师佳作摘精。问好老师,夏安!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10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8-06 09:25:41
  谢谢欣然美女老师抽空为我作品点评,贺子珍是我永新人骄傲性格刚烈!否则不会是这种结局!问候老师,祝夏安!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