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宁静】智破伍子胥显灵计(故事)

精品 【江山·根与魂】【宁静】智破伍子胥显灵计(故事)


作者:刘国胜 秀才,1695.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18发表时间:2024-08-05 09:35:58
摘要:民间名人故事传说


   越王勾践年轻气盛,不听范蠡、文种劝言,一意孤行,兵败会稽。
   从此,范蠡辅佐越王勾践,赴吴国做人质。白天陪勾践,给吴王夫差铡草喂马、赶车、牵马坠蹬,百般刁难,受尽屈辱;夜晚和勾践钻石屋,拱草窝,冬受寒冷,夏遭蚊虫叮咬,受尽折磨,吃尽苦头。奴役三年,终于归国,又给越王勾践献计献策。十年生息卧薪尝胆,十年厉兵秣马、兴农畜牧强国。至公元前482年,范蠡获悉吴王夫差率吴军主力北上会盟,即刻禀奏越王勾践攻吴。
   前后仅十一天,越军就攻进姑苏,等吴军主力闻讯赶回,吴国已遭越军重撞,加之吴军主力远道而归,已力不能敌,只得让伯嚭屈膝与越国谈和。
   四年后,即公元前478年,越军再次兴兵伐吴,吴军大败而逃。越王勾践率三军紧紧追至笠泽(今松江)。越军夏天再次攻吴,吴师又败。吴国一连三战三败,致使吴军名将王子姑曹、胥门巢等俱死。夫差连夜遁回,随即关闭城门固守。
   勾践、范蠡率军从横山进兵,也就是今越来溪,将吴都团团围之,并筑一城于胥门之外,名叫越城。越兵围吴多日,吴军大困,粮草空虚,军心大乱。伯嚭见大势已去,便托病不出。
   吴王夫差无奈,便派使臣王孙骆肉袒膝行而前,请成于越王勾践,说:“孤臣夫差,异日得罪于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以君王结成以归。今君王举兵诛杀孤臣,孤臣意者,亦望君王如会稽之赦罪!”
   范蠡见勾践不语,恐其心慈应允,遂向前一步禀道:“君王早朝晏罢,谋之二十年,奈何垂成而弃之?”
   范蠡言罢,众将皆言不能答应,越王勾践遂言拒之。
   夫差等不见王孙骆回宫,急得问公孙将军:“将军,你说那勾践能答应成和吗?”
   “那勾践长脑袋鸟目……”公孙将军说到此,摆摆头说,“只怕难啊……”
   恰在这时,大夫王孙骆回宫,夫差忙迎上前:“哎呀,王大夫可回来了,那勾践答应成和否?”
   王孙骆难言地叹息道:“唉,要不是文种拦住,臣这脑袋就没了!”
   公孙将军恼得往前一站:“要不我带兵冲出城去,和那勾践拼个鱼死网破!”
   王孙骆遂拦住道:“哎,不可,那不是以卵击石,白白送死吗?”
   “是啊!”夫差低沉地说着,悔恨莫及地垂首摆头叹道,“唉!都怨寡人没听伍太师之言呀……”
   公孙将军劝慰着说:“唉呀,大王,谁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
   “是啊!谁也没长前后眼。”王孙骆说着,顿然来计,“哎,大王提到伍太师仨字,倒使为臣心生一计,一来可震慑越军将士,二来可促使我与越成和!”
   夫差闻听,好似大海里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急切地说:“尔有何计,快快讲来!”
   “请伍太师助吾王一臂之力!”
   听王孙骆如此一说,公孙将军“唉呀”一声叹息,说:“伍太师骨头都沉江为泥了,王大夫,你不是说胡话吗?”
   夫差苦涩地一笑:“是啊!”
   “伍太师虽死,但他对大王忠心还在。”王孙骆一脸认真地说。
   公孙将军听着,嗔怪地看他一眼:“你这不是捅大王的鼻窟窿吗?别胡乱说了!”公孙将军低声说着,故意抬高语气,“你怎知他忠心还在?”
   夫差不悦地说:“是啊,你怎知他忠心还在?”
   “大王,还记得伍太师临终时留下的话吗?”王孙骆说着,把目光投到夫差脸上。
   “记得呀,不就是要寡人将其头置于城南门,他要看着勾践打进我吴国都城吗?寡人一气之下,姑且将其头置于城南门!”
   “大王记得就好。”王孙骆说着,请求夫差说,“现在只要大王允许,给臣五千支蜡烛,臣就能把伍太师的头在南城门上祭活!”
   众文武及夫差闻听此言,几乎异口同声:“你能把伍太师的头祭活?”
   王孙骆仍一脸认真地重复道:“只要大王允许,给我五千支蜡烛,臣定把伍太师的头祭活!”
   公孙将军看了一眼吴王夫差,故意激将着说:“你若真能把伍太师的头祭活,大王肯定能满足你的要求!”
   “好吧,寡人允许你将伍太师的头祭活,并给你五千支蜡烛!”
   夫差的话刚落音,王孙骆就说:“好,臣这就去祭!”
   公孙将军冲王孙骆眼一睖,低声说:“看你怎能把伍太师的头祭活!”
   王孙骆却置若罔闻地冲夫差许诺道:“大王,我此刻就到南城门上去祭伍太师的头,确保明日子夜,让伍太师人头在南城门上显灵!”
   “明日子夜就能显灵?”夫差茫然地看着走去的王大夫。
   公孙将军冲走去的王大夫嗤之以鼻:“哼,简直是说胡话!”
   王孙骆没说胡话。果然,第二天子夜,守城兵士一个个正困饿交加、萎靡不振、睡眼蒙胧时,只听有人在吴都南城门上大喊:“守城将士们,现在你们困饿交加,筋疲力尽,萎靡不振,不仅大王为你们的处境忧虑,而且我们的伍子胥伍太师也在天有灵,亲临城上保佑助战来了!”
   随着城上一阵喊叫,南城门上立刻闪现出一颗大若车轮的伍子胥人头,并且双目炯亮,须发四张,面容鲜活地出现在众将士眼前……
   顿时间,不管城上守城吴军将士,还是城下围城的越军将士,无不把目光聚集到南城门上。
   立时间,只听城上吴军将士精神振奋,呼曰:“快看,伍太师保佑我们助战来了——吴国有救了——”
   城下围城越军闻声,顿时翘首望着南城门上的伍子胥头,无不瞠目胆寒……
   恰在此时,吴国大夫王孙骆星夜来到越军帐前,要觐见越王勾践。随着帐中传出,请吴使臣进帐,王孙骆仍肉袒膝跪进帐:“罪臣王孙骆代夫差请成越王,曰‘孤臣夫差,异日得罪于会稽,夫差不敢逆天命,得与君王结成以归。今君王举兵而诛孤臣,孤臣再次恳乞君王,如会稽之赦罪!”
   勾践见其再度如此肉袒膝行跪哀乞,心有所动地看着范蠡,范蠡心领神会,姑且对王孙骆说:“王大夫,我王不语,就是不答应成和!”
   文种也说:“是啊,我王不语,就是不答应成和!”
   王孙骆无奈,随即亮出了他祭活伍子胥头的杀手锏道:“越王,范将军、文大夫,凡事要顺天而行,如今贵军围城灭吴,连已故的伍子胥伍太师的头都显灵复活了,罪臣肯求越王善拾贵手,对夫差如会稽之赦罪!”
   “伍太师的头显灵复活了?”勾践意外地自语着,看着文种欲应。
   文种忙摆头示意拒之,勾践又把目光落到范蠡脸上……
   范蠡心领神会,姑且哈哈一笑:“王大夫说笑了,你说伍太师的头显灵复活了?哎哟,人死怎能复生,此乃天下奇闻呀!”范蠡朗声说着,故作惊异地问王孙骆,“王大夫,真有此事?”
   王孙骆支吾地说:“真、真有此事,就、就在南城门上……”
   “啥?你说伍太师的头在南城门上复活显灵了?”范蠡说着对勾践、文种,“哎呀,那咱们快到南城门下看看这天下奇闻!”
   “好啊,我只听鬼说鬼,可从没见过鬼。”文种说着,转脸对勾践说,“大王,走,随王大夫到南城门下看奇闻去!”
   勾践不知范蠡、文种葫芦里装的啥药,只得附和着说:“哦,走!”
   勾践和范蠡、文种随王孙骆来到南城门下,一路见越军围城将士望着南城门上伍子胥的巨头,无不指指点点,畏惧寒战。个别越军,竟面向伍子胥的头暗自垂首祈祷,有的甚至竟跪地磕头求饶……
   越军将士见越王、范将军、文大夫一行走来,冲那些跪地求饶的士兵踢着并低声喊着:“起来,起来,大王和范将军来了!”
   王孙骆见之暗自欣喜得意……
   范蠡看了王孙骆一眼故意说:“哎呀,真是耳听是虚,眼见为实。若不是亲眼来看,还真当王大夫是讲故经呢。大王、文大夫,还别说,这头还真和伍太师的头如一模所刻呀!只是忒大了些,头发特奓。”范蠡说着,对身边哗然的越军兵士喊道,“哎——越军将士们,大家都往城门上看,那头不是别人的头,那正是当年要置我王于死地的吴国太师伍子胥的头!有人说伍子胥杀我王之心不死,阴魂不散而复活显灵了,此乃鬼话!”
   范蠡刚说到这儿,南城门下陡然鼓声大作,随着震天的鼓鸣,只见“嗖嗖嗖”射出数十支带火的利箭,顷刻间,伍子胥的头成为一颗燃烧的火球,继而化为一团火焰……
   王孙骆顿然一颤:“哎……”
   没等王孙骆“哎”字后边的话出口,城下越军抬着云梯靠住城墙,越军纷纷登上城门……
   范蠡哈哈一笑,冲王孙骆说:“王大夫,幸亏你用蜡做颗伍子胥头,你若用木头做个伍子胥头,还真不好箭射火燃哩!”
   王孙骆顿时语塞:“我、我……”
   范蠡见王孙骆语塞又道:“王大夫,若没猜错的话,伍子胥那双发光的眼睛,是用萤火虫屁股上的粉腻抹的吧?”
   “啥都瞒不过范公呀!”王孙骆喃喃着,耷拉下脑袋,“唉,天该灭吴呀!”
   范蠡趁此呼吁三军:“全体越军将士们,大家都看见了吧,什么伍太师的人头复活显灵了?这是吴军用特制的一颗蜡雕疙瘩,为迷惑吓唬我军将士设的一个骗局!”
   越军将士顿然醒悟,立时精神大振,一拥而上,攀梯登城。吴兵一时慌乱不堪,越军挥舞刀剑,一阵猛杀乱砍,杀得吴兵哭爹叫娘,抱头鼠窜。
   顷刻间,城门洞开,吴都被破。夫差仓皇逃遁,被范蠡带兵尾随抓获……
  

共 353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故事讲述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后攻打吴国,侧重描写范蠡大将军智破伍子胥显灵的故事。故事情节紧凑,巧设悬念,通过吴国精心设计和范蠡聪慧过人识破伎俩,塑造了范蠡有勇有谋的将军风采。故事里的人物,无论吴国还是越国,都是十分生动,通过语言对话展现每个人物的形象和内心活动。在冷兵器时代,交战双方使用计谋较为常见,这篇故事就是描写交战双方的计谋与反计谋。吴国企图利用伍子胥显灵威慑越军,同时激励吴国将士士气,于是便用五千根蜡烛,造出伍子胥的头颅。而越军范蠡识破这一诡计,以射箭火攻将“蜡烛头”融掉。这一过程,不仅是斗心智,也反映当时的一些文化特质。第一,迷信,让死人复活。迷信是伪科学的,但讲究迷信的历史很长,就不得不说它也自成一种文化。第二,巧用蜡烛,知道利用蜡烛可以融融可以再造型的特点,制作一颗人头,这也是一种技艺在古时候的表现。第三,以火攻破蜡烛头,则反映科学知识在当时的普及,至少范蠡心知肚明。当然,决定战事胜败的,还是要靠军事实力。故事曲折,生动有趣,推荐文友阅读,一起听个吴越之间的战斗故事。【编辑:小猪她爸】【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808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8-05 09:48:52
  故事情节紧凑,巧设悬念,通过吴国精心设计和范蠡聪慧过人识破伎俩,塑造了范蠡有勇有谋的将军风采。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8-05 09:49:48
  感谢刘国胜老师赐稿宁静社团,期待精彩继续。
   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