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星】闲读文章慢品茶(随笔)
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这前六样都是俗到家的底色,唯有茶进入了大雅之堂,不仅是一种重要的饮品还被赋予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传神农尝百草时发现了茶叶的解毒功能。武夷山的乌龙茶“大红袍”的传说也印证了这点。据说唐朝有位丁显的赶考举子在武夷山附近中暑,被山中道士以茶救醒,后丁显考中状元,将红袍覆以茶树以谢救命之恩,得名“大红袍”。
平常老百姓喝茶饮茶,完全是日常的需求,没有那么多的仪式感。美食家蔡澜就很是反感日本茶道的泡茶仪式,强调吃茶的简单和随意。认为茶是平民的饮品。现存最早的茶学专著唐代陆羽的《茶经》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从器具到煮饮,将饮茶的日常生活习惯提升到了艺术和审美的层次。而一旦上升为茶道,就不一样了。
大多数人在大多数的时候都是以解渴为目的地饮茶,尤其是广东潮汕地区,家家户户,小商小贩门口都是一个茶盘,一把小茶壶,三只茶盅,配上一个电水壶,自斟自饮,大都是乌龙茶:凤凰单丛、鸭屎香、铁观音、大红袍、水仙等,也有熟普洱、正山小种。悠悠闲闲,独得一份饮茶之乐。福建漳州地区的人嘲笑他们,不管客人多少,就只拿三个茶盅,太小气。却不知这背后隐藏的文化意味: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明清以来的三才盖碗,也是寓意着古人对天地人的理解和尊重。时至今日,我们喝的是茶,品的却是文化。
谈到品茶,《红楼梦》里栊翠庵妙玉请吃茶一节常为人称道。钟鼎簪缨之家的茶来源于各地贡品,都是天下一等一的好茶。讲究的是茶具的搭配。给老太君的是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凸显出主人的尊贵,给宝黛的是王恺珍玩的古董,妙玉的慧眼对同类人的惺惺相惜。自己喝的绿玉斗则是连贾府都没有的“俗器”,暗合着妙玉的孤高洁傲。更讲究的是品水,给一般人喝的茶是旧年蠲的雨水,连最显贵的史老太君也不例外。而对情有独钟的宝黛钗三人则是用陈年梅花上的雪水,泡出来的茶香气四溢,齿颊留香。到底是文学创作,想象的成分难免。现实生活中贵族如何品茶,《陶庵梦忆》则真实的多。富贵博学的世家子弟张岱,非常讲究生活的质量。不仅自制了备受世人喜爱的兰雪茶,还大谈泡茶之水。茶痴闵老子用的茶是阆苑茶,水是惠泉水,瓷器是成德年间的,精妙绝伦,与茶色一致。奇得是取水过程,夜深人静取新出来的泉水入瓮,累石垫底,顺风舟行,风止舟停。妙的是闵老子这位与世闻名的嗜茶者,对不速之客的张岱前倨后恭的态度,先晾着半天,待审明我喝不到茶誓不罢休的决心之后,当垆煮茶即品,品评之间被我的茶道彻底折服,茶毕,情定。普通人家又如何在吃茶中翻出新趣呢?《浮生六记》里的芸娘将日常的茶裹以纱布放在含苞的荷花花蕾里,待第二天晨起取出,浸润着荷香的茶叶拿来煮泡,自是别有一番风味,清贫的日子照样可以意兴盎然。难怪林语堂说,芸娘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
妙玉品茶品的是身份与喜好,张岱品茶品的是才华与情谊,芸娘煮茶品的是巧思与情趣。茶既拥有一份清静雅和的气质,又兼着解毒解困的功效,实乃为雅俗共享的妙物。茶需要慢慢得品,书则应闲闲地读。人的一生不可辜负充满灵性的灵魂,同时也得善待肉体这个皮囊。
酷暑炎夏,一起喫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