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东篱】关于敏感词(随笔)

编辑推荐 【东篱】关于敏感词(随笔)


作者:吴炜枫 白丁,69.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51发表时间:2024-08-06 08:19:17
摘要:敏感词,思考,

在这个信息如潮涌般奔腾不息的时代,“敏感词”一词悄然隐匿于我们的语言丛林之中,宛如幽灵般时隐时现。它既是无形的言语枷锁,也是思想的隐晦牢笼。然而,我们应以辩证的目光审慎审视“敏感词”这一现象,因为并非所有被界定为敏感的词汇都毫无合理性,亦不能一概而论地将其视为对自由表达的绝对束缚。
   敏感词的诞生,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回溯历史长河,权力的角逐、意识形态的碰撞、社会的剧烈变革,皆为其孕育提供了土壤。古时,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明清时期的文字狱,无数文人墨客因言获罪,他们的思想火花被无情扑灭,真知灼见惨遭扼杀。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为了维护政权的稳定、社会的安宁,对某些可能引发巨大动荡的言论进行一定的限制,或许有其不得已之处。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古人的智慧告诫我们,过度压抑民众的言论,其后果不堪设想。然而,若言论毫无边界,全然不顾社会道德规范、法律准则以及他人的合法权益,那也将导致社会的混乱与无序。敏感词在某些时候,确实如同无形的堤坝,阻挡了言论的肆意奔流。但我们也需思考,若没有一定的约束,那汹涌的言论洪流是否会冲垮理性的堤岸,淹没真理的光芒?
   在当今社会,敏感词的定义愈发模糊且多变。有时,它涉及政治、宗教等严肃领域的禁忌话题;有时,它触碰了社会道德的底线;有时,一些平常词汇也可能因特定情境被视为敏感。这种不确定性让人们在表达时战战兢兢、如临深渊。诚然,这种状况限制了个体自由抒发真实想法,使人们说话拐弯抹角,丧失了直言不讳的勇气与真诚交流的能力。但换个视角,某些敏感词的设定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恶意中伤、谣言传播以及极端思想的蔓延。
   敏感词的存在,对个体表达自由和社会的创造力与活力确实有所影响。当人们因畏惧敏感词而噤若寒蝉,不敢深入探讨问题、畅所欲言,新的思想便难以萌生,社会进步的步伐也会受阻。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碰撞火花四溅,推动了社会的飞速发展。而在敏感词的重重束缚下,我们仿佛被剪断翅膀的鸟儿,难以在思想的广阔天空自由翱翔。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的这句名言振聋发聩。一个健康的社会应当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鼓励在理性框架内的畅所欲言。只有通过充分的交流与辩论,真理才能越辩越明,社会才能在反思与改进中不断前行。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言论自由绝非毫无边界的放纵。在追求自由表达的同时,必须遵循道德和法律的规范,确保言语不成为伤害他人、破坏社会秩序的凶器。
   敏感词,这个看似简单的词汇,实则蕴含着复杂而深刻的内涵。它是社会的一面多棱镜,折射出我们对自由、真理、进步的多维态度。要打破敏感词带来的束缚,不仅需要个体的觉醒与勇气,更需要社会的包容与开放,以及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法律的精准规范。我们要在保障正当言论自由与维护社会稳定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既不能因过度限制而扼杀创新与活力,也不能因放纵自由而导致混乱与无序。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摆脱敏感词的阴影,让思想的光芒在自由的天空中璀璨绽放,推动社会朝着更加文明、进步的方向稳步迈进。
  

共 127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立意非常好,人人都知敏感词,但许多人没考虑过敏感词背后的内涵。作者开篇便以一种形象而生动的方式将“敏感词”这一现象呈现在读者面前,将其比喻为语言丛林中的幽灵,既揭示了其无处不在的隐秘性,也暗示了其在言语交流中的潜在威胁。通过回溯历史,作者阐述了敏感词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明清时期的文字狱,再到现代社会中敏感词的广泛应用,每一次敏感词的出现都与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息息相关。这让我们认识到,敏感词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社会发展和历史演进的必然产物。作者并没有一味地批判或赞同敏感词,而是以一种辩证的态度来看待这一现象,同时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如何在言论自由与社会稳定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另外,作者引用伏尔泰的名言“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强调了言论自由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我们,言论自由并非毫无边界的放纵,必须遵循道德和法律的规范。文章直面现实,令人深思。【东篱编辑:佳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佳华        2024-08-06 08:24:12
  没有绝对的自由,任何自由都要接受约束,这既是秩序又是规范。但怎么约束,约束到什么程度,的确是社会管理的一大难题。
回复1 楼        文友:吴炜枫        2024-08-06 11:57:16
  谢谢老师????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8-06 09:22:27
  敏感词很敏感,尤其是在网络时代,发表文章,如果呈现敏感词,就根本无法投稿。其实,汉语里,表达一个意思,有着成千上百的表达方式,而且更出彩。敏感词,也就不敏感了,要看一个人的驾驭水平的。当然,社会的开放程度也在自由着词语的敏感性。作者深入讨论,很有见地。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吴炜枫        2024-08-06 11:57:32
  谢谢老师????
3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8-06 09:50:05
  这篇散文立意佳,将敏感词比作语言丛林幽灵,回溯历史阐述其成因,辩证看待,提出言论自由与社会稳定平衡之问。引伏尔泰名言,强调自由非放纵。直面现实,引人深思,是一篇有深度、有价值的佳作。 问候老师!祝夏安!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