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月】光荣的“小偷”(小说)
这些天,红光机械厂的头头脑脑们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发愁了,上面来了个通知,叫厂里去一名学雷锋标兵到地区参加“双先会”。论说,厂里的先进典型不少,问题是只让去一个代表,而群众选的代表是马志高。
就在新上任的厂党委书记和厂长召开党、政、工联席会议上准备拍板定人时,王副厂长突然说:“我看是不是慎重考虑考虑?马志高在咱们厂20年了,没说的。可我听老书记讲,他来咱们厂前曾偷抢商店,被抓过,还被拘留坐过班房。”
王副厂长这话一说,顿时把大家都闹蒙了。
马志高会偷东西?没人相信。于是党委书记调来马志高的档案,一看还真有这么回事,因此让不让马志高去地区开会成了问题。
有人说:“马志高在厂里20年来如一日,兢兢业业工作,助人为乐多奉献,不让他去地区开会,人心不服,人嘛,一辈子谁没犯过错?难道揪住人家历史上的毛病不放,让人家一辈子抬不起头?这不符合党的政策。”
但是也有人讲:“学雷锋标兵又不是马志高一个,既然是代表全厂,干嘛非要找个有污点的人不可?全厂的先进代表,就该让谁看都服气。选先进是树立榜样,是号召群众学习,是鼓励大家提高思想觉悟,这同落实对有历史问题的人的政策无关。”
马志高何许人?他是厂里的小车司机兼车辆维修工,大高个、宽肩膀、高鼻梁、方脸盘,今年45岁。他乐于助人,谁有困难,只要他能帮上忙,他没有不伸手的。平时在街上,若碰上出毛病抛锚的汽车,他准凑上去帮助修理。工作上更没说的,开车从没出过事故,又是节油能手,他维修保养的小车呱呱叫,无论白天黑夜,还是刮风下雨,只要工作需要出车,你随叫随到从不讲价钱。马志高平时省吃俭用很扣门,可他听到咱河南信阳遭了水灾,不吭不哈寄给灾区2500块钱。厂里的职工群众提起老马,无论男女老少都翘大拇指。
就是因为选代表去地区开“双先会”,马志高的陈年老帐被翻了出来,很多人才知道他原来也不太“光彩”。厂里的头头脑脑研究了几天,结果在争论中地区开会的时间也到了,马志高这典型也泡了汤。不少人很为马志高鸣不平,但老马只是叹了口气,还是和没事人一样。
红光机械厂技术力量雄厚,就是机器设备陈旧,厂里准备引进外资,开发新产品。巧了,有位华侨巨商是本地人,正好回国考查,红光机械厂和他商谈合资办厂,这华侨也有意向在家乡投资。当然了,在商言商,商人对赔钱的卖买是不干的,他要来厂实地考查。
这天,马志高从车站接来这位腰缠万贯的华侨,那华侨有50来岁,上车后不住打量着马志高。车到厂了,华侨被前呼后拥地接进会客室,老马把车开回车库,习惯地擦洗车子、打扫车内座位。
当马志高清理座位上的灰尘时,他突然发现华侨座位上有个金壳打火机。“咦?这准是那个大阔佬的。”
老马心里说着,急忙拿着打火机直奔厂会客室,准备还人家。
马志高走到会客室门前,正要推门进去,只听里面传来那华侨的声音:“……诸位先生知道我打算在贵厂投资,可我为什么想来贵厂投资?也许各位也知道我先祖是本地人,俗话说最美家乡水,最亲故乡人。可各位知道不知道,我就是刘善祖的儿子刘思乡。”
在场的人一愣,没几个人知道刘善祖是那路神仙,刘思乡嘴一咧,苦笑一声又道:“家父的外号叫刘黑棍子。”
门外的马志高一听,顿时如五雷轰顶。“怎么?他是刘黑棍子的儿子!”他恨得牙齿咬得吱吱响。
原来,刘善祖是个大地主,当年在此地称霸一方,心黑手辣。他留过洋,回来后手里成天耍着一根二尺半长的黑色文明棍,因此人们不叫他刘善祖,都叫他刘黑棍子。日本鬼子打来后,他卖国投敌。更是无恶不作。四十八年前,马志高的爷爷和刘黑棍子同在一个村,因马志高的爷爷带头不给日本鬼子送粮,被刘黑棍子抓去交给日本人,结果人被打得半死不活又被鬼子拖回村里,当众放出狼狗把马志高的爷爷活活咬死。马志高自懂事起,他爸爸就告诉他:“儿呀,你爷爷死得惨。记住,刘黑棍子是咱家的世仇,他跑了。等你长大了,就找他,给你爷爷报仇。”就在一年多前,马志高的父亲临终时说胡话,还念念不忘:“刘黑棍子,我宰了你。志高,快来帮爹,别放走刘家一个人……”至今爷爷的惨死就像发生在昨天,父亲的话就回响在马志高耳边……
眼下,仇人的儿子送上门来了,马志高怒从心头起,恶从胆边生,他握紧双拳,推门闯进会客室,大步逼近刘思乡。
会客室里的人见闯进来的马志高杀气腾腾,全被惊愣住了。刘思乡也吓得不禁往起一站,冲马志高不知所措地惊问:“这、这位先生……”
一秒,两秒,墙上的吊钟答答响着。马志高的脑海里闪过父亲描述爷爷死时的惨景,闪过改革开放后海外炎黄子孙回国观光的盛况,他突然想起了中央两院发布的公告……对出国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犯有罪行的,决定不对其追诉……
马志高的右拳已举起来,此时缓缓地伸开手掌,只见他手心里是金光闪闪的打火机。刘思乡连忙道:“谢谢!谢谢!”刘思乡伸手取过打火机又坐下,心里又好气又好笑,面前这个还打火机的大汉,凶神恶煞的狠像着实吓了一跳。
虽强按下怒火,但马志高憋在肚里的恶气不出难受哇。他低沉地吼道:“刘黑棍子在哪!”
刘思乡一听,吓得又赶紧站起来……
会客室里的人此时从震惊中恢复过来,大为马志高的莽撞而惊恐。这个老马呀,平时挺随和,这关键时刻咋得罪起财神爷来了?几个头头连忙起身拉马志高,劝他出去。
“别拉我,我只问他一句话。”马志高仍盯着刘思乡说,“刘黑棍子在哪?”
“他,他已去世了。”刘思乡不敢正视马志高,他转过身,望着窗外。“临死前,他让我回来还乡亲们的债。我这次来,为什么不在沿海一带投资,一定要回家乡,也是为家父赎罪呀。”
刘思乡沉默了片刻,转回身,瞧着惊愕的人们。“就怕乡亲们信不过,我这次回来把家父的心也带来了……”刘思乡没理会众人吃惊不解的神色,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封。“四十五年前,家父畏罪逃到国外,失落感、孤独感使他悔恨当年自己祸国殃民。他出逃带了不少现金,在国外也办起企业。可就算睡在黄金床上,也忘不了他的罪孽。到了晚年,家父更是痛不欲生,他忘不了故乡的一方水土,可他自知罪孽深重,无颜面对家乡父老,也不敢回来。二十多年前,家父在香港遇到一位刚从大陆回香港的英国记者,那记者告诉他一件奇事,说他在大陆遇上一个奇人,并拍下这位奇人的三幅照片。当时,家父听到记者讲完那件奇事很受感动,在看三幅照片时,家父眼直了,他浑身颤抖了。他说好像认识照片上的人,可这不可能,除非人可以起死还生。家父掏钱买下这三幅照片,从此放在身边。时常拿出来看。每次看时,家父都会脸色苍白,浑身发抖。他希望有朝一日能重返故乡。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五年前,他看到改革开放使中国越来越富强,共产党对过去的有罪之人实行爱国不分先后的政策,他正准备回国时,突然中风瘫痪。去年家父临终前,把三幅照片交给我。”
刘思乡说着,从纸封里掏出三张像片,向众人展示。“这就是那三幅照片,家父说他不可能认识这上面的年轻人,可他的确似乎见过他,看到他就让家父无颜在世。家父让我带着照片,有机会回到大陆,好好寻找照片上的人……”
“哎呀!”大家只听马志高一声惊叫,接着见他一把抢过刘思乡手中的照片,泪水从这个汉子的眼里刷刷地流下来。
众人又被马志高弄蒙了,等看见老马手中的照片,更是一惊,照片上分明是年轻时的马志高。大家不禁好奇,连声催问老马是怎么回事。
原来,二十六年前,马志高中专毕业后,分到南海市汽车大修厂技术科工作时的一天上午,也就是二十二年前的一天上午。
这天马志高特意打扮了一番,换了件白色新衬衣,去公园门口会女朋友。马志高坐公共汽车到了公园门口,一看表,离约会时间还差半个小时,就在附近溜达起来。
马志高这一转,可就转出事来了。离百货商店不远的路边,一辆解放牌汽车坏在那,司机急得满头大汗修不好。马志高是个修车迷,他就像好唱曲的听见弦子响,不由自主地凑到车前,接着就动手干起来。南国七月,热得能把人溶化了,坐在屋里吹电扇还流汗,更别说修车了。车修好时,马志高一身油泥脏兮兮的,他的白衬衣变得黑不溜秋的,上面还挂破了个大口子,整个人一脸油污,狼狈不堪。马志高站在街头,别人看到他都笑,他活像戏台上的“黑头”。此刻,他真怕让女朋友见他这副模样,不由左右一看。坏了,他看见一个大鼻子黄头发的“老外”,正笑嘻嘻地望着他,双手端着个照相机。马志高一惊,心想:“糟糕,这老外准把我当叫花子,拿我拍照回去攻击我们社会主义祖国。”他慌忙扭身赶紧走,不想那外国人穷追不舍。马志高一急,闪身走进百货商店,见顾客正在挑买衬衣,他从柜台上抓起一件就套在身上,又抱起柜台上的一卷布,遮住自己的脸。只见闪光灯一亮,那老外怪声怪气地叫了声“OK”,转身离去。
外国人走了,马志高可走不了啦。刚才他那闪电一般地动作,一下把人们弄懵了,等人们醒过神,大喊抓小偷,几双手同时扭住马志高,有几个毛张飞还奋拳欲打。马志高大喊冤枉,可还是被扭送到派出所。那时还是“文革”大抓阶级斗争时节,马志高的问题太严重啦,光天化日之下去国营百货商店偷抢,还被外国人看见拍照,加上去他厂里调查,他还是个“保皇派”,于是无论他怎么解释也没人听,被拘留关进了班房,幸亏他根红苗正,要不然会更倒霉。为此,马志高受到厂里留厂查看的处分,被下放到厂里铸造车间当工人。两年后,他离开了南海市,回到家乡进了红光机械厂……
在座的人们听完马志高的讲述,再看那三幅照片,一张是马志高正在修车,一张是他边走边回头张望,还有一张是他正抱着一卷布遮挡……
大家激动了,上前握住老马的手,王副厂长一个劲说:“老马呀,你了不起。唉,都怨我水面看人,把你看倒了!”
一旁的刘思乡见照片上的人就是马志高,心想,怪不得初次见他就觉得眼熟呢。接着他听到别人管这个照片上的人叫老马,心头轰地一声,他想起父亲告诉他的一件事,当年父亲干的一件人天共怒不容于天地的恶行……
可是,事情会这么巧吗?刘思乡颤声地问道:“请问马先生,您可认识一位叫马铁汉的人?”
马志高一听,眼圈一红说:“认识,他……是我的爷爷。”
刘思乡一惊,后退一步,突然向马志高弯腰九十度鞠躬,自言自语道:“怪不得,怪不得,家父看到照片说认识上面的人。”他愧然对马志高说,“马先生,家父有罪于你马家,对此他痛不欲生。今天,我代家父赎罪。”他转身拿起随身带的一只小提箱,打开之后,里面是花花绿绿的钞票。“这里有一万美金,3万港币,5千人民币,请马先生收下,略表我赎罪之心。”
刘思乡怎么也没有想到,马志高却嘿嘿一声冷笑,跟本不去接钱,而是盯着刘思乡:“这些钱能换回我爷爷的命吗?”
顿时刘思乡尴尬万分,捧着小提箱不知所措,满脸赤红……
马志高瞅着刘思乡的模样叹了口气,这才上前把刘思乡手中的小提箱合上,说:“这钱我不要。过去的事我不会忘记,但你我都是炎黄子孙,我更喜欢看将来。只要你爱国,不忘记你祖先的这方水土,我马志高就不是记私仇的小人,咱们还是乡亲。”
刘思乡被马志高的崇高品德感动了,当场宣布向红光机械厂投资一千万元。刘思乡紧紧握住马志高的双手,厂办秘书小张,举起照相机,咔的一声,拍下这对世代仇家的一双子孙笑咪咪的合影……
不久,这张合影连同刘思乡带回那三张照片,配发在省报醒目的位置上的一篇题为《光荣的“小偷”》的报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