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晓荷】修族谱(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晓荷】修族谱(散文)


作者:零余者 童生,732.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08发表时间:2024-08-07 22:54:29

2023年4月20日,欧氏权公房第五次修谱会议结束后,我拿着十本发黄的旧族谱,从田中欧氏祠堂走出来,已是下午四点了。其实参加会议的主要负责人都来得早,只是因为参加会议的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修谱的思想还停留在八九十年代,讨论修谱的思路花费了近两个钟头。修谱流程统一思想后,总负责人说明了之前权公房维修田中欧氏祠堂收支及第五次修谱收到资金的情况。最后,会议还决定让懂电脑的我负责录入各小房头旧资料。
   在回家的路上,温暖的余晖照在我身上,我的心里很是愉悦。手上发黄的族谱,也是那般耀眼。我望着它,仿佛看到了第四次修谱的情景:在那个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去较远的地方采集族人资料,他们只能依靠两条腿。翻过一座又一座的山,大半日才走到户主家。有时遇到户主家大门紧闭,他们只能饿着肚子站在外面等。好不容易等户主回来,采集完户主一家信息时,已是傍晚。走夜路不安全,他们就暂且住下,第二日才回去。
   听总负责人说,修家谱是寻根,可以让离散各地的家族成员重新联系起来。近几年,从武冈迁移到贵州,四川等地的族人陆陆续续重回武冈寻根。在第五次修谱时,很多不知道自己是哪一脉的族人也加入进来了。想到这里,我顿时觉得自己在短暂的人生中又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心情更是激动。
   起初,我对欧氏权公房第五次修谱的事一无所知。是2022年底,学校一位老教师同我聊天时,无意间谈到了此事。这位老教师姓欧,是欧氏珊公房的修谱负责人。他同我讲起了珊公房修谱的经过,还特意拿来珊公房修好的族谱让我翻阅。
   那一本厚厚的族谱,不仅承载了当代名人的故事及千家万户的来龙去脉,还记录了欧氏家族起源史﹑迁徙史。我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于是脑补了自己寻根问祖的画面。2015年,中国大地出现了寻根问祖的热潮。那一年渐近清明时,一个姓氏的族人从四面八方涌聚。清明节那一天,他们带着祭祀用品,摇着旗帜,敲着锣鼓,进山给老祖宗扫墓。庞大的队伍,热闹的气氛,将在电视旁的我深深震撼到了。我自言自语道:欧氏家族扫墓是不是也这么热闹?
   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全网搜索欧氏家族扫墓的视频,结果一无所获。我情绪有点失落,脑海里却浮现出各种问题,欧氏家族的祖先是谁?我又是属于哪一脉?我们的祖先又是怎样从江西迁移到武冈的呢……当时我人在广州,少年时也未曾听父辈讲过,我只能依靠百度解答心中的疑惑。从百度得知,欧姓有欧氏﹑欧阳氏﹑区氏三种源流。这三家后人都认为自家姓氏出现较早,其余两家都是在他姓氏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我认为,无论是哪一种,三家肯定有某种联系。我还百度到了铸剑鼻祖欧冶子,欧氏家族因躲避战乱从江西迁往湖南湖北等各地的历史。这是我第一次自觉性地寻找自己祖先的根源。
   不曾想时隔多年,我竟在珊公房族谱上看到欧氏家族的历史。那位老师问我,是否有兴趣参与权公房修谱?我想到自己是权公房的一员,毫不犹豫应承了。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2017年家族父辈给祖先“化屋”,我给祖先填写“包袱”翻阅族谱查看自己名字时,发现“赟”字写成了“斌”。我的祖父若还在世,他看到自己给我取的辈分名“光赟”变成了“光斌”,肯定会大发雷霆。当晚,我回到家后,将此事告诉了父亲。父亲说,修族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在那个科技不发达的年代,族谱内容全靠人工书写印刷。欧氏权公房第四次修谱历时三年,花费了巨大的人力,且内容还存在许多明显的错误。当时,我就暗暗下决心,我要亲自改正这些错误。
   在欧老前辈的推荐下,2023年4月20日,我正式成为了欧氏权公房第五次修谱成员。欧氏权公房第五次修谱会议结束后,我回到家后立即返校,开始族谱录入工作。起初,我单纯地认为,将旧资料录入到电脑上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没曾想录入了几天,我才发觉这工作也是件挺复杂的。有时候遇到谱上手写的繁体字用拼音根本打不出来,用手机书写也识别不了,最后只能将这字分成两半去网上搜寻,仍然还是一场空。那怎么办呢?放下手中资料想半天,最终空着,等将来核对后再更正。有时录到月亮照在窗前,也才录了几页。有时忙着教学,根本不去理会修谱的事……断断续续,花费了近五个月时间才完成录入工作。这只是前期工作的第一步,我还要将各房头负责人收好的新资料补入,错误的内容更正才算完工。
   其实,各房头负责人收集新资料比我的工作还要复杂。在家的户主,他们要一家一家登门采集资料。没有在家的户主,就得千方百计通过电话告知。他们生怕漏下一家一户的信息,以后遭到他们的责骂。最难得是,户主的格局小,自己没有宗族观念,自己不修谱,还不忘对负责人冷嘲热讽。其中还有些房头负责人想半途中撂挑子,总负责人磨破了嘴皮才做通他们的工作。由于各种原因,采集的新资料断断续续到达,我也是断断续续补录更正。虽然后面采集的纸质新资料有些看不清或出现同音字,但是我没有含糊对待。我会打电话给负责人。倘若负责人也含糊不清时,便直接找户主。就这样,我的工作终于在今年五月中旬完成了。
   历经一年修谱工作,我个人觉得,修族谱必须要有威望的人牵头,他不仅要大公无私,还要有顶着烈日,迎着寒雪的精神。跟我接头的这位负责人,是年近70岁的老人。他虽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但是他肯吃苦。记得有一回,天降寒雨,道路结冰,道路禁止通行车辆。他穿着军大棉袄,迎着寒风,走了两公里路,将收集好的资料交到我这里。像他这样负责的人,还有许多。他们本可以住着别墅,无忧无虑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但是他们为了这个根,为了这个魂,不顾子女反对,坚持修好第五次族谱。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提醒后辈,不忘自己的根,不忘祖先的魂。
   当写下这文时,我想到了我的祖父。1992年,我的祖父顶着烈日在修谱归途中,从很高的田梗上滚落到地上,最终不省人事。时隔三十年,我也加入了修谱的队伍中,这也算是家风隔代遗传吧。
  

共 236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生动而详实的记录了欧氏权公房第五次修谱的历程,展现了家族文化传承中的坚持与不易。从会议之初老人们修谱思想的滞后,到统一思路后对资金收支情况的说明,再到决定让懂电脑的作者负责录入旧资料,修谱工作在艰难中起步。作者在回家路上的愉悦心情,以及对第四次修谱情景的回忆,凸显出修谱工作的艰辛与执着。文中还提到了作者参与修谱的契机,从最初对修谱之事的一无所知,到受老教师讲述和传统文化的熏陶,再到自身寻根问祖的渴望,最终毫不犹豫地应承参与。这不仅体现了作者对家族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也反映了家族文化在人们心中的深深烙印。修谱过程充满了各种困难,作者录入工作的复杂,繁体字难以录入,工作时断时续;各房头负责人收集新资料时面临的登门采集、电话沟通、户主不配合甚至负责人想撂挑子等问题,都让修谱工作充满挑战。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中,欧氏族人依然坚守着修谱这一传承家族文化的使命,让离散各地的家族成员能够重新联系起来。这种对家族根源的追寻和对家族历史的珍视,令人动容。它不仅是对家族脉络的梳理,更是对家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让后人能够铭记先辈的足迹,凝聚家族的力量,在时代的变迁中坚守那份来自家族的温暖与归属。非常不错的一篇文章,文章情感充沛,描写细致。佳作力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编辑:陌小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809002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8-07 22:54:45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1 楼        文友:零余者        2024-08-07 23:12:05
  感谢小雨老师的精美点评,辛苦了!
2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8-07 22:56:12
  这篇文章详细记述了欧氏权公房第五次修谱的历程。从初始老人们修谱思想的滞后,到工作的艰难开展,再到面临的诸多困难,展现了传承家族文化的不易。作者因老教师讲述、自身对家族文化的向往而参与其中。修谱过程虽挑战重重,但族人始终坚守使命。文章情感真挚,对修谱工作的艰辛与执着描写入微,让我们看到了欧氏族人对家族根源的追寻和历史的珍视,传承和弘扬了家族精神,令人深受触动,极具价值。拜读欣赏!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3 楼        文友:芹芹森        2024-08-08 06:49:58
  作者以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记录了欧氏家族第五次修谱的历程。从作者对修谱一无所知到积极参与,体现了对家族文化传承的尊重和责任感。文章不仅展现了修谱工作的艰辛与坚持,更深刻反映了家族成员对根与魂的追寻和珍视,是一篇情感丰富、意义深远的佳作。感谢老师无私分享!拜读学习!
回复3 楼        文友:零余者        2024-08-08 07:46:17
  感谢老师点评鼓励,祝安!
4 楼        文友:水中天        2024-08-08 08:08:39
  修族谱并非易事,但却意义重大,可追根溯源,从而不忘自己的根,不忘祖先的魂。拜读佳作,问好老师
回复4 楼        文友:零余者        2024-08-08 08:14:06
  感谢老师点评,向老师问好!
5 楼        文友:牟敦乐        2024-08-08 08:28:51
  善莫大焉。修族谱是一件伟大的事。每个人的名字像夜空中的星星,每个族人顿时都有了归宿感。
回复5 楼        文友:零余者        2024-08-08 08:41:23
  感谢老师点评,向老师问好!
6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08-08 08:50:00
  这篇文章的结构犹如一座精心构筑的宏伟宫殿,布局精巧,层次分明,各个部分之间的衔接天衣无缝,逻辑严密,环环相扣,严谨得令人叹为观止。其语言更是如潺潺流淌的清澈溪流,从容不迫,悠然自得,每一个字词的运用都恰到好处,干净清新,毫无冗余与繁杂之感,仿佛经过了精心的打磨与雕琢。字里行间所散发的才气,内敛而深沉,不张扬,不炫耀,却在不经意间展露无遗,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虽不耀眼夺目,却能让人在宁静中感受到其独特的魅力和光芒。如此佳作,实乃难得之精品,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真心感谢您赐稿于晓荷,这是我们的荣幸。此刻,恭敬地为您敬上一杯香茶,以表我们最诚挚的敬意和感激!
回复6 楼        文友:零余者        2024-08-08 09:10:30
  感谢老师点评,问好老师!
7 楼        文友:一路顺风        2024-08-08 16:37:15
  这是在江山读到的关于修谱的第二篇文章,修家谱,是有孝心人干的事,鉴古拓今,不忘来路,方可族望家兴!好文,叙述真实自然,点赞!
回复7 楼        文友:零余者        2024-08-08 16:47:56
  感谢老师精心点评,问好老师!
8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08-08 17:33:41
  重修族谱,弘扬家族传统,凝聚家族力量,让家族文化薪火相传。好文点赞。
回复8 楼        文友:零余者        2024-08-08 19:29:13
  感谢老师点评,问好老师!
9 楼        文友:砍脑壳的        2024-08-09 15:34:43
  家族文化的代表,族谱更是一个姓氏的流长!
我自尽力而为,与世无争。
回复9 楼        文友:零余者        2024-08-09 15:57:24
  是的。感谢老师点评,问好老师!
10 楼        文友:何叶        2024-08-09 22:13:31
  恭喜小墨同学佳作获得精品!加油!
何叶
回复10 楼        文友:零余者        2024-08-09 22:17:19
  感谢社长的鼓励,继续加油!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