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星月】你佑我小,我养你老(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星月】你佑我小,我养你老(散文)


作者:江南柳烟 秀才,2261.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79发表时间:2024-08-08 17:03:57

中国有一句老话:“养儿防老”,这成语来源于传统的家庭观念,做父母的,通过养育子女来保证自己老了有人照顾,避免生活上遇到困难无人可依。这种观念在中国很普通,是受儒家“孝道”思想的影响,养儿防老被视为子女对父母的反哺,是应尽的义务,正是这样的传统观念,成了家的人都愿意绵延子嗣,自己老了有人照应。
   民间还有一种说法,一个人德行有亏,若是差到连自己的双亲都不知道赡养,那种人就没有交往的必要了。若是生儿不养育,等你老了还有何面目找子女养老?
   王大娘一生生了七个孩子,存活下来的只有三个,这成活率不是一般的低。小儿子一出生就爱哭,而且哭起来没完没了。心里不舒服哭,王大娘就问他想要什么,他不说,直到王大娘猜对给了他,他这才破涕为笑。有客人来不喜欢哭,直到把客人哭走了才住声。要钱,不认识钱是多少,但是他知道大小,票给小了,一边捋着钞票一边哭,直到把王大娘哭的心烦气躁,给了他大票,这才住了声,转身找小伙伴玩去了。人家的孩子哭起来眼泪是哗哗地流,他哭没有眼泪,只是皱着一张苦瓜脸哼唧。这哼哼唧唧的听着也让人烦呢。
   有一天门口来了一位算卦的,王大娘真是被这磨人的小儿子磨的没有了办法,想让算卦的算一算,这孩子是不冲着啥了?算卦的要来磨人精的生辰八字,掐指一算:这孩子多亏这么一哭,否则命没有了……
   王大娘听算命先生这样说大惊失色,给了算卦的钱,连连道谢。从这以后,王大娘和丈夫认命了,随着磨人精磨吧。孙老爹在家,听见儿子哭个没完没了,又怕他沾了暑气病了,就把他抱到后园子种的大杨树下,任凭他怎么哭也听不到了。孙老爹刚松一口气,一转身这磨人精跟回来了,站在他身边嘤嘤地哭,孙老爹捂着脸不知道说啥好了。
   磨人精也有住嘴不哭的时候,他大哥出去玩,他也跟着追在后面跑,这时候特别听话。有一次跟着他大哥出去玩,不小心摔倒了,左手心扎进去一个很粗的蒿杆。他刚要哭,他大哥吓唬他:你要是哭,我就不领你玩了,你敢回家告状我一次都不会领你玩。
   就这样,磨人精为了能跟他大哥玩,把受伤的左手藏起来。也不知道过了几天,王大娘晚上给睡着的三个孩子盖被,发现小儿子皱着眉头,用右手握着左手不撒手,她好奇,轻轻掰开一看,虎了一跳,只见左手肿成小馒头,手心里有伤口,还流着脓水。
   王大娘急忙叫醒睡着的孙老爹,抱着磨人精去了村里的小大夫家,小大夫看到流脓水的伤口也是吃惊:这是扎几天了?才来找我?
   让人惊讶的是,小大夫用手术刀切开有刺的伤口,用镊子夹出刺来,又上了消毒水,包扎好,这小子没有哭一声。
   回了家孙老爹叹着气:从明天开始,你别去地里干活了,留在家里看着他吧,别再磕着碰着。从这天开始,王大娘不错眼珠地看着自家的孩子,走哪拽到哪,磨人精有了母亲的陪伴,也就不跟着大哥瞎跑了。
   磨人精不爱吃饭,人瘦成麻杆似的摇摇晃晃,王大娘看着不爱吃饭的小儿子愁坏了,家里还有点白面,一家子吃一顿就吃没了。为了哄这磨人精好好吃饭,王大娘每天抓一把白面做成疙瘩,放在菜锅边煮熟,连菜带疙瘩盛一碗递给他,他伸出黑漆漆的龟裂成细纹的小黑手,捧着碗呲溜呲溜吃起来,王大娘放心了。
   孙大哥读书好,上完小学又考上了初中,在初中学习也是拔尖。孙大哥笑嘻嘻的对磨人精说:你好好帮爸妈干活,这家底我不要,都留给你。
   磨人精一听心里乐了,你不要,这家可都是我的了,从这以后像一个小姑娘,帮王大娘烧火,刷碗、扫地,王大娘去自家田地薅草,他留在家里能做饭,自己还学会了缝补,王大娘走哪他跟到哪,眼睛也有活。直到有一天邮递员送来一封他大哥的录取通知书,所有的亲属都来道贺,说王大娘和孙老爹命好,大儿子考上了中师,从此鲤鱼跳龙门了,将来跟着大儿子进城享福去了……
   王大娘看着傻淘的小儿子叹息着问他:你大哥考上学走了,将来毕业留在城市工作,你要永远留在这个村子种地吗?
   磨人精一琢磨,大哥考上了学,将来毕业能分到城市工作,那他不努力不是被大哥比下去了吗?家里这土鳖房子住了几十年,也快要倒了,家里这些破烂物件收拾收拾卖了,也不值几个钱,这怎么能跟考上学,有好前程比?大哥的话不能信,他小声嘀咕:操,要考就考大学……
   从这以后他开始奋发图强,初三中考没有考中专,直接考的高中,他想考上大学,要比大哥考得好。他这宏愿可累坏了两个老的,磨人精本来是王大娘快四十岁生下来的,这五十多岁的人,还要土里刨食供这个小的,为了多省下几个钱给小儿子读书用,孙老爹爱吃的大豆腐买了一块,一顿只舍得吃半块。
   功夫不负有心人,磨人精终于金榜题名,老两口乐坏了,俩儿子都考上了学,国家负责分配,有了工作,这媳妇自然是能说上的,不用他们吃力攒钱说媳妇了。孙老爹一边抽着烟袋一边跟老婆子唠叨:等他们都成家了,咱俩地也不种了,租出去,每年养一头大肥猪,给他们哥俩一人送一脚猪肉,他们哥俩每年一人给我二百元钱,够我玩小牌的就行。遗憾的是,在磨人精还有一年半毕业的时候,孙老爹因劳累过度,又爱抽旱烟,患了肺癌,半年后离世了。
   磨人精看着面色憔悴,整日以泪洗面,年近六十岁的母亲,心刀割一样疼痛,母亲失去了一生的依仗,他失去了坚挺的后盾,这个家需要他站出来挺起来,母亲,他要用心去呵护,才能拭去她眼角流不完的眼泪。
   孙老爹治病花去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他接过姐姐递过来的钱,内心五味杂陈,没想到这个家,还需要嫁出去的姐姐在娘家与家,相距两千里路来回的跑照顾。他要尽快毕业,毕业后有了工作,母亲和他就有安身立命之处了。父亲弥留之际留下遗言,让姐姐从山里回来,山里蛇和野兽多,没有亲戚关照他不放心,回到老屯和母亲住在老宅,这里多数都是拐着弯的亲戚,大家看着有亲戚的面子,也能多照顾女儿一些,他闭了眼也放心了。
   开学后他继续上大学,回到学校,到了吃饭点每顿从食堂里买回来两个馒头,用从家里带来的咸菜将就着吃,把买菜钱省下来,给母亲买治疗肝脏病的药,再有余钱他给母亲买回一些白面回去,让母亲蒸了馒头吃好养胃。好在他上的大学离家比较近,坐车三个小时就到了,他每周周五坐晚车回家,陪着体弱多病的母亲照顾自家的田地,周日再坐晚车回学校。田地出产的粮食既是他的学费,也是他和母亲活命的依靠。
   好在姐姐把山里种的木耳采摘下来卖了,年底把家搬了回来,田地有人种了,母亲有姐姐和姐夫陪伴,他也放心了,他的天有了亮光,未来有了盼头!
   磨人精毕业后成了家,三个孩子聚在一起问王大娘去哪里养老,王大娘泣不成声就是不说和谁一起过。实际上孙老爹临走时提醒王大娘,上谁那里都不能去磨人精那里养老,不说娶的媳妇啥脾性,单说自己那糟心的小儿子,磨起人来也是够受,一天哼哼唧唧的,大了也不见收敛多少。
   磨人精女儿出生后从医院回了家,她就把老娘接了过来照顾妻子月子。老人一来就说,村子里人说她脸小,媳妇脸色不好看,她受不住,待不了几天就得回来,他们这么说我非得待给他们看看,叫他们都闭了嘴。老人这话就是告诉儿媳妇,她选择跟他们在一起生活,这有些打孙老爹的脸了。
   在孙老爹三周年祭日那天,家族人都去拜祭孙老爹,磨人精给苦命的老爹立了一块花岗岩碑,告慰老人他有家了,母亲和他一起生活。王大娘也去了,哭倒在孙老爹墓前,说孙老爹就是为了养她们娘四个来的,眼看苦日子熬到头了,他又走了,悲叹孙老爹命太苦,一天福都没有享受到……
   王大娘跟着小儿子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这些年磨人精对老人还真是没得说,王大娘想起来也是呵呵笑,她也没有想到这从小哭咧咧长大的,让她无可奈何的儿子,居然会如此有孝心,她平时吃的药,想要吃的零嘴,都是这个儿子买回来的。她曾患过痨病,丈夫的去世,她感觉天塌地陷受不住,身体极度衰弱,夏天也是咳嗽。是两个儿子把她送到结核医院详细检查后,买了一些口服药,又买来十五天的点滴点上,口服加点滴,她的肺病得以缓解,咳嗽减轻了很多。儿媳妇让她养生保养身体,她脑袋摇成拨浪鼓不相信。
   随着年龄增长,她的肺心病后遗症越来越严重,呼吸短促,没有多少力气,后来自己听收音机听到养生方法,再回顾儿媳妇说过的话,她下决心通过养生,缓解肺心病的一些病症。告诉磨人精给她买回来白萝卜和大枣,从此以后她踏上了靠养生缓解病情的路。磨人精一看母亲用的白萝卜和大枣快没有了,赶紧给买回来。后来听当医生的同学说,黄芪煮大枣比白萝卜煮水更有利补气血,他把白萝卜换成黄芪给母亲常年熬水喝。
   老人到了冬天常犯肺心病,磨人精一边工作一边把母亲送进医院治疗,回来还要给挑嘴的母亲亲自做饭吃(老人饮食清淡,一般人做的饭不吃,只吃自己做的饭,小儿子做的饭她还给面子的吃一些)。
   工作变动时,领导找他谈话,说要把他调到乡下当领导一职,在乡镇工作提升的也快。磨人精考虑到年近八十岁的老母亲,时刻不能离开他,他跟领导说了自己的实情,领导也为他遗憾,但是老人的需要必须考虑在前,这样好的提升机会就错过了。
   姐三个从小受孙老爹影响,着急上火的事,从来不让王大娘知道,深怕老人家知道了,跟着干着急心里不好受。孙大哥五十岁那年查出患有肠癌,没敢让老太太知道,王大娘自己也是有感觉的,她说自己的额头时常瘙痒,还心绪不宁,这是血脉至亲有重病的征兆,这是谁有病了呢?猜疑是自己的弟弟和妹妹哪个有病了,就是没有想到是自己的大儿子患了肠癌。
   孙大哥手术后在家静养了几天,用收腹带固定住刀口,坐车来看望王大娘。王大娘看到儿子面色苍白,问是怎么了。孙大哥告诉老娘这几天感冒还没有好,老人也就信了。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为了老人安度好晚年,姐三个随了老人的意愿,一起出资在老房子的前面,给老人盖了一个现代化的民房,老人一个人住着宽松的火炕,屋里装修的跟楼一样亮堂,她梦寐以求的生活条件追求到了。
   2022年12月5日新冠疫情宣布放开,对于年迈又多病的王大娘来说是一道鬼门关,很多老人在那一刻染上新冠离开了人世。磨人精担心母亲挺不过去,在家族群里告诫每个人,没事不要打扰老人。
   2022年12月14日,磨人精在工作中染上了新冠病毒,高烧不退留在家里抵抗新冠病毒,老婆孩子也被他传染上了,一家人在新冠病毒的侵蚀下苦苦挣扎着。磨人精高烧还没有退,老屯的姐姐打来电话,老太太中招了,磨人精强撑着虚弱的身体开车去乡下看望老娘。看着老人被新冠病毒折磨得虚弱无力,呼吸困难,他看了十分心疼,毫不犹豫地托关系买来一台呼吸机给老人用上。后来有人也想买一台呼吸机用,已经脱销,有钱没有呼吸机可买了。
   姐三个都感染了新冠病毒,带着病痛陪着老人苦苦支撑着。为了协助老人挺过来,磨人精求到村医那里,恳求他按时给老人点上点滴。新冠病毒爆发,医院病人爆满,医生和护士忙成陀螺。乡村医生更是忙的连饭都吃不上,那时候老百姓不管是啥药,只要是消炎药,能点上管用就行。村医手里的静点消炎药时常缺,没有渠道买到静点消炎药,他找同学帮着买,只为了村医能每天按时把母亲的静点给扎上。
   看着老人的状态,这个年都挺不过去,他忘记自己还在发烧,浑身虚弱,家里任由老婆领着孩子对抗新冠病毒的侵害,家里老屯开着车来回的跑,给母亲购买最好的消炎药,给村医帮忙,只想让母亲多活一天是一天,最好能挺着过个年。
   到了春节前,老人的病情稳住了,身体还很虚弱,抬头都吃力。磨人精又给母亲买了15副清肺排毒汤剂,让母亲喝。最后老人缓过来了,能自己下地溜达几圈,他又听从同学的建议,为老人买了够吃一年的玉屏风压片,平时喝黄芪煮大枣,老人一天比一天好转,去年冬天很多人新冠复发,老人家没有任何症状,磨人精笑了,老娘还在,真好!
   老人彻底从疫情中挺了过来,今年又做了白内障手术成功,视力恢复,她又开始了悠闲的田园生活。把院子东北角每两步远抠出一块砖,种了五棵南瓜秧,秧苗都长出来了。兄弟俩又从朋友那里要来四个车轱辘,摆在正房的南边,割去上面多余的部分,装上好土,又从街里买来一些花苗,每个车轱辘中间栽上芍药花,周围栽上葡藤高和菊花,此时花开盛宴。老人家早上起来透过窗户,就能看见这些开的鲜艳夺目的花。推开后门走到院子,一眼就能看见她种在东北角的,连成片的貌似荷花塘的南瓜藤。藤上开着半羞面的南瓜花,叶子里藏着一个个状如婴儿的南瓜。
   磨人精跟老娘逗趣,把一朵菊花簪在老人的头发上,让老人或蹲或站着在南瓜藤和花坛附近,留下了很多面容慈祥的照片。他牵着老娘干瘪的手,心里阵阵泛酸:那个曾经被称为村花的俏姑娘,如今也老态龙钟了。转念一想,老娘86岁了还这么硬朗活着,他又心安了。

共 505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王大娘很不幸,生了七个孩子却只养活了三个;可是王大娘又是幸运的,三个孩子一个比一个孝顺。王大娘的小儿子自小就喜欢哭,人称“磨人精”。磨人精不但爱哭,身体也不好,为了把他养大成人,王大娘和孙老爹费了不少功夫。孙老爹的大儿子考上了中师,让磨人精受到了刺激,他发愤图强,终于考上了大学。可惜孙老爹没有福气,在磨人精还没有大学毕业的时候,就患了肺癌去世了。磨人精好像一下子就成熟了,他开始关心母亲。毕业后,姐弟三人商量怎样给王大娘养老,王大娘本来不愿意跟着磨人精,可是跟着女儿住了几天也不习惯,还是回到了老家跟磨人精生活在了一起。二十年后,王大娘的肺心病后遗症越来越严重,磨人精悉心照料,甚至放弃了提升的机会。孙大哥即使身患癌症也瞒着母亲。在新冠肆虐的那一年,姐弟三人想方设法为母亲治病,让母亲战胜病魔。王大娘住在子女们为她建造的现代化民房里,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看着母亲健康的生活着,孩子们都很心安……这是一篇展现家庭和睦的散文佳作,父母辛辛苦苦抚养大子女,孩子们用真心回报母亲,用心赡养老人。这就是我们中华优秀的民族传统:你佑我小,我养你老。母慈子孝,是中华儿女们应该传承的美德。倾情推荐,好文共赏!【编辑:淇水碧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8120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4-08-08 17:05:37
  一篇展现中华传统美德的散文,你佑我小,我养你老,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与文字相伴,把柴米油盐的生活过出诗情画意。
回复1 楼        文友:江南柳烟        2024-08-08 20:43:56
  是的,老人引对子女导得好,子女做得优秀,才会有这样和谐的家庭氛围。
2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4-08-08 17:07:22
  有人说:人这一辈子应该对两种人负责,一种是生我的,一种是我生的。话粗理不粗,确实如此。
与文字相伴,把柴米油盐的生活过出诗情画意。
回复2 楼        文友:江南柳烟        2024-08-08 20:42:23
  这话是莫言说的,很经典。
3 楼        文友:柏丫        2024-08-08 21:17:05
  世间的事情是有因果的,母慈子孝,而子女的孝心不光是一种美德,其实是修行积福报。
回复3 楼        文友:江南柳烟        2024-08-10 18:20:52
  是的,做父母的对子女养育到位,作为孩子,也要赡养自己的父母,让父母老有所依。
4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24-08-11 20:10:29
  一篇充满了正能量的好文 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尊老爱幼,家庭和睦。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回复4 楼        文友:江南柳烟        2024-08-12 16:57:28
  这是生活中的故事,情节都是真实的。感谢彩蝶留评,祝好!
5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3-16 09:26:42
  周末向优秀的老师祝安!愿老师幸福快乐,创作丰盈。仔细拜读老师精心创作的《你佑我小,我养你老》优秀征文作品,对王大娘的的不幸遭遇和幸运人生感动落泪,对孩子们用心回报、用心赡养,用心治病的情景所感动。顿然间被文章的优美优秀和细致细腻所吸引,文字是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愉悦之美,更是一种源自生活的幸福之光,表达情愫,展现缱绻,唯文字方能企及。感谢老师精彩创作分享!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