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流年】悲情“帝王侯”刘贺(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流年】悲情“帝王侯”刘贺(散文)


作者:梅子青 秀才,2454.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62发表时间:2024-08-08 17:22:49

刘贺是一位悲情人物,这样说没有人会持反对意见,他曾是昌邑王,当过二十七天皇帝,被废为庶人十一年后,赐封为海昏侯。离开山东荷泽故地,落户江西南昌,三年后死于豫章海昏,不得北返,葬于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
   刘贺过山车一样的人生经历,期间的曲折可想而知。因为他只当过二十七天的皇帝,《汉书》对他的记载不多。班固这位东汉时的史学家,认为刘贺少年时期“动作多不正,行污于庶人,终不改节。”及至当了皇帝也是“荒淫迷惑,失帝王礼仪,乱汉制度。”有专家提出不同意见,因为废除刘贺的诏书里,虽然名目繁多,但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足以撼动他的帝位。所以很多人认为成王败寇,班固的记载未必实事求是。
   刘贺是汉武帝的孙子,他的父亲第一代昌邑王刘髆为汉武帝与李夫人所生。刘髆死后,刘贺四五岁嗣位成为第二代昌邑王。他含着蜜匙出生,一直在他的王国里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当命运意外地把他推上皇位,他有些懵逼,完全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由于不成熟,还很任性,不久就得罪了将其推上皇位的霍光,而遭致命运反转。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如果说刘贺成为西汉第九任皇帝实属偶然,但被废却是必然。因为那时操弄朝廷的外戚霍光,绝非等闲之辈。
   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提起霍去病,我们都会想起他“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豪言壮语。霍去病的出身低微,起初甚至连自己的父亲是谁都不知道。作为私生子,他从小在母亲身边长大。他的母亲是平阳侯家侍女卫少儿,曾经一家为奴,只因卫少儿的妹妹卫子夫攀附上汉武帝,先是妃子,生下武帝长子刘琚后被立为皇后,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霍去病作为卫皇后的外甥,又在北征匈奴时立下了赫赫战功,深得汉武帝喜爱。
   霍去病得胜归来,已是骠骑将军的他认祖归宗,回到父亲的老家,给父亲买房置地、纳妾收妓。等到再次归来,霍去病把年仅十岁的同父异母弟弟霍光带到长安,全力为他铺设锦绣前程。
   去病未能如愿,他死得很早,二十四年就走完了一生。他的儿子得到武帝垂怜,可惜早夭。这之后,汉武帝对霍去病父子的爱怜大多映射到霍光身上,又因为霍光“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皇宫二十余年,未尝有过失,深得皇帝信任。汉武帝临死前托孤,霍光是顾命大臣之一。由于金日䃅早死,上官桀、桑弘羊在谋反中丧命。当年汉武帝托孤的肱股之臣,只剩霍光一人。那时的他早已“威震海内”,炙手可热。
   曾经霍光谨言慎行,失去了汉武帝的约束,或者说没有了偶像崇拜,霍光变得跋扈,开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汉武帝驾崩,按照他的意图由小儿子刘弗陵继位,是为汉昭帝。汉武帝曾诏令霍光效仿周公,有言在先“政事壹决于光”。及至成年,霍光都未还政昭帝。汉昭帝在位十三年,大汉王朝的实际掌权者都是霍光。汉昭帝的皇后是霍光的外孙女,五岁入宫,到昭帝二十一岁去世,上官皇后可能仍不具备生育能力。因为受霍光控制,昭帝除皇后外不能亲近其他女色,后宫嫔妃都被要求穿上“贞洁裤”。所以昭帝至死,都未能生下一男半女。
   因此,刘贺在昌邑王任上突然接到进宫的诏书,他被紧急过继给昭帝为子,接任皇帝宝座。这完全是霍光的主意。昭帝驾崩,其兄武帝四子刘胥尚健在,按照继承顺序,刘胥继位的可能性最大,但霍光以为刘胥老奸巨滑,遂以刘胥不具备帝王品德才干为由否定,决定由十九岁的刘贺来长安主持昭帝葬礼并继承大统。
   刘贺,生于公元前92年,五岁丧父,便袭了昌邑王的王位。这位小王爷,没有兄弟,只有四个姐妹。成长于这样的环境,刘贺随心所欲,行为举止不受礼仪规矩的约束。他喜欢结交朋友且出手阔绰,三教九流都不嫌弃。刘贺爱热闹,骑射游猎,成群结队,很难静下心来读书习文学礼仪。
   刘贺大大咧咧惯了,在奔赴皇位的路途中,十分招摇,未入皇宫即获三重罪。公元前74年7月18日,刘贺登基,接过了象征至高权力的玉玺和绶带,随后主持了汉昭帝的葬礼。至此刘贺抵达了人生高峰,但他只见风光无限,却不知危机四伏。
   霍光本以为刘贺头脑简单,在朝廷中没有根基依靠,很好控制。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刘贺带来的二百多位臣子中,不乏像龚遂那样既忠义又能干的人。刘贺登基后,打击霍光势力,并大肆封赏昌邑臣子,给他们安排最好的职位。刘贺的做派令人不满,尤其令霍光不满。昌邑群臣中,如龚遂一般明智的人,也看出了端倪,虽然没有像龚遂那样抽身而去,但以王吉为首的“屈服派”,觉得刘贺是霍光选定的皇位继承人,应当知恩图报,唯命是从。这本是刘贺指安身立命的路子,无奈刘贺一意孤行。当霍光忌惮的昌邑群臣出现分化之后,他认为时机已到,在与大司农田延年密谋之后,胁迫群臣弹劾刘贺,再由上官皇后下诏废除刘贺。
   遵皇太后诏令,刘贺离开长安回到昌邑,昌邑国已被废除,改为山阳郡。废帝刘贺没有任何爵位与官衔,从此被人称为“故昌邑王”。只是昌邑王府的所有财产仍归刘贺所有,另外,刘贺被赐予汤沐邑二千户,即收取二千户的赋税供享用。从此,刘贺在原昌邑王宫深居简出,享受被地方官监视的待遇。
   刘贺被废二十七天后,在霍光的操纵下,汉武帝曾孙、太子刘琚的孙子刘病已(后改名刘洵)继位,是为汉宣帝。宣帝韬光养晦,“如芒在背”讲得是他与霍光之间的关系。汉宣帝即位六年,终于熬死了霍光,他才得以亲政。
   宣帝刚刚亲政,对刘贺心存防范,任命张敞为山阳太守,对其暗中监视,要张敞“具谨备盗贼,察往来过客。”在霍光家族被诛灭数月之后,张敞曾亲自上门察看刘贺情况,上书禀宣帝说:“故昌邑王二十六七岁,脸色青黑,小眼睛,鼻子尖而低,胡须眉毛稀疏,身材高大。因患肌肉萎缩、偏枯之病,行走不便……观察故昌邑王的衣着、言语、举动,白痴呆傻。”
   张敞数年对刘贺情况的汇报,令汉宣帝渐渐消除了对刘贺的戒备,于公元前63年春下诏:“盖闻象有罪,舜封之,骨肉之亲,析而不殊。其封故昌邑王贺为海昏侯,食邑四千户。”是年,刘贺三十岁。
   受封之后,刘贺原本要赴长安谢恩,行加封礼。然而,汉宣帝心腹大臣金安上书:“贺嚚顽放废之人,不宜得奉宗庙朝聘之礼。”断绝了刘贺的都城之行,他至死没能再回宗庙祭祀,成为心病。
   海昏,名为“国”,实际上只是“县”,隶属于豫章郡。刘贺带领家眷仓促南行,把如今的新建区昌邑乡(因刘贺是昌邑王得名)作为最初的落脚地,因为匪患不绝,落荒而逃,最终在如今的大塘坪乡站稳脚跟,开始经营新的家园。不久,却又因遇人不淑,削去三千食邑,仅靠一千食邑维持生计。徒生烦恼。
   由王到帝,由帝到平民,再由民受封为侯,刘贺身份上的落差带来了事实上的威胁,也造成了心理上的压迫。担任海昏时,刘贺心中无比郁闷。郁闷自己错过了先发制人的机会,硬生生被霍光拉下皇位;郁闷自己故土难回,在海昏县人生地不熟,艰难度日;郁闷自己被削食邑,后代子孙永世不得翻身;郁闷自己被小人环伺,朝不保夕……从出土的文物看,刘贺墓中陪葬了大量酎金,有可能隐藏着刘贺更深的郁闷。酎金是汉时特有的,诸侯用于宗庙祭祀时随同酎酒所献的黃金。所以,刘贺墓中陪葬的酎金越多,说明他被拒之门外的可能性越大,从而证明他回归大汉得到承认的梦想,一直都未能实现。
   郁闷的刘贺封侯三年,去世,时年34岁。刘贺死后,本当继位的长子刘充国谢世,再由次子刘奉亲继位,又死了。豫章太守因此上奏汉宣帝:这是上天的旨意,要绝了海昏侯刘贺。汉宣帝将此事交有司讨论,认为不宜为海昏侯立嗣,于是下诏废除海昏国,海昏侯的爵位亦不复存在。
   公元前49年,汉宣帝驾崩,其子汉元帝刘奭继位。公元前47年(初元三年),在刘贺去世十二年后,汉元帝将刘贺的另一个儿子刘代宗封作海昏侯。之后刘代宗的儿孙刘保世、刘会邑世袭。刘会邑后,史书再无记载,海昏侯的历史彻底终结。

共 311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历史的长河中,刘贺这个名字或许只是一颗转瞬即逝的流星,但他的故事却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复杂与命运的无常。刘贺,一位曾短暂登上皇位的昌邑王,其生平的起伏跌宕,不仅是个人悲欢的缩影,更是那个时代政治风云的写照。从昌邑王到海昏侯,刘贺的人生轨迹充满了戏剧性。他的故事提醒我们,权力的宝座并非总是温暖而舒适的,有时它可能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带来荣耀,也能带来毁灭。在权力的游戏中,刘贺或许缺乏足够的智慧和手腕,但他的经历却给了后人深刻的启示:在人生的棋局中,每一步都必须谨慎而深思。刘贺的故事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认识和思考,历史的记载是否总是客观公正。班固的笔下,刘贺被描绘为一个荒淫无度、失德的君主,但历史的真相往往比文字更加复杂。专家们对刘贺被废的真正原因提出质疑,这提醒我们在阅读历史时,需要保持批判性思维,不应盲目接受单一的叙述。此外,刘贺的一生也是对“成王败寇”这一历史规律的深刻注解。在权力的争夺中,胜者往往能够书写历史,而败者则可能被遗忘或被贬低。然而,正如刘贺的故事所展示的,即使在失败和挫折中,一个人的生命依然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刘贺的人生经历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有指导意义。它告诉我们,无论处于何种境遇,都应保持谦逊和自省,不应被短暂的成功冲昏头脑,也不应因一时的失败而放弃自我。在生活的旅途中,我们应该学会从每一次经历中汲取教训,不断成长,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刘贺的故事,只是历史的一个片段,也是人性的一种体现。它让我们在回顾过去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现在,指引未来。让我们一起从刘贺的生平中汲取智慧,以更加成熟和睿智的态度面对自己的生活。这篇文章对历史有着客观的分析和作者独到的见解。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值得大家阅读和思考,编辑在此推荐大家赏阅【编辑:沙场秋点兵】【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809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沙场秋点兵        2024-08-08 19:48:30
  刘贺的故事,是一曲命运的悲歌,也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段插曲。他的人生,从昌邑王到海昏侯,再到被废为庶人,最终又被封侯,这一系列跌宕起伏的经历,是对人性复杂和权力斗争残酷的生动诠释。作为汉武帝的孙子,刘贺本应有着辉煌的未来,然而,历史的车轮却将他推向了不同的轨迹。他在位的二十七天,或许不足以展现他的全部才能,但足以让我们看到,一个未经世事的年轻人,在权力的漩涡中如何挣扎和沉沦。班固的《汉书》中对刘贺的评价,或许带有时代的烙印和个人的情感色彩,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他的故事中汲取教训。刘贺的失败,提醒我们在权力的游戏中,不仅要有智慧和勇气,更要有自知之明和审时度势的能力。
   同时,刘贺的一生也是对“成王败寇”这一历史规律的反思。在历史的长河中,胜者往往能够定义历史,败者则可能被遗忘。然而,刘贺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即使在失败中,也能找到成长和自我救赎的机会。
   刘贺的人生,是对我们每个人的启示:无论处于何种境遇,都应保持谦逊和自省,不应被短暂的成功冲昏头脑,也不应因一时的失败而放弃自我。让我们从刘贺的故事中学习,以更加成熟和睿智的态度面对自己的生活。
回复1 楼        文友:梅子青        2024-08-09 15:02:23
  刘贺原本不为更多人所知,因为海昏侯墓的发掘,使后人认识到,财富并不都值得炫耀,背负财富有可能是背负辛酸。谢谢兵哥哥强大按语。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4-08-09 21:15:50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