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流年】寻味马复兴(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流年】寻味马复兴(散文)


作者:江凤鸣 探花,17730.1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61发表时间:2024-08-09 05:32:13

金菊初绽,秋意正浓,我与同事老张来到他的老家常州出差。还在车上的时候,老张就热情地说:“到了常州,我要尽地主之谊,请你吃饭。”我赶忙回应:“那就先谢谢了。咱们家底都不厚,别去大酒店,小饭馆就行。”老张哈哈笑道:“大酒店呀,你想得美,我就请你吃碗面。”
   平常在单位,只要老张主持会,他就会用常州调说:“哎,你讲讲(你港港),我也讲讲(我亚港港),大家讲讲(搭嘎港港)。”大家就依了他的口头禅,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张讲讲。此时,我学了他的常州调笑说:“那你就讲讲,常州面有啥好?”老张说:“常州面的好,你到了地方就晓得了。”
   下了车,我随着老张走进南大街,踏入这条街道,仿佛走进了一幅古色古香的秋日画卷。街道两旁的银杏树已被秋霜染成金黄,一片片扇形的叶子像是大自然撒下的金币,在秋风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斑驳地洒在青石板路上,形成一片片光影交错的图案。
   街边的店铺错落有致,飞檐翘角的古建筑在秋阳的映照下更显古朴典雅。朱红色的门窗半掩着,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那古老的墙壁上爬满了岁月的痕迹,青苔在墙角悄悄生长,为这秋日增添了一抹生机与宁静。
   老张说:“这南大街啊,可是咱常州的宝地。特别是这深秋时节,景色美得很。”我俩漫步其中,能听到秋风轻轻拂过屋檐下悬挂的风铃,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偶尔有几片落叶飘落肩头,带来秋的问候。街头巷尾弥漫着糖炒栗子的甜香,那热气腾腾的炒锅前围满了顾客,人们期待着那一颗颗饱满香甜的栗子在锅中翻滚,成为秋日里温暖的美味。
   一家家特色小店琳琅满目,摆满了精美的手工艺品和充满地方特色的纪念品。店主们微笑着迎接每一位访客,热情地介绍着自己的宝贝。而在这熙熙攘攘的街道中,马复兴面馆静静地矗立在双桂坊西头。
   一瞧见马复兴面馆的招牌,老张的眼睛就亮了。他拉了我的手就往面馆里钻,一头走一头说:“这马复兴面馆可是我们常州的招牌,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出名啦。当时有句顺口溜‘大光明看电影、马复兴吃点心、人民公园谈爱情’,这马复兴在俄俚常州人的心里那可是美味的象征。”
   我们来的似乎有点晚了,只见面馆里早就坐满了人。回头一望,来的迟的人,只能在门外排队等候,为的就是来吃一碗这里的面。店里不时传来跑堂的吆喝声和阵阵面香。人们伸长脖子,盼着早点进去一吃为快。
   一见这架势,老张赶紧地又将我拖到了门外。这个店果然名不虚传,火得很!
   趁着排队的功夫,老张接着讲:“这马复兴面馆始建于1937年,由厨师马三保开办。因菜肴丰富、点心精制而闻名,以致顾客盈门、久盛不衰。面馆擅长将家常菜点烹制成名菜名点,迎合大众口味。店里的红焖猪肉盖浇面、菜肉馄饨、两面黄煎馄饨等点心在常州地区久负盛名。”
   老张说:“马复兴面馆虽然点心做得地道,但大多数人到这里来,还是冲着一碗小排面、大肉面来的。由于选料好,都是上好的仔排和五花肉,绝不偷工减料,烹制功夫也到家。”
   百年老店马复兴,传承的百年名点繁多。老张道:“中学读书时,父亲常携我来此吃面,这家乡的味道,无论如何也品尝不够。后来大学毕业,我被分配至无锡工作,然而每次归乡,首要之事便是奔来马复兴,吃上一碗饱含家乡味道的面。特色盖浇面,浓郁的汤汁与劲道的面条相得益彰,每一口都是沉醉的滋味;糖醋排骨面,酸甜可口的排骨邂逅爽滑的面条,口感丰富有致,不同的味道在口腔里回旋;红烧大肉面,硕大的红烧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令人放不下筷子;软煎双面黄,外酥里嫩,香气肆意得很呀。”
   好不容易,我们排到了柜台前。老张让我赶紧抢了张临窗的桌子坐下。窗外的南大街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街边的店铺琳琅满目,热闹非凡。阳光洒在街道上,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来了,香香的大肉面来了。”随着一声吆喝,服务员端着热气腾腾的马复兴大肉面朝我俩走来。服务员的喊声,将我的目光从街上收回,望向了服务员手中的托盘。
   那碗面刚一上桌,我的目光就被它牢牢吸引。只见碗中粗细均匀、宛若银丝的面条整齐地堆叠着,上面盖着一块色泽诱人、肥瘦相间的五花大肉,大肉被炖煮得十分入味,表皮呈现出迷人的焦糖色,纹理清晰,仿佛在向我诉说着它的美味。大肉周围还点缀着翠绿的葱花和嫩黄的豆芽,为整碗面增添了一抹清新的亮色。汤汁浓稠,泛着油亮的光泽,散发着阵阵诱人的香气。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轻轻搅拌了一下,让面条充分裹上汤汁。夹起一缕面条放入口中,那瞬间,面条的爽滑与劲道在舌尖绽放,每一口咀嚼都能感受到面粉的香气和恰到好处的韧性。接着,我咬了一口大肉,肉质鲜嫩多汁,肥的部分入口即化,瘦的部分也毫不柴硬,浓郁的肉香瞬间充满整个口腔,香料的味道恰到好处地烘托出了肉的鲜美,让人回味无穷。
   再喝一口醇厚的汤汁,咸淡适中,鲜香浓郁,各种香料的味道融合得无比和谐,温暖了我的胃,也抚慰了我的心。每一口品尝都让我感受到了厨师的用心与技艺,这不仅仅是一碗面,更是一种味觉的享受,一种对美食的敬意。
   我不禁对这碗常州马复兴大肉面赞叹不已,它真的是当之无愧的美味佳肴,我对老张说:我自小生长在北方,长大后又去到更北的地方守边。只知道北方人吃面,南方人吃米,不晓得江南的面条,也做得这般美味,这样好吃,难怪韦庄要说“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了,只这一碗面,就把我的胃栓牢了。
   “好吃吧?”老张看着我意犹未尽的样子,不禁乐了起来。他说:马复兴除了面,还有加蟹小笼包,薄皮多汁,蟹香浓郁;常州大麻糕,酥脆香甜,回味无穷;糖醋排骨,色泽诱人,酸甜适中;软煎双面黄,两面金黄,口感香脆;红烧大肉,肉质鲜嫩,卤汁醇厚;特色盖浇,食材丰富,口味独特。你若是没吃饱啊,要不要再来点啥小点心尝尝?
   我说,吃饱了。美味不可多食,留个念想,好下次再来。下次还是你请客噢。我狡黠地对老张眨了眨左眼。老张豪爽地回答:那当然,只要来到我的地盘,当然我当地主。我俩一起大笑起来。
   只不过,老张的那碗面,他却没有吃几口。我是一筷子、一筷子望嘴里撩,他好像是一根一根细细地数。
   老张告诉我:“在马复兴面馆诸多的名肴名点当中,当数糖醋小排骨最为出名,后来它还荣列常州名菜之一呢。糖醋小排骨自问世至今,已然走过了六十余个春秋。这道菜选用的是猪肋间排骨,将其斩成约3厘米长、2厘米宽的长方块,用硝卤加以拌和腌渍,时长需达4个小时。起锅烧油,待油温升至七成热时,放入排骨,炸至刚刚断生,便倒入漏勺沥去多余的油分。原锅添水,再次置于中火之上,把排骨放入,加入调料烧至沸腾后,转成小火焖上5分钟,接着再移至旺火,用湿淀粉勾芡,加入醋翻炒调和,最后起锅装盘方可。其独特之处在于:色泽呈现出红润且光亮之态,肉质香嫩且醇厚,油润却毫不腻口,甜中带着丝丝酸味,鲜美异常,令人适口难忘。”
   老张说:“这‘糖醋小排骨’,因其令人叫绝的可口味道,成为了‘马复兴面馆’的招牌菜品,从而让面馆的生意愈发兴隆。一时之间,其他的酒家饭店纷纷相继效仿。常州市民们在家中也都踊跃学做。故而数十年来,糖醋小排骨已然成为常州市民在喜庆筵席、家中招待客人时必备的一道冷菜中的上乘佳肴。我的母亲就精通此道,每逢年节,或是有客人来访,但凡遇上什么喜庆之事,母亲定会将糖醋小排骨端上桌来。”
   等我将一碗大肉面连汤带水喝了个底朝天。老张两眼直瞪瞪地问我,好吃吗?他很真诚地问我:说实话,味道怎么样?
   我觉得他看我的眼神有点怪,但依然老老实实地回答说:好啊,真得好味道。
   老张却一脸感慨地道:“这面,还行。奈何城市变迁,近些年来南大街重建,‘马复兴面馆’这一老字号纵然得以恢复营业,可如今这味道却再难寻回我年少时的那缕醇香。这味道里,少了父母爱子的深情,少了浓浓的乡情。曾经的味道,仿佛隐匿在了岁月的深处,徒留一抹淡淡的惆怅。”
   我说:“感谢你领我走进这样一家百年老店。即便如今它有了些许变化,马复兴面馆依然承载着你们常州人的珍贵回忆与深沉情感。它不仅仅是一家面馆,更是这座城市饮食文化的一个缩影,宛如一位沉默的见证者,目睹了岁月的更迭交替和人们生活的起伏流转。我说的对吗?”
   老张没有回答,他的双眼望向了南大街上一座座挺拔的新楼。
   走出面馆后,我俩在南大街上毫无目的地走了很长一段路。在这秋意深深的南大街,马复兴面馆犹如一枝老树新芽的古木,横斜在历史长河的岸边,随风轻轻摇曳,令人难以忘怀。
  

共 341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金菊绽放的秋日,我们随着老张的足迹,走进了常州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不仅品尝了一碗地道的马复兴大肉面,更穿越了时空,感受了一段段历史与文化的交融。文章以轻松诙谐的笔触,描绘了老张与作者之间的友情和对家乡美食的热爱。从老张的常州调、到南大街的古色古香,再到马复兴面馆的热闹非凡,每一处细节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时代的色彩。这不仅是一篇关于美食的记述,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一次对传统文化的致敬。 在编者看来,这篇文章的价值远不止于对美食的赞美。它让我们看到了一座城市的历史沉淀,感受到了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正如老张所言,马复兴面馆的味道,已经不仅仅是食物本身的味道,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对家乡的眷恋。 文章中,作者对马复兴面馆的描述,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热闹的场面,感受到了那份独特的氛围。而老张对糖醋小排骨的介绍,更是让人垂涎三尺,感受到了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这些细节的描写,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更增添了几分诗意与画意。 然而,文章的结尾,老张对味道变化的感慨,也让我们思考了一个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我们如何保护和传承那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如何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保留那份属于我们自己的独特味道。这也是这篇文章带给我们的一次心灵的触动,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它让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思考了更深层次的问题。这正是编者所期待的,也是这篇文章所带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生活,在品味中思考人生,共同守护那些值得我们珍视的文化瑰宝。编辑在此推荐大家赏阅。【编辑:沙场秋点兵】【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809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沙场秋点兵        2024-08-09 05:53:33
  这篇文章不仅讲述了一段关于美食的旅程,更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文化的力量和情感的深度。文章中的老张,用他的常州调,带我们走进了南大街,走进了马复兴面馆,让我们仿佛也成了那个品尝大肉面的食客,感受到了那份热气腾腾的满足。文章中对南大街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那金黄的银杏叶在阳光下闪烁,听到了风铃在秋风中清脆的响声。而马复兴面馆里的热闹场景,更是让我感受到了一种人间烟火气,一种属于普通人的幸福生活。
   最让我感动的是老张对家乡味道的那份眷恋和对变化的感慨。他的话语中,既有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也有对现代变化的无奈。这种复杂的情感,让我思考了我们与家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这篇文章让我意识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些深深植根于我们心中的家乡味道和文化记忆,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珍惜它们,传承它们,让它们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这不仅是对过去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期待。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4-08-09 21:15:15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