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星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星星】孩子,我要你们健康(杂文随笔)

编辑推荐 【星星】孩子,我要你们健康(杂文随笔)


作者:燕双鹰 布衣,391.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76发表时间:2024-08-09 17:42:19
摘要:原创首发!

我一直想写一篇关于家长育儿经验的论文,为了多借鉴点写作思路,我去图书馆查看了好多有关教育方面的书籍,也家访了好多家长,发现我们现在的家长都喜欢阅读这样的书:《尖子生成功的教育经验》,《阅读习惯的培养经验》,《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英才是怎样造就的》,《少娱乐多特长经验》等等。种种成功的经验让我感觉到,现在很多家长把孩子生下来就是为了高考,就是为了把别的孩子比下去,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教育理念,这种思想一下子涌上我的大脑,让我不寒而栗。难道我们做家长的真的都是这种想法吗?难道孩子的健康就那么的微不足道?难道孩子的快乐就那么无关紧要?
   我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两个小男孩今年身高都有170厘米以上了,体重65千克左右,学习成绩中上水平,他们对待生活乐观积极。我从未要求他们超过谁,比谁强,我只要他们健康。当然,健康不只是指身体与生理,更包括心理,生活习惯等方方面面。我不是专家,也不是什么优秀家长的代表,我只想归总一下我培养儿子的经验,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能从中有所借鉴,每个孩子各不相同,不可单纯模仿,需要因人而异。
   一、身体是革命本钱,身体健康,必须重视
   很多家长说:我们重视孩子的身体,给他买有营养的水果、蔬菜、奶制品,不吃垃圾食品,不让他玩电脑,看电视,他就会健康。可我要说的是,您的孩子现在的体育锻炼时间达到标准了吗?您的孩子是否把出去活动的时间放在了读书写字上?您的孩子有多久没有玩过水,抓过泥土,摸过树叶了呢?面对城乡一体化大规模的发展,乡镇学校陆续变成了楼房,我们的孩子陆续变成了“脚不沾地”的一族,他们开始戴起眼镜,背着书包,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他们的健康,是那些洒满农药,靠各种防腐剂来保鲜的食品能保证的了的吗?惟有锻炼,出汗,劳动,这些远古最基本的生活方式才能让他们健康地生活下来。这是我们做家长的应该重视的第一个问题。
   我本身就是教师,我个人不推崇课余时间让好学生教差学生的教学方法。学生到学校就是学习,他们没有教学任务。有多少好学生把课余的活动时间都牺牲在了差学生的身上。我们应该互相帮助,可以结成对子,但不是捆绑,不是学习好的就负责教会学习差的,不教会就不许玩。玩是孩子的天性,大人也爱玩,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这是应该提倡的。课间十分钟,课间操十五分钟,体育课四十分钟,学校保证了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规定了学习的时间,家长和老师就应该把孩子的活动时间让给孩子们。回到家里,完成作业,适当读书,剩下时间就让孩子走出去,到院子里,到小伙伴中间去,教会他们跳绳,打篮球,踢毽子。我们现在有多少家长把孩子安置在家里写作业或看电视,自己去跳广场舞或打麻将呢?
   我不是否定各自教育的方法,但我们应该看到我们孩子的体质已经日益变差,各种疾病正从较高年龄逐渐下滑,孩子缺乏体育锻炼已成了一个共性问题。我的孩子,我就让他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后就玩。他学过吉他,学过跆拳道,是他抱着不放选择的,现在在练钢琴,每天半个小时,但这些绝不耽误他打篮球,和伙伴们到处跑。我告诉他,除了保证学习任务的情况下,时间都是你的,想学就学,想玩就玩,小学不玩,难道初中高中还有时间玩不成?小学时间什么玩技都不会,我想,玩心也就渐渐淡了,如果他有一颗爱学习的心还好些,如果没有,不会玩也不会学习的孩子,他会做些什么呢?您不觉得可怕吗?
   二、心理健康决定生死,必须引导
   经常有新闻报道说:某某因为高考失败跳楼;某某因为感情失意自杀……社会不良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主要因素归至根源就是家庭教育。家长价值观出现偏差,孩子的价值观就会出现偏差,耳濡目染胜过一切教育。今年高考作文就是一个明显的家教案例:一个孩子从100分到98分,就是耳光;一个孩子从58分到60分就是鼓励。与其说这是一个家长教育观念失衡的案例,倒不如说这是一个因材施教的好案例。作为一名家长,自己的遗传因素怎么样,自己应该一清二楚,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孩子,不是自己在家里就能判断的,送到人堆里两天就看出分晓了。所以,给孩子定的目标或对孩子的期望值,应该是结合实际来吧,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海市蜃楼。我的孩子不是最好的,但是独一无二的,当他们取得进步时,应该鼓励;当他们粗心大意时,应该批评并适度惩戒,让他们懂得失败是正常的,透过失败应该怎样看到成功并为之努力,这才是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做的。我就遇到一位家长,孩子考试没考好,吓的战战兢兢不敢回家,这就是家暴导致的结果,如果孩子因此而自暴自弃或流入社会走了弯路,家长追悔莫及。
   我在教育儿子的时候首先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奖惩分明。孩子自己说如果失败可以承受什么样的惩罚,比如缩短玩电脑的时间,多阅读,少去游乐场等等,这些惩罚既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又让孩子意识到失败不如成功,可以用适当的补救措施来接近成功,他们可以从成功中获得很多乐趣,比如买喜欢的书,喜欢的玩具,去喜欢的地方,而失败不能拥有这些,也让他们知耻而后勇。我不完全赞成全表扬似的教育,我觉得适当的惩罚有助于孩子心理健康方面的锻炼。将来走向社会,当竞争日益激烈,各种压力汇集之时,谁会因为你娇生惯养而迁就你?谁会因为你是家里独子而照顾你?除了父母亲人,不能。所以,现在的孩子该说就得说,该罚就得罚,将来他也能明辨是非,知道对错,才有可能面对大风大浪不低头。
   三、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健康人的素质表现
   公交车上,见到老人就让座,而不是父母站着他坐着,这条似乎对七零后看起来不难的行为习惯对零零后的孩子来说似乎做起来还有些难度。我儿子现在就是上饭桌先动筷子的孩子,在家里行,长辈都宠着,到外面见到客人朋友就不行,这需要家长做在先,教育在先。自己有好吃的先礼让父母,告诉孩子其实大人也喜欢吃好的,但照顾长身体的他们,把不多的东西让给他们,让他们明白人应该有规矩地活着,不只是孝心,更是责任感与担当。记得网上有一个小故事说:一个老奶奶总把牛肉面里的两块牛肉夹给孙子,后来有一次,奶奶夹肉时孙子没看见,就哭闹起来,说奶奶偷吃了。我想,这种家教就是失败的。父母的辛苦劳作孩子没看见,父母的节俭朴实孩子没看见,父母对孩子的一片爱心孩子没看见,将来,一定就会培养出不给钱就起歹意的子女,那是多么可怕!
   儿子看电视广告说某某啤酒香气浓,我建议他尝一尝,结果说不好喝。看见有人抽烟,孩子想试一试,我给他看纪录片,他放弃了试一试的想法。我告诉他们,不是所有人做的所有事都是对的。我们对事物都有自己的喜好和衡量标准,什么值得做,什么不可以做都是有原因的。孩子就懂得了大气、高端、上档次而不是偷偷摸摸,遮遮掩掩,鬼鬼祟祟。孩子提出任何一个想法都是有原因的,哪怕他是错的,做家长的也不应该是呵斥,粗暴阻拦,而是应该朝正确的方向引导,我们既然教会了他们走路、说话,更应该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当我们风烛残年时,自己的孩子愿意多陪陪我们,看看我们不是最好的报答吗?光甩钱不管不顾的孩子和像仇人一样的孩子对我们来说即使他有天大的出息又有什么用呢?
   我希望我的孩子们健康,能尽自己的努力生活,将来做自己想做的工作,乐观积极,富有爱心,这就足够了。做家长的你们不也是这种想法吗?那就得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多知事明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好好为孩子做出榜样,把他们扶上马,送上一程,然后让他们自闯天下,多好啊!
   时间过得真快,这个九月,儿子们都要上中学了,他们将正式迈入中学的大门。经过了反复的斟酌,我还是选择了离家最近的这所中学,因为,和健康比起来,我认为其他没有那么重要。
   孩子是个外向的孩子,十二三岁,已经快一米七了,当了运动员的儿子身材保持非常好,样貌清秀,这是我最感到自豪的一点。我始终坚信,一个身体好的人会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孩子初中走读,学校到家走路十分钟。孩子可以走路当健身了。中学要求一日三餐都在学校吃,这对于一直在小学倍受呵护的儿子是一个不小的锻炼。下晚自习回家,我可以再给他补给些水果、牛奶。特别是晚上的睡眠,儿子是那种不爱睡觉型,按时休息又是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必须保证的。我可以给他这三年的充足睡眠。
   学习成绩我并没有要求很高。孩子一直是班级里的优等生,不是出类拔萃的那种,所以我认为只要保持就可以了。我和他们的母亲都是普通老师,并没有那么高出常人的智商,儿子们也不需要把自己学习的神经绷的过紧,尽力就好。我时常会给他讲点大学的生活状态,同龄中优秀的孩子是怎样成功的,我也会经常带他去大城市走走,让他看看外面的世界。我希望我的儿子们不只局限一个城市,我希望孩子的视野是开阔的。我也不迷信外面的世界就是精彩,我想,我和他们的母亲温暖的陪伴会让孩子们体会到幸福感与责任感,至于说他们将来过什么样的生活,谁也不能预料,活在当下,尽心尽力就好。
   马上就要步入青春期了,孩子的自我意识在增强,喜欢自己做主,喜欢得到家长的尊重。我也尽量控制我当中学老师的职业病,多听少说,少发表意见,只要家长表现出足够的理解和尊重,我觉得孩子就不会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父母毕竟对他们有养育之恩,这不是要挟孩子的砝码,更应该成为联系彼此感情的纽带,让孩子觉得不管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不会害怕,因为有爸爸和妈妈做他们的坚强后盾。
   中学阶段,不可避免的是与异性朋友的交往。我不喜欢“早恋”这个词,初中的孩子根本不是恋,只要给他们换个环境,换种心情,似乎一切就不存在。因为我们这些做父母的也都从小时候一路长大成人的,我们交朋友也没有只许交同性不许交异性。时代在进步,男女地位平等,不管是什么性别,他们都会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良禽择木而栖”,只要没有猥琐的行为与思想,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情形是我最愿意见到的。我一直相信,我的两个儿子有自己审美的能力,也有他未来的理想,只是现在都还处于懵懂阶段,会逐渐柳暗花明。
   我知道,我的儿子们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我只希望将来他们能够靠自己的能力自食其力,健康平和的生活,其他,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二0二四年八月八日星期四

共 410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关于家庭教育的随笔,作者从当下多数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健康问题入手,导出了本文的主题”孩子,我要你们健康“。作为孩子家长,作者在随笔中提出了三个观点:一是身体是革命本钱,身体健康,必须重视;二是理健康决定生死,必须引导;三是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健康人的素质表现。作品论证充分,事例鲜明。例如作者在谈到孩子的健康问题时,他说“我们应该看到我们孩子的体质已经日益变差,各种疾病正从较高年龄逐渐下滑,孩子缺乏体育锻炼已成了一个共性问题”。此话一点也不假,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玩耍、运动的时间越来越少。作者还现身说法,他在作品中写道:“我的孩子,我就让他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后就玩。他学过吉他,学过跆拳道,是他抱着不放选择的,现在练钢琴,每天半个小时,但这些绝不耽误他打篮球,和伙伴们到处跑。我告诉他,除了保证学习任务的情况下,时间都是你的,想学就学,想玩就玩,小学不玩,难道初中高中还有时间玩不成?小学时间什么玩技都不会,我想,玩心也就渐渐淡了,如果他有一颗爱学习的心还好些,如果没有,不会玩也不会学习,他还会做些什么呢?”作品主题鲜明,思路清晰,论证充分,不失为一篇家庭教育的好文章。【编辑:紫云朵朵】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紫云朵朵        2024-08-09 17:43:45
  一篇家庭教育的好文章。作者能现身说法,很有说服力。正如本文所说的,我们的教育一定要遵循孩子的身心规律。好文,问候作者。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回复1 楼        文友:燕双鹰        2024-08-11 22:33:03
  感谢社长的点评与鼓励,问好老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