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金文】瞻仰乐圣师旷墓(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金文】瞻仰乐圣师旷墓(散文)


作者:晚秋枫叶 举人,4084.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31发表时间:2024-08-09 19:33:41
摘要:师旷不仅是名传千秋的“乐圣”,更是一位审时度势的政治家。师旷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的宝藏,也是中国千秋万代治国的智囊宝库

【江山·根与魂】【金文】瞻仰乐圣师旷墓(散文) 我的家乡在山西洪洞曲亭镇,曲亭镇东北有个师村,我大姐与四妹都嫁到这个村。每次去姐妹家,都要去看看师旷的陵墓,但每次时间待不长,姐妹结伴,我也不宜久留。今天下决心独自去一趟,于是冒着小雨,从临汾出发,驱车六十余里,穿过一片小树林,在草木丛生的黄土地上,看到那座坟茔,秋雨淋湿了墓碑,碑面上的内容比平时显得清楚些,上面刻的是师旷的生平简介。这是一处静谧的灵魂安息之所,“乐圣”在这里沉睡。
   猛然间,想起春节去西安大学文汇山瞻仰路遥墓地时,有一个声音一直在耳边回响:“帮我修缮下路遥的墓碑吧!他那么伟大,不该如此。”这话,是一位中国房地产大佬说的,临走前,他交给管理处十万元。“他那么伟大,不该如此”,今天,我不止一遍地默念着这句话。但愿有哪个企业老板能站在这里重复一声,留下数万元。
   师旷本名范旷,因长期担任掌乐太师,便被叫做“师旷”。师旷,平阳人,封于晋国羊舍食邑(今山西洪洞县曲亭镇师村),春秋时期著名乐师。师旷是盲人,为何目盲,有三种说法。一说他天生眼盲;二说他因为怕眼晴看到其他东西分神,使他无法专心练琴,故用艾草熏瞎眼睛;三说他自幼酷爱音乐,聪明过人,生性活泼好动,向宫廷乐师高扬学琴时,用绣花针刺瞎双眼,发愤苦练,终于琴艺超越师父。
   师旷在艺术上取得极高造诣,音乐著述很多,但大多流失。《洪洞县志》云:“师旷之聪,天下之至聪也”。故在先秦文献中,常以师旷代表音感特别敏锐的人。他不仅熟悉琴曲,并善于用琴声表现自然界的声响,描绘飞鸟飞行的优美姿态和鸣叫声,古人称师旷为“乐圣”。
   师旷晚年时,已精通星算音律,撰写下《宝符》100卷。《阳春》、《白雪》、《玄默》据说也是师旷所著。有一次,晋平公铸了一大钟,命令乐工听其辨音,鉴别是否和谐。钟声响声清脆悦耳,乐工们皆说和谐,唯师旷却说,“不和谐,需要重铸。”晋平公不悦,没当回事。后卫灵公来访,带来他的乐官师涓,晋平公让击钟奏乐,师涓听了也说不协调。晋平公才想起师旷是正确的,对他的音乐才能大为赞赏。
   师旷,不仅是乐圣,还是教育家、思想家。他是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吹号者。他最初为晋大夫,后拜为太宰,博学多才,尤精音律,辨音力极强,据说师旷能听到天庭之声,精通鸟兽语言,他抚琴时,能使凤凰来仪,是神话传说中的顺风耳的原型。
   师旷不仅在音乐艺术上有极高成就,他的政治业绩不亚于其艺术成就。先秦文献记载,师旷几乎参予了晋国内政。有一件事为证:
   那时,晋国还有些实力,出兵占领了周天子的两座城市,周灵王无力讨还,只好忍了。可周灵王立了个太子周,十分聪明,胆识过人。十四岁参予谏诤国事,各诸侯另眼相看。晋平公闻此事心中不安,担心太子晋位后报复晋国,有意归还两座城市又不舍得。派叔向出使周探个虚实。叔向去见太子周,与太子周谈了五个问题,叔向有三个问题无言以对。叔向归国向晋平公禀报:太子周思维敏捷,聪明之至,吾等不是他的对手。晋平公三思而决定归还周天子两座城市,以免后患无穷。
   师旷却站了出来说:先不要归还城市,我去见一下太子周。师旷以习乐为名到达周都,前去拜见太子周。时值隆冬,下着大雪,太子周坐殿堂之上,师旷站在殿堂之下,二人一见如故,不觉过了一个时辰。师旷心想,这太子周真是名不虚传,见识非凡。师旷一边称赞太子周,一边踏脚。太子周问他为何踏脚,师旷说:踏脚取暖啊!太子周赶快请他坐下,连忙道谦。太子周请师旷弹琴,他弾了一首《无射》,他的精湛技艺打动了太子,太子兴起,还赠了师旷一首《峤》。宾主交流十分融洽,快到告辞时,师旷诚恳地问太子:您的面色很红,像烤过火一样。太子惊奇地问:你怎么知道的?师旷回答:您的声音虽然响亮,但带着痰音,您要保重身体!
   太子周感激地点点头。师旷回到晋国,对晋平公说:太子周虽然聪明过人,但身体虚弱,体质很差,估计他活不过三年。归还城池的事从缓考虑吧!
   晋平公听了师旷的话,没有归还城池。过了三年,太子周患病去世。师旷听音察事的本领被传得神乎其神,名气更大。
   师旷不仅是名传千秋的“乐圣”,更是一位审时度势的政治家。
   师旷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的宝藏,也是中国千秋万代治国的智囊宝库。
   旷世奇才师旷的墓在中国有几处。最重要的两个遗址在山东省与山西省。山东省泰安市青云街道,被列为山东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山西省洪洞县曲亭镇师村东,也有一座师旷墓,该村是师旷的故乡,现存的师旷墓和师旷庙遗址是后人为纪念师旷而建立的。这两处师旷墓不仅展示了师旷在中国历史和音乐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也为我们的后人了解古代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乐圣师旷眼盲仍能成就大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的坚强意志才是战胜一切困难的首要条件,师旷身残志坚,成就大事,凭的是他无惧无畏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与聪明智慧的大脑。
   今天瞻仰山西洪洞师旷墓与师旷庙,更加深了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敬仰与热爱。我们生于伟大的中华,何其幸哉!
   秋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时大时小。雨小了,我坐在文化先祖师旷的墓前。雨大了,我躲进师旷庙里,抒写着这篇蓄意已久的文字。今天不虚此行,终于完成愿望,赶上江山编辑部的最后一班车。
  
   2024—8--9于洪洞县师旷墓、师旷庙
  
  
   (原创首发)

共 214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编按: 这篇散文先交代时间地点,说明乐圣师旷的墓碑所在。站在墓碑前,想起一句话“他这么伟大,不该如此”,婉转地表达了对师旷墓的痛惜。通过瞻仰乐圣师旷之墓,叙述了乐圣师旷的生平事迹,讲述他一生在音乐文化政治 外交等方面的 卓越贡献 。引领读者走进春秋时期,了解更多古代的人和事,深入了解古人的聪明智慧 。 师旷不仅是名传千秋的“乐圣”,更是一位审时度势的政治家。给后人留下珍贵的记忆,无尽的智慧,做人的道理。师旷的聪明机智,音乐造诣,给读者以启迪。师旷眼盲仍能成就大事,可见其坚强的意志力,胸怀博大、远谋深略的格局。文章以实况墓碑为载体,描述了乐圣的贡献,赞扬了他的睿智豁达,政治、外交、音乐各方面的才华。一篇充满敬仰之情、传承祖国非遗文化的佳作。佳作共赏,建议申精。【金文编辑 王金启】【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8090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08-09 19:35:17
  晚秋老师新作,非常有内涵,有思想,有感情!
回复1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4-08-09 20:52:43
  谢谢王社长倾情编辑,编按精准到位,给读者理清文脉。辛苦了!敬茶。
2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08-09 19:35:58
  感谢老师赐稿,精美散文,精彩纷呈
3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4-08-09 19:36:52
  感谢王社长及时编辑,辛苦了!敬茶问好。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 楼        文友:汤文来        2024-08-09 19:49:15
  感情丰富,内容精彩,欣赏了
回复4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4-08-09 20:50:13
  非常感谢汤老师温暖留评,向您学习,遥握夏安!
5 楼        文友:安然小静        2024-08-09 21:01:38
  点赞老师的佳作,学习啦
回复5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4-08-09 21:37:38
  感谢小静老师温暖留评,您的鼓励是我创作的动力!遥握夏安。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