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流年】无锡清水油面筋(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流年】无锡清水油面筋(散文)


作者:江凤鸣 探花,17730.1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88发表时间:2024-08-10 23:12:45

【江山·根与魂】【流年】无锡清水油面筋(散文) 秋日的江南小城无锡,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中山路,这条繁华的街道,是无锡城最有名的商业街,承载着岁月的记忆与人间的烟火。
   漫步在无锡城繁华的中山路上,古雅的建筑与现代化的商铺交相辉映。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微风拂过,带着江南特有的温润气息。
   著名的三凤桥肉庄就坐落于此,那飘出的阵阵肉香,如同一双无形的手,牵引着路人的脚步。走进店内,便能看到那令人垂涎欲滴的肉酿面筋。它安静地躺在盘中,宛如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轻咬一口,肉馅的鲜嫩与面筋的酥脆瞬间在口中交融,浓郁的汁水四溢,味蕾瞬间被这美妙的滋味所征服。每一口都是对美食的敬意,每一次咀嚼都是对生活的热爱。
   说来也怪,每当我家沪宁线上的亲朋好友来锡,他们对那闻名遐迩的陆稿荐肉骨头和小巧玲珑的王兴记小笼馒头并不钟情,偏偏看上了这不太灵光的清水油面筋。而这清水油面筋,不仅是舌尖上的享受,更是一段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传奇。
   相传在遥远的古代,康庄王时期,庄王之女有着独特的洗衣习惯——用麦粉浆洗衣服。有一次,她发现洗过的衣物上粘连着丝丝韧性的东西,影响了衣物的美观。于是,她吩咐使女们在浆洗前,将麦粉中的这些韧丝揉掉。侍女们望着手中被揉出的这些韧丝,觉得弃之实在可惜,便突发奇想,将其放入锅中煮熟品尝。没想到,这看似不起眼的韧丝,入口竟是如此的味美可口。经过一番精心的加工,使女们将其献给庄王之女,庄王之女品尝后大为欢喜,又将其呈给庄王享用,庄王也对其赞赏有加。从此,这种由麦粉中得来的美味便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为人们喜爱的美食,而这,便是如今无锡清水面筋的原料——水面筋,也就是水生肤。
   时光流转,来到了清乾隆年间。那时的无锡,寺庙林立,迎神庙会频繁举行,吃素念佛之风盛行。每逢二三月份,寺庙内外人头攒动,香火缭绕;六七月份,“雷斋素”更是备受推崇。为了迎合信众和游客的需求,寺庙和饭馆纷纷精心研制各种素斋。在无锡惠山的一座静谧尼姑庵中,有一位慈悲且聪慧的师太。她总是怀着一颗虔诚的心,为前来庵中的香客们准备美味的素斋。然而,一次意外打破了平静。一大盆用来制作素斋的生麸不慎变了味,师太望着这满满一盆生麸,心中满是惋惜与不舍。
   师太原本也是来自穷苦人家,她舍不得轻易将这食材丢弃。经过一番思量,她决定冒险一试,将这变味的生麸投入了滚烫的油锅中。奇迹就在这一刻发生了!生麸在热油中欢快地翻滚着,迅速膨胀,转眼间变得金黄酥脆,其内部呈现出如蜂窝般诱人的结构。师太小心翼翼地捞出一块,轻轻品尝,那香脆的口感、独特的味道让她惊喜不已。她赶忙将这新奇的美食分享给庵中的众人,大家品尝后都赞不绝口。就这样,这道美食逐渐从尼姑庵中流传开来,成为无锡的一道特色美食——油面筋。
   各大寺院听闻了这道美食,纷纷开始用水面筋经素油烙制,再烹调成各种素肴。这些素肴味道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使得油面筋的名声传遍四方。就是到了现在,无锡各个寺庙的素面浇头里,仍然少不了清水油面筋。
   说起清水油面筋的来历,还有别样的传说。清朝乾隆年间,在无锡崇安寺山门口,有个叫阿度的小老板摆着素面摊。阿度善于动脑,素面上盖些生麸面浇头,生意因而兴隆。
   阿度爱酒,不与富人交往,只和穷汉乞丐为伴。收摊之时,穷朋友们围着他,或抢食下脚面,或帮忙收拾。天黑后,他们聚在崇安寺山门前旗杆石下,借七星灯之光,喝酒划拳,欢乐无比。阿度几乎每日将生意所赚银钱在此花光,以致本钱渐少,生意渐小,最终摊头也没了,老婆跑了,孩子病故。走投无路之际,崇安寺老方丈静慧和尚发善,让他在后院伙房当烧饭和尚。
   一日,老方丈入睡后,他约几个小和尚在大悲楼长命灯下喝酒,得意忘形高声划拳,被老方丈发现。老方丈怒极,抢过生麸块扔入滚烫清油长命灯,怒冲冲离去。小和尚们吓得溜走,只剩阿度发愣。此时,长命灯里出现奇迹,生麸块在油中翻滚,炸成大气泡。阿度尝之,美味至极。
   一日,寺外穷友来访,阿度想起生麸泡泡。他倒油入锅,烧至滚烫,将浸泡盐水的生麸切块入锅,炸出泡泡,众人抢食。老和尚出现,尝后称赞。此后,阿度日日为老方丈做面筋,花样繁多。老方丈用其款待贵客,崇安寺的清水油面筋和阿度名气渐大,老方丈索性出钱让阿度开了家素斋馆。乾隆皇帝三次下江南到无锡,皆点名要吃,无锡清水油面筋自此闻名中外。
   究竟是惠山尼姑庵中那位慈悲聪慧的师太,还是崇安寺里的小和尚阿度造就了清水油面筋这一美味,时至今日,已然难以说清,也无人再去执拗地分辨这段扑朔迷离的历史公案。不过,毋庸置疑的是,它的发明权终归属于无锡人,这是无锡这片灵秀之地给予世人的一份独特馈赠。
   时光荏苒,到了清咸丰年间,清水油面筋已经声名远播,需求量与日俱增。于是,有人在无锡北门外的笆斗弄口,开设了第一家专业性的油面筋店,名为“马成茂面筋店”。这家店开始以麸皮为原料,揉制水面筋,然后烙成油面筋供应市场。随着销量的不断增加,店家改用磨坊的次面粉作为原料,炸出的油面筋质量更加上乘。
   1920年,沪宁铁路正式通车。这一交通变革为无锡的纺织业带来了飞跃式的发展。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淀粉浆纱,而淀粉的副产品水面筋为油面筋的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从此,无锡油面筋的生产迎来了更为快速的发展阶段。
   直至抗战前夕,无锡已经拥有了百余家面筋店,约有50%的油面筋被运往外地销售,就连当时交通相对闭塞的云南省,也有客商前来采购。解放后,油面筋的发展速度愈发加快,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无锡油面筋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首先,将麦粉与水混合,加入少量的食盐,不停地搅拌,直至出现筋丝。然后,用水反复冲洗,将浆水和盐头彻底洗净,把筋取出,这便是水面筋,俗称水生肤。
   取出的水面筋还需要经过精心地处理。用剪刀将其剪成薄片,用毛巾包裹起来,拧干水分。如此反复三次,确保水分被充分去除。接下来,将其拉成小块,放入油锅中煎汆。第一次放入油锅中后要即刻捞出,接着再放入第二只沸油锅中,经过特定时间和温度的煎汆,色泽金黄、香气扑鼻的清水油面筋便大功告成。
   无锡清水油面筋不仅营养丰富,其蛋白质的含量远远超过了肉类、鱼类和蛋类。而且由于是用素油汆制而成,植物蛋白和脂肪更容易被肠胃所吸收。它外观漂亮,金光闪闪,圆润饱满,久烧不烂。放入口中,软熟可口,越嚼越能体会到那独特的美妙滋味。
   无锡清水油面筋堪称食材中的“百变精灵”,它能与各类荤素食材巧妙交融,幻化成数十种令人垂涎三尺的珍馐美馔。
   我家那位家主婆,十足是个贪吃的主儿。忆起她的童年,但凡谁家有喜庆之事,请来大厨操刀烧菜,她定会悄悄地挤进人家后厨凑热闹。就这般,竟偷偷学得了不少烧制面筋的奇妙花样:那面筋炒三冬,在锅中翻滚跳跃,散发出冬的韵味;面筋烧蘑菇,菌香与面筋的麦香相互交织,撩拨着味蕾;芙蓉面筋,宛如出水芙蓉般清新雅致,让人眼前一亮;蝴蝶面筋,形如彩蝶翩翩起舞,美不胜收;面筋三丝汤,丝丝入味,温暖着身心;面筋四喜羹,满满都是喜庆与满足。不过,她就是再手巧,也是老百姓的大众吃法。
   而在无锡的大饭店中,宴席之上也常见面筋的倩影。那全家福里藏着酿面筋,饱含着团圆与美满的祝福;龙凤盘中卧着面筋泡,彰显着尊贵与吉祥。在这众多面筋佳肴中,肉酿面筋无疑是最受大众钟情的,每逢年节,它必定会在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大放异彩,成为无锡地区不可或缺的传统名菜。它承载着浓浓的乡情与温馨,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为了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无锡油面筋的产量大幅提高,并且采用了传统竹篓和食用塑料袋进行包装。无锡油面筋易于保管,便于贮藏,平时可以贮存一个多月,冬季甚至可以保存两三个月,而其风味始终不变,是家庭常备的理想食品,也是馈赠亲友的上等礼品。
   无锡清水油面筋,它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无锡人智慧的结晶,是这座城市历史与文化的生动见证。每一口品尝,都是对过去的怀念,对现在的珍惜,对未来的期待。

共 322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面筋,本是一道普通美食,却被作者赋以别样魅力,以独特的见解描绘了无锡清水油面筋的发展史。它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无锡历史与文化的见证。从起源说起,不论是惠山尼姑庵的师太还是崇安寺的小和尚阿度,都为其增添了神秘色彩。散文语言活泼轻松,引人入胜的写法,吸引读者一气读完。油面筋代代相传,因为热爱,所以传承,因为传承,灿烂辉煌。从远古传承至今,早已奠定了它在餐桌上的地位。厚重的制作工艺讲究,丰富的营养,且能与多种食材巧妙搭配,变幻出多种美味佳肴。在家庭和饭店中,都是非常受宠的美食,尤其是肉酿面筋,成为传统名菜,承载着乡情与祝福。清水油面筋是无锡的独特馈赠,是华夏之根,是无锡人的智慧,让这道美食遍地开花。一篇开阔视野的好文,流年力荐阅读!【编辑:清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81200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鸟        2024-08-10 23:18:22
  我也会做面筋,不过都是基础版的。也从来没想过面筋居然也是古人发明的,不能小看古人。看来江山举办这次征文是相当有意义的,让我们记住历史,弘扬中华文明,继续传承下去。
愿与你在茫茫人海中保留一份纯真与美好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4-08-12 21:06:41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