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高处不胜寒(诗歌 外五首)
【1】高处不胜寒
穿黑色礼服的蚂蚁
坐在秋天的树下
不停地拨弄头顶的触须
好像拨弄接收的天线
——高处不胜寒啊
跛腿的蚱蜢气喘吁吁
——快走吧,枝丫上的叶子
已患上严重的伤寒了
【2】醒醒
芭蕉把臂膀搭在篱笆上
——好困,睡一会儿
一天,两天,三天……
一周,两周,三周……
喂,醒醒呢
渐冷的风喊着:小心感冒
“别催了,它早已冬眠”
一根失去知觉的蛇蜕
在草丛里,若隐若现
【3】水牯牛在黄昏里
水牯牛在黄昏里
冲着:棚山岭,肖家山,滑石坳
哞哞叫唤——
夕阴已将一株株树影
拧成粗长的绳索了
天黑下来
上院子喊:还不回家,被捆住了么
下院子喊:还不回家,被捆住了么
【4】刺槐
树木挤挤挨挨
梧桐,白杨,银杏……
相生,相安
和睦,和谐
小心眼的刺槐
此刻,原形毕露
长出的锋利
使经过的风
哀嚎,尖叫
【5】唏嘘声,弥漫村庄
星星挤在枝桠间
使着眼色:看呢,听呢
“吃啥子吃啊,那么酸
存心的吧”
乒乒乓乓
传出瓷器碎裂的脆响
“才刚过门,就这样横”
唏嘘声,弥漫村庄
久久萦回不去
【6】雀鸟在空中翻飞
轻些,轻些
风的踩踏使树上的叶子
跌跌撞撞
无所适从
雀鸟在空中翻飞
面对动荡,只叫了几声
然后,无奈地栖息在
迷茫和虚无的视野里
【编者按】这组诗歌宛如一幅生动的乡村画卷,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与生命的思索。在《高处不胜寒》中,蚂蚁与蚱蜢的形象鲜活,传递出对环境变化的敏锐感知。《醒醒》里芭蕉的沉睡与风的催促形成鲜明对比,富有生活情趣。《水牯牛在黄昏里》描绘了黄昏中的乡村场景,展现出质朴的生活氛围。《刺槐》以独特的视角揭示树木间的微妙关系。《唏嘘声,弥漫村庄》通过生活琐事展现了乡村的人情冷暖。《雀鸟在空中翻飞》则借景抒情,反映出生命在动荡中的无奈。这组诗语言生动,意象丰富,为我们呈现出乡村生活的多面性。感谢赐稿!【编辑:田冲】
1 楼 文友:田冲 2024-08-12 20:45:28
这组诗歌极具生活气息与艺术魅力。《高处不胜寒》用蚂蚁和蚱蜢的形象,巧妙隐喻对环境变化的不安。《醒醒》中芭蕉的沉睡与风的呼喊形成有趣对照,充满趣味。《水牯牛在黄昏里》以牛的叫唤烘托乡村黄昏的静谧。《刺槐》通过对比展现其独特个性。《唏嘘声,弥漫村庄》借生活片段反映人情。《雀鸟在空中翻飞》借雀鸟表达对动荡的无奈。诗歌语言质朴自然,意象选取贴近生活,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乡村生活的多样与真实。
出版长篇小说《迷局》(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散文集《春暖花开》诗集《守望家园》。西安市新城区作协主席
2 楼 文友:伍培阳 2024-08-12 21:01:56
谢谢田冲老师编用。辛苦!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