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月】甘南行(散文)
甘南,不仅是一处神奇而美丽的心灵秘境,更是一处自然浪漫与充满挑战的避暑胜地!
一、一路长安行,感觉不夜城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8月2日早晨7时,甘南行的大巴车上,我与市政协原秘书长王贵明同学只有倒数第二排的位置了。一行20余人,大家身穿灰色防晒衣,头戴红色太阳帽,简短启程仪式在“秘境甘南,飘逸如画”的齐声呼喊声中,欢快地从赤壁市人民广场向西安出发。
车上,大家相互交谈。来自市建行原经理袁建丽、万通副总李淑芳、教育魏四英老师等人,在车上支起活动小牌桌,热闹地打起了纸牌麻将,市商业局原书记何继木等在一旁观战;我与王贵明则天南海北地闲谈,从中东战争说到他目前正在个人写作出书,以及近期的北京之行准备,我也说到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约12:30时,我们在襄阳服务区自助午餐。车轮向行,时光飞快,下午7时多,历经11小时的车程后到达陕西省城西安。
西安古称长安。大雁塔下的大唐不夜城,是西安的文化地标之一。璀璨的灯光装饰营造出盛唐的繁华景象,带来视觉上的震撼,很多身着各类唐装服饰的少女,摆出各种优雅造型,有的娇羞,有的婷婷玉立,吸引游客眼球,是摄影和观赏的好地方。
跟随导游的指引,我们很快来到了夜市的中心区域,一派灯火辉煌、霓虹闪烁、人流如织的盛世不夜城的景观映入眼帘。大雁塔北广场、玄奘广场等以及西安音乐厅、陕西大剧院、西安美术馆等文化场馆,搭建了不夜城的靓丽舞台。
由于长途跋涉,我们来不及欣赏华丽的宫廷舞蹈,也不能品尝盛唐时期的美食,只是在一栋三层的美食城,吃了碗正宗的西安臊子面,填饱肚子之后,便继续逛街,观赏各种传统手工艺品,观看宫廷服饰拍照等互动活动。
走在步行街上,人流如潮,热浪滚滚,我还为小孙女买了一把她喜欢的印有“大唐不夜城”的油纸扇。作为全国示范步行街之一的大唐不夜城,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独特魅力;在这里让我们体验到了穿越时空的感觉,仿佛回到了那个金碧辉煌的大唐。
二、踏歌天水路,麦积山上人
天气转阴的清晨,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味道。8月3日,早餐后我们上车前往天水方向出发。大巴车从西安进入天水境内时,一路青山相随,云雾缭绕,天空不时还下起了雨来,仿佛夏日里给我们这些从高温火热中一路走来的伙伴们,送来阵阵清凉。于是,大家一时兴起,开始利用车上的电视屏幕与音响嗨歌。万通领队抛砖引玉,何继木等演唱的“夫妻双双把家还”清新脱俗,还有随车的万通公司万副总等的歌声悦耳动听。
不久,我们进入到麦积区境内,道路两边可见花牛苹果,导游说,此果口味好,是当地的特产,还有麦积花椒,果实成熟后呈鲜红色,粒大饱满。
进入麦积区,我们也就真正体验了一回夏无酷署。
午餐在一家农家乐餐馆,大家对餐桌上的烧饼、特色野菜等甚感满意。下午约14时,我们乘车到景区大门合影拍照、打卡留念,然后坐景区专车上山,几分钟后到达验票处,进景区后,大家统一用耳机听讲解员的讲解,讲解员在一块裸露的岩石旁停下说,这里土质就如张掖丹霞的一般,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以其精美的泥塑和壮观的崖壁雕刻著称,其开凿年份仅次于莫高窟,可追溯到十六国后秦时期,至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讲解结束后,3时开始,大家分路线走栈道参观开凿在悬崖峭壁上的石窟,我与王贵明走2号路线。随人流走上了崖壁栈道,慢慢向前移动,石窟里藏着一些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其中的第43、44窟和127窟,记录了西魏时期一位皇后的生平故事,展现了丰富的历史细节。站在凌空栈道上,俯瞰重峦叠嶂的美景,恍若仙境。半小时后从崖壁栈道下来,仰望崖壁上的游客们正小心翼翼,或略带紧张地向前,感受着那份独特的惊险与刺激。感觉人流也是一种风景,特别是1号路线因人多遇上高峰拥挤,直至5时,大家才陆续下山。不过,欣赏千年艺术杰作,感受古代匠人的智慧与才情,大伙也感觉值得。从景区出来,我们向麦积区进发,约18时到达天水市玲兰酒店。
三、打卡经幡道,漫游在美仁
天水,蓝天如洗,气候宜人,是个避暑的好地方,那份宁静与凉意真的有点让人不忍离开。
8月4日,晨起过早后,拿行李从电梯下楼,摄影师叶倩琳见到我说,好精神!我笑了,其实,为迎接上高原,我也放弃了晨练,人是应该有点精神准备的。
7:30上车,有地接导游并自我介绍,姓钱,名“多多”,其实,我想“多多”只是她的网名而已,她们公司的地接导游也都叫“多多”,也许,是图吉祥吧。
非常高兴,在接下来的几天行程中为大家服务。我们决定不了今天的天气,但可决定自己的心情,望大家开心。钱导是位年轻漂亮的女性,标致的身材,一头乌发的长发,还有一双会说话眼睛,言语间透露出了她的职业干练素养。
钱导说,她是天水人。汉武帝起名天水,2700多年历史,这里是秦人发祥地。
天水也是小麦、玉米、马铃薯产区,最美的风景在路上……过去,我曾走河西走廊时,总感觉甘肃是不毛之地,没想到进天水后一路所到之处,青山翠绿,田野如画,钱导还为大家及时讲解了上高原旅游的心理准备与注意事项。
大巴车在两名年轻司机小李与小邹的驾驭下,安全灵活地行驶在前进的道路上,沈楚新不解其故,司机怎么这么了解路况。我说,是车载导航指引的。
中午,我们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莲麓镇莲花山美食生态园就餐,在一栋美食城的二楼包间,菜肴品种丰富,也许是进高原前的午餐,大家也都吃得非常开心。
餐后行车,钱导讲述了临夏马步芳的故事,马步芳作为蒋介石的帮凶,曾凶残地追杀红军,奸淫妇女,与人民为敌,毫无人性,后被解放军打败,逃往台湾,1975年,恶贯满盈的马步芳病死于沙特阿拉伯,被临夏人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车行合作方向途中,一处路标显示,向前是合作,往右是“赤壁幽谷”,在即将到达美仁大草原之前,大家见到“赤壁”字样的大型路标自然感觉十分开心与亲切。
约14:30时,我们到达到了经幡隊道,在美仁大草原公路上空悬挂者经幡着实令人叹为观止。大家下车后纷纷拍照打卡,大巴车则先开出遂道在前方不远处等候。
经幡隧道长约800米,宽14米,高7米。在藏地人们深信,经幡有祈求福运隆昌,消灾灭殃的作用。它是由五种颜色不同的小幡条构成一组。蓝、白、红、绿、黄色幡条,分别象征蓝天、白云、火焰、绿水、黄土或者大地。步行经幡隧道,迎风猎猎的五彩经幡,让我们充满步入藏区的新奇与仪式感。
美仁大草原,是青藏高原特有的高山草甸草原地貌。其形状是由一个接一个,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小草堆组成。这样的景观既特别又神秘。钱导说,一个个隆起的小草丘是美仁草原不同于其他草原最显著的特征。置身美仁大草原,便会油然而生一种返朴归真的自然情怀。
打卡后,我们尚未走过经幡隊道,忽遇刮风下雨,寒意袭人,我们都只穿单衣单裤,特别是来自四四六中学的汪其志老师仅穿短袖短裤。我们迅速沿着经潘道傍边的小沟向停车地靠近,一会儿上车后,风就停了,太阳也出来了,仿佛是美仁大草原上说变就变的天气送给了我们的一个见面礼。
约15:30时,起程赴合作市,行程计划约1.5小时,后沿途堵车。马儿、车子在公路停驻,老鹰在蓝天上盘旋,草原上处处可见观光的人群,也有跳舞蹈的队伍、还有带着音响的歌者,更有人在直播;有人说,堵车也是一种风景,更是一种体验,坐在我身后的万副总一路用手机向车窗外拍摄视频,大家也纷纷抢拍美景。堵车2个小时后,车才缓缓开始挪动,堵4个小时后,车子正常行驶一会儿又被迫停下。听说堵车原因是当天遇上了藏人的雪顿节,加之美仁大草原旅游季的火爆以及景区的开发管理尚未成熟。男同志下车找不到洗手间,后来,我们只得自行找地方方便。车上女同志下车后的方便事宜则另辟蹊径,她们找到一处略有遮挡的坡地边用出集体打伞的主意,便轻松地解决了问题。
来自官林63岁原工程师沈楚新,下车方便后,迟迟未归,原来他乘堵车之机,在草原公路上随车跑步,而且,老沈早已把导游之前提及的高原旅游注意事项抛到了九霄云外,每天除早餐外,仍不离酒;不过老沈过去便有高原旅游并喝酒的经历,因此,他的身体素质好,并非常人所能为,对于他跑步、喝酒、旅行的爱好,我戏称其为“铁人三项”。草原公路上举目所及的美景让我们忘却了堵车的烦恼,后来,在当地交警的疏导下,大巴车得以前行,毛牛群,牧场、佐央秀木牧家乐等路边景色被甩在车后。
当然,这一路我们所看到的可不仅仅是一个经幡隧道,在打卡了经幡隧道之后也领略到了美仁大草原的大美大奇
8时30分,我们到达导游推荐的拉咱林卡农家乐晚餐,汪老师喝酒暖身,老沈、老张、何继木更少不了酒,大家吃了手抓羊排,毛牛肉,荷兰豆炒木耳,生菜鱼,清汤面等;另外,女同志一桌也吃了订制的烤羊腿大餐;餐后,约22时30分到达合作市欣然大酒店入住。
四、拉卜楞寺走,花湖景观情
合作的清晨,略有凉意,但阳光正好。8月5日,起床洗漱罢,我与王贵明下楼在欣然大酒店前的马路边转了一会儿,于6时30分在遇见你粥铺过早。
餐后上车,迎着初升的太阳,我们前行的首站是拉卜楞寺。时间不长,道路前方出现了“中国拉卜楞,世界藏学府”的大型宣传标语牌。位于夏河县的拉卜楞寺,是国内仅次于布达拉宫的藏族寺庙群,号称“世界藏学府”,也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历史古迹。进景区后,我们首先来到了转经长廊,这里是全世界最长的转经通道,总长超三公里,共有二千多个转经筒组成;我们只是随着转经的人流,手推经筒前行了一会儿,接着,参观由寺庙专职喇嘛讲解的有关殿堂,了解这个寺庙背后的故事。
10:39时,我们从拉卜楞寺出发,11:10时,经桑科大草原,车外右边风景是湿地,左边是彩色油菜花田。钱导开始讲甘肃玉树州地震的故事,与当地天葬等习俗,以及藏医对医学的贡献。
午餐在清真大胡子手抓美食城,看着桌上的手抓羊肉、炒毛牛肉,木耳炒牛肉等菜肴,老沈酒瘾又上来了,可是,店主人又出面阻止:本店为清真寺饮食,拒绝饮酒。老沈只得作罢。主食米饭与牛肉面片以及手抓羊肉等口味好,深受大家喜欢。
午餐后,我们来到了白龙江跨两省的郎木寺镇。一部分人进郎木寺参观,我与王贵明等则在镇上溜达一圈。位于甘川两省交界处的郎木寺镇,号称“藏区第一镇”。这个小镇因秀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俗风情以及浓郁的宗教氛围而闻名。
从郎木寺出发,钱导游开始讲红军当年过草地的故事。1935年8下旬红军在若尔盖草原等地过草地,战土当年三怕,怕踩不稳、怕食难、怕睡后不醒;因而,重走红军路,让我们更懂得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约17时,我们来到了花湖景区外,乘坐一段景区内交通车到达观光区,置身于若尔盖花湖,映入眼帘的是蓝天白云,草青花香,每一寸土地都充满了生命的气息。行走在栈道上,微风轻拂,仿佛能听到风的低语,感受到水的温柔。
花湖是若尔盖草原上的一个景点,老沈老张等一马当先,绕花湖栈道一周,步行二万五千步。
若尔盖草原之美,仿佛天空之境,触不可及。
夏日的花湖,阳光映射,温柔尽显。万通李淑芳副总,也是一路向前,拍风景,还为我等拍照片,并兴高采烈地现场拍视频,她说自己是旅游体质,其天真烂漫的心情溢于言表;万通万副总克服高原反应,也坚持行走栈道,览一路风景,并与摄影师叶倩琳一道,抓拍实景,抢拍照片,我与王贵明、何继木等也不失时机地拍了几个镜头。
花湖,这里不仅是中国最美的湿地之一,而且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如藻类、苔藓、蕨类等植物,以及野鸭、高原多种濒危鱼类和黑颈鹤等珍稀动物,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傍晚时分,花湖在落日余晖的映衬下,其静态与动态之美达到了极致,让人流连忘返。
然而,花湖的美景不仅仅是一种视觉,它还承载了一种深厚的历史意义。若尔盖花湖是红军长征经过的草地,因此,当我们游走在美丽的花湖,不禁想到当年红军长征过草地的场景,想起那些为了革命牺牲的红军战士,美丽的景色是红军先烈们,用年轻的生命换来的,这种情怀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与自由。花湖之美与红军长征的历史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
在这里,时光不言,只需用心感受。生命不语,尽在这片自然之中。
离开花湖,当晚我们夜宿若尔盖县馨亚克酒店。
据路标显示,若尔盖县城距九寨沟仅20多公里了,到酒店后,我与王贵明步行十多分钟便来到了县城的一条繁华街道上,在一家面食店,我们吃了碗正宗的当地牛肉宽拉面;笑颜可掬的师傅,热情好客的老板娘,以及服务周到的伙计,让我们印象深刻。之后,王贵明还在一家副食店买了些青稞酥之类特产,然后回到酒店约12时入睡。由于若尔盖海拔3400多米,因而当晚在酒店入睡醒来后,难以入睡。也许是高原反应,第二天,大多数人都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