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踏雪登峨眉山(散文)

精品 【东篱】踏雪登峨眉山(散文)


作者:滴善斋 秀才,2386.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29发表时间:2024-08-17 08:39:05
摘要:峨眉山,峰峦叠嶂,云绕雾锁。金顶之上,佛光闪耀,似梦似幻。山间古寺钟声悠扬,梵音袅袅。拾级而上,清风拂面,心灵沉醉在这自然与人文交织的胜境,忘了尘世纷扰,只留纯净与安宁。

【东篱】踏雪登峨眉山(散文)
   大凡信佛之人,定知普贤菩萨,其为“华严三圣”之一。而普贤菩萨的道场峨眉山,更是令人心驰神往。那山间的云雾,寺中的梵音,皆透着神秘与庄严,让人在此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峨眉山景区面积达154平方公里,由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四座大山组成,而通常所指的峨眉山便是大峨山。大峨、二峨两山相对,远远望去,双峰缥缈,恰似仙女精心描绘的秀眉,美不胜收。诗仙李白曾为此惊叹,留下“峨眉高出西极天”,“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的千古名句。
   山中的佛教寺庙众多,香火旺盛。那26座寺庙承载着人们深厚的信仰,其中8座重要寺庙的佛事频繁,梵音袅袅,钟声悠悠,让人的心灵在这宁静祥和中得到抚慰与净化。作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峨眉山的佛教文化源远流长,深厚的底蕴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峨眉山的气候多变,常年云雾缭绕,细雨纷纷。那弥漫山间的云雾,如同梦幻的轻纱,时而轻柔地飘动,时而浓密地聚集,将山峰装点得如梦如幻。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层峦叠嶂的雄伟山势与气象万千的秀丽景色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妙景观。
   这里,既有清代文人概括的“金顶祥光”“象池月夜”等老十景,又有现代人发现的“红珠拥翠”“虎溪听泉”等新十景。“金顶祥光”中,阳光洒在金顶之上,闪耀着神圣的光辉,让人感受到天地的壮阔与宏大;“象池月夜”里,宁静的夜晚,明月倒映在象池之中,如诗如画,令人陶醉。而新景“红珠拥翠”,那鲜艳的色彩与翠绿的背景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虎溪听泉”处,潺潺的泉水声在山谷中回荡,宛如天籁之音,使人忘却尘世的纷扰。
   无论是新景还是旧景,峨眉山的每一处景致都蕴含着大自然的神韵和人文的魅力。它们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让人在这山水之间,领略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文的深厚积淀。峨眉山,不愧是“秀甲天下”的胜地,它的美,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间。
  
   二
   说起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的普贤菩萨,其象征着理德与行德,在佛教的光辉中熠熠生辉。她与象征着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萨相对应,同为佛祖释迦牟尼的左、右胁侍,共同演绎着佛教的深邃与宏大。
   在那古老的《悲华经》记载中,阿弥陀佛为转轮王时,名为泯图的第八王子于宝藏佛前发下宏大誓愿,要在不净世界修菩萨行,立志修治庄严十千不净世界,使其如青香光明无垢之境,且教化无量菩萨,令其心净,皆趣大乘,充满他的世界。也正因如此,宝藏佛为泯图授记,改号为普贤。在《华严经》里,普贤菩萨劝人广修十大行愿,成为众生成就如来功德的重要法门。而普贤菩萨的说法道场,相传就在那云雾缭绕、秀丽峻美的四川峨眉山。
   峨眉背夫,是我身边一道别样的风景,他们如同岁月长河中的坚定行者,用脊梁背负着生活的重量,用脚步丈量着大山的高度。他们与泰山挑夫、华山轿夫有着相似之处,却又因其独特的民族身份而显得与众不同。世世代代的羌人背夫,以俯身前行的姿势,背负起了子孙后代的希望,也背负起了“秀甲天下”的峨眉山。
   当东汉顺帝永和六年,印度佛教随着贸易的脉络传入峨眉,建寺传教的浪潮兴起,背夫这一职业便应运而生。峨眉山道崎岖蜿蜒,如同人生的坎坷之路,生产、生活物资的运输,全依赖着背夫们的坚韧与力量。他们一步一步,从山下到山巅,汗水洒落在每一级台阶。
   大唐年间,诗人李白游历峨眉,让背夫将他背上白水寺。在那里,他有幸聆听广浚师父抚琴弹弦,万壑松声般的琴音令他陶醉,诗意泉涌,留下千古不朽的诗篇。当我们沉醉于《听蜀僧浚弹琴》的美妙意境时,又怎能不为背夫们的默默付出与坚守所感动?他们是这诗意背后的无名英雄,用汗水与辛劳铺就了诗人的灵感之路。
   明神宗年间,朝廷赐予重金重修白水寺,那完全仿照印度热那寺修建的“无梁砖殿”,每一块砖瓦都凝聚着背夫们的心血与汗水。他们背负着重物,在陡峭的山路上艰难前行,每一步都充满了力量与坚持。
  
   三
   如果你想要看到雪白雪白的雪,就来冬天的四川峨眉山吧。这里的雪景,宛如一场梦幻的盛宴,只要来到峨眉山的山顶,便能让你沉醉在这银白的世界里,尽情享受雪的魅力。
   我们乘坐的车沿着蜿蜒的山路缓缓前行,来到了峨眉山的半山腰。我迫不及待地往窗外一看,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只见雪白的雪花随风飘扬,如同轻盈的舞者在空中尽情舒展着身姿。那些被冰包裹住的植物,宛如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组成了一幅幅美丽绝伦的图案,让人惊叹不已。一些树枝上堆积着雪白雪白、厚厚的积雪,它们沉甸甸地弯着腰,是在向我们敬礼,欢迎我们的到来。
   车子继续前行,终于到了雷洞坪。当我下车的那一刻,眼前的美丽景物让我惊呆了。漫天飞舞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轻轻地落在我们的身上,瞬间化作了晶莹的水珠。我们每吐出一口气,都清晰可见,那白色的雾气在寒冷的空气中迅速凝结,时间都被冻住了。
   我蹲下身,在地上捡起几堆雪,入手的感觉是硬邦邦的,很难捏软。我不禁想象,这样硬的雪团要是砸到了别人的身上,肯定会让人痛得哇哇大叫。可即便如此,孩子们依然在雪地中欢快地奔跑着,嬉戏着,他们打着雪仗,欢笑声在山谷中回荡。
   站在这片洁白的世界里,举目四望,连绵的山峦被雪覆盖,像是一个个穿着白色披风的巨人。远处的寺庙在雪中显得更加庄严肃穆,钟声在寂静的山谷中悠悠回荡,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脚下的雪地,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那是雪与大地的私语。
   雪花依旧在飘舞,我与这雪景融为一体,成为了这白色画卷中的一笔。我知道,这片雪景将会永远珍藏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我心灵的慰藉。
  
   四
   峨眉山,这座承载着无数传说与神秘的仙山,一直以来都在我的心头萦绕。而金顶,更是那无数神秘与壮丽的汇聚之地。
   普贤菩萨的道场,峨眉十景的精华,日出、云海、佛光、圣灯,每一个景观都如诗如画,如梦如幻。想象中,那日出的浩瀚壮阔,黎明前的丝丝红霞,如梦幻的笔触在天际勾勒出美妙的弧线,直至一轮红日跳出天边,万道金光普照大地,是何等的震撼人心。云海的奇绝无双,白云如棉絮般在千山万壑中涌动,山风乍起时,波涛起伏,群峰隐现,置身仙境。
   站在这云雾缭绕的金顶,虽不见那期待中的奇景,但我感受到了一种宁静,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平和。或许,这就是菩萨的指引,让我在这看似的遗憾中,领悟到人生的无常与真谛。美景固然令人向往,但比之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坚守与信念。
   云雾中的金顶,虽不见其真容,却更添了几分神秘与庄严。也许,真正的美好并不总是以我们期待的方式呈现,而是在那不经意的瞬间,触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失落中找到希望,在迷茫中坚定方向。
   继续前行,重达660吨的金顶金佛矗立眼前。这尊高达48米的佛像,由台座和十方普贤菩萨组成,象征着阿弥陀佛的48个大愿。台座四面,普贤菩萨十种广大行愿的文字熠熠生辉,外部花岗石上精美卓绝的浮雕装饰,无不展现着能工巧匠的智慧与心血。这尊金像设计完美,工艺精湛,堪称铜铸巨塑的旷世之作。
   按照善男信女的朝拜习俗,我随人群围着这尊露天十方普贤像金像缓缓转动。每一步都带着敬畏与虔诚,转完三圈后,恭恭敬敬地顶礼膜拜,在心底默默许下心愿。此时,迷雾如轻纱般紧紧包裹着耸立云天的普贤菩萨,让其更显神秘与庄严。
  
   五
   峨眉山,这座充满灵气的名山,在登顶途中,“人猴和谐”无疑是一道不可或缺的靓丽景致。
   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便能与藏酋猴,也就是那被人们亲切称为“峨眉猴”的精灵们相遇。它们因生活在这佛教名山,得了“猴居士”“猿居士”的雅号,当地山民口中的“山娃儿”,更是透着一份亲昵。
   听闻它们在十多种猕猴中体重最大,四肢等长,尾短于后脚,成年猴两颊和颏下那一圈须状髭毛,为其增添了几分威严。这些猴子喜欢群居,每个家族由十多只到三十多只组成,大群甚至可达百余只。它们虽是杂食性动物,野果、植物嫩叶、昆虫却是主要的食物来源。
   这些灵巧聪明的猴子,却也给游客带来了不少“意外”。在一线天,我见到一位中年妇女满脸愁苦,原来是遭遇了猴子的“抢劫”。她那精致的花包包,此刻正被猴子挂在悬崖峭壁的树枝上晃荡着,让人既好气又好笑。有人提议她去找管理人员,可大家心里也明白,面对这些调皮的家伙,往往也是无可奈何。“峨眉山的猴子成了精”,这句看似玩笑的话,在此刻显得如此贴切。
   听人说,只要不与猴儿戏耍,一般不会有问题。细细想来,的确如此。当我们以尊重和敬畏的心态对待它们,不主动招惹,不随意喂食,保持适当的距离,猴子们也只是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在生活,偶尔与人类产生一些有趣的交集。
   或许,这就是“人猴和谐”的真谛。在这片山林中,猴子们是自由的生灵,我们是匆匆的过客。当我们学会尊重它们的天性,遵循自然的法则,便能共享这片山水的美好。人与猴,在峨眉山的怀抱中,各自安好,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生动而和谐的画卷。
   让我们怀揣着对生命的敬畏,对自然的热爱,继续在这峨眉山的旅途中,探寻更多的和谐与美好。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用爱去呵护,“人猴和谐”的景致将会永远延续下去,成为峨眉山永恒的魅力所在。
   生活或许会给我们设定种种前提,或许会让我们面临艰难的抉择,但只要我们坚守内心的纯净与坚强,怀揣着爱与温暖,就一定能够跨越重重障碍,找到那个最真实、最强大的自己。
  
   2024年8月17日原创首发于江山文学
  
  

共 381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如仙女峨眉。李白曾在此留诗。山中寺庙多,气候多变,云雾缭绕,景观奇妙,有老十景、新十景,自然神韵与人文魅力相融,游客甚多。普贤菩萨在这里说法,他象征着理德和行德。作者关注了峨眉背夫,他们是峨眉山一道坚韧而悠久的风景,曾背过唐朝的李白,背过明朝的砖瓦。冬天,到峨眉山看雪吧,那是梦幻般的美和魅。雪中有欢快,有庄严。金顶有神秘,有壮丽,想象中的日出和云海虽不见,心却变得宁静,有别样领悟。金佛精美卓绝,可谓是铜像的旷世之作,善男信女虔诚朝拜。猴子可爱不失调皮,人猴和谐也是峨眉山的一道美景。以热爱和敬畏之心行走峨眉山,让人猴和谐这道风景永驻,这是作者对峨眉山,对动物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散文人景交融,情景交融,笔力不俗,思绪纵横,有自然风光的细致描绘,也有人文历史的深度挖掘。散文关注了佛教文化,对峨眉背夫有悲悯观照和厚重情思,梳理峨眉背夫的历史脉络,让人感受到峨眉背夫这个职业背后的隐忍,艰辛与伟大。散文对自然,对生活的感悟细腻,精当而深刻。深度美文,推荐阅读。【东篱编辑:简柔】【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81700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简柔        2024-08-17 08:44:39
  峨眉天下秀,背夫,金顶,金佛,猴子,雪都是这里的风景,背夫的艰辛,金顶的神秘,金佛的卓绝,猴子的机灵,雪的梦幻之美,给人印象深刻,心动不已。请随滴善斋老师走进踏雪峨眉山,感受峨眉之秀,之神奇。感谢老师赐稿,秋日清爽。
回复1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8-17 14:31:50
  谢谢怀才老师这么高的评价,辛苦你了祝怀才老师身体健康!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8-17 10:21:51
  峨眉山,堪称一部经典,要写峨眉山,下笔就是难点,作者以佛意写之,山的性质立现。文章涉及的人文知识十分丰厚,作者有以人文关照的情怀,所以才驾驭得了一座山。峨眉山也是民俗的山,发生在山上的故事,刻在山上的风景,都在作者笔下涌现。如果要我写,我可能去缅怀苏东坡了,角度不同,这就是阅读的价值。滴善斋老师的游记,写出了韵味,有磅礴之势,更有纤巧之趣。
怀才抱器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8-17 10:24:20
  用脊梁背负着生活的重量,用脚步丈量着大山的高度——这是一直艰难,也是普通人的生活,作者落笔于此,透着民生的情怀。峨眉山不仅仅是美眉的审美经典,更是劳动人民用肩膀加高的山。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8-17 14:33:57
  谢谢怀才老师的鼓励,我会努力的!
4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8-17 10:30:53
  云上金顶,天下峨眉。风景素雅,却包容万千,佛教文化让人心灵释放,龙老师笔下的峨眉有着一份宁静与超脱,面对生命的抉择,如何做最真实的自己。好文拜读学习了,问好老师,秋祺,佳作频频!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4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8-17 14:34:25
  谢谢欣然美女老师的精彩评论和鼓励,问候你,顺祝秋祺!
5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8-17 11:27:58
  峨眉山,同样是令我向往的山岳,无论老十景还是新十景,都时刻在召唤我。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走不动了,不妨考虑下峨眉山的轿夫,也“享受”一次。峨眉山的猴子,可是名声在外,也对我散发出魔力。老师的美文,很好的攻略。拜读学习了,秋日愉快!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5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8-17 14:34:58
  谢谢韩格老师的美评,有机会一定要去峨眉山看看,顺祝秋祺!
6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8-17 11:38:34
  峨眉山,因与佛有缘、因有梦幻般的自然景色而得名。文学功底不深的人是写不好峨眉山的。美丽的雪景,猴子的调皮机灵,游人对佛的虔诚等,让读者感受到峨眉山的神奇,给读者留下很深的印象。美文佳作,点赞学习,祝福老师!
回复6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8-17 14:35:23
  谢谢红花草老师的美评,祝你生活愉快!
7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4-08-17 14:18:09
  早就听说过“四川有座山,离天三尺三”,这就是素有“秀甲天下”之称的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海拔最高的一座,最高峰万佛顶海拔达到了3099米,绝壁凌空起,一览众山小,我想,那“红日出东方,金顶览云海”定会最壮观的人间胜景。没想到,滴善斋老师笔下的雪中峨眉,更是美轮美奂。这是一片圣洁的世界,自然风景和佛教文化相得益彰,更加令人心驰神往。观赏最美丽的风景,找到最强大的自己,这就是旅游的意义吧。还有一个没想到,这么高的山,又是下雪天,竟然也有“挑山工”,令人心生敬意。拜读好文,快乐一天。点赞、问好,敬茶!
回复7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8-17 14:36:11
  谢谢雪胎梅骨老师的精彩评论和鼓励,你的评论总是那么美,让我的拙作锦上添花。顺祝秋祺!
8 楼        文友:淡墨花开        2024-08-17 17:00:32
  老师的的文字真美,文采飞扬。无论峨眉山的自然风景还是人文景观,一路读来都让人忘难。上黄山时,就看到黄山上的挑夫,从心里心疼,从心底敬佩。游客空走还累得气喘吁吁,何况肩上还要挑着上百斤的重担呢,情何以堪。美文拜读点赞。
回复8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8-17 20:06:05
  谢谢淡墨老师的美评和鼓励,峨眉山有写不完的东西,我写的不够好!顺祝秋祺!
9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8-19 08:51:22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明显感觉到善斋老师的文笔有了跳跃式的进步,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祝贺善斋老师,为你喝衫!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