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香】我写下的每一篇文字,都是我认真活过的证据(随笔)
人不必害怕老去,所有伪装与挽留年轻的办法,在岁月这把杀猪刀面前,一切努力和挣扎都是徒劳。重要的是在年轻的时候,是否认真努力的活过,用那些曾经担起的责任,那些曾经累积的历练,好去应对老去的日子。
以前码字喜欢弓张弩拔,恨不得每句话都能剜痛人心,老了则渐藏拙,可以含而不露,可以欲说还休,对于人生的悲喜,可以用钝刀慢割,也可以用文火烘焙……
“与尘世相爱 跟生活和解”这句话,我觉得更适用于我们50后。人生已经过大半,许多事情逐渐放下,好事坏事,终成往事,这不是绥靖,而是澹泊,人生如逆旅,谁都是过客,总不能永远生在对往事的记恨中。
常去的温泉浴室,每天都有一群老家伙们在盘据。
只要有人引起话题,比如俄乌战争、中东石油,比如高速塌方、延迟退休,总能引起一番热烈的讨论。
多数时间是一个腆肚拄杖,典型糖尿病人体态的胖子在提纲挈领,几个拥趸在附和:“还是教授说得对。”
胖子还时不时地说,他曾经写过几本什么什么书,得过什么什么奖之类的......
一副睥睨天下的样子。
我从不插嘴参与讨论,只是静心享受温泉给人带来的丝滑和惬意。
本是草根的命,操君王的心,何用之有?
只是觉得人到年老以后,完全没必要炫耀自己一生的成就,如果名气真的很大,不用炫耀人家也知道,如果不大,既使炫耀人家也不认。
莫不如有个强健的身体,让人一眼便知,那才是真正值得炫耀的资本。
居家时间长了,难免会闷,也会去远山近水处走走。
大凡好的景色所在,人总是乌泱乌泱的,许多人由于文化水平所至,词汇量有限,在美景面前,总能听到一片高频哇哇哇。
这就是汉语的粗鄙化吗?
就拿表达美好的词来说吧,汉语有很多很美的词汇,比如 “姹紫嫣红,草长莺飞,花团锦簇,落英缤纷……”到如今只剩下了,“卧槽!牛!加油!挺住!”若干年后,我们真不知该给后人留下什么样的,可以用于表达的语言了。有句话说:“老得慢些,死得快些”。
咋听上去,让人感觉有些不得其解,其实,这句话把人生至理说得很透彻。
简单地说,一个人应该尽力让自己老得慢一些,所谓的慢,就是保持心态年轻,活出质量,而一旦面临死亡且回天无术时,那就来个速战速决,用以做到对生命的达观,别违背客观规律作无谓的 “挣扎”。我觉得,这一慢一快,也是我应该效仿的样本。
路过一个高档小区,一个穿白色保安服的保安,正在大声训斥一个拾荒妇人,大概率是妇人违反了小区的管理规定。
尽管妇人越是唯唯诺诺,白衣保安越是趾高气扬,最后还是把妇人袋子里十几个废瓶子倒掉,把袋子没收了。此时我觉得,人性最大的恶,就是在自己最小的权力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为难别人。但凡有良知的人,都是带着包容的眼光去看世界,带着怜悯的眼光去看底层的人们。而许多人恰恰相反,他们带着赞美的眼光看待高层社会,带着傲慢而不屑的眼光看同类,对于那些生活条件过得比自己差的人,一脸鄙夷,同时带着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三年口罩时期,这样的事还少吗?小区外边的幼儿园和养老院是斜对门,经常路过,发现一个有趣的现像:幼儿园课间时,都是父母隔着围墙从外往里看;而敬老院放风时,都是父母从围墙里往外看。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在看自己的孩子。
从外往里看,往往是脸上洋溢着幸福,而从里往外眼巴巴的看,难免有几分凄凉,外面的人能等到孩子出来是唾手可得,而里面的人等到孩子进来,却不是一件易事。
一个人走近你,或者远离你,都是正常的人世聚散,它最多关乎人情冷暖。
在这个世界上,想说的话太多,而能说出的话还是太少......
刀刃向内,转而自励。坚持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意义是此后的每一步我都会觉得踏实。
人在向后光阴中,任何敷衍和苟且,都是对生命的极大不敬。
所以,我写下的每一篇文字,都是我认真活过的证据。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