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森林爷爷(散文)
每次去三爷爷家,就等于走进了森林。三爷爷的家坐落在深山里,被青山堵了个严实。青山上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林海。
山沟里的太阳落得早,起得晚。天还没有大亮,三爷爷就起来了,穿上他的防水靴子,清亮亮打一声口哨,山羊从羊圈里呼啦啦飞奔而出。三爷爷就像领头羊,飞奔在前。长期与羊为伍,三爷爷的身板硬朗,腿脚利索,健步如飞,带着他的羊群,扑向大山。寂静山林迎来了第一拨客人。阳光在斑驳的树丛间跳舞。山里的草丰。羊在山里跑,一个个长得格外壮实,都是粗壮的山羊。退休十来年了,天天如此。人们忘记了他的名字直呼他是“老羊倌”。
其实,三爷爷是有清闲养老的资本的,完全可以找个敬老院待着,舒舒服服,但三爷爷说,那样会死得早,不适合他。他从小就是放羊倌,是共产党改变了他的人生,有了工作。他要给自己的人生一个圆满,叫“首尾呼应”。
下午五点左右,夕阳西下,三爷爷又要出去放羊了。山沟里的天似乎格外的小。被大山遮挡,视线并不明朗。黄昏总是过早锁定了爷爷居住的大山。金黄的光线在每一个树叶间跳舞。捉弄每一片树叶,树叶抖擞精神,与阳光共舞。一眼望不到边的林海,就像无边无际的墙,阻挡了三爷爷的眼,眼前天空变得狭小,云彩在天空流浪。开始这里在三爷爷眼里就是坐井观天。他和我说过向往外面的世界。尤其他的家乡山东,对我讲起一望无际的麦田,眼睛里充满欢喜,他说今生回不去了,只能在梦里回到那久别的田野,闻一闻麦子的香气。他其实是没有多少故事的,但每次讲故事,就是“山东故事”,我心中知道,三爷爷的乡愁在晚年越发浓厚了,他肯定想回去看看,这也是他的“光宗耀祖”,尽管没有大出息,但东北的森林生活让他感到幸福,想给老家的人说道一下。
我问三爷爷,回家带什么?光宗耀祖是要很多东西的,不能空着手。这是为难他。
爷爷家里唯一的物件就是野山参,一个不大的野山参被泡在一个透明的玻璃缸里。这是三爷爷放牧时候挖到的,透明的嫩白的小身子骨,小小的脑袋,说野山参像人,的确没有错。野山参泡在酒里,长年累月放在那里,看着喜欢,喝不喝就不得而知了,那是他的骄傲,那是他偶尔遇见的,走遍整个大山寻得的。在他眼里就是无价之宝。他也一边放牧一边挖野菜。也经常采摘新鲜的野菜给我们捎过来。
三爷爷说,再用心点,看看能不能发现野山参。他是想准备回老家的礼物了。
我们住在镇子里,不常去深山。大山对他的馈赠是无穷无尽的,他和青山处久了,渐渐离不开大山,整个人都和山化为了一体。所以他说过谁走他也不走,他生是山里的人,死是山里的鬼。只有说起回山东,他肯松口。
三爷爷生活节俭,几千元的退休金,也不怎么花。人们都以为三爷爷的钱都攒得发霉了,他却到处借钱。只说邮寄给老家的亲人。据我们所知老家也没什么亲人了,都是远亲。我们家里的人都奇怪三爷爷省吃俭用把钱都给了谁。我试探过,养羊要买羊羔子,也活不了很多钱。三爷爷说,攥着呗。植树?无边的森林也用不着三爷爷植树啊,我们想不出他的钱的用途。
谁都知道三爷爷没儿子,最近三爷爷不知从哪冒出个儿子来。三爷爷叫他小参。听说是三爷爷捡的那个人参变来的。这是俏皮话。意思是来历不明,有点像童话故事。小参长得又白又胖,就像三爷爷养在酒缸里的长白参。他和三爷爷吃住在一起,还帮三爷爷放羊。还有更稀奇的呢,三爷爷不仅有儿子,还有老婆,几天之后,三爷爷家里就多了一个又白又胖的白娘子。寂静的山沟里开始热闹起来了。来山沟里办事的人惊奇地发现,三爷爷也变得年轻了,都快成神仙了。三爷爷每天仍旧放他的羊,只是回到家,烟袋早就有人给装好,炕也烧得热乎乎的。暖暖的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儿子也孝顺,每天都在不停地劈柴禾,柴禾都成一座小山了。去了城里的老人们有的和子女相处不好,搬回来了,有的老人孤零零地独自住在这大山里,免不了怨天尤人。三爷爷却是儿孙满堂,笑逐颜开,有时候也邀请村里的老人来家里坐坐,孤独山沟,被现代的繁华遗忘的角落,却因为这温暖的一家人的存在而充满了生气。进山的人也喜欢在他家停歇,讨口水喝,聊聊大山,说起大山,三爷爷有三天三夜都讲不完的话题。山里的一草一木他都知道。不过说棒槌,三爷爷就闭口了,棒槌是山里的宝,如何轻易说得。挖到野山参,那是多么大的福气。人们找机会也说起他的儿子小参,不仅疑惑地问:“小参真是你儿子?”
三爷爷听了,不仅瞪圆眼睛吼道:“儿子还有假?”
“那你媳妇?”
三爷爷更来气了,吼道:“她就是我媳妇,不是坑蒙拐骗,是三媒六证娶回来的!”来人被闹得灰头土脸。
于是多事的人不再追问。
人们发现,有一天,小参和白娘子突然消失,三爷爷没事人似的,该放他的羊还放他的羊。山沟里的人议论那娘俩就是骗三爷爷的钱。三爷爷一生清白自律,不沾女色,没想到晚节不保,老了还风流潇洒一把,赔了夫人折了钱,不值得。村里人的议论没有干扰三爷爷的心情。三爷爷照样在山上放羊,挖野菜。有时候从山上采一些花种回去种,每到春天,房前屋后都开满了鲜花,就像一个大花园。整个山野村,就他的门前漂亮。一个孤独的老人在大山里有滋有味地活着。春去秋来,这位老人从没离开大山一步。就像大山忠实的看护者,尽管村里的人越来越少,都去了不远的镇子里或者更远的地方。
其实,三爷爷是很有存在感的。林区要给三爷爷一份补助工资,他全部拒绝,山林防火,人人有责。他说是责任,就用不着发钱。林区过意不去,就按时送些米面生活用品。
最近,三爷爷病了,我们去看他,可怜他一个人,没有人照顾他,也没有钱治病。我们提了好多礼物,打算住些日子陪陪他。我们进了屋子,就被眼前的景象吓到了,只见小参和白娘子都在跪地求他,要把他接走。白娘子和小参都开着房车来的,车子看上去很高档,白娘子据说是个老板娘,还有自己的公司。
三爷爷倔强摇着头,说什么也不走出大山。
和以前一样,白娘子就在三爷爷家住下了,这次她放弃了公司,陪三爷爷住在山里。
好奇的人们都不知道三爷爷哪来的运气,遇见一个白富美死心塌地陪伴他。
我们也好奇地和妈妈讲,妈妈知道些蛛丝马迹,年轻时候,三爷爷成天吃窝窝头,把自己的工资都寄给了一个人。人们都说他傻,可能是好人有好报,感动得白娘子下凡来了。
妈妈的话让我恍然大悟,我猛然想起三爷爷的相框里,古色古香的金属框架,有一个放大的相片,相片是一个长辫子的姑娘,这些年来,天天挂在墙上,冲他微笑。那就是他心里的老婆,忽然有一天跋山涉水跑过来,缘他一个梦。
那小参呢,妈妈说是三爷爷和白娘子共同扶养的孤儿。当然就是三爷爷的儿子了。
我猛然醒悟三爷爷原来从来都不孤单,好人怎么会孤单呢,吉人自有天相,我愿善良的三爷爷一生平安!
三爷爷的故事是传奇,在当地传开了,人们都羡慕他好人有好报,多少年的缘分都能续上。三爷爷最近好点了,挨过那段艰难的日子。他立即打发白娘子和儿子回城工作,自己有拄着拐棍去了森林边。
三爷爷的称呼还是以前的,最近人们干脆叫他“森林爷爷”,因为林区宣传护林模范,就称呼他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