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人世间】我和大二学生(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人世间】我和大二学生(散文)


作者:姜志宝 举人,4128.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10发表时间:2024-08-18 15:30:43
摘要:大二学生停下脚步,指着挂满玉米果实对我说道:“你知道玉米能长成现在这样,又能挂满沉甸甸的果实,晓不晓得有一首古诗,描写了农民与土地粮食之间的关系吗?”我灵机一动连忙背诵在小学学过的一首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亲戚家大二学生暑假到我们农村家里玩耍。大二学生家住城市从小学习好,被家长送到更远的大城市一所名校上了几年高中,后来也考上了有名的大学属于理科男。大二学生不管是上高中或者是上大学,一到寒暑假总要抽时间到我们农村家里玩上几天。我是一名快要毕业的初中生都属于学生时代,与大二学生共同语言谈不上多少,因为一个是大学生一个是初中生,在广阔的视野和知识储备上不在一个档次。但大二学生没有傲气十足的表现出现,有时帮助或者指导我解决暑假作业上的一些难题,有时也给我讲一讲大学校园发生的逸闻趣事。我感到更为有趣的是,大二学生还给我讲了不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人励志感人的故事。
   大二学生上高中的时候,不管寒假暑假一到我们家里,第一句话就问我:“山顶那个旧寨子周围树木长满了没有,通向寨子一条路径,是不是也被树木野草覆盖住了?”我如实回答说:“路是通的,寨子周围树木越长越高大!”因为这个寨子离我们家不到两公里,寨子里有一块肥沃的土地,家里人舍不得把这块土地荒废掉,年年都还在正常耕种。今年暑假大二学生第一天一到我们家里,就让我陪着他要到寨子上看一看。但家里人告诉大二学生让他不要急着去看寨子,休息到第二天再去看寨子也不迟。当然大二学生有知识又有文化非常懂道理,接下来就让我陪着他在我家周围走一走看一看。
   大二学生记忆力相当好,我和大二学生行走到我家一块生长玉米的地方,他指着玉米地边一棵柏树下讲到,说我们家里人曾经挖出生活在水中的一只鳖,还给孩子们煮着吃了。关于这只鳖为什么会在一棵柏树下土洞里,至于是不是一直生活在土洞里谁也说不清楚。不过,我家这块土地相隔一条小河流不远,也许这只鳖走错了方向,不得已就在一棵柏树下土洞里暂时休息了几天。大二学生一边行走一边零零碎碎告诉我这些,但我对这件事一点印象都没有了。另外我和大二学生走到一个老坟墓前方时,大二学生又把当年发生在,老坟墓周围的一件事说了出来。老坟墓有八座无姓氏坟墓,一年四季荒草萋萋孤零零的坐落在我家土地与山林交界之处。因为每天晚上在老坟墓之间或者周围,发出了不同的怪叫声有些吓人。家里人说从来都没有出现过这种吓人的声音。过了一段时间,家里人实在忍不住非得要去看过讲究,但家里人胆量都小不敢独立去冒这个险。原来正好上高中的大二学生暑假到我们家玩耍,家里人就带着我们几个孩子一起壮壮胆量,偷偷摸摸地到了老坟墓周围仔细一观察,蹲守在老坟墓前方发出怪叫声音是一只狼狗。当时家里人向狼狗丢了两颗石子,一颗石子大约落在了狼狗的脑袋上,狼狗就这样逃之夭夭了。过了一个晚上在老坟墓前方,在也没有听到狼狗怪叫的声音了。后来,家里人又走进老坟墓之间去看一看,当时就看到在荒草丛中有狼狗的旧窝巢。家里人一气之下每年都要把老坟墓上,生长的荒草树木统统用弯刀梳理一次。这个办法真有效果,狼狗再也没有出现在老坟墓周围了。大二学生说起狼狗在老坟墓前方演绎出来的故事,当时当晚我不但参入其中,也是记忆犹新的还有些胆战心惊。
   我家通往寨子一条路径主要是我家的庄稼路。第二天一早我陪着大二学生一走上这条路径时,他用带叶片的绿色树枝条为自己,编织了一顶带圆圈的帽子扣在头顶上,便问我:“像不像解放军在阵地上伏击敌人,用绿色树枝树叶伪装的形象!”我没有急于回答大二学生的问话,立刻想到一位大学生还有孩子般的稚气,竟然用这种方式来营造快乐气氛。大二学生见我没有急于回答,赶快把用绿色树枝条编织的圆圈冒子,取下来又扣在我的头顶上。这样一来大二学生和我之间相互一笑了之,我一直把大二学生给我的这顶圆圈帽子,戴在头顶上快快乐乐走上了寨子。
   大二学生他在我印象中到寨子里玩耍,有多少次我已经记不清了,但大二学生一到寨子里喜欢和我,坐在一块固定的大石板上说说笑笑。大二学生坐到大石板上喜欢摸一摸大石板,有时对我解释说,这个大石板一定是砌在寨子大门口某一侧,后来垮塌下来被人挪动到在这里的。过去寨子是躲避或者防止土匪抢劫,而在当地组织老百姓修建的一种防御工事。关于大二学生对过去寨子的形成和为什么要修建寨子,以及它的主要功能解释的是否正确我一概不知,但大二学生对我一说起我们当地还是革命老区,红四方面军曾经在我们家乡广大的土地上,还进行过长期革命活动和革命斗争。大二学生还在补充说,说不一定这个寨子还驻扎过红军队伍,红军还帮助当地老百姓打过土匪。大二学生说起红军在我们家乡进行革命斗争,我相信这一点,因为我县的确是革命老区,修建有革命烈士英雄纪念碑和烈士陵园,还有革命烈士纪念馆,我和同学们在研学旅行社会实践活动中,参观过革命烈士纪念馆。我是一名初中生知识文化浅薄,不能和大二学生谈论相关历史方面的学习问题。大二学生非常谦虚他转移了话题,说到寨子用石头砌成的围墙已经是残垣断壁,见证了在过去先民与土匪曾经殊死搏斗的战斗场面。当然大二学生说到寨子过去的历史渊源我只好洗耳恭听,因为我毕竟是初中生在我这个年龄接受新知识还可以,当涉及到家乡历史传统文化诸多方面问题,我脑海里当然还是一片空白。当大二学生指着家乡发展变化时,我对家乡发展变化有目共睹才有话可说了。我和大二学生在交流中,能够说出家乡泥土路变成水泥公路是在什么时间改变的。当通向村组水泥公路曲曲弯弯的形象,我还能够说成像是中国一幅地形图那样通向家家户户;当看到家乡一排排小楼房数量众多拔地而起,我能够说成像是镶嵌在天上的星星在闪烁;当看到家乡过去光秃秃的一座座山峰,现如今已经是被密集的山林所覆盖,更能够背诵出习总书记一句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至理名言。大二学生见我不仅能够看到家乡的变化,还能够说出家乡的美好和未来,更能够用修辞夸张表现手法对家乡高度赞誉。大二学生拍一拍我的肩膀对我说:“语文知识学的还不错啊!”我回答说:“我是对家乡的变化有感而发!”
   一会儿工夫,我跟着大二学生离开寨子里的大块石头,又沿着寨子残缺不全石头砌成的围墙绕了一圈之后,大二学生建议要看一看我家播种在寨子里的玉米长势如何,才能够回到我家吃中午饭的要求。我听了大二学生的话,他好像要把最后在寨子里,看玉米长势情况当做任务去完成。接着我又陪着大二学生,在寨子玉米地里走了一段距离。这时大二学生停下脚步,指着挂满玉米果实对我说道:“你知道玉米能长成现在这样,又能挂满沉甸甸的果实,晓不晓得有一首古诗,描写了农民与土地粮食之间的关系吗?”我灵机一动连忙背诵在小学学过的一首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二学生只见我背诵出了这首诗能够记住很不错,也没有大大表扬我只是拍了我一次脑袋说道:“好样的!”于是,我和大二学生穿过我家寨子内的玉米地,走出寨子的破旧大门时,大二学生要求我走在他的前面,我也就毫无推辞之意,这样我们俩向回家的路上走去了。

共 275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生动地描绘了一位大二学生与初中毕业生在农村共度暑假的温馨场景。文中展现了大二学生的亲切友善,尽管与初中生存在年龄和知识层次的差距,却毫无傲气,不仅在学业上给予帮助,还分享校园趣事和古人励志故事。他们共同的回忆贯穿在农村的各个角落,从询问山顶旧寨子的情况,到回忆玉米地边捉鳖的往事,再到探秘老坟墓怪叫声的缘由,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乡村的神秘色彩。尤其是前往寨子路上,大二学生用绿色树枝条编织帽子营造快乐氛围,尽显童真。这段特殊的暑假时光,不仅增进了两人的情谊,更传递出农村生活中的质朴与温暖,以及跨越年龄的真挚交流所带来的美好。大二学生知识渊博,对寨子的历史渊源、形成原因和功能侃侃而谈,从过去的防御作用到可能与红军的关联,让初中生增长了见识。而初中生虽对历史文化了解有限,但对家乡的发展变化有着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感受,能生动形象地描述家乡道路、楼房、山林的变化,还能恰当引用名言。在玉米地中,大二学生的提问引发了初中生对古诗的回忆。两人的互动自然而亲切,既有知识的传递,又有情感的交流。这段经历体现了不同年龄段学生在交流中的互补与成长,也让人感受到农村生活中的质朴与美好。非常不错的一篇文章,文章情感充沛,描写细致。佳作力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 【编辑:陌小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8-18 15:30:59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2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8-18 15:33:15
  这篇文章细腻刻画了大二学生与初中毕业生的农村暑假生活。他们年龄与知识层次不同,却情谊深厚。从学业帮助到分享趣事,从探秘乡村到交流成长,展现出质朴温暖。知识传递,情感交融,尽显乡村美好与年龄互补的魅力。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3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08-19 08:50:57
  这篇文章生动地描绘了一位大二学生在农村的经历,充满了生活气息与温情。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二学生虽学业有成却毫无傲气,不仅帮助初中生解决学业难题,分享大学校园趣事,还讲述古人励志故事,彰显了其博学与善良。文中对大二学生对农村旧寨子的关注以及对过往经历的清晰记忆,让人感受到他的重情重义和对生活的热爱。那些关于鳖、狼狗在老坟墓的故事,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和神秘色彩。在去往寨子的路上,大二学生用树枝条编织帽子营造快乐气氛的细节,体现了他的童真未泯。而他在寨子里与作者坐在大石板上交流的场景,充满了温馨与和谐。文章整体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将城市大学生与农村初中生之间纯真的情谊,以及农村的生活场景和故事生动地展现出来,引人入胜,让人感受到了那份淳朴与美好。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