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心灵】雁门关上敬忠魂(随笔)

编辑推荐 【心灵】雁门关上敬忠魂(随笔)


作者:梅林臻 秀才,1409.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50发表时间:2024-08-18 18:15:44
摘要:【原创首发】从西周开始,雁门关险要的地理位置就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曾发生过大小战争2000多次,影响历史进程的事件有穆天子西巡、胡服骑射、白登之围、马邑之谋、昭君出塞、孝文南迁、炀帝北巡、宋帝(宗)虏北、慈禧南逃、雁门关伏击战等。周穆王、赵襄子、赵武灵王、汉高祖、汉武帝、隋炀帝、唐高祖、唐太宗、宋徽宗、宋钦宗、明武宗、慈禧、光绪帝及卫青、李广、王昭君、蔡文姬、李靖、薛仁贵、李白、郭子仪、李克用、杨家将、徐达、毛泽东等,都在雁门关留下了行经的足迹和历史的华章。

最早听闻雁门关还是缘自热播剧《杨家将》满门忠烈的故事。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0年),宋太宗为收复幽州(今北京),亲自率领大军北伐辽国,不料遭遇伏击。为护送宋太宗撤离,令公杨继业手持紫金刀率儿子们奋力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被困两狼山,苦等朝庭救兵无果,不愿被辽军俘虏,撞死在李陵碑;杨门七郎八虎血溅金沙滩只身赴国难,留下悲凄壮美的英雄故事。
   雁门关就在两狼山一带,是山西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山势陡峭,峰峦起伏,路险谷深,地势险要,关城就修筑在峡谷之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伫立雁门关城门心潮澎湃血脉翻涌,看着那雄伟壮观的城楼及虎虎生威的守门将军,顿有一种江山永固的豪迈;想想曾经在这里发生的一切,那是多么震憾惨烈,多少英雄豪杰镇守边关以身殉国,用生命和鲜血保卫守护家园,一股对英雄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侧目凝望残缺破损的青砖黛瓦,亦如重回硝烟弥漫的战场,耳边仿佛又回荡着冲锋厮杀的扣人心魄场景。
   沿着景区旅游指示标识拾级而上,很快就进入到雁门关名人广场。这里空旷寂静松柏耸立,神情激悦的游客鱼次穿行,或仰目远眺山巅岿然自若的六郎雕像,用敬佩之情慰籍久藏心中的怀念;或驻足凝视依山而建的名人壁,那59位与雁门关有关的历史人物或侧立含笑,或正襟威严,或目光深邃,神态各异地关注守护这片传奇厚重的土地,用旷古绝今的历史功绩向游人诉说硝烟迷漫的历史过往。石壁左上角印刻伟大领袖用草书题写的“雁门关”,遒劲雄浑霸气,流畅通透笔力千钧,似有“万夫莫开”之勇,尽显书法艺术之美。
   广场右侧的花丛中巍然屹立着一座座头戴金盔身披战袍冲锋陷阵的雕像,他们有的登鞍策马目视前方,手提刀枪镇守河川,神态各异仪表轩昂;有的提缰勒马仰天俯冲,烈马凌空蹄脚翻蹬,勇猛之气冠盖四野;有的握枪策马定神回望,鬓须飞扬气定神娴,决胜之态展露眉宇;有的持龙头拐杖御驾亲征,侠义豪情溢于容颜,老当亦壮风韵不减;有的手提火棍徒步行云,巾帼须眉献身沙场,通身满布英雄之气,这就是满门忠烈的天波府杨家将雕塑群。
   迎着雕塑群一路前行,那威严神武的阵容让人肃然起敬,那座座雕像亦如同一部部厚重的史籍鸿篇,每一位庄严肃穆的神情背后都深藏着感天动地的英雄故事,每一次回望追忆都是一种精神的洗礼,让人对这些珍守家国情怀的爱国英雄们仰慕不矣。
   时间穿越到北宋年间,北汉重臣刘继业劝降归顺北宋,为犒赏其功绩改回“杨”姓;公元986年宋军伐辽,因主力东路军失败被迫撤退,为将百姓迁到内地,杨继业率部临危受命出兵雁门关,行前与潘美相约在陈家谷口接应,却终未迎得援兵前来,杨继业率兵征战寡不敌众以身殉国。
   长子杨延平金沙滩双龙会假扮宋太宗,一箭射死辽景宗后战死;次子杨延定出幽州城门时手托千斤闸,让众弟兄出城被乱箭穿身。三子杨延光,金沙滩一战杀敌无数,战马受伤后坠地,被马踏成肉泥;四子杨延辉金沙滩一战被俘,将杨姓拆为“木易”,被辽国铁镜公主招为驸马,十五年后过雁门关探母;五子杨延德金沙滩战乱中失散,后出家五台山大破天门阵时出山;六子杨延昭在金沙滩一战中侥幸生存;七子杨延嗣金沙滩战后杨业被困关外,回代州搬兵时被潘仁美残害乱箭射死,如今代县东留有七郎墓;八子杨延顺,杨业义子,金沙滩战乱中负伤,被辽国玉镜公主俘虏后招为驸马;杨延昭之子杨宗保,娶妻穆桂英,从小随父征战疆场,屡建战功,53岁仍挂帅出征……杨宗保之子杨文广随范仲淹防御西夏,为杨门统帅屡建战功。想想这些悲壮凄惨的历史故事,心中便萌生无限的敬仰和婉惜,他们为国捐躯忠魂千古,无一不是父母的儿郎,他们刚直不阿为国尽忠声名流芳千古,他们忠孝仁义爱家重情风华倜傥,他们秉持刚常疾恶如仇关爱民众苦难,所有的良善德品都能在他们身上体现,杨继业家承丹书铁卷却从不张扬,国家危难慷慨赴死;佘太君替夫出征,率众娘子军横扫疆场,让辽军闻风散胆,忠勇双全巾帼不让须眉;杨五郎劫后重生,五台山拜师艺成后只身大破龙门阵,为朝庭解困;杨六郎铜台关救主,遂城智退辽军,功勋卓著被钦点附马,不忘糟糠之妻,为后世敬仰;杨七郎生性刚烈爱护百姓,不允许强压霸凌,只手打死祸害百姓的潘豹,后双狼山搬救兵被潘美射杀。
   桩桩件件是那样的悲壮惨烈,又是那样的真挚感人,像高挚在雁门关上空的一轮皓洁无瑕的明月,漫溢笼罩生养繁息在这片热土的臣民,保他们安康护他们周全;他们更像是屹立不倒的一面锦旗,诉说着经年的辉煌和历史的沧桑,教育督导一代代华夏儿女传承英雄遗志,守护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
   踩踏在被车轴压磨的深浅不一的石道上,仿佛能听到推着独轮车缓步艰难前行,为前方将士运营钱粮的补给车队的喧闹声,他们扶着车辕挥汗如雨,传唱着山西民谣心情豪迈,不管前方多么险阻,更不虑未来战势如何焦灼,和沙场奋战的将士们同仇敌忾共度时艰是他们不变的信仰。
   穿过后腰铺驿站,还能见到通商过卡前来贸易商贩曾经的遗迹,有斗笠蓑衣和骡马脚钉,还有镖旗镖车和枪械棍棒,一些身着古装的百姓正在摆弄着各种造型供游客参观留影;穿过明月楼,在城池阶梯边有一眼被木架封存的泉井,据导游介绍,这就是名振雁门的豹突泉,这口被誉为城中“生命之眼”的泉井曾是守城官兵和通商过往的百姓赖以生存的主要水源,在战火连天的远古时代,这里曾有重兵把守,可见战略意义之重;边贸街上展示着琳瑯满目的特色商品,各个摊主沿街叫喊,热情呼唤过往的游客驻足品尝;关帝庙内关武爷提刀捋须神情自若,泛红的脸颊亦有祥云之色,引来无数游客叩拜祈福;穿行在瓮城中,看着深不可测的机关玄道,再看看富有智慧的御敌布局,真为古人的智慧点赞。
   一路风景一路豪情,满满的敬仰充斥胸腔,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正是有诸如雁门关这样智慧凝聚的惊世奇观,才让厚重的激宕故事在延绵的历史长河中传颂久远,探寻着历史的脉搏许许前行,我们总是被无以言说的英雄忠魂所感动,他们的家国情怀让我们高山仰止,他们的民族气节让我们自豪不矣,满门忠烈以身许国,那种置生死度外,为国家和人民安康前赴后继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膜拜的榜样!
   致敬雁门关的忠魂,愿家国康泰,世界和平,人民安康!

共 253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将雁门关厚重的历史一一道来,把此处的优美风景细细讲来,一篇隽永的杯旧作品,就出现在了读者的眼前。漫步在古老的雁门关,一边欣赏着这里独特的风光,思绪会飞得很远,曾经的风云在眼前翻腾着,那些英雄的故事,英雄的人物是那么的鲜活,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作者怀着对先贤无比敬仰的心情,介绍了发生在这里的历史故事,让昔日的风云鲜活在了当下。作品文笔流畅,描述清晰,可读性较强,值得细品。推荐共赏。【编辑:透明秋语】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4-08-18 18:17:37
  一篇充满了情感的怀旧作品,值得细品。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回复1 楼        文友:梅林臻        2024-08-19 17:34:00
  感谢老师,祝您诸事安顺!
2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4-08-18 18:17:54
  期待更多佳作在这里首发!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回复2 楼        文友:梅林臻        2024-08-19 17:33:30
  感谢老师的关注支持
3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4-08-18 18:18:15
  恭祝秋安笔健!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4 楼        文友:梅林臻        2024-08-18 19:57:55
  谢谢老师的鼓励支持,感谢您的一路关注,祝您幸福快乐,创作愉快!
5 楼        文友:梅林臻        2024-08-22 15:52:38
  谢谢透明秋语老师的审阅赞评,您的编者按像一缕早晨的轻风,让我舒畅快乐且倍感温馨甜蜜,每次都能得到老师优雅藏情绝美的赞誉,心中都暗自窃喜,真是遇到一位难得的好老师,我会加倍努力,争取杠上添花,精益求精,不负老师赞赏。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