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等(小说)
一
推土机、挖掘机在周围轰鸣,一位老人站在门楼上,手里举着一个矿泉水瓶子高声喊道:“你们谁敢动这座房子的一块砖头,我就倒上汽油,把我和房子一起烧掉!我的根扎在这里,魂也永远要留在这里!”
四周围满了看热闹的群众,很多人手里都高举着手机,有些盼着把事情搞大的人煽风喊道:“快倒汽油,赶紧点火,我们给你录像!”
挖掘机轰轰作响,铁臂高高扬起,一位老板模样的人抬起胳膊,就要往下挥的时候,一位干部模样的人抓住了他的手。
“慢着,不要强拆,千万别把事情搞大!”
“现在搞房地产开发,全国这种事多了,拆迁死个瘸子有什么了不起。”
“这个瘸子可不是一般人,他在自卫反击战的时候立过一等战功,当时前线布满了地雷,为了战友们冲锋不受伤害,他躺在地上用身体滚响地雷,他的腿就是滚地雷时炸断的,现在他拿着国家残废军人的补贴。他连地雷都敢用身体去滚,把自己点着了肯定做得出来,如果他自焚死了,政府不好交代。”
“不让强拆,剩这一所孤零零的房子怎么办?”
“你们常年搞房地产开发,这种情况也不是第一次发生,自然有很多办法。你们自己拿主意,别给政府添麻烦。哈哈哈。”这位干部打着哈哈走了,把难题甩给了开发商老板。
遇到这种情况开发商能有什么办法?一是强拆,再一个就是拿钱去砸。好在别的住户都已经搬走,只剩这一户,任凭他狮子大开口,比起小区建成的利润,不过是毡毯一毛。
开发商派人和这位名叫郑军的瘸子谈判。开始开发商给出了其他住户两倍的价格,别的住户一般是二十来万,他们张口就给郑军五十万,郑军只是摇头。五十万不行就一百万,一百万又涨到二百万,三百万、四百万、五百万,换来的还是郑军的摇头。谈判的人回去向老板汇报,老板也犯了犟脾气,他对谈判的人说,给价上不封顶,看看到底要用多少钱才能把这所破房子砸下来。有了老板发话,谈判的人再次往上加价,直到给了一个亿,换来的还是郑军摇头。
二
邻居们听到这个消息议论纷纷:“这所破房子给了老郑一个亿,他还不出手,他还想要多少钱?”
“说不定这所房子是老郑家的祖产,地下埋藏着很多金银财宝,没准能值几个亿呢。”
“什么老郑家的祖产,老郑他爸爸是个挖煤的矿工,解放前后才从外地搬到这里。这所房子原来是刘家的祖产,刘家人后来都去了外国,把这所老宅子留了下来。解放后这所院子分给工人们当宿舍,每户一间房子,是个大杂院,老郑他们家也住在院子里。”
“既然老郑他们家住在这里,肯定是发现了什么秘密,说不定地下埋藏的金银财宝被他发现了,所以给多少钱他也不卖。”
“你们都是胡说八道!郑大爷是立过功的军人,觉悟不会像你们说的那样低。他现在没儿没女一个人过日子,国家按月给他残疾军人补助,他从来没看重过钱财,你们谁家没找他借过钱?平时谁家有了困难他都会把钱送到家里,要是这所房子里有金银财宝,他早就献给国家了。”
“前些年老郑为什么要把院子里的房子挨家挨户都买过来,几乎花光了自己的退伍补贴,难道他能掐会算,知道早晚会在这里搞房地产开发?”
“郑大爷这样做自然有他自己的想法,也许他看不惯现在的开发商到处拆迁,他手中又没有权力,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抗拒拆迁。”
“唉,要是他早些出头就好了,咱们都能多得些拆迁费。”
“不管怎么说,郑老爷子也是个大好人呐。他一个人瘸着腿过日子不容易,别的忙帮不上,往后生活上多帮帮他吧。”
三
开发商见用钱的办法不见效,又去找政府解决。规划办的人对他说,对于郑军这位荣退军人,政府也没有办法,如果开发商实在没办法,可以修改原来的规划。
开发商召集高管们开会,研究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大家群策群力,最后想出了办法。既然规划办说可以改变规划,就把原来的方案重新设计,郑军的这所院子无法拆迁,就把这里变成一条马路,把郑军的院子设计在路中央。
开发商老板拿着新规划去找规划办,规划办审查新规划,发现如果把这里开通成一条马路,正好能把两条主干道连接,省去了主干道要绕一个大弯,立刻批准了这个规划。规划办的这群官僚没想到,郑军的房子会影响修路,开发商又把球踢给了政府。
开发小区建好交房,到了该修路的时候才知道遇到了麻烦,郑军的房子正好在道路中间。这次是政府派人去做工作,不管如何动员,换来的依然是郑军的摇头。
政府不会像开发商那样去搞强拆,研究来研究去,最后在这里分成上下行两股车道,把郑军的老房子圈在了中间。
郑军依然住在老房子里,电和自来水都断了。没电他不怕,晚上点一盏油灯,吃完晚饭早早睡觉。水的问题也好解决。他是社区聘任的五老辅导员,总去给少先队员们讲战斗故事,社区组织少先队员们去帮助这位老爷爷,他的生活用水都是孩子们抬着给他送到家里。原来的老邻居,现在住得近的也时常来看望他,给他送来米、面、各种蔬菜和其他生活必需品。
夕阳西下,郑军坐在老院子门前的石头台阶上,怀里抱着双拐,看着远处黛色山影,思绪回到了童年时代。
四
小时候,郑军和父母、两个妹妹住在这所院子的一间房子里。一家五口人住一间房子很是拥挤,正好旁边有一家邻居搬走了,他爸爸想找单位把这间房子要过来,还没等到批准,这间房子又住进一户人家。
新来的邻居是中年夫妇,带着一个小女孩,夫妻俩都戴着眼镜,说话和声细气,一副知识分子的模样。据说他们是地质探矿方面的专家,来到矿山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他们的女儿名叫孙悦怡,和郑军同龄,生日比他略小一点。院里的邻居知道孙家夫妇是“反动学术权威”,没人愿意和他们来往,郑军的爸爸却对他们十分尊重,开口闭口称他们教授或者老师。
大人的情绪也会影响到孩子。院子里的其他孩子没人愿意和小悦怡一块玩儿,白天小悦怡的父母要去煤矿参加劳动,她就在郑军的家里玩儿。郑军有两个妹妹,四个孩子每天在一起。小悦怡的父母对郑军一家非常感激,家里做了什么好吃的都给他家送过来,小悦怡白天总是在郑家吃饭。
郑刚和孙悦怡都到了上学年龄,他们俩一块进入了学校。在学校里,同学们知道孙悦怡的父母是反动学术权威,有的同学就叫她“狗崽子”。郑刚自小天不怕地不怕,见到有人招惹他的悦怡妹妹,上去就是一顿老拳。上下学他怕路上有人欺负悦怡,两个人每天都是一块走,而且要求老师把两人的座位安排在一起。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孙悦怡不小心把水杯碰翻,正好把课本上的主席像打湿了,有的同学立刻报告了老师,说反动权威的狗崽子故意毁坏主席像。还没等老师找孙悦怡,郑刚主动找到老师,说水杯是他打翻的。郑军根红苗正,老师批评几句也就过去了。
中学毕业后,郑军报名参军,孙悦怡则要上山下乡。郑刚穿上军装,临走那天晚上,孙悦怡把他叫到大杂院的大门外。
“刚哥,你就要走了,我想和你说件事。”
“有什么事你就说吧。”
“我想嫁给你,你愿意要我吗?”
看着眼前这个漂亮的女孩儿,郑刚一时囧在那里,脸红得和红布一样。
“你是不是嫌弃我出身不好,不想要我?”
“不不不,我什么也不嫌弃,我愿意,非常愿意!”
“你不怕我影响你的前程吗?”
“什么前程不前程的,大不了复员回家下矿挖煤,只要和你在一起,做什么我都心甘情愿。”
“好,我们就这样定下来,谁先回来就在这里等着。”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这才是郑刚不愿意搬离老宅的真正原因。
郑刚参军走后,孙悦怡上山下乡,开始几年两人经常通信。后来郑军参加了自卫反击战,参战前为了保密,战士们一概停止通信。后来郑刚在战斗中负伤,昏迷了一个多月才醒来。伤好后,他再给孙悦怡去信,信却被打了回来,信封被打上“查无此人”的戳记。两个人失去了联系。
郑刚永远记住孙悦怡“一言为定”那句话,转业回家,他又住进老房子里。孙悦怡的父母早就搬走了,后来郑刚的父母相继故去,邻居们也一家一家搬走,只有郑刚守着老房子,他相信总有一天他的悦怡妹妹会回来找他。
这些年房产可以交易,邻居们搬走的时候,郑刚就把邻居的房子买下来。破烂的大杂院房子不值几个钱,邻居们三瓜俩枣就把房子卖给郑刚,但是几乎花光了他的复原费,最后整所房子都成了郑刚的自家财产。
他是怕孙悦怡回来找不到他,就下决心在这里等下去,一直等到他的悦怡妹妹归来。
五
这些年旅游成了城市的热门行业,各大城市纷纷发掘本地的旅游资源。这座城市的旅游局也翻开本城的历史,看看老祖宗留下了什么值得炫耀的东西。查来查去,他们发现本城历史上出过唯一的一位状元,更可喜的是,刘家状元的府邸保存完好,就是横在马路中间的钉子户,现在郑刚住的院子!
旅游局的官员们来到郑刚家里,郑刚以为又是来动员他拆迁:“不要再提拆迁的事,这所房子给多少钱也不卖!”
“老爷子,这次不是拆迁,不但不拆迁,还要把这所房子保护起来,开发成咱们城里的旅游景点。您不但在战场上立功,这次又为咱们的旅游事业立下一个大功劳。”
“开发成旅游点,又要撵我走?”
“不不不,这次绝不撵您走,您可以照样住在这里,您可以作为讲解员,政府给您发补贴。”
“什么补贴我也不要,只要还让我住在这里就行,我要在这里等人。”
“等人,您在等谁?”
“不要打听,只要不让我搬走就行,以后我死了就把这所院子捐献给国家。”
“老英雄真是高风亮节,让人敬佩。”
旅游局的人嘴上这样说,背地里却说:“看来老爷子有点糊涂了,在这里等谁?等待孙悟空还是如来佛?”
要把这所房子定为状元府邸开发成旅游景点,为了宣传的真实性,还要请文物专家进行鉴定。
这天,旅游局的人领着一群专家来了。首席专家是一位女性,她高挑的身材,戴着一副眼镜,花白的头发梳理整齐,身穿一件藕荷色的风衣,风度翩翩,满身知识分子的气派。
坐在门前的郑刚见到来人,一下张大嘴巴喘不过气来,憋红了脸,半天才喊出一声:“悦怡!”
女专家听到有人喊她的名字一愣,抬眼看去,只见一位老人身穿老式军装,帽子上钉着五角星,衣领上是鲜红的领章。他拄着手里的双拐,艰难地从台阶上爬起身来。
“你是——”
“你不认识我了吗?我是郑刚,小时候一块长大的郑刚!”
“哦,原来是刚哥,你还好吗?”
孙悦怡礼貌地走向前来伸出双手,郑刚站起身准备扑上去,看到孙悦怡伸手,只好哆嗦着把手和她握在一起,他泪流满面,握着的手一直没有松开,直到孙悦怡用力拉出自己的手。
六
孙悦怡没有像郑刚那样激动,她转身对大家说:“这是我的一位老邻居,我小时候在这里住过,对这里很熟悉。”
“没想到孙教授也在这里住过,审查这套房子更方便了。”
孙悦怡和旅游局的人走进院落,里里外外仔细观察,一面观察一面说:“这所房子维护得非常好,整座宅院都没有大的损坏,非常有保留价值。”
“多亏了门外那位老英雄,当初拆迁,开发商给了一个亿他都没卖。”
“这套宅子是他自己的吗?我记得这里是个大杂院。”
“原来这里是个大杂院,后来一户户搬走,老爷子花钱都买了过来,这所宅院的所有权就成了他自己的。”
“他买这么多房子干什么?”
“老爷子说要在这里等人,怕他等的人来了找不到地方,就一直守在这里。”
“等人?他在等谁?”
“谁知道他在等谁,也许是‘等待戈多’吧。”一个年轻人开了一句玩笑。
检查完毕,旅游局的人要请几位专家吃饭,孙悦怡说:“你们先走吧,我要和老邻居说几句话。”
其他人都走了,大门前只剩下郑刚和孙悦怡两个人。孙悦怡问郑刚:“刚哥,这些年你还好吗?”
“还好,什么也不缺。”
“家里人都好吗?”
“父母早就去世了。”
“你的老婆孩子好吗?你有几个孩子?”
“孩子?我连老婆都没有,哪里来的孩子?”
“你还没结婚?是因为你有残疾吗?记得自卫反击战过后,立过功的残疾军人都有很多女孩子追求,你为什么不结婚?”
“结婚?让我和别人结婚,你忘了你的承诺了吗?我当兵走的那天晚上,也是在这个大门口,你说你要嫁给我。当时你要下乡,我要去部队,咱们约定,谁先回来就在大门口等着。我记住这句话,回来后分给我宿舍我没要,还是回到老房子里,邻居们搬走了,我把房子都买下来,为的就是等着你。我怕拆迁以后你找不到我,这所房子给了一个亿我都没卖。我等啊等,好容易今天才把你等来!”
听郑刚这样说,孙悦怡一下愣住,随之眼圈也红了:“刚哥,当时不过是小孩子时的一句话,没想到你会这样痴情。自卫反击战的时候不能通信,后来听人们传说你牺牲了,我、我只好开始我的新生活。”
“小孩子的一句话?作为男子汉活在世界上,就要言而有信,要永远信守自己的诺言!”
“刚哥,是我对不起你,时光不能倒流,再也回不到过去,来世吧,来世我再报答你!今后你要照顾好自己。旅游局的人不是说了吗,让你在这里当讲解员,这所房子被定为文物,每年都要进行检查,到时候我再来看你。”
七
老宅子被定为历史文物,开发成旅游点。那块“状元及第”的匾额也被找到了,原来是郑刚每天睡觉的床铺,现在又高高地悬挂在门口。
状元宅院每天人来人往,尤其是临近高考的高中生,都要来这里宣读自己的誓言,想沾沾状元的仙气。
郑刚依然住在这里,成了义务讲解员。他按照旅游局写好的台词,一遍遍给游人们讲解。有些游人喜欢刨根问底:“这家状元姓刘,您却姓郑,这所宅院传给您,里面一定有很多故事吧?”
郑老爷子摇摇头,从不回答这个问题。
傍晚,游人们都走了,郑老爷子坐在大门前的石头台阶上,看着满天橘红色的流霞,看着远处黛色山影,继续他的等待。
他再次记住孙悦怡的一句话,这所宅院每年都要进行检查。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