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人世间】风声(散文)

精品 【晓荷·人世间】风声(散文)


作者:上卿张娟 秀才,1675.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14发表时间:2024-08-20 18:35:07

夏天的绿意,总在光影中流露万千静谧与安详。我曾在一个午后,渴望绿光能随着我的身体一步步走来,让心灵在大自然里栖息。
   这片绿意是夏天带来的,是季节恩赐大自然后,赋予人间的礼物。我没有去很远的地方,只在自家平房的小院子里躺着。可以什么也不用去想,闭着眼睛,也许只有此时才能安静下来,听到属于内心的声音。
   风声在喘息,葡萄架上的叶子摇晃着。风从很远的地方吹来,也许它会流浪,也许会停留在某个地方。在这一刻我感觉到风是自由的,无论是远去或停留,都会到达一个想去的地方。我想起田野里的蒲公英,它们会遇风飘落,它们没有家,风却带着它们的梦到达想要去的地方。
   这个夏天我读了刘亮程老师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读完后心中感慨万分,他笔下的风声是这样写的:“一场一场的风吹过村庄,把土墙吹旧,把村庄的事物吹远,又把远处的东西带到这个村庄。一片被风吹远的树叶,多少年后,又被相反的一场风吹回来,面目全非。”文章里的树木、房屋、村庄都在他的笔下变成很贴切的模样。没有人会拒绝与内心世界达成一致的心灵抚慰,而刘老师的一字一句都执着于生活。
   有时我在想生活究竟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是过眼云烟的年少曾经,还是夕阳落幕下的回首?日暮崭新而轻盈,仿佛每一个昨日在回首时变成一朵离去的花儿,或是一个远去的故人,见与不见都在路上。
   我喜欢萧瑟的晨光,风吹旷野;喜欢风声吹过耳畔,一首诗在胸怀流淌;喜欢四季不同的风声,它们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又在另一个地方离开。风无法触摸,却可以让人感觉到它的存在,它在世间流动,抚摸着一切所爱。
   小时候家里种麦子,麦子收割后人们会扛起大大的麻袋,里面装着饱满的麦粒,送去麦场。炎热的夏天,只等一场静静的风声吹去麦壳,被风剥落的麦壳下藏着一粒粒金黄的麦粒。乡亲们拿着木掀,撩起一撮儿麦子,通常是年长者站在麦场中央,通过扬起的麦子来掌握风向。长者会吩咐年轻有力气的小伙子们抡起膀子,站在风中把一股股麦子从高处扬起,被扬起的麦子,在大风的吹拂下,很快就会把麦粒和麦壳分开。妇女们裹着头巾,她们蹲在地上,每个人手中都拿着一个大大的簸箕,趁着还有大风,她们就把分离出来的麦子进行第二道工序,一边快速的抖落,一边用另一支手掠去麦壳。最后出来的麦子就是整粒儿,干净的大颗粒。
   我阿妈曾说:“七月的火热里有幸福,这样的幸福是一场守候,麦田躺在火热的太阳下,会溢出乡土的味道。”记得那年我才十岁,并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后来读的书越来越多,我才慢慢理解阿妈所想念的那种“乡土的味道”,其实就是平凡人间最平淡,最质朴的一种气息,它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生不息的土地。
   春风卷起枯木,却吹走了冰雪,春风在一条干涸的河道上,沿着潮湿的泥土,撒下花籽,等待一场雨水浸湿。那时的春风虽有些冷,但在满目疮痍的大地面前,还是柔和了许多。想象春风拂过山林、峡谷、田野、草原上空旷的风声时而盘旋,时而呼啸,牛羊低头寻觅,一片片草色在山路上匍匐。到了山上,感受到的风声很绵软,走在山路上,风吹在耳畔,丝丝清凉抚摸着脸颊,站在空旷的大草原上,竟能通过风声闻到草香。后来我渐渐明白或许这青青的草香,深灰色的厚土,也是阿妈所说的那种“乡土味道”的其中一种吧。
   春雨过后,到了四五月份,天气渐渐暖和了,这里的春天来的较晚,随之而来的阳光在一天中也变得温和起来。春风过后,夏天的风会悄悄走来,夏风很丝滑,伸开手心,轻轻攥在手里的草叶可以在指缝间跳舞。我喜欢站在山坡上,朝着最远的地方极目远眺,我想看见最远的毡房,看见小黑湖流动潺潺的溪水,最深最远的大山后面是什么呢,我很想去看看。每一年的四月份我和阿妈都会去山上拾荒,在我很小的时候,她就告诉我:“大山的后面还是山。”可我很倔强,一直认为,大山的后面应该有一户人家,有一座漂亮的毡房,有很多很多的人们,穿着彩色的衣服在大草原上载歌载舞,还有成群的牛羊寻觅着属于它们的归宿。
   夏风是月夜的使者,在夜里,它会讲述一朵花的花语,讲述一朵花来在到世间的美丽。夏风可以听到夜晚的声音,也可以洞悉每个人的心声。你的心里想念什么,风声就会把它送到你的脑海里,轻轻的浮动,变换成一种记忆,变成心上的时光。
   当秋天的光渐渐沉落,秋天的风声变得漫长而哽咽。前阵子,我写了一首短诗发在了网上。虽然字数不多,但网友们给出了好评,这让我很感动。“九月的阳光,迎着山花在草原抖落/古丽眼中的湖水汪洋出诗意/秋风延走最后一场雨。山尘写下归期,与一朵秋菊相望”。网友们纷纷点赞,评论很有诗意,其实我写这首短诗,是为了纪念曾经的一位好朋友,她叫古丽。古丽很喜欢文学,我认识古丽的时候,那年我十九岁,古丽才十四岁,她管我叫姐姐,我叫她古丽妹妹。我和她的相遇是在大草原上认识的,我们经常在山上放牧,久而久之就认识了。古丽一头乌黑发亮的长发,她扎着一个长辫子,她那炯炯有神会说话的眼睛,似乎一直都留存我的脑海里。我们在一起经常探讨彼此读过的书籍,分享一些读书心得,讲彼此没有听过的成语故事。那时古丽就对我说她要好好上学,将来要当一名作家。我们都很热爱文学,可能是因为年龄的缘故,我比她大四岁,当时想的也比较多,其实我也想当一名作家,只是我有些害羞腼腆没有说出来。在古丽十六岁那年,她的父亲突然生了一场大病,半身瘫痪,为了照顾父亲,为了节省家里的开支,上完高一,古丽就悄悄背着她的阿妈辍学了。后来她的阿妈也知道了这件事情,很伤心,很难过。反而古丽却劝起了她的阿妈,说一切都会好起来。
   秋天的风声在山坡上吹着,像在肆虐黄土和树木的叶子。风声愈加猛烈,树叶便洋洋洒洒一路迂回,我望着青色的大山,难掩心中的惆怅。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而秋风也像一个使者,把绵长舒缓的的风声带向人间,抚摸着万物大地。山上的苹果树一棵挨着一棵,红色的果子捧起秋风和每一个早晨,人们熟悉乡间的生活,熟悉泥土的味道。我置身一人躺在芳草地上,看着茫茫的大草原和成群结伴的牛羊,一时没了兴趣。因为风声总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而一个人的思绪却在时光里变换着,思索着,心可以徘徊去很远的地方,一路畅想没有目的地。我写了很多首诗,写故乡的大山和草原,也写古丽。
   短暂的秋天过后,天气渐渐转凉,树木和风声依旧在村庄的每一个角落里徜徉着,辗转着。直到一场冬雨的到来,人们才不慌不忙准备转场。所说的转场就是把牛羊,一些牲畜迁移到暖和没有风雪的地方,人们从草原回归到冬窝子里,带着粮食和必备的生活用品。我阿妈说在冬天要备上一些干柴火用来取暖,到了冬天,地表的温度就会降低,而新疆的冬天很干冷,是那种到了冬天很生涩,能把耳朵冻掉的一种冷。人们在冬天几乎不出门,待在冬窝子里闲悠悠的看着外面一场又一场的雪,直到冰雪融化,直到春天到来。冬天的风声,长夜地怒吼,风声过后,一撮又一撮的盈雪纷纷扬扬,落个不停。
   冬天的风声凛冽地吹着,寒冷驱逐在大地上,透过冬窝子的窗口可以看到冰雪包裹着树木的枝干,大地上白茫茫一片。我坐在火炉前无心翻阅着一堆杂志,可能是为了消磨时间,打发心中的无聊,竟一时也不知道自己想要看一些什么文章。这时我的阿妈笑嘻嘻的走到我面前,她的眼里闪着惊喜和差异,对我说:“快看,古丽上报纸了,这丫头真有出息。”我阿妈脸上荡漾的那丝笑意,至今我都能记起来。
   我接过报纸,清晰的看到是古丽写的一首诗歌,她写的诗名叫《记忆》:“恰如多年的旧事从不提及/光阴会抵达每一个远方/而记忆从不缺席/山花和落雪在季节里互换信笺/当最后一片雪被想象成春天/掌心里落着万道沟壑,像腾起的山脉/我遇见大山,像大山遇见我一样/我写下她的名字,在后来所有日子/人们曾亲切的叫她天山/一半天,一半山/时光放飞远去的故梦/当书签为一曲伤感停留/故乡开始翻阅属于春天的词藻/在憧憬山梦的溪流里奔流而来”。
   冬天的风声是一场叙语,站在四季的末端,站在离春天最近的地方。看完古丽的诗,我很欣喜,没有想到一个维吾尔族原来这么优秀。我突然想起曾在张嘉佳的《路过你的全世界》这本书里看到的一句话——“你如果想念一个人就会变成微风,轻轻掠过他的身边。就算他感觉不到,可这就是你全部的努力。人生就是这样子,每个人都变成各自想念的风。”
   风声于我,风声于四季,于大地,于千千万万个要到达的地方,都有属于本该轮回的一面。每个人都会徜徉世间的风声,立容颜与时光之河淘洗幸福和恩泽,道晚安,道清晨,与光同尘。
  

共 341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作者以细腻的文笔描绘了风在四季中的姿态与韵味。从夏天绿意中的静谧,到对刘亮程老师笔下风声的感悟;从童年麦收时风的助力,到对阿妈口中“乡土味道”的理解与追寻。春风的柔和、夏风的丝滑、秋风的漫长哽咽,皆在作者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痕迹。在青春的岁月里,作者与古丽的真挚情谊和对文学的共同热爱娓娓道来。在草原上的相识相知,放牧时光中的交流与畅想,成为了生命中难以磨灭的美好记忆。古丽面对家庭的变故,选择了勇敢承担,却从未放弃对文学的追求。她的诗歌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且充满力量,让我们看到了她内心的坚定与执着。看了这篇美文,文章不仅是对风的描绘,更是对生活、对乡土的深情倾诉。它带着我们领略大自然的魅力,感受岁月的变迁,思索生活的真谛。那风中的故事,有童年的纯真,有成长的倔强,也有对未知的向往。作者以风为载体,串联起记忆中的点滴,让我们在阅读中仿佛也能闻到草香,听到风声,触碰到那温暖而质朴的乡土情怀。它是一首写给大自然的赞歌,也是对生命历程的诚挚记录。在作者细腻的文笔里,不仅描绘了四季的更替和自然的风貌,更展现了在生活的波折中,那份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梦想的坚守。风声,成为了贯穿始终的象征,它见证了成长,传递着思念。愿我们都能如文中的她们,在岁月的风声中,怀揣着爱与梦想,坚定前行,不负时光。非常精彩的一篇抒情美文,文章如诗如画,情感真挚。佳作力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编辑:陌小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822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8-20 18:35:25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2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8-20 18:37:05
  这篇文章以风为线,串起生活万象与岁月变迁。作者文笔细腻,四季之风各具韵味,乡土情怀真挚质朴。风里有童年纯真、成长倔强和未知向往,更有对友情的珍视和梦想的坚守。它是对自然与生命的礼赞,引领我们感受美好,坚定追逐爱与梦想,值得细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3 楼        文友:淡文竹雅        2024-08-20 20:18:23
  欣赏老师美文!风飘四季,四季皆有美丽的故事,风是美好的使者,诶我们的生活带来诗意和柔情。拜读老师佳作!
静心读书,安心写字。
4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08-21 10:14:29
  哇塞!这篇文章简直就是一场精彩绝伦的心灵之旅!作者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师,用文字编织出了一个充满魅力的世界。从夏天那让人沉醉的绿意开始,仿佛能闻到那清新的气息,感受到光影中的静谧与安详。在自家小院里的片刻宁静,让心灵在大自然中找到了最舒适的栖息之所,真是妙不可言!风在作者的笔下变得如此自由灵动,就像一个个调皮的小精灵,四处闯荡。田野里的蒲公英随风飘舞,带着梦想去往远方,这种画面感太迷人啦!而读到刘亮程老师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的感悟,更是让人为之动容。那些树木、房屋和村庄仿佛都活灵活现地出现在眼前,与内心世界达成了奇妙的共鸣。小时候麦场的回忆更是充满了生活的温度,那火热的夏天,乡亲们劳作的身影,风中分离麦粒和麦壳的场景,仿佛一部生动的乡村电影。阿妈那句“七月的火热里有幸福”,起初让人摸不着头脑,随着作者的成长和领悟,变得如此深刻而动人。春风、夏雨,四季的风声在作者的描绘下各有特色。想象着春风拂过山林、草原,闻到那青青草香,感受着大自然的温柔抚摸,真是一种极致的享受。这篇文章就像一首优美的散文诗,既有对生活的热爱,又有对乡土的深情,让人沉浸其中,无法自拔。读完后,仿佛心灵也经历了一次洗礼,满满的都是温暖和感动!真心希望作者能创作出更多这样的佳作,让我们在文字的海洋中继续畅游!
回复4 楼        文友:上卿张娟        2024-08-21 23:14:50
  谢谢老师,很感动。谢谢您。
回复4 楼        文友:上卿张娟        2024-08-21 23:15:12
  谢谢您,很感动。
5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8-22 19:04:17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6 楼        文友:十月枫叶        2024-08-22 19:31:06
  刚刚读了不到一半就激动的想写评论。文章太美,太美了,美的渗透刭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李娟也不过如此,李娟文有封神句,张娟也有封神句。
7 楼        文友:十月枫叶        2024-08-22 19:31:43
  刚刚读了不到一半就激动的想写评论。文章太美,太美了,美的渗透刭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李娟也不过如此,李娟文有封神句,张娟也有封神句。
8 楼        文友:蔚蓝枫叶        2024-08-22 19:41:21
  极度美文,好美的风啊!
9 楼        文友:何叶        2024-08-22 20:21:09
  恭喜张姐姐佳作获得精品,感谢支持。晓荷有你更精彩!
何叶
10 楼        文友:十月枫叶        2024-08-22 20:36:02
  人说李娟有封神句,今有张娟封神文!以风为题,以风为线串起了梦想也串起了生活的变迁。风里有童年的纯真,以及成长中的向往,还有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梦想的坚守……老师的文笔一直引领着我感受着美好与生活真谛。今天我眼疼,还是忍住坚持读。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