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到茅田纳凉去(散文)

精品 【东篱】到茅田纳凉去(散文)


作者:武汉廖生斌 布衣,242.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639发表时间:2024-08-21 07:18:39


   盛夏的武汉,烈日如焰。滚滚的热浪与城市的喧嚣仿佛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围裹着我,令人生出无尽的倦怠。七月下旬,单位组织退休老干部来到湖北省西南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茅田乡,也算是一次消暑之游。
   茅田乡东接龙坪乡、高坪镇,南与三里乡相连,西与长梁乡交界,北与重庆市巫山县接壤。该乡的版图面积为220平方公里,地处北纬30°38′至30°51′,东经109°46′至109°56′之间。夏季均温22度,森林覆盖率85%,负氧离子含量30000个/立方厘米,平均硒含量17.7Ppm。一串地理数字,懂得的人一定会伸出大拇指,我的脑子记别的不大行,可这组数字我记得清。
   这无疑是一场逃离喧嚣、奔赴宁静的奇妙之旅,更是一次追寻康养愉悦的灵魂之旅。
   我最简单的生理需要就是“纳凉”,不敢奢求太多。但我对偏远之地的文化特别感兴趣,纳凉的同时,也希望自己收获满满。
  
   二
   突然觉得,转移了对炎热的关注,把欣赏风景作为大事,反而心热身凉了起来,我发现这么快就爱上了这个地方了。
   茅田乡,恰似一颗璀璨的明珠,悄然隐匿在群山中。它海拔1300米,三面环山,那连绵起伏的山脉宛如威武的卫士,忠诚地守护着这片宁静的土地。沟渠纵横交错,恰似灵动的丝带在大地上优雅地舞动。西边的八卦梁子山,雄伟而神秘,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东边的张大顶山,挺拔而庄重,犹如一位沉默的智者;东南边的雪岩顶山,秀丽而迷人,恰似一幅绝美的画卷。209国道如一条蜿蜒的巨龙穿越集镇,带来了远方的气息,也为这片土地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风景如画,我们在画中,绿色洗涤着我们,风景牵着我们的眼,似乎这里没有炎夏,有的是一个恒温的世界。
   这里,曾是一片茅草之地,后有曾、田、胡、谭、黄等五姓人在此安家,“茅田”之名由此诞生。如幻如画的奇山异水,如诗如歌的民族风情,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筑起了一座座厚重的民族文化之山,抚慰今昔,光耀千古。由于生活在这里的各族劳动人民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勤劳淳朴的人生秉性,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宽厚胸怀,加上茅田所处的独特地理环境,使得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和本土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广泛的汇集和天衣无缝的融合,创造了极其丰富多彩、璀璨绚丽、千姿百态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我问身边的人,这些姓氏的人最初来这里是否就是为了纳凉?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话题。有人说,也许是,但最重要的是他们要来开辟这块不毛之地。
   积善成德的上善文化,浩如烟海的土家民歌,妙趣横生的民间故事,被誉为土家交响乐的丝弦锣鼓,气势磅礴、振天撼地的苗鼓,热烈奔放的喜花鼓,欢天喜地的土家背鼓,欢呼雀跃的巴郎鼓,欢快激越的耍锣鼓,催人奋进的薅草锣鼓,群情激昂、力拔山兮的拉鼓赛,古老浓烈的跳丧舞(撒叶儿荷),过年过节玩狮子,耍龙灯,彩龙船,陪十姊妹等文化艺术活动,精彩纷呈,犹如朵朵山花,争奇斗妍,绽放在茅田的山山岭岭,村村寨寨,丰富了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丝弦锣鼓曲牌丰富,音韵悦耳典雅,堪称天音神乐,现已形成文化产业。据介绍,参与到丝弦锣鼓职业的半职业的民间艺人多达300余人,班队12个,人均年收入可达2—4万余元,传承人(师傅)年经济收入多达十万余元,这是一支庞大的乡村乐队,按每人每天300元计算,年收入可达120万元。无论红白喜事,诞生寿礼,婚丧嫁娶,节庆聚会,都要请锣鼓乐队热闹一下,因土苗鼓文化艺术的传承与演绎,占据了本土文化的主导地位,故名“鼓乡茅田”。声音,悦耳的声响,包括那些收藏在大山里的音乐舞蹈,会掀起一阵阵清风,走进这样的地方,乐风解暑,文化之风袭身,怎么能不感到清爽呢?
   鼓乡——茅田,据传诸葛亮曾在此屯兵布阵,那阵阵鼓声仿佛穿越时空,诉说着往昔的辉煌。后人击鼓当歌,庆祝丰收与胜利,那激昂的鼓点如同跳动的脉搏,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远古的风,依然在我们的头脑里掀起,这片土地是传奇的,就是随便找一处地方坐下,可能都是坐在历史的书页里。我的感觉可能很俗气,始终认为有风可纳凉,自然的风,历史的风,同样可以爽爽心,看来我对纳凉的理解有些偏差了,若不是此行,我还真的不能提高对风的认识啊。
   我突然觉得,纳自然地理气候之凉,采人文文化之热都重要,并不矛盾,来一场凉热合适的旅行,多么惬意爽快。并非心静而不燥,而是美好的东西可去热除燥。
  
   三
   傍晚,我与夫人沿着八卦梁子山脚下悠然漫步。草丛中,虫鸣声此起彼伏,宛如一场盛大而奇妙的音乐会。有的清脆如银铃,似在欢快地歌唱生活的美好;有的低沉如闷雷,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有的婉转如夜莺歌唱,仿佛在倾诉着心中的柔情。抬眼西望,夕阳恰似一位豪放的画家,在无垠的画布上肆意挥洒着色彩。那橙红与金黄交织在一起,如同绚丽的锦缎,美轮美奂。金色的余晖如丝般轻柔地倾泻而下,仿佛一双温柔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的全身,带来无比的惬意,让我们在这自然的怀抱中,尽情享受着康养的愉悦。
   这样的晚上,多么好,就像众多的仙女披上了轻纱,细细的风儿,凉凉的湿润,一切都显得曼妙起来。凉爽的夜晚,我频频伸出手抚摸夜晚的空气,热退去了,剩下了温柔。
   顺着路前行,路过鼓韵亭、馮遇伯广场,来到了乡村会客厅。这栋鼓型建筑气势恢宏,如一座雄伟的城堡屹立在那里。大红色的鼓斜卧在大厅中央,仿佛一颗炽热的心脏,充满了活力。一侧滚动播放着宣传广告,那画面如梦幻般美丽,吸引着众多游客驻足观赏。走出会客厅,小广场上的书画小屋别具一格,棚顶绿藤缠绕,那一串串葡萄如珍珠般饱满晶莹,散发着诱人的甘甜,仿佛是大自然馈赠的珍宝。在这里,我们可以静下心来,欣赏书画之美,品味自然之味,感受康养带来的心灵宁静。当然,心是热的,真的想融入其中,找一个自己喜欢的项目,也施展一下身手。我提醒自己,我是游客,饱览风景为第一要务。
   广场上,超宽银幕上播放抗美援朝战争历史巨片《长津湖》,不锈钢船型雕塑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能扬帆起航。鼓型土堆造型别致,犹如一座神秘的堡垒。广场顶端是全民K歌舞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油腻味和刺激性气味,那是生活的气息。中央架起的木柴浇满柴油,为篝火晚会做着准备,仿佛在等待着一场盛大的狂欢。
   随着苗族阿哥阿妹走上舞台,纳凉晚会拉开序幕。主持人幺妹热情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这里是才艺的舞台,是心灵交流的桥梁。独唱《摘下满天星》,悠扬的旋律仿佛能让人摘下星辰,那璀璨的星光在心中闪烁,让我们在音乐的世界里,忘却疲惫,享受康养的愉悦。《娥嫚》舞如山间清泉,纯净灵动,讲述着古老传说,那优美的舞姿如同灵动的水波,荡漾着人们的心灵。国家一级演奏员带来的京剧曲牌《夜深沉》,震撼人心,那激昂的节奏如同奔腾的骏马,充满了力量。最后,熊熊烈火点燃,锣鼓声声,阿哥阿妹欢快舞蹈,游客纷纷加入,一片欢乐海洋。一曲土家族民歌《幺妹儿带你慢慢耍》将晚会推向高潮,让人沉醉在茅田的美与热情中,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在这里,我们尽情释放自己,享受着康养带来的快乐与满足。
   当一个人处在炎热的环境里,可能只有炎热的陪伴,于是就烦躁起来,这是我们对热的感受,一旦融入一场欢腾,空气的热就会自动消退,带给我们的一定是可以解暑的爽意。人对于炎热的感受就是奇怪,清凉的地方待久了也会感觉热,而有欢腾的地方,再怎么热,还是爽。俗语说,心静自然凉,说对了一点,在烦躁中保持心静,一切会趋于正常。而在热闹中,心沸腾起来,可以驱赶寂寞,一样觉得爽。我发现,凉和爽并非一样的意思。
   在茅田乡的这段日子里,我们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与繁华,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着那份宁静与美好。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成为了我们康养愉悦的源泉。我们在这里放松身心,滋养灵魂,让自己在岁月的长河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茅田,有着自然气候的凉,更有着人文民俗的热,凉和热都有,单纯的纳凉,可能一两天就厌倦了,而有了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就是待上个把月,也值得,我就有流连忘返的感觉了。
  

共 324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炎炎夏日,城市的喧嚣与酷热交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人们往往渴望逃离,寻找一片心灵的净土。这篇文章如同一缕清风,引领我们穿越喧嚣,走进茅田乡那片宁静而神秘的土地,展开一场关于自然、文化与心灵的深度对话。作者的笔下,茅田乡有连绵的山脉、纵横的沟渠、神秘的八卦梁子山、挺拔的张大顶山以及秀丽的雪岩顶山,风光优美,如诗如画,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翠绿欲滴、生机盎然的山水之间。茅田乡不仅自然风光旖旎,更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作者浓墨重彩,将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和本土文化尽显笔下,将丝弦锣鼓、苗鼓、喜花鼓、土家背鼓等多种艺术形式纷纷呈来,它们或激昂奔放,或欢快激越,或深沉典雅,如同山间清泉般洗涤心灵。文章中最具人文之情的,莫过于茅田乡人民那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和勤劳淳朴的人生秉性。他们善于吸收外来文化,以宽厚的胸怀包容着一切。在纳凉晚会上,苗族阿哥阿妹的欢快舞蹈、独唱的悠扬旋律、京剧曲牌的震撼人心,以及游客们的积极参与,共同编织了一幅和谐美好的人文画卷。茅田乡的人们用歌声和舞蹈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文章笔法细腻、结构紧凑,让我们很好的领略了兄弟民族的独特风采,倾情力荐!【东篱编辑:佳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821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佳华        2024-08-21 07:20:04
  廖老师的文章让我们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和人文的温暖。茅田乡,神秘而陌生,那里没有喧嚣和浮躁,只有宁静和美好,好一个桃花源般的地方。
回复1 楼        文友:武汉廖生斌        2024-08-21 07:42:13
  感谢编辑老师!辛苦你了,欢迎来武汉
2 楼        文友:武汉廖生斌        2024-08-21 07:44:30
  感谢编辑老师!老师辛苦了。你的点评超越我的文字。谢谢您!秋季欢迎来武汉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8-21 08:12:48
  到底是到茅田去纳凉还是去感受文化的热?说不清的。本来是为了消暑而直奔茅田,因为茅田是天然的纳凉之地,突然的氧吧。如果只是一个原始的所在,我想待上一两天,也会急躁起来。但有了人文色彩,可热了一颗心,爽了全身的。作者对于凉热的感受很细腻特别,写出了茅田的独特。文章里写的人文色彩,悦耳的声音,都可纳凉,这是诗意的表达,是诗意的逻辑。同此凉热,才是一个人生活的原则。作者文章具有这样的深层次内涵。
怀才抱器
4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8-21 08:17:20
  这篇散文引人入胜,带我们走进茅田乡。那里不仅有如画风光,还有深厚文化。多种艺术形式精彩纷呈,人民乐观淳朴。作者笔法细腻,结构紧凑,展现了独特民族风采,值得一读! 问候廖老师,顺祝秋祺!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5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8-21 08:45:17
  文章写得真好,我们这里还非常热,都想到茅田去感受一下清凉了,还要感受茅田的历史文化。老师的文章写得越来越好,点赞学习!祝福老师!
6 楼        文友:罗莲香        2024-08-21 11:25:25
  到茅田纳凉,释放身心的疲惫,静享诗意时光,多么曼妙!此处有着厚重的人文底蕴,漫溢着文化气息,真好!作者文笔老到,引人入胜,大赞,问候廖老师,创作愉快!
7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8-21 15:04:18
  茅田不仅自然风光优美,令人心清气爽,更主要的是人文风光更是一绝,令人流连忘返。文章不疾不徐,如数家珍,令人读罢心生向往之情。为好文点赞,遥握问安,谨祝精彩纷呈!
8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08-21 15:49:32
  从“火炉”武汉到茅田避暑真是一个好的选择。这里不仅山水秀丽,更有幺妹陪着“慢慢耍”,乐不思蜀的应该不在少数,一个地域离开了文化就没有根,茅田这里文化荟萃,人民热情,是个好地方!
9 楼        文友:武汉廖生斌        2024-08-21 15:56:38
  谢谢各位老师的精彩点评!夏季欢迎来湖北建始茅田,我陪老师度夏。老师们辛苦了!我将继续努力,不辜负老师们期望。
10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8-21 17:02:30
  清凉的风带来愉悦,老师的文竟细腻棉柔,迷人的风景,烂漫的文化,真是避暑胜地。好文大赞,期待廖老师更多佳作!问好老师,秋祺!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10 楼        文友:武汉廖生斌        2024-08-21 18:01:22
  谢谢老师!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