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中元节之殇(小说)

精品 【流年】中元节之殇(小说)


作者:秀针河 秀才,2345.7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89发表时间:2024-08-23 16:07:18
摘要:电视剧拍摄组来到一座古老的坟地进行拍摄,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让几个人身败名裂,受到法律制裁。


   满天乌云的深夜,天黑得如同一桶沥青油,浓密的树林里更加幽黯,睁大眼睛连一米远也看不清。粗壮的树木一棵挨一棵,树下是膝盖深的野草,草丛中有小动物熙熙索索地跑动,高处树冠中,不时传出夜枭一声半声的鸣叫。忽然,大树上传来一阵“哈哈”大笑,是猫头鹰的笑声。深夜里听到这样的“笑声”,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树林里更加让人感到毛骨悚然。
   几个黑影在树木和杂草丛中穿行。杂草丛中原本有一条通往山顶的小路,由于对道路不十分熟悉,他们打开手机上的电筒,用微弱的亮光照看着脚下,腿脚不时与路边的石块相撞。
   “哎呦,撞死我了,这块倒霉的石头!”
   一个腿与石头碰撞的人大声咒骂着。
   “哎呦,也他妈的撞我腿了。我说头儿,把摄影灯打开行不行,不然的话要把人撞残废了。”
   “打开摄影灯,被人发现了怎么办?”
   “深更半夜的,深山老林哪来的人,连鬼都不会碰到!”
   “人不会遇到,没准真会遇到鬼。”
   “真要遇到鬼就好了,抓住一只,让它当剧情里的演员,不但真实还把工资省下了。”
   “现在是经济社会,鬼也不会白干,没准比人要得还多。”
   “哎呦,导演,我崴脚了,走不动了。”是一个女性战战兢兢地的声音。
   “严重不严重?坐下来揉一揉,拍片子都是这样辛苦,坚持一下。摄影师,打开摄影灯。”
   灯光打开了,刺眼的灯光照在几个人影上,一个身穿古代服装的女子被人扶着坐在一块石头上。一个人蹲下身来给她揉脚,也难怪女人崴脚,她穿着一双古代的木底鞋。
   揉了一会,导演问她:“好了吗?试试能不能走路。”
   女人站起身来,试着走了两步:“能走路了,我们继续走吧。”
   “摄影,你在后面用灯光给大家照路。”
   有了灯光照着道路,大家的行进速度快了很多,一会功夫就来到山顶。山顶对面是阳坡,树木比较稀疏,光线亮了许多。
   几个人走下山顶,下面不远处是一片连绵的坟头,几百个土坟密密麻麻排列在这里。他们来到坟地,身穿古装的女演员吓得浑身发抖“这、这是什么地方?为什么来这里?”
   “这是拍摄现场,今晚就在这里拍戏。”
   “我、我好害怕,怕、怕是表演不好。”
   “你镇定一下,进入剧情就好了,摄影,给她喝口水压压惊。”
   摄影师递给女孩儿一瓶饮料:“少喝点,这里找不到厕所。”还没等摄影师说完,女孩儿接过瓶子一口喝干了饮料。
   “我、我、我怎么有点头晕?”女孩儿的声音越来越小,不一会就昏迷过去摊倒在地上。
   “效果不错,马上准备拍摄。”导演命令道。
   几个人走到最高的坟头前。这是这片坟地的老祖坟,高大的坟墓前立着一块石碑。他们绕到老祖坟的后面,拉开一团乱草,一个洞口出现在眼前。
   他们放下肩上背的设备,在摄影灯的灯光下,抬起昏迷不醒的女演员,依次钻进了洞口。
  
   二
   他们是在拍摄一部穿越剧,剧情中女主人公躺在坟墓中千年,后来被盗墓贼发现,她又回到人间,开始了新一轮的爱恨情仇。女主人公是A角,为了招揽观众,他们特意聘请了一位当今的网红。剧情已经拍摄了一部分,应该拍摄女主人公从棺材里被发现的剧情。本来他们应该搭建一座进行墓穴拍摄,由于这部片子的投资不多,导演想了个省钱的办法。他找到几个盗墓贼,问询他们有没有现成的地方,盗墓贼向他推荐了这片坟地。他让盗墓贼领着他来到坟地,盗墓贼打开原来的盗洞,导演看后十分满意。
   从坟头的整齐可以看出,这是一片有人管理的坟地,如果去争取主家同意,不定要花多少钱,就是认花钱人家还不一定愿意。于是导演想出个馊主意,白天不来,晚上偷偷进行拍摄,反正镜头也不多,估计有一个晚上就能拍摄成功。这片坟地在深山密林中,白天看不到人影,估计晚上更不会遇到人。
   那天夜间,他们来到坟地,女一号见到让她躺在死人的棺材里,棺材底上还有死人的骸骨,她说什么也不干,她说宁可这部剧不拍了,她也不会去棺材里躺着。任凭导演一再央求,女一号也不答应,导演只好另想办法——找替身。
   现在的年轻人对拍摄电影电视剧都十分向往,哪怕在里面做个群演,露面几秒钟也行。导演找替身非常容易,很快找到和女一号面容相似的一个女孩儿。
   这次导演留了个心眼,他怕替身也不去棺材里躺着,就是同意也要花不菲的费用,所以提前没有告诉她,给她化好妆,穿上剧装开车来到这里。他让摄影师准备了一瓶下了迷药的饮料,到现场让女替身喝下去,等她昏倒之后再进行拍摄,神不知鬼不觉拍完镜头,女替身也不会知道自己曾躺在棺材里。
   洞里是一座砖砌的墓穴,在摄影灯刺眼灯光照耀下,墓室里一览无余。墓室里很宽敞,几个人都进来也不显拥挤。里面摆着三口棺材,棺材上的漆皮大部脱落,看上去斑斑驳驳,棺材盖已经被打开,里面是凌乱的骸骨。
   导演让人在一口相对整齐棺材里的骸骨上铺上黄布单子,两个人抬起昏迷的女替身演员放进棺材,然后再盖上棺材盖。
   “摄影,灯光打好了吗?二号、三号准备。”导演命令道。
   “准备完毕。”
   “开始!”
   随着导演一声令下,已经化好妆的两位男演员走向放着替身演员的棺材,一面准备用手掀起棺材盖,嘴里一面说着台词:“小心点,别惊动老祖宗。”
   “啪”的一下,墓室里漆黑一团,灯光灭了。
   “怎么回事?赶快看看。”导演边说边打开手机照明。
   摄影师爬出洞口,很快又回来说道:“电池没电了,大概是刚才在路上照明把电池耗干了。”
   “为什么不多带点电池?”
   “这样难走的山路,多带电池谁来背?”
   “现在怎么办?回去的话还要背着这个昏迷的女替身,比背电池重多了,你们谁来背?”
   其他三个人都沉默不语。沉默片刻,摄影师说道:“要不这样吧,干脆把她留在这里,明天再来继续拍。”
   “留在这里,她清醒过来怎么办?到时候肯定不依不饶。”
   “我用的麻药剂量不小,原本计划她喝上一两口就会昏迷,没想到一瓶饮料她全喝了,估计两三天也醒不了。”
   “她躺在棺材里不会窒息吧?”
   “咱们一群人在里面都没感到憋气,说明这里的氧气充足,这口烂棺材到处是缝隙,应该不会窒息。”
   导演考虑了一会说:“也只能这样了,掩盖好洞口,明天再来。”
  
   三
   郑晓新躺在床上看了一会书,感到眼睛有些疲劳,他把手里的书扔到一旁,张嘴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扔下手里的书,他的思绪从书中回到了现实世界,一阵沮丧随之涌上心头。
   已经三十岁了,还是练武术的白蜡杆——光棍一条。打光棍并不孤独,网上报道,全国像他这样的光棍有三千七百多万!他查过资料,超过三千万人口的国家就算中等国家,中国的光棍等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不过他可不想做这个三千七百万分之一,和其他三千七百万人一样,都想从这个群体逃离出来。
   要想逃离这个群体谈何容易,第一前题就要手里有钱。现在说媳妇都要拿彩礼,他们这个地方最低的彩礼是十万元。除了彩礼,要给女方买三金,买汽车,还要举办像样的婚礼。这些之外,最要命的是城里还要买一套楼房。就算县城的楼房价格不算高,每平米七八千块钱,买一套五十平米的小独单也要四五十万,再加上装修,没有六七十万不能入住。如果再加上举办婚礼费用,手里没有一百万就别做娶媳妇这个美梦。
   一百万,对于郑晓新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前些年父母都健在,一家三口都在外面打工,父亲和他在建筑工地干活,母亲在镇上打零工。父母计划着,过日子省吃俭用,怎么也要给他积攒出成家立业的钱。父母先在村里盖起三间红砖红瓦的大瓦房,然后继续打工挣钱、攒钱。按照他家的条件,已经有人给郑晓新上门提亲,就在他憧憬在洞房花烛夜美梦之中的时候,父母却先后病倒了。什么事也不如给父母治病重要,他陪着父母进出大小医院,然而治得了病治不了命,一年多之后,父母先后故去,花光了家里的一点积蓄,家里也只剩下郑晓新光棍一人。
   无论命中有多少磨难,人还是要活下去。郑晓新发丧完父母,继续去工地打工。没有了家庭花费,他的工资可以全部攒起来。他是技术工,每天可以拿到二百多元的工资,一年除去花费,有把握攒下五万块钱,攒够一百万,需要二十年时间。二十年后,他已经五十多岁,就算讨上老婆,恐怕也不能生儿育女,连孙子都耽误了。
   这次他在工地跌伤了腿,工头让他回家养伤,养伤期间工资照发。他的腿伤现在基本好了,他想在家多泡上几天,工头却一遍一遍来电话,他想再过两三天就回工地干活。
   想到这里,郑晓新长长叹了口气,他知道发愁也发不来媳妇,还是接着往下混吧,混到哪里算哪里。
   他不想看电视,也不想看手机上的那些视频短剧,更不会在直播上聊天给播主打赏。他清楚自己的身份和条件,花那种冤钱不过是过个眼瘾,和那些女人聊来聊去只能浪费自己的钱财,看多了反而会让自己更加心烦意乱。还是接着看书吧,以前不是有句古话吗,“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沉浸在书里,什么愁事都忘了。
  
   四
   郑晓新拿起丢下的书本想继续看下去。这是他从工棚里捡回来的一本破书,封面和头尾都没了,应该是“天下霸唱”写的《鬼吹灯》。看了几页,他忽然想起白天的事。
   明天是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按照传统风俗,要去坟地给老祖宗焚香烧纸。他们这个村的人家几乎都姓郑,山上的坟地是整个家族的祖茔,郑家人死后都埋葬在这里,不过打光棍的不能埋入祖茔,那也是老传统,单骨骸没有资格进入家族墓地。这天家族中的老年人挨家找人,一块去给老祖宗焚香烧纸,郑晓新也被叫去了。
   来到坟地,一群人在坟前烧香磕头,郑晓新对这些不感兴趣,他转到高大的祖坟后面小解。他忽然发现祖坟后面有一大团乱草,乱草前还有凌乱的脚印,他有些好奇,拨开乱草团,发现一个洞口。他立刻明白了,是有人前来盗墓。他本想告诉前面烧香焚纸的人们,转念一想,现在来的是一群老年人,年轻人都在外面打工,年轻力壮的只有他一个。如果大家知道老祖坟被盗,肯定要把盗洞堵上,这个活还要让他来干。什么祖宗不祖宗的,如果打一辈子光棍,将来连埋在这里的资格都没有,省点力气吧。
   他没有把老祖坟被盗的事告诉大家,等烧完纸钱,他和大家一块下山回家。
   看了几页书他忽然想起家族往事。听家族人传说,不知是哪朝哪代,他们郑氏的老祖宗曾经是朝廷的大官,退职后来到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在这里建立宅院安家落户,以后慢慢繁衍,就成了今天的郑家庄。老祖宗当过大官,墓葬里肯定会有不少金银财宝,不然也不会招引来盗墓贼。
   按书中所说,盗墓人盗墓的时候,不会把所有陪葬品都拿走,总会留下一两件,他们怕墓主的鬼魂报复。既然老祖坟已经被盗,里面肯定还有剩下的宝物,就算不十分值钱,也可以卖个几千几万的吧?
   想到这里,他决定去老祖坟“捡漏”。
   半夜时分,郑晓新来到那座山头下,忽然发现路边停着一辆汽车。他们郑家庄现在很多人都搬离农村,听说有些人发财成了大款,估计是某家大款中元节回来给老祖宗上香烧纸,白天没时间就晚上来了。郑晓新心怀鬼胎不敢靠近,远远地躲了起来。
   一会功夫,只见几个人跌跌撞撞从山上走下来,他们身上背着大包,一面走一面说话,因为离得远,郑晓新听不清他们说些什么。一会功夫,几个人开车走了,郑晓新这才走过来往山上爬。
  
   五
   郑晓新自幼生长在郑家庄,山上有他家的田地,对这里十分熟悉。他走上爬山的小路,不用照明也不担心磕碰着石头,一会功夫就越过山顶来到祖茔坟地。
   尽管他不信神信鬼,深更半夜来到一片坟头跟前,心里还是有些胆怯。他心里默默祷告:“老祖宗,不孝儿孙不是来盗墓,是来捡盗墓贼的漏。我这样大的年龄还说不上媳妇,把老祖宗留下的宝物捡回一两件,卖钱娶媳妇。老祖宗帮帮忙,这也是为了给你们延续香火。”
   祷告完他按《鬼吹灯》里的说法,先点上一盏小油灯,拨开堵在盗洞前的乱草,打开手电爬了进去。
   来到墓室,郑晓新没想到里面这样宽敞,当过大官的人墓葬就是不一样。手电光下,只见里面摆着三口棺材,其中两口棺材盖已经被打开。郑晓新放下油灯,用手电朝第一口棺材里照进去,只见里面是一堆凌乱的骨骸,看来已经被盗墓贼翻过了。他在骨骸里又翻了一通,发现了一个白玉圈,他认出来是一枚“白玉扳指”,古代人拉弓射箭使用的。现在玉石很贵,估计这个玉圈卖个几千块钱不成问题。郑晓新心里暗暗高兴,又去翻检第二口棺材,在骨骸中翻找了半天什么也没找到。
   第三口棺材盖着棺材盖,郑晓新想想用什么办法打开棺材盖,他用手试了试,棺材盖很轻松地就被移动了。他手里一用力,棺材盖被掀到一旁,他用手电往棺材里照去,立刻大吃一惊,吓得朝后退了两步。他擦了擦眼睛,忍住“砰砰”心跳,再次上前往棺材里看去,里面竟然躺着一个身穿古代服装的美女!

共 10197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小说采用开门见山手法,带有一种奇妙的“先锋”色彩,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通过故事情节的描写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故事中心。作者前文巧设悬疑,反复渲染几个唯利是图的人,想法达到目的而做违背人愿的事。他们将替身演员迷药迷昏后强行摄影,结果触怒天灵,突然没有电池中断拍摄。他们却扔下女替身在古墓里,又被村民郑晓新救回。人都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场女替与郑晓新利用中元节女鬼索命的合谋上演了。她们用冥币调包敲诈导演100万。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导演,摄影师,郑晓新和任恪莲一伙人受到法律的制裁。小说超越了心理的范围而上升到挖掘人性的层面上去,结尾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是微型小说最为突出的特色之一。小说虽然篇幅短小,但结构严谨。它不是靠情节的复杂取胜,而是靠精心布局,做到主次分明。乃是这篇小说永久魅力之所在。流年推阅。【编辑:素心若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828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4-08-23 16:28:18
  小说叙述故事的技巧,情节结构手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过程中运用的线索串联、悬念设置、伏笔照应都很自然流畅。不愧小说高手。跟老师学习写小说。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2 楼        文友:秀针河        2024-08-23 17:55:38
  感谢老师的编辑和点评。暑去秋来,祝老师神清气爽,频发美文。致礼!
3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4-08-30 18:32:30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