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花】我与《江山文学》(散文)
2017年2月26日,在同事张绍龙的帮助下,我用《写给江山文学》的散文诗打开了江山文学,那时候,我只知道她是网络文学。
偶尔的时候,我在网上的《江山文学》读了几篇其他作者投给《江山文学》的散文,觉得写得还是蛮不错的。
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是文学的一种体裁,也是一种可以自由发挥的一种文学载体,是可以写出文章的“精气神”的。
“不要在这里挡道,等一会儿闪电会来,惊雷也会来的!……”我就是我《写给江山文学》里面的初衷。
文学,是我的执着的爱好,跟画画、音乐、书法、体育一样,执着陪伴着我的一生,可是纸媒的传播,远远跟不上我的流畅,所以我毅然选择了《江山文学》。
那时候是古渡当站长的,断肠崖居士当现代诗歌主编,梦锁孤音当现代诗歌编辑,还有其他几位同志当编辑,平淡如水老师是当时的散文编辑,小说编辑有林小白等几位编辑。
从此,我掘开了《江山文学》。也一发而不可收拾。
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新闻特写、杂文随笔、旧体诗词、现代诗歌、散文诗,我一哄而上,也源源不断输送给《江山文学》。
从作者到编辑到社长,我一路就这样走了过来,以前投给纸媒是有稿费的,但自从介入《江山文学》,我就没有挣稿费的理念。
“树欲静而风不止”就是这样,跌跌撞撞吧,撞了进来。
如今想来,日子也过得很快,在《江山文学》我发表了一千多篇文学作品,也了却了我的很多心愿。
作家也罢,诗人也罢,但这更多的是了却一个热爱文学、一个文学工作者的心愿。
“笔耕笔耘,不辍于生活,劳作在思维当中。”应该是这样的吧!
“灵思一动跑山泉,一路欢歌向大海。”我真的是这样。
文学是一种灵动的思维,聚集灵与悟于一身,而要有生活的底蕴。
生活的陪衬和积累,是产生文学的源泉。
“掘动河山和大海的伟襟,这里的襟指胸襟、胸怀,怀九五至尊、社稷环宇之寄托,也潺潺流水,听水水有声、听山山有色”地写出来了。
“不敢说文好;意在刻幽燕。”真的是这样。
棒不棒还得读者去评说。
但“千秋功罪”始于心,“万般呐喊”始于作。
一路走来,也有褒、也有贬,褒贬不一。
但也了却了不少心愿,就是用笔诉说人生,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抱负理想、也可抒之。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苏东坡的词,我惟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至尊至爱的寄托。
宏愿和宏志,思大雁、写海燕、山鹰,尽染其间。
所以《江山子学》陪伴我走过七、八年的岁月,我无悔无憾。
以后我又当了小说、散文编辑,还当了【山花烂漫】的社长。
“一口轻气转幽肠,百年感受诉江山。如何潇洒心和迹,立定文学好缠绵。”真的是这样。
如今,我已老骥,并无太多杂念,只是伏枥骥马鞍甲间,稍感不力,纵有宏愿鸿愿,也力不如当年,但余生诺诺,我还是有几分向往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此语当铭心间,写千秋不朽之大作,抒万里河山之伟岸,展长空星月之渺渺,书大海浩瀚之广阔,罄大地客观万物的幽寒,所以我志《江山文学》,所以我写《江山文学》。
寸心撒心愿:祝愿我的江山,也是人民的江山烁烁生辉、愈展风彩!也越走越远、越来越好!
2024.8.23.
写于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