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卖粥的女人(散文)

精品 【宁静】卖粥的女人(散文)


作者:孙兰茂 秀才,2917.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29发表时间:2024-08-25 09:32:09
摘要:我从一个乡镇,调离到现在所工作、生活的乡镇,已近三十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我接触了一个人——一个卖粥的女人。

我从一个乡镇,调离到现在所工作、生活的乡镇,已近三十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我接触了一个人——一个卖粥的女人。仿佛命里有定数,她的一生就该卖粥,她的生活也离不开粥。由此,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人无完人,人更不可能是一个什么都懂、什么事都会做的神人。在无边无际、浩如烟海的世界里,人蝼蚁般、尘埃般的存在,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并因这一件事,对周围人不雅的行为习惯有所改变,就算不虚此生。
   卖粥女人姓蔡,因人长得小巧玲珑,像是永远也长不大的样子。尽管如今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仍还有人称她“小蔡”。做生意时,人们小蔡长,小蔡短的叫个不停,倒显得很和谐、很亲切。
   小蔡居住在街道一个偏僻的胡同里,因没办法开设店铺当老板,她就做起了卖粥的小生意。开始时,她拉着平板车,车上放着用棉被包裹的、装满了粥的大木桶。另外,车上还放有碗筷、油条、炒熟的咸豆粒及刷碗水等等。每到了人多的路口,车子就要停一会儿。打发一阵生意后,再转个地方卖。在车子周围喝粥的人,有站着的,也有脱掉鞋子坐在鞋子上的。他们一边喝粥,一边说着一些土话、荤话。我是一个自命清高的人,听不得庄稼人、或市井凡人口无遮拦的粗俗言语。每每买了粥以后,便急匆匆地返回住在职工大院里的家。
   因不愿与人交往,我成了一个不受待见的人。我和老伴到现在所在单位接近十年,而且老伴承包门市做生意也近五年的某一天,因老伴有事暂时离开,我去门市帮她打理一下生意。门市前面一路之隔的年轻女子前来买东西。闲聊中,我问她:“你家住在什么地方?现在做什么工作啊?”没想到,她脸色“刷”的一下子红了起来,并非常愤恨地说:“你是真不认识还是假不认识?你以为你是谁啊?有了工作就了不起了是吧?我不就是在你门市前面卖水果的人吗?”说完话,女子就气哼哼地向着她的水果摊走去。我瞄了一眼她的背影,那体型长得真好看。不过,因心里有愧,我就没了再看下去的勇气。
   以前在乡下,早晨是没有喝粥的习惯的。即使喝,也只能是在晚上。晚上喝的“粥”,那不叫粥,叫汤。因为按俗语的说法,只有用豆汁、加上少许大米烧出来的,才叫做粥。并且,这汤的原料的构成,也是五花八门。把干透了的、白的耀眼的山芋干,放在碓窝子里面踹碎,呈豌豆粒大小状,放进铁锅,加上清水熬煮。待锅盖子周边直射出白气,汤便可以出锅了。用山芋干烧出来的汤,是黝黑发亮的。虽然给人的感觉有点甜,可进了胃里,倒极容易使人胃酸、胀气。在我幼小的认知里,用山芋、包括山芋干,及其制作的食物充饥,对人体的健康,是一种极大的伤害。长期吃这类食物的人,长得矮、皮肤没有光泽不说,体型还会变得“挺腰凹肚”。我之所以长了个五短身材,肚子像个“圆烧饼”,不用说,是与吃这些食物有关的。所以,如今只要听到有人说山芋好吃,或吃山芋可以健美一类的话,我就会投去嗤之以鼻的目光,从心底里对此人恨的咬牙切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汤的质地越来越好。妈糊汤(粗粮磨碎,放入青菜烧制)、高粱米汤、玉米碴子汤、小米汤、大米汤、以及八宝粥等名目繁多的汤,都逐渐地出现在了人们的餐桌上。
   人老了的缘故,我老伴迷恋上了养生。平时,吃保健品也就罢了,最不能容忍的是,隔三差五的晚上,还要喝自己精心制作的“养生汤”。这种汤里的料子可谓五花八门:薏米、红豆、绿豆、莲子、桂圆、花生、核桃、红枣、百合、扁豆、桃仁、松子仁、山药等等。老伴性情古怪,只要她认准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喝养生汤,我只能服服帖帖地陪着她一起喝。实际上,这种汤酸甜苦辣,五味俱全。对我来说,“味同嚼蜡”,是对味蕾的摧残和折磨。正因了这样的折磨,才增加了我对喝粥的迷恋和向往,特别是增加了对小蔡卖的粥的迷恋和向往。
   话扯回到小蔡的粥。她烧粥的过程并不复杂,只是把大豆泡发后,用电磨磨出汁液,过滤出豆渣以后,加入适量的米粉,放进铁锅里用木柴烧就行了。说来倒是挺奇怪的,她烧出来的粥,表面上带有一层“黄色”,至于这种黄,是鹅黄?是姜黄?还是疮黄(俗语,焦黄)?亦或都是,又都不是,很难说得清楚。这还不算稀奇。关键的是,她的粥表现出来的香,是沁人心脾的、是清香、幽香、暗香、醇香等兼而有之的香;是给人以欲罢不能的、喝了还想喝的“瘾君子”的感觉的那种香。
   因为卖粥的车子是流动的,每天买粥很麻烦。于是,我就买个九阳牌的豆浆机,开始打豆浆,烧粥喝。可是,豆浆机烧出来的粥,无论如何都不如买的香。后来听人说,小蔡烧出来的粥,之所以香,是因为她烧木柴,烧地锅。还听人说,为了烧粥,她每天凌晨两点钟就起来忙活。烧粥不同于用旺火烧开水,也不同于烀山芋,或炒五香肉丝。这要用文火慢慢地烧,慢慢地煮。特别是将要开锅的时候,在顾及火势的同时,眼睛要直愣愣地盯着锅里的粥,用二三斤重的、把柄有七八十厘米长的大木勺,不断地在锅里搅动,不断地扬汤止沸。不然的话,粥会因沸腾而从锅里漫溢出来。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一次,在液化气灶上烧豆汁,因家里来了客人,我出去应酬的一瞬间,灶头忘记关火。一小锅豆汁,流的满地都是,害得我打扫了好半天的卫生。
   附近开了几家早餐店,除了个别烧糁汤或鸡蛋汤的以外,大都烧的是用豆汁烧的粥。以同样价钱,买的粥的分量,比小蔡的少了一半不说,怎么喝也喝不出小蔡烧的那个味儿。因而,她的生意就渐渐地火爆起来。人们不愿意拿着餐具,眼巴巴地站在门前,等她卖粥的车子经过,因为她车子来去的时间没什么定数。有时候费了好长时间,等着等着,竟见不到小蔡的身影。于是,干脆就拿着餐具,直接去她的家里买。甚至附近村上的人,也开着小电车前去购买。
   因去小蔡家里买粥的人逐渐增多,每天早晨,她的门前就排起了一条花花绿绿的长龙。一提起排队,我就想到了坐绿皮火车的往事。以前坐火车是不需要按号就坐的,而是谁能抢到位子谁就坐。不然的话,就要站着。刚工作那阵子,因参加过学校的长跑比赛,我的身体颇为强壮。每当乘坐火车时,出了检票口,我跑的速度比兔子还要快。到了停靠在站台的火车窗下,扒着窗户用力一耸,身子就从车窗滑了进去。车上的位子,我随便挑,随便拣。后来,无论绿皮火车还是高铁,乘车都要按照车票号码对号乘坐。由此,我也只好按规矩乘车。买无座车票,或摇摇晃晃地站在过道里乘车的现象时常发生。眼睁睁地在火车上站了五七个小时,累得筋疲力竭,我心底里就会抱怨:谁跑得快谁抢到座位,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为什么要排队?有关买粥排队的事,我本就愤愤不平,可偏偏有人来的很早。还没等粥烧开,就排着队在那里等候。更让人气愤的是,有的人排队总喜欢加塞。像是我人好说话,不会轻易发脾气似的,有人就喜欢在我面前加塞。实在忍无可忍,我就大声地咳嗽两声,或者是把加塞的人,有意识地地挤向一边,以示抗议。好在加塞的人,常常遭遇众人的诘责。久而久之,这种现象基本上就没有了。像是觉醒了似的,排队成了人们的自觉行动和生活习惯。由此,排队的人都是春风拂面,欢欢快快地说说笑笑,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牢骚满腹,或粗鲁荤话现象的发生。没想到,好心情从一大早就开始了。
   我有睡懒觉的习惯,多数情况下都是太阳冒出一杆子高,才从床上爬起。因排队买粥,当东方天际出现鱼肚白的时候,我便行走于买粥的路上。这样一来,睡懒觉的习惯慢慢地就改掉了。同时,在买粥的过程中,我融入了买粥者的群体,并与其中的很多素不相识的人成了掏心掏肺的朋友。这当中,有朴实的农人,有退了休的工人,还有知书达理的老学究……说真的,一天见不到他们,还真是怪想的慌。
   昨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我梦见一群买粥的人,给小蔡胸前佩戴了一朵大红花,并用手把她高高地举起。我笑啊,笑啊,竟忍不住从梦中笑醒了。

共 310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主题深刻,传达出 “人无完人,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便不虚此生” 的道理,引发读者对生活追求的反思。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卖粥女人小菜勤劳朴实、执着烧粥,“我” 自命清高又对小菜的粥迷恋向往,性格真实贴近生活。细节描写丰富,对各种粥的描绘及排队场景的刻画增强了感染力,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语言质朴自然且富有生活气息,运用俗语、土话接地气,还不乏幽默之处,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卷,让人感受到平凡人生的美好与价值。佳作共赏,推荐阅读。【编辑:温莎的梦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828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温莎的梦想        2024-08-25 09:33:34
  文章主题深刻,传达 “人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便不虚此生” 的道理,引发读者反思;人物形象鲜明,卖粥女人小菜和 “我” 的形象生动真实;细节描写丰富,粥和排队场景等描写增强感染力;语言质朴自然且富有生活气息,呈现出平凡人生的美好与价值。拜读,学习!
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8-25 10:45:55
  每一个人都是特立独行的,都是一道风景。卖粥的女人就是这样描写一位底层生活的女性,未必高大上,但是接地气,抒发了对凡人的平凡的生活的赞美。拜读,学习。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3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8-25 10:46:15
  感谢赐稿宁静社团,期待精彩继续。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