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人世间】读书的过程(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人世间】读书的过程(散文)


作者:姜志宝 举人,4143.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61发表时间:2024-08-27 11:37:36
摘要:我在语文学科学习上也没有好的经验分享,向同学们只能泛泛而谈总结说,要学好语文只有一个途经多阅读是关键,读了还要不断地去写;写过了还要不断地去读,只读不写语文成绩也许上不去。我是学生之见,不是专家之言,在语文学习方面仅供同学们参考。

我从小学读书一直读到初中二年级,往后的日子还得要继续读书,读了高中还要考大学,考上大学还要继续读书,读书这条路对于我来说还相当漫长。我也不怕读书的日子漫长,因为我要在漫长的读书日子里,去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将来为我所用最终为社会服务。
   老师经常在课堂上对学生说,不能局限于课堂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同时也要加大课外阅读量。如果把课外阅读科学地结合起来学习,将对课内知识文化的消化与理解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在学校老师对于学生要求读什么样的书,购买什么样的书去阅读,对学生都有一个统一安排和要求,都要在国家义务教育阶段被指定的书目去购买。小学我购买了简装本如中国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外国的如法国的法布尔著《昆虫记》、英国的笛福著《鲁宾逊漂流记》、前苏联的高尔基著《母亲》、前苏联的奥斯特洛夫斯基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我花钱购买书籍家长大力支持,只要我向家长开口说买书,家长也不去问我购买什么样的书,书籍购买多了能否阅读完是否消化得了,从来没有向我问及过此类问题。我购买书籍的热情与我课外阅读是成正比的,虽然在小学购买这些书籍去阅读,在深入理解作品内容上几乎是零的存在,阅读的兴趣大部分只是停留在某些情节和人物故事上,从阅读质量上看我在小学阶段课外阅读只是阅读而已。但这种喜欢坚持阅读的方法和学习习惯,在我潜移默化中对我课堂学习方面却有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因为在与老师交流和回答问题上与其他学生有所区别,甚至在小学作文语言组合上较少有文字障碍,或者语句不通畅的现象很少出现。不过我在小学阅读课外书籍的时候,说真的常常是囫囵吞枣式地去阅读,读完一本继续读下一本,好在上小学有大把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籍,回到家里同样有大把的时间,去读自己喜欢阅读的课外书籍。
   要说我在小学这样一个年龄阶段,手机已经普及化程度相当高了。每当我拿上手机去玩耍,但手机与我的确无缘,因为一拿上手机打开屏幕就是头昏脑涨,一旦放下手机脑袋就自然恢复到正常状态了,也许我是一个特例。所以,我绝大部分空闲时间,只好以阅读课外书籍为乐。我只要拿上课外书籍一阅读大脑立马清醒了许多,而且接下来阅读时越来越被书中的有趣情节所吸引。应该说,一本书读完了能够简要说明一下主要内容,我却达不到这种阅读吸收消化的良好效果。在有时候,我们一家人坐在月亮下休息闲聊,家里人突然对我说:“给你购买了那么多的书籍,能不能给我们一家人讲一个好故事听一听?”家里人这样一说,我的一张脸立刻涨红了起来,要不是在傍晚的月亮之下总有些模糊之处,一定会被家里人看到我一张通红的脸。当时,我只好自圆其说:“书中有好故事,但我不会讲故事!”
   我虽然给家里人讲不出我阅读过课外书籍中的情节和人物故事,但我在小学这个年龄阶段能够把课外书籍中,有趣的人和事物放在日常生活学习里去对比欣赏。如《昆虫记》记述了昆虫生活中的活动习性。在我家周围就生长有许多野草,好多昆虫都在野草内发出不同的嘶鸣声。我根据野草中的嘶鸣声,一步步走进野草丛中,一定会碰上各种形状的蚂蚱、蚊虫、青蛙、蝉、蜻蜓、蝴蝶、蜜蜂等。我把在野草里捉住的蜻蜓拿回家,对照《昆虫记》作品上蜻蜓的相片一模一样。于是,我一边把蜻蜓拿在手里,一边阅读在《昆虫记》中关于描写蜻蜓的一段文字。这样一对比,我感觉到蜻蜓在作者的笔下太神奇了,也非常可爱至极了。另外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我阅读了《西游记》之后,也结合电视剧中的孙悟空形象,其实曾经也把我带入了一个个梦幻世界里。我在梦境里,如果孙悟空斩妖除魔没有成功,我随时都出现在孙悟空身边帮它除妖魔,因为唐僧无法控制我,我是另一类神仙之王。虽说看了《西游记》也做了不少奇怪的梦,在梦境中也充当了很多各种神仙怪兽,但这种所谓的想象和联想扩大了我的思维空间。以后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我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上,的确发挥了积极的有效作用。
   我进入初中学习期间,我把在小学购买的课外书籍带进学校,像我把在小学课外阅读过的书籍带进学校的学生也不少。初中老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强调,在读书上不求广泛要求精读,对一本书达到烂熟于胸的程度受益匪浅。我在初中阶段读书方法要领,特别是课外阅读方法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深刻理解对于精读一本书的科学道理和它强大的吸收作用。当然我接受和采纳按照初中老师指导如何把一本书,反复去读读出新意读出思想,这样一个高标准的阅读方法来要求自己。我把小学阶段阅读过的课外书籍反复去读,的确每读一次感受都不一样,在某些章节上读了还想去读,甚至到后来对于一些读过的文字段落,还能够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虽然我在初中阶段课外读书数量不是很大,但我对一本读过的书籍内容能够讲给同学们听,甚至还能够讲给语文老师听一听。语文老师问我为什么对一本书上的内容记得那样详细到位,我打比方说《昆虫记》我在小学阶段阅读了五遍,我到了初中阶段也阅读了十次。语文老师不立即相信我有这样的读书毅力,当时语文老师就给我下达了把《昆虫记》最精彩的部分给全班学生复述一遍,再完成一篇有质量的读后感学习任务。结果我对《昆虫记》精彩部分向同学们复述也高质量完成了,读后感文章被语文老师最后推送到有关上级主管部门,在全县中小学征文比赛中还拿了一等奖。
   我在学习上没有骄傲的资本,因为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处在中等水平,虽然各学科有位次但总成绩不是很突出。语文成绩在小学到初中大部分都处在中等偏上,好在不管小学和初中老师看在我喜欢阅读这样一个良好的习惯上,一直在发挥我语文课代表的作用。在学习期间有同学专门请教我,如何把语文成绩提高上去,有什么好方法分享一下。我在语文学科学习上也没有好的经验分享,向同学们只能泛泛而谈总结说,要学好语文只有一个途经多阅读是关键,读了还要不断地去写;写过了还要不断地去读,只读不写语文成绩也许上不去。我是学生之见,不是专家之言,在语文学习方面仅供同学们参考。

共 241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生动地展现了一位学子在读书之路上的成长历程。从小学对课外书籍的懵懂探索,到初中在老师指导下对精读的深刻理解,作者的阅读经历令人感同身受。小学时,尽管对书籍内容的深入理解有限,但大量的课外阅读培养了作者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也丰富了其想象力和思维空间。即使无法清晰讲述书中故事,却能在生活中对比欣赏,让书中的知识与现实产生有趣的联结。进入初中,老师强调精读的重要性,作者积极采纳并实践,反复阅读使感受不断深化,甚至能背诵段落并向同学讲述。这不仅体现了阅读方法的进步,更彰显了其在求知路上的积极进取。整个叙述清晰地呈现了读书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也让我们看到,在不同阶段,合理的阅读方式能带来不同的收获。无论是广泛涉猎还是精读深究,都是在知识海洋中不断前行的有效途径。语文成绩虽非顶尖,但因阅读习惯受老师重视。面对同学请教,分享多读多写的心得。展现了阅读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愿我们都能像作者一样,在漫长的读书岁月里,不断汲取知识的养分,为未来的发展积蓄力量。非常不错的一篇文章,文章情感充沛,描写细致。佳作力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 【编辑:陌小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8-27 11:37:57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2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8-27 11:39:09
  这篇文章描绘了一位学子的读书成长轨迹。从小学的懵懂探索到初中的精读实践,阅读习惯不断培养优化。阅读不仅提升语文成绩,更助力成长。其经历启示我们,不同阶段选对阅读方式,多读多写,就能不断进步。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3 楼        文友:飞花似梦        2024-08-27 12:48:32
  博学强记,展示作者对知识的渴求,不错的心态,不错的文笔!
4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08-27 14:32:02
  这篇文章很有趣。作者讲述自己的读书历程,从小学一路念到初中,这漫漫读书路,让人感同身受。小学就买了好多名著,家长也超支持,根本不问买啥书、能不能读完,这也太豪爽啦!作者读书虽然一开始理解不深,但好在养成了好习惯,还能在作文和课堂上表现出色。说到玩手机就搞笑了,一拿手机就头昏脑涨,这难道是被知识之神下了“远离手机咒”?只能靠读课外书找乐子,结果还被家人要求讲故事,那脸红的样子,画面感十足啊!还有抓蜻蜓对照《昆虫记》那段,太逗了!感觉作者像个小科学家在做研究。还有做《西游记》的梦,幻想自己是神仙之王去帮孙悟空,这想象力简直逆天啦!到了初中,老师要求精读,这方法一升级,感觉作者要在知识的海洋里“大杀四方”了。总之,这篇文章让我回忆起自己的读书岁月,满满的欢乐和感动,必须给个五星好评!
5 楼        文友:姜志宝        2024-08-29 09:56:13
  编辑和点评老师辛苦了!奉茶!
快乐生活一辈子。热爱生活。生活是一本读不完的教课书。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