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云水】失衡的世界(散文)

精品 【云水】失衡的世界(散文)


作者:绿池朱华 秀才,1489.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33发表时间:2024-08-27 16:48:21


   这个夏天,宝鸡因强降雨淹没城区冲上了热搜,天气也没有往年干旱炎热,夜晚更是凉爽,我要盖着薄毛毯才能睡觉。
   半夜,凉风吹进窗户,我只裹一床薄被,却大汗淋漓,汗水顺着发丝、脖颈、后背往下淌,一身汗刚发出来,接着又出一身汗……我意识到自己身体出问题了,打开灯,想从床上坐起来,一阵眩晕,让我又跌回床上。是不是低血糖呢?我拿过手机,想搜一下低血糖有些什么症状,我把手机举在头顶,刚在屏幕上输入“低血”,还没来得及输“糖”字,一阵更剧烈的眩晕袭来,仿佛世界都在摇晃,胃里泛起一阵阵恶心,手臂不听话地松开了手机,跌落的手机砸在我的脸颊上,我又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天亮了,我挣扎着爬下床,在客厅的茶几下找到三块糖,强迫自己含进嘴里。一会儿,眩晕的症状好像轻了一点,我便爬下床给自己做早饭,和母亲一样,我坚信食物能带给我战胜疾病的力量。吃了一碗鸡蛋羹,半个馍馍,一个桃子,我跌跌撞撞地躺回床上。
   不舒服的症状更严重了,我感觉自己像睡在一个巨大的圆盘上,它在不停歇地转啊转啊,我伸出双手,想在周围找到一个边角,让它停下来,可一切都是徒劳。我努力睁开眼睛,瞅一眼屋顶,天花板上的线条被压扁,又被拉伸,闪得我眼花缭乱。这下,我除了眩晕,胃里还掀起一波一波的恶心。
   实在忍不住了,我强压着胃里的翻江倒海,想跑到卫生间再呕吐,却发现一起床就找不到方向。就像一只螃蟹在地上爬行,我总想在周围找到东西做抓手,好使自己行走。总算爬到了卫生间,呕吐物从嘴里喷射而出,溅得到处都是。先吐的是黄色,应该是鸡蛋羹;再吐的是红色,我没有吃红色的食物啊;吐的最多的是中药水一样的黑色汁水,这又是什么东西呢?
   就这样,我在卧室和卫生间来来回回折腾了几次,吃下的东西吐光了,人也消停下来了。别着急!别害怕!躺一躺就会好的,我鼓励着自己。可是,时间一分分过去,大太阳已经晒进了窗户,我的眩晕并未减轻,反而连起床的力气都没有了!我感觉自己现在就像卡夫卡《变形记》里变成了一只大甲虫的格里高尔,不知所措,徒然挣扎,白费力气。怎么办?怎么办?谁能帮帮我?我在这个社区是新住户,本就不认识几个人,再说,我也不想麻烦别人。所幸这是个周末,儿子说过他傍晚会回来,可是,我现在的状况,能不能坚持到傍晚?会不会把小病拖延成大病?
  
   二
   弟弟最近从上海回来休假,还是先给他打个电话吧。电话接通,弟弟听出我声音虚弱,说他们一家正在中心医院做体检,让弟媳妇开车来接我。“可是我下不了楼啊!”于是,弟弟决定打120急诊来上门接我。我强撑着把现金、银行卡收在提包里,医护人员已经敲门了。
   打开门,两位年轻的女护士问我怎么样,我说自己走不了,她们把我搀扶进电梯,我只能跪在电梯角落里。电梯门一打开,我先冲进楼外草坪呕吐,仍旧是黑色的汁水。护士问:“你是不是吃中药了?”我摇头。她们扶我上救护车,连声问,带塑料袋了没有?带塑料袋了没有?我这个样子,哪里顾得上?她们又跑去驾驶室问司机有没有塑料袋,当然是没有。于是她们俩一起坐进驾驶室,车也开了,我听见她们说:“垃圾桶上有塑料袋。”这是在安慰自己,还是在暗示我?我最终找到了车厢角落里的垃圾桶。救护车在路上颠簸,为了不让自己摇晃,我紧紧抓住车座的把手,趴在车座上,给自己打气,一定要忍住,千万不能吐在救护车上!
   中心医院几分钟就到了,一下车我先找地方呕吐。呕吐完了,一位护士搀扶我走进一楼急诊室,要了现金交了挂号费,留下一句“你要叫家里人来”就走了。急诊室冷气太足,我在一位病人床边坐了几分钟就坚持不住了,我闭着眼睛呼喊:“冷啊!我冷啊!”终于走过来一位护士,让我躺到对面的空床上,我拿病床上的被子把自己从头到脚裹得严严实实。
   刺耳的电话铃声叫醒了我,弟弟焦急的声音传过来:“你在哪里?”知道我在急诊室,他挂断了电话。很快,我就听见弟弟的声音大声嚷嚷:“嗨!怎么病人搁在这里没人管呢?出事了怎么办?那我们叫120急诊还有什么意义呢?”这才有人接话说,马上叫医生过来,让弟弟先交二百元急诊费。
   一会儿,有个年轻的声音问我哪里不舒服?有什么症状?我说自己眩晕、呕吐。她又问我吐出来红色的东西是不是血水?我说好像不是,不是鲜红,也不是暗红,就是淡红色。那声音在我头顶说:“消化道出血!”要弟弟带我做检查。
   我走不了路,弟弟出门找了一辆轮椅,推着我去做CT,等CT检查结果出来,又推着我回到急诊室,把片子交给医生。昏昏沉沉中,我听到有声音说:“轻度脑梗!”然后,弟弟又推我出门,说这次是去做磁共振。
   在等待的间隙,弟弟的手机响了,我听到大妹焦急的声音:“姐姐现在怎么样?人清醒着吧?”看来弟弟已经告诉家人我生病的事了,让亲人为我担心,我有点不安。
   弟弟说:“医生诊断是轻度脑梗,现在要做磁共振检查。”我这才明白,之前听到的“消化道出血”和“轻度脑梗”都是在说我的病症!
   脑梗!开什么玩笑!我才五十多岁啊,得脑梗这类病,还太年轻了啊!我不由想起周围几个脑梗病人的状况,走路一瘸一拐,说话含混不清,难道我以后要像他们那样生活吗?再也不能走路一阵风,不能想跳就跳,想唱就唱;再也不能逛服装店,因为多好看的衣服穿在身上也扯不周正了;再也不能画眉毛、涂口红,如果嘴扭着,脸歪着,哪种化妆品能盖住僵硬的线条啊?回顾自己前半生,日子过得很是艰辛,我还来不及为自己认真活过。终于可以享受人生了,却就要退出社会交际的舞台,我不甘心,不甘心啊!悲伤像潮水一样淹没了我。
   脑梗!这是对我半生生活方式的讽刺吧!了解我的人都说我很自律,几乎到严苛的程度,我坚持锻炼,早睡早起,生活规律,饮食清淡,不暴食暴饮,现在竟然得了脑梗。老天,你这是和我开了多大一个玩笑啊!早知如此,我何必像清教徒一样活着,放弃许多享受和乐趣?
   脑梗!我善待生命里所有的遇见,为什么生活不善待我?此刻我唯一的牵挂就是儿子,他从老家的小县城一步步走进遥远的大都市,没有背景,没有人脉,靠自己打拼,事业正处于上升阶段。作为母亲,我不能给他提供帮助,但至少不能成为他的拖累啊!未来的生活我该怎么办?
  
   三
   弟弟为我办好住院手续,在护士的指导下用轮椅推我到神经内科住院部。一躺到病床上,想到未来日子一眼可见的灰暗,我绝望地啜泣起来。
   一位年轻的女大夫快速走过来,站在床边说:“不是脑梗。你得的是‘耳石症’。”原来她手里拿的是刚才做磁共振的检查结果:“你的脑血管好好的。”
   喜悦来得这样突然!虽然我不明白“耳石症”是什么病,但只要脑血管是好的,就不是要命的病。这简直像过山车,上一秒还沉浸在不能承受的悲伤里,一点没有缓冲,下一秒就给了我一个来不及消化的惊喜!悲喜交加,我喜极而泣!
   大夫解释说,耳石症也叫前庭功能失调。人体要靠视觉、听觉等多个感觉器官配合协调,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而内耳里的耳石就是听觉平衡感受器,如果耳石脱落跌入半规管,感知失衡,视觉和听觉传输给大脑的信息不一致,人就会出现眩晕、跌跌撞撞,甚至恶心、呕吐的症状,可以通过物理疗法进行耳石复位治疗。
   “其实这个病症不用治疗,过一段时间它也会自愈的。你现在就可以出院了。”我试着从床上爬起来,巨大的眩晕感又让我不得不跌落到床上。
   “你看,我眩晕得厉害,连走路都难,怎么能出院呢?住都住进来了,您就给我治疗一下吧!”大夫说神经内科不会治疗耳石症,只能介绍我到耳鼻喉科去,让耳科大夫做耳石复位治疗。但是现在大夫下班了,只能等明天了。
   虽说病情已经明了,又不能治疗,不过这并不耽误大夫开药品和检查单。一会儿,弟弟就拿着一大堆检查单回到病房,告诉我从晚上开始不能吃饭喝水,明天早上要抽血;又交给我两根管子,让我明天早上上厕所记得留尿液和大便。
   护士拿着配好的药液给我输液,有四瓶,整整输了四个小时。趁输液的间隙,弟弟买饭、买日常用品,怕儿子回来太晚,连家属陪护床都推进病房,又交了费用,才在我的劝说下回家了。
  
   四
   儿子一下高铁就直接进了病房。那一刻,他终于意识到健壮的母亲衰老了,像照顾病人一样耐心照顾我。
   天亮了,护士来抽了三管血,说送去化验。八点,护士给我扎针输液,四瓶液体输完,就吃中午饭了。下午上班了,儿子用轮椅推着我,按大夫指引做完彩超、CT,大夫又介绍我去耳鼻喉科做检查。
   走进耳科,大夫还是先交给我两张检查单,再指引我去相应的诊室做检查。我做了耳内镜检查,把单子拿给大夫看,大夫说了句“正常”,告诉我做前庭功能检查的诊室周末不上班,让我周一再去做检查。并叮嘱我,明天的输液里,不能有治疗眩晕的药物。
   有儿子的陪伴,我心里很踏实,慢慢地神智回归,记起来今天是周六。又按儿子的提示,感知到自己如果平行移动,无论向前、向后、向左、向右,都不会眩晕;如果垂直运动,比如向上、向下,蹲下、起立,马上就会眩晕;再就是向左转头回眩晕,向右则不会。儿子终于长长嘘了一口气:“你这就是典型的前庭功能失调,不要紧!比如宇航员在太空失重的状态下呆久了,返回地球就会感知失衡,也呕吐、眩晕,所以他们要先昏睡一周才能重新适应地球生活。”
   回到住院部,儿子告诉大夫,明天输液不要给我用治疗眩晕的药物,大夫说,药液里没有治疗眩晕的药物,只有口服药是治疗眩晕的。儿子仔细看了看输液单,告诉我,输的药液是v c,B6之类的营养液,而口服药则是中成药,成分是三七,天麻……这,这药能治我的病吗?我告诉大夫,我有严重的慢性咽炎,可不可以再检查一下,给我输液输一些治疗咽炎的药物?大夫说不可以,治疗咽炎,要开消炎药物,在这个科室住院,开这些药物,叫药不对症,会被罚款三千元。而我如果一定要治疗,可以先出院,再去耳鼻喉科做检查,重新住院……
   这样看起来,我住在这里什么用也没有。我给儿子说,本来这个病不治也会自愈,妈不想耽误你下周上班,我们出院吧!儿子很生气:“如果出院你又犯病了,我再回来,不是更耽误工作?”
  
   五
   第二天一大早,护士送来了昨天化验的结果,颈部彩超、肺部CT都正常,血液化验的项目密密麻麻,检查了肝功、肾功、血脂、血糖……儿子边看边念:“好家伙!甲肝、乙肝、丙肝,连梅毒都检测了!”这些检查费用接近两千元。
   终于等到了周一,我按预约空腹去做前庭功能检测。排在我前边的人出来了,我走进去,按照医生的指导躺在床上,听见两位医生在嘀咕:“又连接不上电脑了,报上去总说修一修,修一修,烦死了!”鼓捣了一会儿,医生打电话咨询,最后无奈的对我说:“仪器坏了,你的检查做不了了,你留个电话,等修好了我第一个通知你。”好吧,我只能再回住院部。
   我不敢吃饭,一直等到下午,等不到电话,我和儿子去检查室询问医生,医生说,仪器坏了,拉到西安去修了,至于什么时间修好,她也不知道。
   回到神经内科,大夫告诉我,有些病症是有典型症状的,就像我现在,即使不进行前庭功能检测,也能判定是耳石症。既然神经内科大夫都这样说,那么耳科医生不通过仪器检测也一定能诊断我是“耳石症”,那他直接给我做个耳石复位治疗不就可以啦?事实证明我还是太幼稚了,儿子推着我又去耳鼻喉科找开检查单的大夫,他下班回家了。第二天早上,我们倒是找到了大夫,但是,不见检测结果,他是坚决不肯给我做复位治疗的。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医生们也早已摒弃了秉承千年的“望闻问切”诊疗手段,只有白纸黑字的仪器检测结果才最具权威性,这是现代医学的进步还是退化呢?再说了,医生本就是一个职业,人家也只是靠这个职业赚钱养家,谁愿意在没有十分把握的情况下,为一个陌生的病人冒险呢?治好了,只能说是医生的本分,万一出错了呢?
   儿子终于妥协了,同意我出院。出院时,大夫给我开的出院证明并没有出现“耳石症”三个字,它是这样写的:眩晕症。医嘱则是注意休息,若有不适,可去耳鼻喉科就诊。
   看来我轰轰烈烈得一场病,在负有盛名的医院住了院,也遇到了尽责的医生,他们在耳熟于心的行规、制度许可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医疗设备作用给我做诊治……
   既然这个病不要命,那还是靠我自愈了!
  
   六
   住院期间,有朋友发过来一段“耳石症眩晕复位手法实操”的短视频,我让儿子模仿视频中大夫的手法给我来个耳石复位治疗,儿子坚决不肯:“我可不敢。治聋子治成哑巴就糟了。”出院后,他也收到了同事发的短视频,和我收到的内容竟然一样,儿子仔细看了几遍,觉得不难,也没有什么风险,终于同意给我做复位治疗了。
   他先让我左右扭转脖颈,判定我是左边耳石脱落,又按摩左耳根部,让我先坐在床上,从左侧快速跌落到床上,三十秒后,又迅速从床上坐起。靠快速躺下、坐起的惯性使耳石复位。也许是治疗的作用,也许全靠自愈的功能,我的眩晕症状确实慢慢消失了。于是,我跟着小妹去长沙旅游了。
   一周过去了。我在长沙玩得正开心,接到一个电话,是医院打来的,通知我仪器修好了,之前有预约,可以来进行检测了。我回答:“我现在不眩晕了,大概痊愈得检查不出来了,还要来检测吗?”许久,电话那端说:“那就这样吧。”
  
   2024年8月26日于西双版纳
  

共 534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篇因眩晕住院的感人散文。作者半夜突发眩晕恶心并引发昏迷,天亮时惨挣扎着爬下床。原以为是低血糖,吃了几颗糖,眩晕症稍微减轻,勉强吃了一点食物,结果身体更不舒服了,眩晕恶心呕吐,令作者心里非常不安。无奈之际,给弟弟打了电话,弟弟随立即报了120。到医院时,弟弟也及时赶来,挂号、诊断,经过一系列的仪器检测,最后确诊为“耳石症”。刚才听医生谈论病情时,作者心里还忐忑不安,唯恐自己得了脑梗,心里还一阵悲观,但诊断结果出来时,作者心里稍微轻松了一些,没有刚才那么紧张。治疗“耳石症”,又要出院重新挂号耳鼻喉科。由于医生周末不上班,电脑网络故障,修理还需要一些时间。作者的朋友发来一些“耳石症眩晕复位手法实操”的短视频,经过儿子给作者进行耳石复位按摩治疗,眩晕症状逐渐减轻甚至消失。当医生打电话让住院治疗时,作者婉言拒绝,因为病情减轻,没必要去医院治疗了。文章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发病前、发病时、康复后,尤其是听到医生谈论病情的心理描写,将一个病人的恐惧、担忧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让人感慨不已。文章情感真挚饱满,描写生动,富有感染力。感谢绿池朱华老师的精彩分享,真情散文推荐共赏。祝老师身体健康!生活开心【编辑:梦在何处】【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828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4-08-27 16:53:34
  作者因眩晕引起恶心呕吐去医院进行治疗的前前后后,当听到医生的谈话时的恐惧、焦虑,确诊时心情的轻松,治疗时的繁琐,康复后的愉悦心情。
梦在何处
回复1 楼        文友:绿池朱华        2024-08-29 17:23:48
  感谢梦在何处老师辛苦编按!敬茶一杯!遥祝秋安!
2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4-08-27 16:58:24
  文章情感饱满,笔触细腻,描写生动,心理刻画得栩栩如生,富有感染力。也表现出作者生病时,亲人之间的深切关心与陪伴,情意满满,感人至深。再次拜读欣赏,祝老师身体健康!开心快乐!
梦在何处
回复2 楼        文友:绿池朱华        2024-08-29 17:25:21
  我只是写出自己真实的一次生病、就医经历,其实得病进医院也是有很多不确定性,大病靠运气,小病靠扛。
3 楼        文友:乡笛        2024-08-27 19:46:06
  文章立意新颖,构思严瑾,情感丰富,描写生动,引人入胜。好文章,拜读了。诚祝老师八月安好,佳作不断。
回复3 楼        文友:绿池朱华        2024-08-29 17:27:05
  感谢乡笛老师来访,感谢您的肯定!
4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08-29 14:46:22
  耳石症,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病虽然不严重,但那种眩晕症状的确让人受不了,好在有惊无险,可以通过复位和慢慢调理自行恢复。在生病过程中,亲人们的关怀和照顾给人温暖和感动,而医院的救护车来得及时,但检查流程比较复杂,没有检查结果,医生不会做治疗。其实,耳石症就是前庭功能失调,医生很容易判断出来,但医院就是这样,让人很无奈。文章情感真挚丰沛,叙述条理清晰,笔触沉稳自然,让人感同身受。好文章拜读学习,感谢绿池朱华老师带来的精彩美文,祝老师秋安快乐,工作愉快!
淡淡的云彩
回复4 楼        文友:绿池朱华        2024-08-29 17:26:15
  经历过生死,就会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就会把一切都看开。
回复4 楼        文友:绿池朱华        2024-08-29 17:30:16
  生一次病,住一次院,就能看开生死,看透世态炎凉。医生也只是个职业,人家只会在职责范围内按照流程做自己该做的,却不是病人需要的。得病,许多时候还是靠我们自己扛。
5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08-29 14:47:26
  恭贺绿池朱华老师佳作获得精品!好文章再次欣赏学习了,感谢老师支持,问好老师。
淡淡的云彩
回复5 楼        文友:绿池朱华        2024-08-29 17:27:33
  谢谢云彩不变的支持与鼓励!
6 楼        文友:阿巧        2024-08-29 17:06:51
  看了绿池朱华老师的文章深有感触,现在去医院看病,各项检查让人应接不暇。本是眩晕病,由于医生下班啦,或者仪器坏了等各种原因,在失衡的世界转一圈,硬是拖到自己不治而愈,真是令人哭笑不得。文章选材典型,行文流畅,写出了真情实感,引人深思。感谢绿池朱华老师的精彩分享!祝愿老师创作愉快!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6 楼        文友:绿池朱华        2024-08-29 17:33:34
  有行内医生才懂得病症在哪里,她说:不进医院不知道医生的冷漠,不进医院,不知道医疗的缺失。所谓“杏林春暖”已经是遥想了。
7 楼        文友:        2024-08-29 22:05:42
  现在才有空来读读老师这篇《失衡的世界》,很多体会感同身受。生病是每一个人在人生路途中必须承受的苦难。看似有序的世界上,每一个生命的脉动都被一张无形的网笼罩着,疾病如暗夜的幽灵有时会悄然而至,将一个正常的灵魂从平常的节奏中抽离,世界因此而在不经意间失去了它的平衡。《失衡的世界》不仅是一个关于个体病痛的叙述,它更是一次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反思,一次对社会关怀体系的审视,以及一次对人类共情能力的挑战。
   五十岁以后,疾病或多或少都找着来了,有时身体病了,连灵魂也跟着生病,我们需要用艾司唑仑来缓解焦虑。
   绿池朱华老师,多保重,好好爱自己!祝安!
我有我的生活
回复7 楼        文友:绿池朱华        2024-08-30 11:11:47
  感谢秋姐姐的解读!感谢在江山遇到秋姐姐这样的知音,您的解读说出了我想表达又未能写出来的话。的确,不仅是个体病痛,生命脆弱,也是对社会关怀系统的审视,对人类共情能力的挑战!谢谢姐姐关爱,经历一次疾病,就更能体会生命的脆弱,懂得爱生活、爱自己,今后,我会更爱自己的。
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9-06 18:48:02
  每个人都在并不平衡的世界上摇摇晃晃地站着,行走着,每个人又必须站稳了,遇到多少颠覆平衡的因素,都要顶得住。这就是朱华老师笔下的平衡术。文章写得极有深度,对人生有着诸多的启迪。怀才抱器拜读。
怀才抱器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