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犁地 (散文) ——散文
中伏已过,转眼到了秋伏,每年农人们都要在中伏的雨后犁地,一方面是用中伏的好天气(阳光)晒晒土,另一方面可以把犁地翻上来的地下害虫通过阳光暴晒杀死。
犁地,顾名思义,“利”字下面一个“牛”字,即牛拉上犁去耕地。儿时我见过,牛犁过的地后面,麻雀成群结队地在翻上来的泥巴里寻找虫子吃,那时的地下害虫多,繁殖得也快。
今年我种的麦子不多,但多少也得犁地,恰好我队有一台新式大型拖拉机,机主和我关系好,成片犁时,自然而然也就把我的地给犁了,都用不着我操心。
记得我从学校毕业时,才十五六岁,干活力单体弱,队长就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路给我,比如生产队有一头牛不会犁地,那就需要一个人牵上牛鼻子,让牛走在犁沟里,好让掌犁的人犁地。我牵牛比较认真,所以队上几头调皮的牛都让我牵着,顺顺当当地犁地,也不让掌犁的人费心,直到最后让这头牛出师。
按农村人的叫法,一头牛拉的犁就叫独犁,两头牛拉的犁就叫大犁。当然,大犁的犁弯一般都是铁制品,主要是怕两头牛劲大,把犁拉坏。
在那个年代,农业社要犁一茬子地(犁一遍地)需要一个多月,如果有天雨打扰,最起码得两个多月。
记得有一次,我牵着牛犁地,不一会儿,按犁的我三爸和五叔七伯等,都说让牛歇一歇、缓口气。我不知怎么突然有了好奇心,手痒痒,牵了几天的牛,总想亲自试试,真想过一过犁地的瘾,一看他们都在树荫下说着闲话歇息,于是我就趁他们不注意,把卧下歇息的牛赶起来,一手按犁,一手学着大人的样子,拿着鞭子。
那牛正歇息着,看见我赶它起来,本身就不愿意,又见我一手按犁,一手扬起鞭子,以为我要打它,我刚扶好了犁,牛就向前奔去。因为我牵的这头牛在所有犁的前面,所以它撒起了欢子(跑),根本不管我按的犁咋样。我慌了,忙跟上牛跑了起来,犁也拉得歪歪斜斜的。我三爸急了,忙跑过来,谁知我和牛、犁已跑出了十几米,我的一只鞋也掉了,头上冒着虚汗,那狼狈样无法形容。
三爸在后面的呼喊声、吼叫声我一句也没有听见,只知道我把娄子捅下了(麻烦),心里彻底崩溃了。
谁知那牛是个牛犊,性子暴,按人常说的牛劲真犯了,不管我怎么拉牛缰绳,它就是不听话,我又一次被脚下的土块绊倒了,只好扔下那犁,让牛任意拉着犁奔跑,那犁上的铧也掉了,犁东倒西歪着,随着牛跑。树下乘凉歇息的人都站起来了,围追堵截这头牛犊。
不一会儿,大家把牛牵了回来,还好犁没有拉坏,掉了的铧也好好的。大家虚惊一场,三爸看我一头汗水、吓得惊慌失措样子,说道:“只要你人没有麻哒,啥事都好,以后再不敢逞能了(出风头)。”父亲知道这事后,回去狠狠把我打了一顿。这次事件,给我思想上留下了不灭的影响。
第三年我个子也长高了,在三爸的指导下学会了犁地,虽然说不精,但也能凑合凑合。后来我能犁地了,自然而然工分就上去了,由每天的六分工长到八分工,我也清楚,全劳一天也只给十分工。
那十分工,在那个年代也就值个三四毛钱。再后来公社有了拖拉机站,各村拿出一部分好犁的地由拖拉机犁,不好犁、地少的让牛去犁。
那时的拖拉机是履带式的,型号是东方红50,用农民的话说是链轨车。那车比牛犁得深,速度也快,但因车辆少,每年犁地不到一半,最多也只能犁到三分之二。
随着农业的发展,有了手扶拖拉机,它的马力只有12,除过跑短途运输外,也可以犁地。再后来又有了东方红15马力,它犁地快,也方便。一次,我的一位朋友开着东方红15在我队犁地,我十分好奇,就让他教我。学了一会儿,我就让司机下去,自己试着驾驶,没想到我挂了个快档,车“突突突”地向前跑去,地却只划了一道浅浅的小渠,犁根本就没有插进去,我只专心致志地向前跑,司机急了,忙跑去把车灭了。
大型拖拉机犁地犁得深,把土翻上来晒过后,鸟儿也隔三差五地在跟犁过的地后面寻找地下的害虫吃,地里没有害虫,粮食产量也自然而然地就上去了。粮食产量上去了,人们也解决了温饱问题,吃的、喝的再也不用发愁了。
日出日落,时代变迁,社会不断地发展,大型机械也落户农村,国家对农业加大力度投入,公社拖拉机站里车多了,国家又给各村配备了一台拖拉机,专门为农民犁地,收费也低,农民也喜欢,从此结束了牛犁地的历史。后来又有了收割机,农村人称联合收割机,彻底解决了人工收割小麦的历史。
犁地也由过去的25型、30型、50型拖拉机,到现在的200型甚至更大的马力。
农村犁地也有讲究,一般在中伏雨后,这正是犁地的大好时机,不管多忙,再苦再累,都要把地犁完。
犁地是人们耕种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父亲曾多次对我说:“地如果犁得不好,第二年麦必然长不好,想增产那是不可能的。”所以,犁地是关系到增产的重要环节。
记得有一年,我家分了二亩八分地,先犁了二亩,因种种原因,八分地没有犁,尽管我把地里的草除掉了,但第二年麦子收割时,那二亩地的麦子长势相当不错,而八分地的麦子长势就不行,不但麦子分蘖少,长得也低矮,麦的颗粒也很少。通过这次的教训,我才真正认识到犁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后就是啥事不干,也要把麦地犁了。这几年,我一次都没有放弃过犁地,而且还在犁完地后种麦的前二十天左右,把地用旋耕机旋上一遍,把地面的大土块旋碎,这也能保墒,虽说多花费了几百元,但效果就是不一样。用农村的土话来说,油没有白费。我隔壁的地犁后没有旋,直到种麦时才旋了一遍,长出的麦就稀稀拉拉的,土也没有踏实,一遇上天旱,更显得麦子弱。用农民的话说:“黄得跟钱良一样(一种烧的黄纸)。”
当农民,就要实实在在,特别是作务庄稼,不敢日鬼弄捧锤(混),要勤劳踏实地干。人常说:“你哄地一时,地哄你一年。”
我作务庄稼一直踏踏实实,包括上化肥,都是豇豆一行、茄子一行,每年我种的麦子,说骄傲点,比别人打的都多,麦粒也饱满,出面率当然就高了,门上收麦的客商,往往给的价比给别人的高两三分钱。我也常常对人说:“只要把地犁好,不愁打不下粮食。”
(原创首发
牵牛犁地亦如此。
但见文章旧事新,
多少功夫笔尖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