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人世间】种水稻(散文)

精品 【晓荷·人世间】种水稻(散文)


作者:廖春波 布衣,243.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71发表时间:2024-08-28 22:11:18

五谷杂粮,水稻为王。南方作物种植,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种水稻。当农民,不会栽秧割谷,颇悲催。吃饭主要指大米饭,麦面只是补充而已。水稻是大春作物,小麦是小春作物。一大一小,孰轻孰重,可想而知。作为农民的儿子,一个农校毕业生,我一直关注水稻,把它当主课来修。不懂水稻为何物,稻株与稗子不分,对不起父老乡亲。
   种水稻,学问深奥得很,涉及育秧、栽插、管苗、收割、再生稻、双季稻、杂交稻等,可谓系统工程。父母是老农,种地老把式,探索数十年,才积累经验,耕种自如了。我耳濡目染也没学会,只初晓一些生产过程。因为种庄稼,要因地制宜,否则倒大霉。如高山低坝,便有所不同。但艰难困苦,则一脉相承,至今想起,历历在目。
   选种至关重要,在稻谷熟透时,提前物色谷种,为来年作准备。烈日炙烤,稻田黄澄澄、金灿灿的,父亲赤裸的背,像古铜色,直冒汗珠。他打赤足挽裤腿,高一脚低一步,独自穿行在田间,生怕糟蹋庄稼。碰上健壮的植株,穗长而谷粒饱满,沉甸甸的,便弯下腰,小心翼翼,从根部割取稻穗,回家扎把晾晒,斜挂房梁,通风干燥,防止霉变,鸟啄鼠耗。谷种维系希望,全家人紧盯着,视若珍宝,倍加守护。
   浸种时节,也须恰当。清明泡种为宜,还看桐花开没,早了天气冷,出芽率极低,晚了误农时。翻老黄历,不计气候变化,效仿左邻右舍,也出差错。捂谷种避光,用稻草保温。催芽萌发,播种秧田,寒潮来袭,覆盖薄膜,撒草木灰。屋侧堰塘边老秧田,精耕细耘成四方块,掏沟筑垄,干湿分明。嫩叶吐露,由黄转绿,父亲挑粪,泼洒粪水,施送嫁肥。布谷鸟叫个不停,他挥鞭赶牛犁田,耱耙平整,搭好田埂。
   春雨贵如油,栽秧正当时。亲友帮忙,有扯秧、挑秧头、抛秧的,也有一排排在水田栽秧的,有条不紊。大雨来了,也不停歇,戴斗笠,披蓑衣,汗水雨水交织,一路溜溜滑滑。不时说笑,唱栽秧歌,“手捉青秧栽水田,低头就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才为道(稻),退步原来是向前。”主人款待,喝栽秧酒,即使物质匮乏,炒胡豆下白干,也乐不可支。团结互助,你家栽完栽我家,大家条件差不多,谁在乎呢?
   秧苗栽本田,雨打风吹,有的没栽稳,连根拔起,需查漏补缺。父亲扛着锄头,似管水员,顶风冒雨,整日巡看田野,疏浚沟渠,填充决口,打捞漂浮秧苗,复归原位,固定栽齐。田水灌溉合适,苗根扎牢,返青分孽,茁壮成长,他松了一口气。杏子香,又薅秧,杂草除光,稻苗肯长。施肥治虫,拔节孕穗,抽穗扬花,稻田绿油油的,蛙鸣鸟语花香,游鱼黄鳝出没。土狗成群结队,欢奔活跳,追逐在田埂上。
   丰收在望,岂料暴风雨突击,将稻穗压倒水淹,像凹槽惨不忍睹,父母赶紧跳进田,扶正稻株。待黄熟时,麻雀偷吃,我常去撵,田边地角,立稻草人,也吓不跑。房前屋后稻田,还被鸡鸭啄食,母亲驱赶不散,又离得远,鞭长莫及,便诅咒喊:“嗨啰,还不快滚,遭野猫拖,不得好死。”野猫夜袭鸡圈,比黄鼠狼凶残,闹得鸡犬不宁。鸡闻声丧胆,咯咯唧唧叫,悻悻走开,她才放心。
   七月流火,稻谷金黄,众皆抢收,割谷穗,挽草头,挑回家,遇偏东雨,手忙脚乱,遮挡不及。出太阳,又晒干,碾场脱粒,通宵达旦,牛累坏,人疲惫。孩子们在稻草垛上睡着了,满天星斗还像鬼眨眼闪烁。晨起又被大人强令割谷桩,望着满田密密麻麻的谷桩,我腰酸背痛不知何时割完。爬树的朝阳热烘烘的,汗流浃背,挥舞镰刀,一不留神就割破手指,鲜血直流,还有蚂蟥附着腿脚上,伤口殷红。
   然而,吃上新米,又是多么高兴。尝新这天,母亲蒸甑子干饭,下垫南瓜,我连吃了几大碗,还嫌不够。当时用土种,无制种技术,亩产三四百斤,但品质优良,煮稀饭粘稠,喝着更为清香。新米上市,风靡一时,成抢手货,还送至亲好友,特别是城里人,分享收获喜悦。集体生产时,还交公粮,用大风车,把秕谷剔除。全队社员肩挑背驮,翻山越岭运往粮站,争先恐后站在晒坝,排队完成征购任务。
   小时候,一般只种单季稻,蓄过再生稻,俗称抱荪谷,也种过双季稻,可效果均不好。全靠推广杂交稻,如汕优2号,显著提高了单产,才解决温饱。后来,吃不完喂猪,卖不出好价,还谷贱伤农。挫伤种粮积极性,农民外出打工多,又进城购房定居,撂荒地渐增,曾经的稻田,杂草丛生了。如今的新农人,不会种水稻的,比比皆是,不以为耻。新米少了,以次充好,米价攀升,不足为奇。
   暮年的我,多么怀念那些种水稻的岁月。读中专时,老师还领我们去各实习基地,学习栽培技术,指导温室育秧。可惜改行了,没派上用场。我真想退休后,回归故乡种田。让星罗棋布的层层梯田,长满水稻,稻花香时,蜜蜂纷飞,风吹稻穗,卷千重浪,漫山遍野都披耀眼金装。然后,携带爱人或旅客,去游览、拍照、打卡,不也有成就感么?
  

共 191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水稻种植的全过程,展现了作者对那段岁月的深深眷恋和无尽怀念。文章开篇强调了水稻在南方作物种植中的重要地位,引出下文对种植经历的详细叙述。从选种时父亲在烈日下的精心挑选,到浸种时对时节和方法的准确把握,再到栽秧时亲友们团结互助的场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浓浓的乡情。作者详细描述了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查漏补缺、薅秧除草、施肥治虫等,展现了农民的辛勤付出和对丰收的期盼。面对暴风雨、麻雀偷吃等灾害和破坏,父母想尽办法保护庄稼,体现了他们对劳动成果的珍视。收获时节,虽然艰辛劳累,但新米带来的喜悦溢于言表。然而,时代变迁,种稻情况发生了诸多变化,曾经的热闹与如今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感慨。作者不仅是在回忆种水稻的过程,更是在怀念那段充满汗水与希望的岁月,怀念曾经紧密相连的乡情和亲情。文中还表达了对当下种稻现状的思考以及对未来回归田园的美好憧憬。整篇文章情感真挚,生动展现了水稻种植的艰辛与美好,以及乡村生活的变迁。非常不错的一篇文章,文章情感充沛,描写细致。佳作力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 【编辑:陌小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916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8-28 22:11:32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2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8-28 22:12:14
  这篇文章深情回忆种水稻的岁月,从选种、浸种、栽秧到收获,过程艰辛而充实。作者讲述了父母的经验和自己的经历,展现水稻种植的系统工程。如今种稻变化令人感慨,作者怀念往昔,渴望退休归乡种田,充满对田园的深情与向往。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3 楼        文友:芹芹森        2024-08-28 22:46:09
  种水稻既是苦活,又是一门技术。凡是在农村呆过的,都深有体会。老师这篇文章将水稻的种植过程写得十分生动形象!为佳作点赞,拜读学习!
4 楼        文友:廖春波        2024-08-28 23:14:37
  谢谢编者按和各位师友!
5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08-29 09:00:11
  这篇文章生动描绘了水稻种植的全过程,展现了农民的辛勤与对丰收的渴望。作者以农民儿子的视角,详述种水稻的学问。从选种的精心到浸种的讲究,栽秧的热闹场景及后续管理的艰辛,每一步都充满故事。父亲挑谷种、亲友栽秧、应对各种困难,尽显农民的坚韧与智慧。丰收的喜悦,新米的清香,交公粮的责任,充满时代魅力。作者对水稻种植变迁的思考,引人关切农业发展与农民命运。语言质朴生动,细节丰富真实,是一篇充满生活气息与人文情怀的佳作。
6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08-29 15:23:50
  这篇散文,文笔流畅,如行云流水般洒脱豪放。拜读佳作,好文点赞。
7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9-18 18:35:55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8 楼        文友:芹芹森        2024-09-18 19:57:12
  恭喜老师获得精品!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