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家园】残存的细胞(随笔)

编辑推荐 【家园】残存的细胞(随笔) ————行走在人生的边缘系列之六


作者:松江泛舟 布衣,371.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59发表时间:2024-08-30 10:37:14
摘要:个人随笔——人生感悟,通过与女儿吃饭这件小事,说明了家庭的演变对三代人的影响和意义

【家园】残存的细胞(随笔) 残存的细胞
   ——行走在人生的边缘系列之六
  
  
   7月初,趁着放暑假的机会,女儿一家四口人到英国去看孩子的奶奶了。由于工作的原因,女儿不可能在英国待的时间太长,所以,她仅仅在那里逗留了10余天就匆匆赶回,15日中午就到家了,而女婿和两个孩子则要到8月初才能回来。
   在他们一家走后,我也同老伴借着这一机会去了山东的我妹妹家,然后外出走了几个地方,具体的旅游过程,我已写了几篇《游记》,网上都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我们俩是15日傍晚回到家里的。我们尽管仅仅离开家一周的时间,可进屋后也还是有那么一丝陌生感。待收拾了房间,擦拭了地板后才觉得真的到了自己的家。
   坐在书桌前,我突发奇想,觉得应该趁机跟丫头(我通常喜欢这么称呼女儿)吃顿饭,一家三口重温一下难得的“一家人”相聚。时间过得真快,我们一家三口已经有十多年没有在一起吃过饭了,虽然这期间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一起,但我们自己这一家人在一起单独吃饭却没有机会。事实上,自从女儿上大学、特别是结婚以后,我们这个家庭就已经开始“解体”了,女儿如细胞一样“分裂”出去了,组成了一个新的细胞。这个新细胞跟我们当然有关系,但也可以说没有关系,他们完全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即使离开了我们,他们也能够生长得很好。尽管我很少这么想问题,但无情的现实就是如此。
   我家的这个细胞,目前是处在一种“残存”的状态。新的细胞不仅诞生了,而且还壮大了,裂变产生了两个不同质的细胞核,待这两个细胞核成熟后,注定会使女儿家这个细胞也会产生分裂,再生出两个新的细胞。到那时,我这个残存的细胞就由目前的状态进一步枯萎,直至消亡。这是一个自然而温馨的结局,期间充满了生命的律动与温情。人类社会就是这样的生死循环,生生不息。基于此,我愿意借此难得的机会,让我们的这个细胞再圆满一次。这就是我提议“我们仨”相聚的初衷。
   想到这些,我拿起手机,给丫头发了一条信息,说了我的想法。她很快就回了,说:“明天不行,已经跟同学约好了,周三吧。”我回说:“没关系,看你的时间,哪天都行,地点由你定,菜也是你来点,最后我买单。”我还建议说:“地点选在你单位附近或你家附近都行,我计划当天到绿地缤纷的钟书阁看书,等你下班后,我就直接赶过去。你妈也按时赶过去。”她回说:“好的,等我的信息。”这件事定下后,我的内心充满了兴奋与期待,好像当初跟她妈妈谈恋爱,约她出来吃饭的感觉。
   周三的上午,她来信息了。吃饭的地点就定在我看书的“绿地缤纷商厦”,名称叫“三号仓库·餐厅”——一个好奇怪的名字。丫头在通知我地点时,还特意补充道:这个饭店挺好的,她跟闺蜜们经常去。估计她是怕我误解这家餐厅的名字,看来她是了解我的内心的。临近中午的时候,我决定先去踩踩点,熟悉一下“地形”。我走出书店,由于商厦很大,我一时不知该往哪边走,于是赶忙询问了一下门口的保安,保安指着前面告诉我,“从那边上电梯到5楼就看到了。”我登上电梯到了五楼,抬头一看,正是“三号仓库·餐厅”。我推开门,服务员热情地跟我打招呼。我礼貌地说,我不是现在来用餐的,预定的是晚上,就是先来看看。她热情地说,没关系,我可以带您去先看看,否则,您可能发懵找不到。说着,她又推开了一扇门,哇!里面果然是别有洞天。餐厅像是用镜子装饰起来的,前后左右都反射,进门后根本就不知道该往哪里走。服务员问我具体的位子,我说是女儿预定的,我不知道。她说,没事儿,这里的位置都是有字母编号的,知道了编号就好找了。我赶忙说,谢谢您了,我傍晚再来。于是就退出,又顺着原路回书店看书了。
   下午近四点的时候,老伴儿阿香乘地铁到了。地铁6号口就在商厦里面,距离书店很近,我赶忙到地铁口将她领到了书店。她说,你先忙吧,我在附近逛逛。大约四点半多种,丫头给我发来信息,说她已经到饭点了,就在H座。我赶忙跟阿香联系,她说就在书店外面呢,出来就看到了。我快速地收拾了一下,提着包就赶了出去。见面后,就领着她直奔电梯来到餐厅门前。进门后,跟服务员说,到H座。服务员熟练地把我们领到了位置。丫头好像已经到一阵子了,她已点完了菜。过不一会儿菜就开始上了。有半只烤鸭,一个煎锅羊排,一盘比一元硬币大不多少的6个鱼肉饼,一个被切成了6块的小号披萨,一盘熏乳鸽,一块煎牛排,一盘鳗鱼加鱼籽以及一盘青菜,再就是鸭架做的汤。菜品精致,味道很好,当然价格也不菲。到结束才时发现,丫头不愿我花钱,在暗中已经先把单买了。
   席间,我们感觉很轻松,随性地聊着想说的事情。丫头先是简要说了这次去英国的情况,两个小家伙都很适应,跟表哥及其他小朋友们玩得很嗨,语言交流也没有任何问题。奶奶见到他们当然也很高兴,她的身体看来挺好,还经常关心社会问题,如维护妇女权益等。这些天都是女婿马骁领着着孩子们在户外玩,奶奶有时也跟着。我问丫头,小家伙对饮食习惯吗?她说,挺习惯的。但是她不太适应,开始几天还可以,每天都是那几样,就吃不惯了。谈到孩子的下一步,她说目前还不确定,大概率是要回到英国去读大学。目前他们就读的国际学校就是为到西方国家读书做准备的,不论是教育体制还是课程设置都是与西方同步的,跟我们国内的教学是不一样的。我说,他们最好能够在国内读完中学再去国外读大学。丫头说,他们也是这么想,但是还要看下一步的具体情况,有些条件变化了,孩子的学习也要随之变化。目前看,他俩的学习都还好,尤其是祺祺各科都要更好一些。从谈话的内容即可看出,“我们仨”的情况已经不是共同关注的重点了,一致的心愿就是把两个孩子培养教育好。最后,丫头嘱咐我俩要多注意身体,多加保重。
   看来,家庭与社会是一样的,备受关心和关注的都始终是孩子和老人,我们努力把自己照顾好不仅是为了自身,也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对他们减轻压力和负担,不给他们添麻烦。因此,我家这个残存的细胞还得好好地滋养,倍加珍惜。对女儿来说,这里是她温暖的避风港,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她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压力。当与丈夫发生矛盾、在工作中遭遇挫折或者面临生活的重重困难时,父母的家就是她躲避风雨最安全的港湾。父母永远是女儿最坚实的后盾。无论她在外面的世界经历了多少成功与失败,父母都会一如既往地爱她、支持她。当她在新的家庭中需要做出重大决策时,父母的意见和建议都会成为她重要的参考。父母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无私的关爱,会帮助她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让她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父母家这个残存的细胞更是她心灵的寄托之所。无论在何时何地,父母家的大门都随时对她敞开,有我们在,她还有来路,失去了我们,就只剩归途,尤其是作为独生子女,她真的就成了一个流浪在世间的孤儿。尽管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但我们还是要努力地使这一天晚些到来。
   现实地看,“我们仨”的这种相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试想,我们结婚后,专门跟爸妈一起吃过饭吗?起码我不记得有过这样的事情。不是不愿,而是从来就没这么想过。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丫头突然提出要单独请我俩吃饭,我很可能首先是充满了疑惑与担心,以为她要向我俩通报一个什么重要的情况呢。即便是啥事也没有,就是为了跟我们吃顿饭,而没有让女婿和孩子参加,我也不会很愉快,倒很可能认为是多此一举。因此,“我们仨”的这次相聚实在是一种天赐良机,达到了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彼此都很轻松愉悦的境界。
   在自然界里,分裂出去的细胞基本是不可能与母体细胞再相聚的,而人类的家庭细胞则不然,尤其是在现代社会里,尽管新的家庭出现了,但新老两个家庭的各种联系是不间断的,甚至是交融的。这恰是社会细胞与自然界生物细胞的最大不同之处。作为残存的家庭细胞,还是要健康的存在着,这不仅是个体的需要,也是小家庭这个新细胞成长的需要,这是残存细胞存在的最大意义。
   家庭细胞的分裂,又是一个自然而温馨的过程。它不仅体现了生命的延续,更体现了爱的传递。让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感受到爱的温暖。愿每一个家庭都能像细胞一样,不断分裂、繁衍,充满生机与活力。愿每一个细胞,都能在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绽放生命的绚丽光彩。我们的这个细胞虽然不够完整了,但分裂出去的恰是我们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和为自己留下的希望。因此,残存的细胞并不是社会的负担,而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与动力。
   2024年8月27日初稿,29日完稿

共 338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家庭如细胞,在生命的进程中不断分裂与演变。本文以细腻的笔触,讲述了作者一家在女儿成家后的种种变化。从女儿一家的出行,到作者提议的 “我们仨” 相聚,字里行间充满对家庭关系的深刻感悟。家庭细胞的分裂,既有生命的延续,也有爱与责任的传递。作者以独特视角审视家庭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引人深思。让我们一同感受这份来自家庭的温暖与力量,思考家庭细胞在社会文明进步中的价值。感谢赐稿!【编辑:田冲】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田冲        2024-08-30 10:37:56
  这篇文章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作者以女儿一家的出行和 “我们仨” 的相聚为线索,深刻地探讨了家庭细胞的分裂与演变。语言平实而生动,如描述餐厅环境和聚餐过程,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对家庭关系的思考深刻且有温度,既看到了新家庭的成长,也珍惜旧家庭的温暖。结尾处对家庭细胞意义的阐述,提升了文章的高度,让读者在感悟家庭之爱的同时,也对社会文明进步有了新的认识,是一篇值得品味的佳作。
出版长篇小说《迷局》(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散文集《春暖花开》诗集《守望家园》。西安市新城区作协主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