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神农顶上好幸运(散文)
站在神农顶海拔三千多米最高处的瞭望台上,极目四望,顿时觉得,天地特别清新明朗,辽阔莽远。
清澈湛蓝的天空,悬浮着一团团洁白的云朵。朵朵白云,似一大团一大团棉絮,如成群结队的群羊,也有的,像是豺狼虎豹,蜂拥而动,看起来,却又比刚弹好的棉花还要轻薄透明,好像风一吹就要掉下来一样。但是,它们似乎很有定力,慢悠悠游走在高空,轻轻悬浮在山巅之上,丝带一般缠绕在半山腰。
我站在瞭望塔上,就站在了白云之上。白云之下的群山,在响晴天里,显得青翠碧绿,一座座,连绵起伏,犹如一层层绿色波涛,前后相继。从眼前的一座座高峰望过去,满目青山,层峦叠嶂,一排排,犹如被造物主的神力推动,推向极远处,直达天地衔接的远方。就连蜿蜒在半山腰的栈道,以及栈道上如蚂蚁一样移动的游客,也都看得格外清晰。
我们一行四人是幸运的,幸运的是,摊上了这么好的响晴天。
昨天,在大九湖,就是因为天气晴朗,所以看近水清明,远山青翠,山清水秀,清新满目,今天,登上神农顶,又遇上这么一个好天气。真是太幸运了。
我们的幸运并不仅仅于此。
到神农谷,沿着蜿蜒栈道行走,移步换景,景景不同。
这里,奇峰矗立,犹如支支长剑,直指苍天。转个弯,一片竹笋,山巅簇拥。再绕一个弯,一座座宝塔,巍然成堡。一座孤峰佝偻,犹如神农背着背篓采药。两座山峰,一高一矮,犹如徒弟参拜师父。远处的山峰,一座座,一层层,巍峨壁立,数也数不到头。
到太子垭,一株株高大的冷杉树,参天耸立,阴翳蔽日,筛下斑驳的光影。仰头望,在响晴天里,它们,一棵棵,直耸云天,显得特别巍峨高大。葱茏的叶片,在清朗的阳光下,反射蜡质一样的光芒,显出饱满润泽的生命力。古树下面是翠竹——就是神农架大熊猫最爱吃的那一种——在晴朗的光线里,也显得格外青翠。行走在冷杉林和翠竹林里,“叽叽咕咕”“嘀哩嘀哩”,各种鸟声,此起彼伏,颇有“鸟鸣山更幽”的诗境。而栈道旁的山间溪流,流水淙淙,激荡乱石,时而还有瀑布倾泻,飞珠溅玉。树少的地方——譬如望云谷,仰望白云在山巅悬浮,在半山腰缭绕;俯视山坡,不是树木,就是青草,满眼都是青翠碧绿,恍然行走在清新明亮的仙境里。
而板壁岩奇形怪状的石头,在晴朗的光照里,从轮廓到细节,一个比一个清晰。
景点入口处,先看见,这一块,如龙头昂天。那一块,像神龟望月。一块石岩,像鳄鱼大张嘴。入口栈道旁,一块石头突出出来起来,顶上的青草,像人的头发,两个白色圆洞,像眼睛,眼睛上面,还有浓浓的眉毛,长长的嘴巴,向上翘着。真像一位“神农架野人”,在欢迎八方来客。走进去,看见一根圆锥石柱,直指苍天,景区里给它起个名字,“生命之根”。再调换一个角度,它又变成了一面镜子,和另一座类似姑娘弯腰的石岩组合一起,成了“美女对镜梳妆”。几块嶙峋乱石组合一起,像一只雄鸡,昂首向天,景区给它起名“金鸡报晓”。照我看来,亦像雄鹰展翅。
这样的观感,如果在云雾天气,是根本欣赏不到的。
神农架这里,尤其是神农顶,海拔高,三千多米,经常会有阴雨天气。阴雨天气,云雾缭绕,甚至浓雾蔽日,自然会影响视野,眼前景色,尚且看不清晰,更别提远处的山清水秀了。
登上高山,茫茫一片皆不见的情景,最近这几年,最突出的,经历过两次。
一次是在太行山某一景区,坐缆车,隔着缆车玻璃,瞭望山峰峡谷,浓厚的雾霾,将缆车团团包围,什么也看不见。缆车里的游客,也陷入一片昏暗之中。下了缆车,到山顶观景台,眼前云雾堆积,许多奇山怪石,都隐逸在云雾之中,只能看到只麟半爪,远处,更是茫茫一片都不见。
去年春天,到贵州梵净山,亦是如此。费了老大劲,爬到金顶山下,只看见金顶山在云雾之中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一团团一片片残缺不全的身影,山的整体轮廓,山的肌理,山的巍峨耸天的气势,山顶上的寺庙,都只能靠想象模拟。
茫茫云雾里看山,虽然也有其云雾缭绕如梦似幻的优点,但毕竟不如朗朗晴日之下的清新明朗,直视无碍,让人看得清晰明白,心情爽快。
更幸运的还在后面。
第二天,我们七点多出发,去神农坛景区。去神农坛景区,要穿过神农顶景区。大概八点多,走到天际岭附近。施女士惊讶地说,“三哥,你看,东边那一条直线是啥啊?”
我循声望去,可不乍的?遥远的东方,天地衔接处,有一条宽宽的灰色云带,非常整齐,灰色云带边缘,是一条整整齐齐的直线。
我们四人,租了一辆车。司机姓张,北京人,一边在这里避暑,一边开着自己的车拉旅客进景区,挣外快。他也喜欢赏景,兴奋地说:“这么好的景象,不看看,可惜了。我停下车,大家好好看看。”
我们下了车,站在天际岭观景台,向东遥望。那条灰色的云带更加清晰,直直的云带,看不到来处,也看不到尽头。整整齐齐,如用直尺标着画出来的直线——不,应该是造物主手拿神奇的画笔,随手在天地衔接处随意画的一条直线。云带下面,满目青山,层层叠叠,云带上面,天空蔚蓝如洗。灰色的云带,就在天地衔接处,将天与地分割成截然不同的两种景象,两种景象,又像两个半圆一样,严严实实,扣在一起。扣成一个浑圆的穹窿。中间的分割线,就是那条灰色云带。眼前美景,莽远辽阔,博大雄奇,蔚为壮观。
旁边有位交警,我指着东方那条灰色云带,问他,“那是什么呢?”
他爽口答道,“那就是天际线啊。”
接着又说,“天际线很难看到,让你们看到了,你们也算很幸运了。”
原来,在神农顶,要看到天际线,必须是在晴天气里,又必须是在早晨,还需要在天际岭这个地方,才能看到。这一切必要条件,都让我们赶上了,我们才有幸一睹这么壮观的天际线景象。
从神农坛返回的路上,走到神农顶景区,已经是黄昏。我坐在副驾驶座位上,向西方天空望去,夕阳已经落山。近处,山巅之上或者半山腰里的云彩,被黄昏晕染成灰色,灰色云团,依然不失白天的气势,如波涛汹涌,如万马奔腾,如群鸟飞翔,如群羊漫步。而远处的天地衔接处,依然被下山的夕阳晕染成橘黄和橙红,澄明而温馨。我急忙掏出手机,随手抢拍。坐在后面的三位,一连串惊叹。
车到某一观景台,司机老张又爽快地说,“又遇上了好景色。好景色,可遇不可求,既然咱们遇到了,还是下车好好欣赏一下吧。”
大家下了车,先欣赏了西方灰云飘荡和橘黄橙红融合一起的绮丽景象,又向东方遥望。只见东方的天空一派暗蓝,暗蓝的天空,悬挂着一轮明月。暗蓝的天空之下,云霞依然是白色,白色云彩下面,层峦叠嶂,连绵起伏。如此景象,静谧而神秘。
黄昏的神农顶,已经寒气逼人,我冻得浑身打哆嗦。一边哆嗦,一边拿出手机,抓紧时间,拍了一些照片,录了一段短视频。想把这稍纵即逝的美景保留下来。
回到车上,大家议论纷纷。司机老张说,“我在神农架避暑,已经好几年了,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美的景象。”
后面的三位,一位说,“要不是正好赶上黄昏时候,咱们哪里能看到这种奇观呢。”
一位说,“咱们要是跟着旅行团,坐大巴,哪里能像张师傅这么慷慨,随时给咱们停车,让咱们观景呢?”
一位说,“咱们几个,也真是太有福气了。”
我接着说,“加上张师傅,咱们五个人,都是七十岁的人了,七十岁的人。要是憋在家里,那里能遇见这么美好的景象?我们从北京,从鲁西南,跑到神农架,能在神农顶上遇见这么美的云霞,真是可遇不可求的天大福气。”
其实,人生就是这样,许多美好,都是可遇不可求。你如果像蜗牛一样,只在方寸之地盘桓,你基本上就与许多美好无缘。也只有在恰当的时机,恰当的地点,出现恰当的美好,你才有福分享受美好。否则,你经常会与美好擦肩而过。所以,主动创造机遇,十分重要。当然,你还要有一双敏感的眼睛,一颗好奇之心,一颗爱美之心,你才会经常获取美好赐予你的福分。
车子在山道之间弯来绕去,只要车头对着西方,就会看到西边天空彩霞的色彩越来越重。天色越来越暗,车灯光照耀之外的山峰,只显出的轮廓,而西方天地衔接的地方,依然有橙红,有光亮,引领着我们奔向光明和温馨。
车行到下坡处,路过一个陡弯,司机张师傅突然喊道:“野山鹿,我看见了野山鹿,黄色的,站在路上。”
我急忙循声望去,只看见一团模模糊糊的影子。虽然我没有看清楚,但是,能遇到野山鹿,也算是又一件幸运的事。
司机张师傅又说,“这,我也是第一次碰到。”
我接着说,“咱们几位,真是幸运连连啊!”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