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水清无鱼(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水清无鱼(散文)


作者:晨风的书屋 布衣,152.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71发表时间:2024-08-31 21:54:08

在历史的长河中,古人的智慧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着后人前行的道路。例如,“水至清则无鱼”这句古训,从字面之意,说的是在清澈见底的水中,因为缺少遮蔽与养料,鱼儿难以生存。然而,当我们将这自然现象投射到人生的舞台上,它就成了一种对纯净与复杂,简单与丰富之间的微妙关系的深刻洞察。
   在这个物欲横流,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往往被各种诱惑和欲望所包围,内心难以寻觅到那种纯粹的宁静。“水至清则无鱼”则是告诉我们,真正的宁静与清澈,往往伴随着某种程度的舍弃与孤独。所以说,“水至清则无鱼”不仅是自然法则的朴素表述,更是深刻的人生哲理,引导着人们在纷扰的尘世中,寻找着内心的宁静与平衡。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轻轻洒落在大地上,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祥和。我在体育公园晨锻时,经常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悠然自得地打着太极,他的动作缓慢而有力,每一个招式都仿佛与自然界的呼吸同频共振。四周没有喧嚣,只有偶尔传来的鸟鸣声和远处孩童的嬉戏声,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在我的眼中,这便是“水清无鱼”的生动写照。“水清无鱼”是生活哲学的一泓清泉,在这条没有鱼儿穿梭的清澈小河里,我们感受到了宁静的力量。老人以他的生活方式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不在于外界的繁华与热闹,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他选择了在晨曦中独享这份宁静,让心灵得到净化,这便是他对生活最深刻的感悟。
   午后,阳光透过半掩的窗帘,洒在堆满书籍的写字台上。一本泛黄的线装书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等待着有心人的翻阅。我轻轻拿起它,指尖滑过每一行文字,仿佛穿越了时空,与那些伟大的灵魂对话。在文字的世界里,没有名利的纷扰,没有世俗的束缚,只有纯粹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书页淡淡的墨香,引领我们进入“水清无鱼”的境界。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往往被各种欲望和焦虑所困扰,而阅读则是一剂良药,它能让我们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找到心灵的归宿。正如古人所言:“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但在我看来,书中更有一份难得的淡泊与宁静,那是任何物质财富都无法替代的。
   夜深人静之时,我独自站在阳台上,望着繁星点点的夜空,心中涌动起无尽的思绪。回顾一天的生活,我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从晨曦中的宁静到书页间的淡泊,再到现在站在阳台上仰望星空,每一个场景都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水清无鱼”的哲理。人生的经历告诉我,“水清无鱼”,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一种人生态度的体现。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我们往往被各种外在的诱惑和压力所困扰,忘记了初心,迷失了自我。然而,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观察身边的一切时,会发现那些最简单、最纯粹的美好,其实一直都在。正如那条清澈见底的小河,虽然没有鱼儿的点缀,但它却以自己的方式,展现着生命的纯净与美好。它教会我们学会放下、学会淡泊、学会珍惜。
   记得儿时,我家附近有一条古老的河,这条看上去很平常的河,已经有着六百多年的历史。平时,河水清得能看见水底摇曳的水草和悠闲游弋的几只小虾。但奇怪的是,从不见鱼儿成群。邻里的老人常说:“这水太清了,养不活大鱼。”后来,随着雨季的到来,让池塘逐渐“浑浊”起来。不久,鱼儿便多了起来,池塘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这时我才明白,“水清无鱼”并非绝对,而是自然生态中一种微妙的平衡。在喧嚣的都市一隅,或是静谧的乡村小径旁,我们总能不经意间遇见那些清澈见底的溪流或池塘,它们如同自然界的明镜,映照出“水清无鱼”的哲思。但在这份宁静与纯净的背后,我们看到生活为我们编织出一幅幅独特风格的画卷。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逐渐领悟到,“水清无鱼”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对生活智慧的深刻启示。它教会我,在追求心灵纯净的同时,也要勇于拥抱生活的复杂与多变;在保持社会清明的同时,也要尊重并促进文化的多样性与和谐共生;在追求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要学会在“清”与“浊”之间找到平衡,让心灵在经历风雨后,愈发清澈而强大。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里,我们渴望成功,渴望认可,渴望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却往往忽略了内心的那份宁静与纯粹,我们的心灵也难以在纷扰中保持清醒与自我。然而,当我们学会放下那些不必要的负担和欲望,保持一颗清澈宁静的心,让自己的心灵回归本真与纯净时,就会发现,原来生活可以如此简单而美好。

共 175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晨风的书屋的散文《水清无鱼》,对于清浊有了一个辩证的思考。在正常情况下,浑浊的水对养鱼没有好处,杂质多,鱼对水的吸入是有害的,当然,水越清对养鱼越有利。但是,凡事都有个度,过度清澈反而不利于养鱼。亦即过犹不及,过度清澈的水虽然没有了杂质污染物,但也把有益的营养排除掉了。只有保持适量的浑浊,才有利于鱼儿的生长。同理,在生活中也不可刻意苛求凡事绝对的清楚,只要保持本心,宽以待人,就能净化生活,是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文章简约清晰,深入浅出,使人对水清无鱼这个道理理解透彻,说服力强。【编辑:远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远近        2024-09-01 14:05:12
  中国老祖宗讲究阴阳调和,平衡之术。过犹不及,水清无鱼,都是老祖宗对我们的劝戒。凡事不求绝对,百分之七八十、八九十即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4-09-01 14:13:09
  富有哲理的散文,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