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树下的秋(散文)

精品 【东篱】树下的秋(散文)


作者:红花草 举人,3963.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68发表时间:2024-09-01 05:51:38


   我家房子的右侧便是大路,五年前由简易公路变成了水泥路。路的另一面坡度较高,坡下有几棵高高大大的樟树。树是别人家的,不过在大热天我可以免费享用阴凉。为了长期留住这几棵樟树,我们对这里的地势和土质,悄悄用了点心事,故意将几棵树的造型打造得不太讨人喜欢,一点也算不上标致。其间又有周围农户的电线穿插于树枝,碍事,麻烦。来过好几批人,想带它们离开这贫穷的偏僻山区,到城市去见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过有专人侍候的上等树的日子。树贩子左看右瞧,拿尺量,用手机拍照请园林师拿主意,也可能油水不多,相亲多次还是摇头没看上。树们偷偷乐呵,我也偷偷乐呵。于是乎,“长得丑,活得久”,树们坚守本地,继续长高长大,我们得到实惠。
   修水泥路时,爱人买了五包水泥,用修房子时剩下的一点沙和石子,还用了几根粗铁丝夹其中,在路的边缘装上模子,砌了个水泥长墩,像个长板凳。这样,给路相当于做个护栏,给周围几家来去的车辆多了一份安全保障;另一方面,附近来去的人,到横冲水库(属于鼎城区双桥坪镇,我家住此水库的上游)钓鱼的路人,可以坐在树下乘凉聊天,大树下东西南北风尽收。六七个人,我不用搬凳子。他们常常一坐就是几十分钟,白话越说越多,八卦越扯越远。要不是太阳老喜欢钻土,还不舍回家。
   当然,水泥长凳,更主要的还是方便我们自己。我喜欢有事没事在这里坐一坐、站一站,看看大树看看天,养养心情哼歌觅诗篇。这里驻扎着快乐的源泉,蕴含着创作的灵感,特别是在秋初的傍晚。
  
   二
   秋天的傍晚,热浪悄然减退,鸟归巢,人回家。此时我喜欢独自坐在大树下的水泥长墩上,点上一根食指粗、米来长的人畜无害的蚊香。树下是蚊虫汇聚商量大事的地方,我必须将它们驱赶,我讨厌它们毫无章法地狂吻乱亲。好多次,我都被它们欺负,隔着衣服它们都能叮,又红又肿又痒的坨,特让人难受。烟雾在身边萦绕,在空中翻滚,像曼妙的女子翩翩起舞,又像一幅优美的画卷徐徐展开,更像是在诉说一个又一个的精彩故事,这些故事随着云烟朦胧、飘渺,渐渐消散,淡忘。咦!不抽烟的我,竟然看着冉冉云烟还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愫。这种情愫我觉得舒坦、惬意。
   我家地势较高,抬眼,透过树干的空隙,望向西边渐次滑落的太阳,余晖将远处的山峦镶成了红色,倒扣在龙门水库(属于鼎城区蔡家岗镇,我家在此水库下方)。龙门水库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它掌管着周围几个村的生活用水。此时,水库也有了仙境的模样,怎能不让我异想天开。真有种“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的感觉。水库不是江,却映出了江的神韵;不是河,却映出了河的波光粼粼的独特魅力;也不是湖,却映出了湖的深邃。美,宁静、祥和,又华丽,一幅天地合一的景象,陶醉。
   此刻,我眼里的夕阳是慈祥的,如同现在的秋,温柔,充满了爱意,像走过漫长岁月的老人。向来诗文里对秋的解读,是秋扇,是凄凉,是萧杀,还有枯草,败叶,荒野等。可是,于我的感觉是另一种味道,她褪去了春风里的朝气蓬勃意气风发,不再有夏天热情似火的滚滚浪潮,也不是冬天的全然凋零毫无波澜之状。此时的秋,成熟、稳重、智慧、充满人情味。
   我一直喜欢秋,特别是初秋。它没了轻狂,没了不切实际的幻想,一些棱角已被过去的岁月打磨得光滑,圆润。但,战斗力仍具,毅力尚存,魄力还在,能力还有,该担当的责任还敢挺起胸膛,还可以坦坦荡荡向前迈进。
   我喜欢此时的秋,就好像喜欢现在的我一样,有点心旷神怡了。其中的况味,不用猜测,明白人就懂。
   处暑期间,暄气刚消,月儿正圆,荷叶肥大,杂草深绿,树叶仍稠,一切还未陷入萧瑟衰落的仪态,这是最值得欣赏、值得饱览的时光。此时,温和,不凉不热,像庄稼地里的红高粱,普通,淳朴,还有着勃勃生机,充满希望。也像我的部分大龄文友诗友,文化水平不是很高,却坚持学习,每天坚持练笔写诗写文。他们不再追逐惊人之笔、一鸣惊人,文笔文风渐渐纯熟练达。如江山文学东篱社团的文友,如常德诗词群里的诗友,不少人从生硬直白的语言逐渐向含蓄深沉转变,遣词造句从不太通顺逐渐转变成完整组合,有逻辑性,有艺术性,还含有哲理,有较深的寓意,让人读来引人入胜,意味深长,有余音绕梁之感。
   当然,这些人也包括我自己,这是文友诗友给我留言鼓励时说的,我是当真的。我觉得,即将迈入老年的我,也确实少了轻狂少了浮躁少了计较,就像现在的秋。
  
   三
   姜是老的辣,酒是陈的醇。姜在地下吸收土地精华进行蜕变的过程,不是一日两天就可以完成的。嫩姜,脆且弱,短且淡,差了绵绵韧劲,缺了意味绵长。在老姜的世界里,每一个细节都充满美好和柔软,感受到生命的美丽和魅力,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酒,自然是在岁月里留香,用时间沉淀后,产生了无可比拟的幸福口感,更美味,更香醇,更能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感动。我觉得无论是老姜还是老酒,它们都有着各自的诗意,有着各自的平仄韵律,它们给秋增添色彩的同时,也让人浮想联翩。
   大概不少人和我有同感。被岁月打磨过的东西有一种自然的亲切感。如一把用了三十年还在继续烧水的老式茶壶;一把坐了几十年已是油光瓦亮,还可以继续使用的凳子;一支陪伴了二十年还在继续书写的钢笔;或者走在大街上看见几十年前就有的老字号餐馆,等等。这些都如同人生的经历,经过青涩时光,经过激情燃烧的岁月,渐渐达到纯熟,还继续发热发光,活出自己的模样。成熟大叔的稳重和深沉是青葱少年没法比的,徐老半娘的风韵和妩媚是二八妙龄没法比的。
   我喜欢刘禹锡《秋词》中的“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句诗。这种秋天的生命力和美感给了世间无尽的魅力,与春光争胜,将夏日的遗憾用温柔化解。这才的秋天的况味,是现在的我,岂能不珍惜,岂能不满足?
   当我收回思绪,回观老樟树时,我咋觉得它是高挑的女人,千娇百媚。确切地说,它像母亲,伸展着温暖的臂膀为人遮风挡雨。感谢它,给了我“修椅留客”的机会。感谢它,让我在岁月里,有着美好溢满眉间。
   寻秋别去秋野,那里的秋抓不住。树下就有秋,每一寸时光都是褪去了暑热,秋爽于树下,打理好自己树下的风景,秋色就不会遁去。
  

共 248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作者家的房子紧挨马路,马路有一道斜坡。坡下有几棵高高大大的樟树。在修水泥路时,作者爱人买了水泥拌了沙石,在树旁的路边筑了个长墩。相当于给马路做了护栏,同时也方便了来往的路人。人们有事没事坐在树下乘凉聊天。那里,成了一道最美的风景。而作者自己也经常在那里坐坐,抬眼观看风景,在风景中得到别样的人生感悟。本文语言质朴灵动,抒怀表意自然简洁,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在形式上具有艺术性、趣味性。文章同时可见作者有一颗清静、恬淡、和善的心灵。好文,推荐品读。【东篱编辑:李湘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901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9-01 06:04:26
  看来红花草老师门前那几棵树有着神奇的魔力,瞧,红花老师在那一坐,思想立马豁然开朗,有着别样的认知与境界。为好文点赞!遥握问安,谨祝编创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9-01 11:37:40
  谢谢湘莉老师百忙之中抽空给拙文编辑润色,辛苦了。编辑很美,令文添彩。感恩,祝秋祺!
2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9-01 09:10:33
  这篇文章,在老师的文章中,依我之见,算是文学色彩比较浓重的一篇。这样去写秋,不空洞,很具象,可触,可摸,立体,逼真。无疑,这是老师写作能力提高的一种标志。为你高兴。拜读学习佳作,秋日愉快!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2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9-01 11:40:18
  谢谢韩老师长期的支持和鼓励,能很高兴得到老师的肯定,我会继续加油。祝福老师!
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4-09-01 09:38:00
  大树下好地方!讲故事,歇凉度很好!大树下好文章,文字都很潇洒!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3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9-01 11:41:07
  多谢老师的支持和帮助,感恩遇见,祝您身体健康!
4 楼        文友:简柔        2024-09-01 10:17:01
  这几棵樟树好,路人好乘凉,让老师心情愉悦,思绪袅袅,生诗意,捕捉到良辰和美景,感悟生命的况味,这是来自树的启迪,也是来自季节的感受。文章更见细腻,颇具美感,有秋的醇厚味道。
回复4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9-01 11:43:01
  对,这几棵樟树很好的,特别是夏天,给我家遮挡了很大一部分阳光。谢谢老师的鼓励支持,祝老师工作愉快!
5 楼        文友:野山梅        2024-09-01 10:37:28
  可以看出,作者的家很美丽,有山水,有树木,真是好福气!学习好文章!秋安!
回复5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9-01 11:44:00
  谢谢老师的支持和鼓励,祝您平安幸福!
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9-01 10:43:43
  在自家门前的树下找到凉爽的秋,秋色并非在原野,风景不必在远方。这是一篇非常好的写秋之作,充满了朴实,也有浪漫的韵味。大树下面好乘凉,把树下的用处看得太现实,真正的秋味不是乘凉,而是感受人生之秋的丰盈和成熟。怀才抱器拜读。
怀才抱器
回复6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9-01 11:46:35
  大树底下好乘凉,这几棵大树确实给我带来了很多阴凉,给过路的人也挽留。谢谢老师润笔。祝您生活愉快!
7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9-01 10:53:24
  作者家紧挨马路,爱人筑墩护路,坡下樟树旁成最美风景。人们在此乘凉聊天,作者也常静坐感悟。本文语言质朴,乡土生活气息浓,形式有趣,尽显作者清静、恬淡、和善之心,是值得品读的散文佳作! 顺祝红花草老师秋祺!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7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9-01 11:47:22
  谢谢龙老师的支持和鼓励,祝老师开心每一天!
8 楼        文友:武汉廖生斌        2024-09-01 13:20:17
  老师佳作读来沁人心脾,如食甘饴,回味无穷。堪称佳作!真棒
回复8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9-01 13:36:19
  谢谢廖老师留言鼓励,祝您健康快乐!
9 楼        文友:蓝色创想        2024-09-01 15:34:14
  村口那条土路,在岁月的流逝中,终于被水泥路取代。路边高大的樟树,像守护着村庄的老人,静静地注视着岁月的变迁。
  
   修路时,工人们在樟树旁筑了一个长长的水泥墩,既作护栏,又方便路人歇脚。每到傍晚,村民们就三三两两地聚在树下,乘凉聊天,孩子们的嬉闹声在树荫下回荡,构成了一幅充满乡土气息的画面。
  
   我也喜欢坐在水泥墩上,抬眼望着远处的山峦,感受着微风拂过脸颊的舒适。那里的风景,总能带给我一份宁静和祥和,让我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丝心灵的慰藉。
  
   这片风景,不仅是村庄的风景,也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它让我懂得珍惜眼前的幸福!好文章,时间的变迁。问候老师,写作愉快!
回复9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9-01 18:08:20
  谢谢老师鼓励!
10 楼        文友:淡墨花开        2024-09-01 17:20:18
  老师的文越来越精彩深沉厚重了。语言依旧风趣清新,乡土气息依旧浓郁,总能从自己身边或自己的生活中找到了有趣的可写的素材,事事皆可入文。佩服之至,淡墨拜读点赞。
回复10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9-01 18:09:50
  老师谬赞了,我一直在努力学习中,望老师不吝赐教!感恩遇见!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