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铁质的鸟鸣(诗歌外三首)
铁质的鸟鸣
旧房主归隐了,音容笑貌
归还于窗外的天穹
掌控天空的大树,出现
更多的铁质鸟鸣
新的业主还能叫出
旧业主名字,能说出其中的典故
站立在小楼房窗前
退隐和回归,不夜城是最好的住处
黑。漫进屋子
有电。点亮一支蜡烛
孤单随着烛火漫漫升起
岁月的纹理
橘光氤氲。壁炉不动声色
十七世纪的火焰
藏着岁月的纹理和残留的往事
火光的影子,照着小朋友
懵懂的眼晴
素描下的光晕,一对倦慵老人
依着熄火的壁炉
用背影相守、取暖
那把生锈的门锁,锁住了
当年的一缕青烟
河水流过黄昏的小镇
橘黄的灯光,如霞帔
河水流过黄昏小镇
羞涩了倒影里的水波
传染给了涟漪,一圈妩媚着一圈
尽现柔美之情
年少在一弯月亮下
而年老的思乡
重逢在海棠树下的小河
近水的石桥上,有一对古稀老人
身影。各自喊着对方的乳名
历史的石门
推开远古的石门
古老的城,从影像中渐渐呈现
拓印在清石板上的马车
行人与日落缓慢移动
阡陌与村落的上空
原始的炊烟踮着脚尖
一条江水旧疾复发
正扑向贫瘠潦倒的土地
从荒芜杂草丛颤颤巍巍地
站起来,以悲凄的情绪
还原一条瘦骨嶙峋的河
去念想一株饱满稻穗
【编者按】这组诗歌勾勒出了岁月流转中的种种景象与情感。在《铁质的鸟鸣》中,旧房主的归隐与新业主的接替,仿佛是时光交替的隐喻。窗外大树上的“铁质鸟鸣”,或许象征着某种不变中的变化,黑与电、孤单与烛火的交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惆怅的氛围。《岁月的纹理》里,十七世纪的壁炉火焰,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和往事。小朋友懵懂的眼睛、倦慵老人的背影,都在火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生动。生锈的门锁锁住的不仅是青烟,更是那一段段被尘封的记忆。《河水流过黄昏的小镇》中,橘黄的灯光、羞涩的水波、妩媚的涟漪,为我们描绘出了小镇黄昏时分的柔美。年少的月亮与年老的思乡在海棠树下的小河重逢,古稀老人在石桥上呼唤彼此的乳名,充满了温情与眷恋。而《历史的石门》则仿佛带我们穿越时空,古老的城、清石板上的马车、原始的炊烟,展现出历史的厚重与沧桑。江水的旧疾复发与土地的贫瘠潦倒,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让人不禁感叹岁月的变迁和生命的顽强。这组诗歌整体风格优美而深沉,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人物情感和历史变迁的描绘,抒发了对时光、生命和故乡的深深思考与眷恋。每一首诗都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共同串成了一条闪耀着诗意光芒的项链,让读者在阅读中沉浸于诗人所营造的丰富情感世界,感受到岁月的流淌和生命的起伏。非常不错的一组诗歌,诗歌内涵深奥,诗意盎然。佳作力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
【编辑:陌小雨】
2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9-01 11:06:37
这组诗歌如诗意画卷,展现岁月景象与情感。《铁质的鸟鸣》新旧交替,《岁月的纹理》火光映忆,《河水流过黄昏的小镇》温情满溢,《历史的石门》穿越时空。风格优美深沉,思考时光、生命与故乡,令人沉浸其中,感受诗意与情感。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3 楼 文友:小建 2024-09-01 11:57:18
谢谢陌小雨老师对我的四首小诗,给出了深层次的评语,老师辛苦了,敬茶远握!
4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09-01 12:02:11
诗歌可以唤醒内心深处的诗意,诗歌并没有固定的形式,正如散文,形散神不散。分行断句间,给读者更多的留白。作者笔下的几首诗,看似简约,却展现了岁月流转,人文变迁,不仅是对自然的景观的细致描写,字字句句,在灵魂深处荡起层层涟漪。好诗共赏
5 楼 文友:小建 2024-09-01 12:47:27
谢谢冬阳先生的赏读和留墨,敬茶远握!
6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09-02 09:28:37
这组诗歌充满诗意的浪漫,情感细腻而深沉。仿佛一条缓缓流淌的河流,承载着读者的思绪,流向远方。
7 楼 文友:小建 2024-09-02 10:28:10
谢谢汪震宇老师的赏读和留墨,敬茶远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