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以江之柔,以山之烈(散文)

编辑推荐 【丹枫】以江之柔,以山之烈(散文)


作者:凤凰脚下 秀才,1007.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35发表时间:2024-09-07 20:29:00
摘要:摘要:原创首发

江南烟雨,柔情千万处。
   袅娜青烟,一溪弦月,烟雨里的江南宛然一张褪了色的老照片,封尘多时再次打开,蒙上一层薄薄的灰。青山远黛,丘水含烟,犹抱琵琶半遮面。
   江南的山被称作丘陵,连绵起伏,契合这片土地的气质,温柔又坚定。她没有高耸的顶峰,没有毕露的锋芒,也没有以高昂的姿态燃烧你的雄心,或是用蔑视的目光汹涌你难以平息的斗志——她只是站在那,浮在氤氲的水汽里,伫在街头的青瓦旁,等待上千年,似乎只为告诉失意的你,登高不是只有征服与抵达,生活也并不意味不知疲倦地一路前行。不如慢下来,带着一盏茶,一弦琴,拜访这位沧桑的历史老人,感受落霞与孤鹭齐飞的深远,体会采菊东篱下的智慧,吟听千年的江南故事。
   江南的山拦下四季的风,泛起一圈圈荡漾的涟漪,吹动一个个烟火里的故事。
   身处江南,忘却尘世的牵绊和岁月的变迁。门对长桥,窗临远阜,斑驳的黛瓦无声诉说着时光的痕迹;神灵造物,人间词话,暮色里的灯火勾勒出温情的模样。煮茶谈天纵歌起舞,摇棹行船亦是生活。江上一犁春雨,檐下一壶好茶,烟雨中漫步,闲庭下喝茶,偷得浮生半日闲。在这清浅时光里,一手烟火,一手诗意,任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都言吴越风情,魏晋风流,唐宋风华,回溯数千年前的江南春风,当第一瓣文风笔墨之花绽放,当第一株学识思维之树长成,水乡艺术悄然孕育而生。风月唱进昆曲,山水藏入针线,深山幽谷里,丝竹与涧泉的融和为尘市送来了阵阵清宁,万世犹存;水光山色里,白蛇与伞下书生的相遇为江南谱写了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千年不散。
   日出江花,妖艳似火;春来江水,翠绿如蓝。这是白居易的寄情之所,这是苏东坡的诗酒盛地,这是柳永笔下"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亦是李易安摩下的"误入藕花深处"。这是对酒当歌的文人雅士,是还泪江月的迁客骚人,更是千百年来的藉蕴风流——这是江南。一代代的青衫之下,江南的无限风光融在滴墨里,落笔成诗,写不尽十里春风。
   文脉从未断绝,风骨始终延续。推开历史厚重的门,江南,从来不是暖风弥漫的临安,更不是所谓温柔乡,英雄冢。登高楼,听洞庭浩浩汤汤,激昂澎湃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呐喊;攀碧岭,看山河万里,响彻云霄的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纵使流连脂粉,这里不仅有丁香姑娘,娉婷佳人,更多的是以刀化扇,血染长江水的鉴湖女侠。临城墙,马蹄声碎,这里有偏隅不偏安的家国情怀,更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无限气魄、抚摸书中字字泣血的满江红,感受嘶吼声下的铮铮铁骨,或许这时,你方能见柔情之下的江南风骨。
   江南的柔是从山水到生活再到文化的温婉平和,而江南的刚是从笔触到身姿再到精神的坚定强劲。以水之柔,以山之烈,江南早已不是地图上的偏隅一角,而是无数心灵的栖息之地,不尽梦想的启航之所,无限风骨的挺立之地。

共 117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主题深刻、结构清晰。文章运用了大量优美的词汇和生动的描写,如“袅娜青烟”“青山远黛,丘水含烟”“落霞与孤鹭齐飞”等,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江南的美丽与神韵;通过对江南山水、文化、历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深远的意境,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江南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文章不仅展现了江南的柔美,还揭示了江南的刚硬,即江南的家国情怀和无限气魄,使主题更加深刻,引人深思;文章从江南的山、江南的生活、江南的文化、江南的风骨等方面进行描写,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不足之处:部分表述稍显重复:在描述江南的一些特点时,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表述,比如对江南柔美和刚硬的描述中,有一些语句的表达较为相似。不过总的来说,这篇散文还是很不错的。推荐欣赏。【编辑:安子川】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安子川        2024-09-07 20:34:18
  感谢赐稿丹枫,问好作者,期待继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