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人世间】一支圆珠笔(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人世间】一支圆珠笔(散文)


作者:冬阳先生 秀才,2236.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5发表时间:2024-09-08 13:13:36
摘要:错事不分大小,从做的那一刻起,内心就埋下了愧疚的种子,随着时间推移年龄增长,非但不会遗忘,反而会生根发芽,越长越大。

“小,可千万把小牛可看好喽!别啃了人家庄稼。别光玩,勤给大牛换换地方,免得啃草根吃不饱。别去下水,刚下了雨水深。别……”
   在村北大窑地里,听着母亲絮絮叨叨的嘱咐,我不耐烦地应合着。等她走后,我赶紧把木撅子砸在地上,给几头大牛系上长长的绳子后,把小牛赶到大牛旁边。然后跑到一排排砖坯的荫凉里坐下来,嘴里叼着狗尾巴草,悠闲地看着大牛小牛在广袤的草地里大快朵颐。
   放牛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比割草强多了,做个放牛娃,悠然自得,烦了起来捉捉蚂蚱,逗逗蛐蛐。时间长了感觉无聊,我就会用砖坯做个小房子,放进螳螂,蚂蚱,蛐蛐,知了。确切地说不是房子是一个昆虫大擂台。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擂台上的打斗,时不时传来咯咯的笑声。
   不久后,又有几个同村小伙伴,牵着自家的牛,朝这里走来,观众席逐渐扩大。
   太阳仿佛也来凑热闹,离我们越来越近,把它的热情毫不吝啬地洒向这片大地。几个放牛娃黑黝黝的额头上,渐渐冒出了豆大的汗珠子。
   “真热呀!咱们去买冰棍吃吧。”
   村里最顽皮的黑猴子提议,得到了全票通过。说着大家把牛犊赶到老牛旁边,朝大窑南边刘家庄走去,因为周边只有那里有个小卖部。我们踩着烫脚的尘土走到后,迎头却是铁将军把门,就连那个直径八十公分的小售货口也被木板堵上了。
   口干舌燥的我们大失所望,本打算回去。平时鬼心眼子就多的黑猴子,一声招呼,几个人停住脚步,围在一块商量着计划。
   当听到黑猴子说要进去偷拿,我第一个摇头摆手。
   “俺不干,要是俺娘知道俺偷东西,回家非得打断俺的腿不可。”
   “哎呀,看看你那点胆儿吧!啥叫偷东西啊?咱们只是借,借!谁让她家没人?你不进去可以,但你必须在外面望风。”
   没办法,少数服从多数,纵使我再不情愿也还是被安排在了外面望风。我站在这个熟悉的窗台下,看着他们钻进去,像一只只溜进粮仓的老鼠,去偷粮食。不一会儿里面传来声响,溜进我的耳朵,溜进我的心里,让我心率加快,感觉心脏快要蹦出来了。
   我大口嘘着气,看向路的两边和对面大门口,以及远处的几个胡同,仿佛下一秒就会窜出人来似的。焦急地盼望着他们快点出来,做贼心虚的感觉让我备受煎熬。
   火辣的太阳当头,我却感到阵阵冷意袭来,还好有惊无险,待他们都出来后,一群人朝大窑地跑去。
   此时,我已满头大汗,也不知道是心虚还是炎热造成的,但最后我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原则,没有吃偷来的冰棍。心里想着只要我不吃就不算分赃,就是将来逮到也不会有我的责任。
   几个小伙伴都笑我傻,黑猴子递给我一支崭新的圆珠笔,并吓唬我。
   “快,拿着!你小子要不拿就是想告俺们的密,如果俺被抓走,你是望风的也逃不掉。”我不得已接下了这支笔,回到家,我不敢把它放到自己的书包里,只好藏到牛槽底下黑黑的角落里。
   当天夜里,作为一个八九岁的小孩,我竟然失眠了。半睡半醒间,总感觉会被警察从被窝里拽出来抓走,好在是我自己多虑了。
   接下来好几天,我不敢再去大窑地放牛,我怕小卖部那个婶婶会等着抓我,更多的是感觉对不起她。我知道她是个好人,她男人在村后刘庄大窑上烧窑。出砖时,因窑洞坍塌,他把离自己最近的一位村民推出窑外,自己却被当场砸死。从此,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种着村里分的二亩老碱地,勉强度日。后来她姐看她们孤儿寡母可怜,帮她在村里开了一个小卖部维持家用。
   前几日,我在大窑地放牛时突然口渴了,还是去她家要的水喝。她怕我喝冷水肚子疼,还专门给我冷了白开水。一想到她面容和善地递给我一杯水,再想想自己的所作所为,负罪感油然而生,感觉自己特卑鄙,让我无地自容。
   后来跟着父母也去买过东西,却怎么也不敢去正视她的眼睛,仿佛怕她看穿我心里的秘密。
   “这小孩儿长大了,倒不爱说话了。”她还不忘笑着打趣我。但她哪里知道是我心里的愧疚感作祟,不敢和她说话。
   每次牵牛喂牛时,我总会偷偷地看一眼那个藏在牛槽下的圆珠笔。我的心也像它一样,被封印在了阴暗的角落里。我没有用它去写任何东西,总感觉用它写再伟大的文字都是肮脏的,耻辱的。
   长大后,就去外地上学打工。不知不觉,十几年过去。婚后,我开了一家快餐店。来我这里吃饭的基本都是一些工人或农民工。
   一天的下午两点多钟,刚收拾完中午的残羹剩饭,一位包着头巾瘦弱的中年妇女推门问道。
   “老板,你们这里还有炒饼吗?”
   “有,有,来了大姨?”我迎上去说道。
   当这张脸相距我不到两米的时候,我的心咯噔一下。这分明就是藏在记忆深处的那张慈祥的脸。虽然已被岁月刻满了沧桑与沟壑,但那双善良的眼睛没有变。
   “奥,那就在这里吃一份,打包一份!”
   沙哑的嗓音像被人掐着脖子说话,像秋后梧桐树的落叶,在院子里滚来滚去,丝毫没有了当年的圆润。时隔十几年,她并没有认出我来。
   我端上炒饼,看到餐桌上,她那全是磨损划痕的超大塑料水壶。顺手拿过来去帮她打了满满一壶白开水。她看着我,眼睛里满是感激之意,不停地说着谢谢,仿佛自己受到了从未有过的高贵待遇。我尴尬地笑着示意不用客气。
   看她快吃完了,打包时,我用餐巾纸包起收银台上一支早上刚买的圆珠笔,藏在了打包的炒饼下面。
   我把她送出门去,挥手告别。一直看着她瘦弱微驼的背影消失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此时此刻,久违的阳光,照进我的心里,记忆深处牛槽下的那支崭新的圆珠笔慢慢消失……

共 217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作者童年放牛时一段难忘的经历。作者起初享受着放牛的惬意,与小伙伴们在大窑地玩耍。然而,面对小卖部无人看守时,在多数小伙伴的怂恿下参与了偷拿冰棍的行为,尽管自己坚持原则未吃,但内心充满了负罪感。作者细致地描绘了当时的紧张、心虚与不安,尤其是对小卖部婶婶的善良回忆,更凸显了自己内心的愧疚。这种愧疚伴随了作者很久,甚至影响了他与婶婶的交流。多年后,作者已长大成人并经营快餐店,与婶婶的重逢勾起了那段深埋心底的记忆。作者为婶婶打水、送圆珠笔,弥补了童年的愧疚。婶婶的感激与作者的释怀令人感动,象征着作者与过去和解,让阳光照进内心,也让曾经的错误随记忆远去,尽显人性的温暖与成长的力量。文章通过前后的对比,展现了成长带来的变化和对过往错误的深刻反思。它不仅是一个关于童年犯错与愧疚的故事,更反映了人性中的善良与良知。作者以真诚的态度回顾过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对错误时的内心挣扎,以及最终对真善美的坚守和追求。这段经历也成为了他人生中的重要一课,教会他正直和勇敢面对自己的过错。非常不错的一篇文章,文章情感充沛,描写细致。佳作力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 【编辑:陌小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9-08 13:13:53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1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09-08 13:55:10
  感谢小雨老师辛苦编发,敬茶三杯遥问安好。
2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9-08 13:18:19
  这篇文章讲述作者童年放牛偷拿冰棍的经历及由此产生的愧疚。多年后与小卖部婶婶重逢,作者弥补过错实现和解。文章展现成长变化与反思,反映人性善良良知,让我们看到孩子的内心挣扎和对真善美的坚守,意义深刻。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2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09-08 13:55:28
  谢谢小雨老师留评鼓励。
3 楼        文友:东辰        2024-09-08 14:48:39
  感人文字,善良的心,知错必改,欣赏敢对自己不对,及时究正……欣赏佳作,正能量作品大赞了。
回复3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09-08 17:34:01
  感谢东辰老师高赞鼓励,敬茶问好。
4 楼        文友:蔚蓝枫叶        2024-09-08 20:13:29
  极度美文!刻在骨子里的善良,一支圆珠笔造成了心里的阴影,弥补回来豁然开朗。非常感人的故事!一口气拜读完。为冬阳老师点赞!遥祝安康!
回复4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09-10 16:24:25
  感谢付老师抬爱读拙与精美留评,敬茶三杯,回复问安。
5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09-09 09:29:46
  这篇文章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写,带我们走进了一个充满乡村气息和童真回忆的故事。作者通过描述放牛的经历,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惬意。从对放牛场景的描绘,到孩子们在砖坯荫凉处玩耍、做昆虫擂台,画面感十足,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悠然自得。然而,故事的转折发生在去小卖部买冰棍却未能如愿后,黑猴子提议偷拿,将情节推向紧张与矛盾之中。作者对自己望风时的心理描写极为细腻,那种做贼心虚的感觉、焦急的期盼以及内心的挣扎都刻画得入木三分。最后虽未吃偷来的冰棍,却也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与不安。文章中的人物形象鲜明,黑猴子的顽皮机灵、作者的胆小善良以及小卖部婶婶的善良坚韧,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作者对小卖部婶婶的回忆和愧疚之情,更凸显了人性中的善良与良知。语言方面,朴实自然,充满生活气息。对太阳、尘土、大窑地等环境的描写,为故事营造了真实的背景。同时,一些生动的比喻,如“像一只只溜进粮仓的老鼠”,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总的来说,这是一篇充满情感和回忆的佳作,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童年的纯真、善良与成长的烦恼。
回复5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09-10 16:25:20
  感谢小汪老师如此精美的长评鼓励。敬茶三杯,遥问安好。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