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宁静·忆】追踪生态猪(小说)

精品 【宁静·忆】追踪生态猪(小说)


作者:刘国胜 秀才,1695.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75发表时间:2024-09-08 14:01:33
摘要:乡村振兴扶贫


   这是十六年前听到的事了。
   2008年6月的一天晚上,在南方打工的野猪岭村民石大宝,在浏览东川县政府网时,突然看到:打工返乡农民石大发,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下,饲养生态猪8000头,不仅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20个,每年还为村里上交数十万元的承包费……
   石大宝看到这儿,如同腊月天当头浇了桶凉水,他不禁浑身一颤,“叭”一声关了电源,“忽哧”从凳子上弹了起来,继而又“扑通”坐到凳子上,双手抱头,哭笑不得,连声叹息起来。
   他这是怎么啦?按辈份,石大宝得叫石大发哥哩,石大发打工返乡养殖致富成名,石大宝理应自豪高兴才是,他咋会叹息怨气,是他嫉妒石大发,那还是他仇视石大发呢?
   其实都不是。而是石大宝是在野猪岭生、野猪岭长大的,野猪岭碟大碗小,石大宝了如指掌。因为野猪岭地处伏牛山深处,可谓山大沟深,地薄阴浸,加上现在保护植被,无人砍柴割草,不说到处都有野鸟、野獾、果子狸,就连野猪都成群。即是最好的年景,人们在坡坡沟沟扒拉一年,就算管理得好,也不过混个槽头兴旺,天照应烧高香了。若看管不好,被野猪、獾子一糟踏,不说收粮填肚子了,只恐连种子都保不住。
   为之全村几百户人家,能投亲的投亲,能靠友的靠友,既是不能投亲、靠友的人家,长胳膊长腿的年轻人,也都去了广州、深圳打工,留守在村里的,不是老弱,就是病残。现在说石大发打工返乡养8000头生态猪,不说得多大的场地,多少间猪圈,也不说一天得多少饲料喂,就是喂草、喝清水,我的天,每天每头猪只按三斤草,喝五斤水,你算算,一辆七吨车,一天就得运好几趟。
   这可能吗?肯定是石大发又在浮夸虚报,套骗国家的生猪补贴款。石大宝想着,不禁脊锥骨一凉,十几年前那场千牛、万羊村的浮夸场面,又立刻在他眼前闪现,石大宝仿佛又看见人们在山上放录音、摇牛铃的场面,似乎家家借牛羊的情景历历在目,犹似看见了当年张大妈为借不来牛、羊被逼得上吊自缢,李大伯为借的牛半路热死,而气得投河自尽……
   石大宝想到这儿,气得忽哧往起一站,恼得“叭哧”将桌子一拍,“石大发呀石大发,你真是吃屎狗忘不了茅厕道!现在上下都号召求真务实,你狗日的还在搞浮夸套骗国家的生猪补贴款,我明天就回去揭穿你!”
   石大宝说话算话,当即就去找老板请了假,第二天一早就登上了回家的火车。
   他一路下火车上汽车,等他坐上通往黑水乡的班车,已是下午三点多了。石大宝自父母去世出去打工至今,将近六个年头没回过家了。他隔着车窗看着加宽硬化的水泥路,和公路两边盖起那一幢幢雪白的小楼,要不是车上搁着通往黑水乡的牌子,他简至不相信班车是在他家乡的公路上行驶。石大宝一路看着,天已黄昏,正不知车行到那儿时,服务员突然喊着:“野猪岭路口到了,请到野猪岭的乘客,在此下车!”
   石大宝闻听,慌慌张张下车一看,他惊得双手将大腿一拍,“糟,我下错地方了。”石大宝急得冲着远去的班车撵着喊着,“哎——我下错地儿了——我下错地儿了——”
   石大宝只顾撵着车喊哩,突然一辆白色工具车“哧”一个急刹车,停在他面前。司机从车窗里伸出半个脑袋,冲着石大宝就埋怨:“你这人咋连路都不看,你不要命啦?”
   石大宝慌忙收住脚步,向师傅连连道歉,说:“对不起,对不起!我刚才下错地儿了,一急就……”
   司机边打火点烟,边埋怨着说:“你恁大个人,咋会下错地儿呢,你不是本地人呀?”
   大宝说:“是啊,我是野猪岭的!”
   “你去野猪岭啊,那你下的正是地儿。”司机说着,往通往南山的水泥路一指,“这就是通往野猪岭村的路!”
   石大宝闻听,高兴地说:“哎呀,俺们野猪岭连公路都通了!”
   司机闻听朝石大宝一看,突然认出了他,“哎呀,这不是宝疙瘩吗?宝疙瘩,你回来了?快上车!”
   石大宝闻声一看,这司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本家大哥石大发。石大宝这次回来,是专为石大发弄虚作假搞浮夸回来的,看见石大发就气得想痛骂他一顿。可没等石大宝骂出口,石大发又喜笑颜开地催道:“宝疙瘩,快上车回呀!”
   俗话说,抬手不打笑脸人呀。石大发这一笑一催,大宝十分气立刻消了九分。他一边“上上上”的应着,一边拎着旅行箱上了车。
   石大宝上了车,见石大发一边发动车,一边打着手机,“喂,我是石大发,今晚有重要客人,请在农家乐山庄订个雅间,按最好标准订餐。”
   石大宝心里一格噔,什么,订雅间?这不分明是向村里发音号,有人来检查,按8000头猪标准备,弄得越真越好吗?他石大发过去摇牛铃、放录音、借牛羊糊弄检查,难道⋯⋯”石大宝想到这,真想当面撕脸揭皮挖苦他一番。
   但石大宝一想,不!我看他今儿还能搞个泥塑猪、蜡像猪不成。若真那样,我让他当众在棺材面前落泪。石大宝刚想到这儿,石大发冲他搭讪着,说:“哎宝疙瘩,这些年你跑哪儿发财去了?一去五六年都不给个信儿,吃独食呀?”
   “我要像你弄虚作假套骗国家的钱,早发财了!”石大宝心里这么想,嘴上却说:“发啥财呀,挣个血汗钱,只要不饿肚子就烧高香了。”
   石大发边开车边应着,说:“是啊,给人家打工也不是长事,还是在家乡发展才是长久之计。哎,宝疙瘩,你这次回来有啥打算?”
   “我这次回来,就是要当面揭露你弄虚作假的真相!”石大宝在心里说着,嘴上故意说:“我这次回来,想和你一起干啊!”
   石大发闻听一喜,“那好啊,现在中央十分重视农村发展,你这一回来,咱就一起干,我正缺个帮手呢。”
  
   二
   说话间,天已黑了,车子在一片雪白的楼房旁停下。
   “下车了,宝疙瘩。”石大发说着,已开门下车。下车就和一个不认识的年轻人嘀咕着什么。本来石大宝见车在一个陌生地方停下就犯嘀咕,现在见他和一个陌生人捣鼓,更让他犯疑。这时,那年轻人向他走过来,帮大宝接东西。
   石大宝下车一看,立刻被眼前的情景弄懵了。
   原来呈现在石大宝眼前的竟是一条小街,街灯明亮,街两边是一排排欧式楼房,难道真把他拉到哪个避暑山庄了?石大宝正为之犯疑呢,石大发照他肩头“啪”拍了一掌:“走,宝疙瘩,先吃了饭再送你回家!”
   先吃了饭?莫非这石大发真要故技重演,像当年应付县乡检查团那样,先用酒把我灌个二花眼?石大宝这么想着,嘴上却将计就计的应着说:“好啊,民以食为天,咱吃饭去!”
   果然不出石大宝所料,他跟着石大发走进山庄一个豪华雅间,早已恭候在那里的石大毛、石大狗、石大周,纷纷迎上前,大家象众星捧月一般,将他让到上位上,继而端上了鸡、鸭、鱼肉和山珍海鲜,应有尽有,外加几瓶老酒,接着吃菜、喝酒,继而推杯换盏……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石大发起身敬酒,接下来,大毛、大狗和大周,又一一给他敬酒……
   敬得石大宝酒上脸了,舌头也短了,只见他晃悠悠地站起来,“我、我石大宝,今、今也来个借花献佛,敬各位兄弟一杯!”石大宝说罢,掂起酒瓶,自己倒了个满杯,“我、我回乡随俗,先、先喝为敬!”说着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接下来一一回敬……
   石大宝敬着敬着,突然“扑通”往凳子上一坐,竟自己喝了起来。可他一杯酒没有喝完,头一歪,就趴到桌上晕过去了,手上的酒杯“当”一声,落到地上摔了个粉碎。
   石大发见大宝喝醉了,慌忙吩咐大狗、大周,将大宝扶出山庄,送到一座两上两下的小楼里躺下……
  
   三
   石大宝睡眼朦胧地看着大狗、大周关门离去,他偷偷睁开双眼,冲着窗外一看,诡秘地一笑,随手从脖子下拽出一个手绢拧着,“多亏你今替我喝得多,不然,我真要醉成一滩泥了……”
   石大宝正这么自我得意呢,忽然听见有人推门进屋。他暗自瞟眼冲来人一看,是个漂亮的娘们,只想那娘们是山庄的服务员,放下茶壶就走人呢。谁知,那娘们放下茶壶,就将大宝的鞋子脱下,然后抱起他的双脚掂到床上。接着又将大宝的被子轻轻揭开,再接着将大宝的衣扣解开……
   他的心立刻提到了嗓子眼上,我的妈呀,难道这就是听说的三陪小姐?若真是,糟,装在内裤的钱,今可要打水漂了。石大宝想到这儿,真想起身,呸她一脸唾沫。但石大宝却忍住没动,他要看她往下的行动。谁知,往下那娘们没任何行动就走人了……
   目视那娘们走了一会儿,大宝见没有动静,就关了电灯。起身扣好衣服,穿上鞋子,拎上箱子,就神不知鬼不觉的溜了出去。他要乘机逃回野猪岭,掌握石大发弄虚作假的第一手材料。
   为了不暴露自己,他没有往来路走,而是顺着街往山里行。走了约二三百米,正辨不出东南西北往哪儿走时,突然看见了一束光亮。
   他慌忙迎着灯光走过去,准备打听去野猪岭从哪儿走呢,石大宝跑上前一看,竟是一个关着的宽敞大门。当他朝门边的牌子一看,石大宝简直不相信自己长着的眼睛。原来那块白地黑字牌子上醒目的写着:“野猪岭生态猪养殖有限公司”。
   石大宝捏了一把大腿肉尖疼,随即抹了把眼窝仔细一看,野猪岭生态猪养殖有限公司的黑体大字,仍然醒目可见。石大宝环视着昏暗的山涧,莫非这真是石大发8000头生态猪养殖场?可不对呀,过去一家一户养一头两头猪,那猪圈就臭气难闻,何况他养8000头猪,不臭几里,也臭气熏天。可他近在咫尺,却闻不到猪臭味,看来石大发搞的又是一个弥天大谎。
   想到这儿,石大宝要乘此翻墙进院,弄个水落石出。于是,石大宝迅疾消失在黑暗中。当石大宝沿着院墙,选好最佳位置爬上墙,正准备往院里跳时,却突然被保安逮住拉到门卫室里,保安立即向石大发报了案情。
  
   四
   石大发一听抓了个偷猪贼,顿觉意外,让保安立刻将人逮到村部一看,石大发愣愣地看看大宝,又看看保安,“这、这是怎么回事?”
   没等保安的话出口,石大宝就抢过话说:“我、我刚才起来撒尿,听那山沟里有轰隆隆的响声,出于好奇,我、我就乘着酒劲,晕晕乎乎的顺路找去……可走着走着就转了向,恰在这时,我眼前出现了灯光,只想那是我刚住过的地方,就走了过去⋯⋯可走过去一看大门关着,所以,我就去翻院墙……谁知就被他们当小偷抓了!”
   石大发闻听一笑,“哪你撒尿还拎着箱子干啥?”
   石大宝支吾地说:“我、我不放心,就随手拎上……”
   石大发哈哈一笑,向两个保安一摆手,说:“去去去,没你们的事了,这是我兄弟,他喝大了。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了。走宝疙瘩,我送你回去休息!”石大发说罢,就领着大宝来到一座楼前停下,“到了宝疙瘩!”
   石大宝一看,“这、这不是我刚才住那个地方吗?”
   石大发说:“是啊,你刚才就住这儿。”
   石大宝慌忙向大发摇头拒绝说:“我、我不住这儿,这、这儿有小姐……”
   石大发“嘚儿”一笑说:“你胡说啥,今这就住你一个人,哪有小姐?”
   大宝一脸认真地说:“大发哥,真的,刚才我朦胧中看见一个娘们给我送茶,那娘们放下茶壶,到床前脱了我的鞋子,又揭开我的被子,再后来又解了我的扣子……”
   石大发闻此哈哈大笑,边笑边给大宝解释着,说:“那娘们不是小姐,那是你发哥我的老婆!”
   石大宝惊疑地看着他,“啥?她是嫂子?啥时娶的恁年轻?”
   “是啊!娶几年了。”石大发说着,给他解释着说,“刚才是我让你嫂子给你提茶,我说你喝大了,怕你扣着扣子、盖着被子捂出事来,就让她来揭开被子、解开扣子,给你敞风解酒哩!”
   “哎呀,我……”石大宝一脸的尴尬,忙指着眼前的楼房羡慕地说,“哎呀,大发哥,你抢银行啦?还是挖金疙瘩啦?盖这么好的房子!”
   石大发一笑,“这是你家的房子!”
   “啥?这是我家的房子?”石大宝顿时一头雾水,惊疑地望着眼前的房子,“这……”
   石大发解释着说:“这是深圳一位大老板给咱集体迁建的房子!”
   “是深圳一老板给咱迁建的?”
   “嗯,对!”石大发说着,述说了他几年前去深圳打工,好几天没找到活,他一急,就斗胆到一家公司门上,拦车求老板找活干。当老板听他说是野猪岭的,就问他野猪岭有野猪没有。当老板听他说野猪可多了,多得秋麦二季把庄稼都糟蹋得无收。那老板就来考察签订了承包荒山和集体动迁的合同,接着就建了这生态养殖场。
   石大宝听到这儿明白了,他指着一排排楼房,“这就是哪老板投资给咱迁建的新村?”
   “对对对!”石大发点头应道,说:“除了搬迁走的,不管人在不在家,只要户口没迁走的村民,原则是每户两下两上建,人多的按一人半间房添加。”
   虽然石大宝无限感慨,但他仍对石大发养8000头生态猪的事心存疑虑,“照你这么说,你那8000头生态猪,也是真的啦?”
   石大发手往大宝肩头“啪”一拍,“怎么?你还以为我又在搞浮夸?明天一早就领你到猪场看!”
   石大宝闻听,急不可待地说:“不,你现在就领俺去看!”
   “好啊,那我现在就领你去看!”石大发说着,随即领大宝到养猪场,让保安开亮灯光,领着石大宝边看边讲,“啥叫生态猪,就是野猪与家猪杂交的猪。这种生态猪,猪肉细嫩、吃着劲道、营养价值高,而且不油不腻口感好……市场销路也好。这不,去年养8000头生态猪,没到年底就抢购一空。今年又养一万头,没过五一都签了订货合同,并且还预付咱50%的现金……”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尤其听石大发一说,顿时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但石大宝不解的问道:“大发哥,这我就不明白了,过去一家一户养一两头猪,就奇臭难闻,而你一下子养这么多猪,咋无啥异味呢?”
   石大发一笑说:“不是没有异臭,而是我们利用科学治理,不仅粪臭暗道排入沼气池中,而且变为烧水做饭的有用沼气!”
   听大发哥如此一说,石大宝一把握住他的手,不好意思地讷讷说道:“大发哥,这要是不回来亲眼所见,我还真——”
   “真当我是吃屎狗忘不了茅厕道,又学当年搞浮夸骗扶贫款哩。”石大发说到这儿,扬手在石大宝肩上轻轻一拍,“俺这回可是真的说不假,真的看不荒啊!”
  

共 554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篇极富农村生活气息的小说。石大宝离开老家野猪岭在外打工六年,不曾回家。这一天,他在电视里看到有关表哥石大发养生态猪的新闻,并且还没少养,竟然是8000头。这对于有着丰富农村生活的石大宝来说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是浮夸,是欺骗。这种浮夸风过去就发生过,那一幕幕都呈现在石大宝眼前,令石大宝十分气愤,他决定返乡查清事实,揭穿石大发养生态猪的“骗局”。于是,一连串的具有喜剧效果的故事发生了,明明是野猪岭路口,他却以为下错车了,躺在自己家却以为是啥娱乐场所,因为有“小姐”,还被保安当小偷抓了起来。这一切的都是误解,而根源在于野猪岭早已不是从前那个贫苦山村了,在扶持发展农业的好政策下,在石大发等农人辛勤努力下,山村巨变,变得石大宝认不出来了。小说主题思想深刻,以石大宝返乡追踪生态猪为主线,突出了新农村建设的丰硕成果,抒发了对家乡巨变的万分感慨。小说情节并不繁复,但开头巧设悬念,然后循序渐进、娓娓讲述,像剥笋一样层层推进,把真相呈现,引人入胜。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把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置在一个所谓“骗局”下,可谓匠心独运,别出心裁。在人物描写方面,文笔细腻,语言生动。推荐文友阅读。【编辑:小猪她爸】【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90800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9-08 14:03:05
  小说主题思想深刻,以石大宝返乡追踪生态猪为主线,突出了新农村建设的丰硕成果,抒发了对家乡巨变的万分感慨。把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放置在一个所谓“骗局”下,层层推进,最后揭秘,可谓匠心独运,别出心裁。拜读,学习。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9-08 14:03:51
  感谢赐稿宁静社团,期待精彩继续。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3 楼        文友:老鼠的亲兄弟        2024-09-09 19:07:12
  这是一篇很好的小说。语言具有山野气息,活泼灵动。每个人物的设计与呈现都将山村人的风貌与骨子里的东西描写了出来。细节折射出小说的真实性。当下一个农民如果六年不回乡,确实已经不认得自己老家了,向老师学习。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