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东篱】读千古风流话裴氏(随笔)

编辑推荐 【东篱】读千古风流话裴氏(随笔) ——献给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千古风流话裴氏》光盘上市发行仪式


作者:峨嵋岭 童生,794.4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18发表时间:2024-09-09 06:47:30

闻喜县的裴氏文化和裴氏家族的人才现象冠盖九州,心仪已久,我刚调到闻喜县任县委书记时,在闻喜大酒店遇上县作协主席任育才,他给了我厚厚一叠稿子──《五起四落三绝碑》。我于几个夜晚静心品读,内心震撼不已。那“易子而教”一词,犹如一道乍现的灵光,首次跃入眼帘。“身教胜于言教”,此乃“易子而教”之核心要义。为挣脱“富不过三代”这一民谚的魔咒,裴氏先祖竟毅然将将军之子、宰相之孙送至贫民之家抚养。故而,裴氏世谱中诸多将相之名下方,皆标注着两个小字:“少贫”,更有甚者,贫困至“贫无一给”之境。此般壮举,为当下溺爱子孙之社会风气,树立了何等鲜明的文化参照!当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不就是一场大规模的“易子而教”运动么?这场运动教出了多少出息之子,如今大学生上山下乡当村官更是这场“易子而教”运动的延续,“寒家出贵子”、“逆境出人才”的这些哲言已被无数的事实所证明,这一场接着一场的“易子而教”运动使老百姓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后锅热”,而文章中的“德可医命”一词也是首次看到,它告诉世人,后天的“德”可以改变天生的“命”,这不是一场传统的“德治教育”课吗?山西省教育委员会正是因为裴氏家族这一传统的教育思想而命名闻喜宰相村为“山西省德育基地”的,这对大力提倡“以德治国”的今天会产生强大的辐射力,“独立使君”裴侠公那句“官到贫时方为清”的名言对“反腐倡廉”的今天会注入多少正能量,而裴氏家族“不仕无义”的道义和担当精神,像田径运动场上的“接力棒”延续着这个家族的千年辉煌和强盛,我为这篇文章的思想所打动,遂约任育才面谈,他的思路是先上《运城日报》,广泛争求社会各阶层的意见和建议之后再做修改,然后以“百家讲坛”形式演讲于运城电视台,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征求更广泛的意见和建议之后再做修改,然后用电视文学片的艺术形式往外推广──对于他这“三步走”的思路我赞成、支持并着手实施,“前两步”实施后的反响程度,用2013年县委宣传部《在全县党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下的结论是:“县作协主席任育才在运城日报上以三个整版篇幅发表《五起四落三绝碑》,并在运城电视台录制专题讲座,连续三天于春节黄金时段播出,全市引起强烈反响。”
   良好的社会反响对我们是个鼓舞,于是紧接着实施第三步──任主席遂将《五起四落三绝碑》中的精华抽出,揉入社会各阶层的意见和建议之后改编成五集大型电视文学片《千古风流话裴氏》,这在闻喜县是头一回,没有参照,能否成功,压力不小。《千古风流话裴氏》脚本出来之后,我是第一个读者,脚本用诗的语言表达出来,营造了一个很美的艺术氛围,尤其是“片头歌”和“片尾曲”的词作所迸发出来的充满哲理的思想光芒,令人激动。我把这个片子的制作任务交给运城电视台“文化视线”栏目主任赵丽,又为此事在星期天拜访了闫宏台长,闫宏台长表示大力支持,强力推出。赵丽任育才等人用半年时间制作完成后于2014年正月黄金时段滚动播出,社会反响巨大,为此闫宏台长又在“古中国”栏目多次复播,而后作为运城电视台“近二十年来的最高艺术和成就”上报中国黄河电视台,并在该台国际频道播出,此频道辐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西欧各国──闻喜宰相村第一次以电视艺术形式走向全世界,此片成功了!作为闻喜县委书记我高兴而自豪,感谢闫宏台长对闻喜“文化强县”工程的大力支持,感谢赵丽主任及她领导的团队对此片付出的艰辛劳动,如今该片又被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制成光盘,向海内外上市发行,这是对我们闻喜“文化强县”工程的进一步帮助和支持──出版社的同志,你们辛苦了!
   我年轻的时候崇拜文学,也发表过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软实力有时比政治说教的硬道理还要强大,大型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的火爆给祁县带来不尽的财富和繁荣,支撑《乔家大院》走向辉煌的是晋商“汇通天下”的这颗思想之珠,而支撑《千古风流话裴氏》的将是“易子而教”、“独立使君”、“德可医命”、“不仕无义”四颗珠子,这是将来把中华宰相村变成大型电视连续剧的必备材料和四根巨大的精神支柱,这四根精神支柱所擎起的四颗思想之珠会像灯塔一样对社会放射出一片白炽的理想主义的人文光芒。
   这部大型电视文学片《千古风流话裴氏》的辉煌成功,宛如一颗璀璨的启明星,必将成为中华宰相村大型电视连续剧的开路先锋。坚信闻喜的“文化强县”工程,定能赢得更多仁人志士的倾心支持与热忱帮助。在此,谨献上我对他们最崇高的敬意与最深切的尊重!
  
   (作者创作于2016年4月28日,近期发表于江山文学。)
  

共 184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闻喜县裴氏文化源远流长,其人才辈出的现象令人赞叹。本文讲述了以闻喜县作协主席任育才的作品《五起四落三绝碑》为起点,逐步发展为大型电视文学片《千古风流话裴氏》并走向世界的历程。裴氏文化中的“易子而教”“独立使君”“德可医命”“不仕无义”等思想,如璀璨明珠,为当今社会提供了深刻的文化参照。这一作品的成功,不仅是对闻喜“文化强县”工程的有力推动,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它如同一座灯塔,放射出理想主义的人文光芒,相信会吸引更多仁人志士支持闻喜文化建设,共同书写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壮丽篇章。【东篱编辑:袍泽俱乐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峨嵋岭        2024-09-09 09:23:06
  袍泽俱乐部,您好!感谢您的修改,您费心了!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9-09 11:02:59
  中国文化原本起于部落,兴于家族。挖掘这些传统文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文化建设,任重道远,文化自信,首先是挖掘,从中找到我们的精神。作者的文章在这方面做了尝试。点赞。
怀才抱器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