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难忘的乡村电影(散文)
一
小时候,有很多难忘的童年趣事,村里放电影就是其中之一。
曾经,在我们农村,电视机曾是遥不可及的稀罕物。仅有的一两家拥有的,也不过是14英寸的黑白小荧屏,彩色电视机简直是天方夜谭。那时,可供村民们愉悦精神的事物少之又少。
于是,看一场电影,成了全村人共同的期盼。每当有放电影的消息传来,整个村子都像过节一般热闹。孩子们早早搬着小板凳去占位置,大人们也暂时放下手中的农活,齐聚在那一方小小的幕布前。在那昏黄的光影中,人们的笑声、惊叹声交织在一起,这便是乡村岁月里最珍贵的娱乐时光,温暖着那物质匮乏年代里一颗颗淳朴的心。
太阳还未落山,孩子们便已搬着小板凳,在空地上抢占最佳位置。大人们也暂时放下手中的农活,眼中满是期待。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过年过节都无法与之相比。过年过节虽热闹,却总在意料之中,而电影的到来时间不确定,这份不期而至让村民们心里多了一份意外的惊喜。
获悉放电影的讯息通常在临映前三四日,然而这三四日的等待却仿若漫漫无尽的长夜,长夜,成了吸引,喜欢长夜,但不要漫长,漫长也行,总有盼头。等待的时光既甜蜜又难耐,时间宛如凝固,步履沉重而迟缓,似蜗牛在时光的小径上缓缓爬行。
终于盼到了放电影的那天,天还没黑,我们小孩子就早早地搬着小板凳去占位置。放映场地通常是在村里的打谷场上,白色的银幕早早地就被挂了起来,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大人们则在忙完一天的农活后,匆匆洗把脸,换身干净衣服,三五成群地朝露天电影场走来。
二
当夕阳的余晖尚未完全消散,消息灵通的孩子们便已在村子里奔走相告:“今晚有电影啦!”于是,人们匆匆扒拉几口晚饭,便迫不及待地朝着放映场地赶去。
赶到场地时,放映员已在热情的村里人帮助下,将幕布、大喇叭安置妥当,有条不紊地调试着放映机。一根竹竿绑在放映机下的桌腿上,挑着那孤零零却格外耀眼的灯泡。映着灯泡的刺目光芒,放眼望去,幕布两侧早已黑压压一片。男女老少,挤挤挨挨,大声地喧哗说笑着,空气里弥漫着激动和兴奋的味道。那一张张朴实的脸上,写满了对即将开场的电影的热切期盼。
电影开始放映了,一束光投射在银幕上,那画面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我和小伙伴们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银幕,沉浸在精彩的剧情中。到了真正开演的时候,能挤到放映员跟前站着,脸上即刻荡漾出无比自豪。每到换片子时,就有小伙伴们打闹嬉戏,捉迷藏,欢笑声在夜空中回荡。
记忆中,那时电影题材单一,战争、武侠片如《地道战》《小兵张嘎》《燕子李三》等,却是孩子最爱。每次放两部,虽大多顺利,可偶尔停电,或一部放完另一部未到。简单时光,藏着纯粹的快乐,令人怀念。
看乡村露天电影经常会遇到尴尬事,记得有一次,夜空中繁星点点,电影正精彩上演。可天公不作美,忽然下起了大雨。起初只是淅淅沥沥的小雨,大家还不舍离去,撑起伞继续沉浸在银幕的世界里。但雨势渐大,雨滴猛烈地敲打着地面,最终只能无奈散场。
还有一回,正看到紧张刺激的情节,发电机却出了故障。师傅赶忙抢修,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滚落,可怎么也修不好。我们在一旁焦急地等待,心中满是失落。最终,在大家的叹息声中,这场电影之旅戛然而止。
在村庄的空地上,每一次电影放映,村民们都如痴如醉。时光悄然飞逝,等到幕布上出现“完”字,大家如梦方醒。人们开始慢慢挪动脚步离开露天电影场,大家频频回头,意犹未尽。那幕布,那光影,成为了村民心中难以磨灭的美好记忆。
夜晚凉风阵阵,村民们议着电影情节边行。说话声、狗叫声、关门声交织,让乡村热闹非凡。然而很快,一切复归平静。人们带着满足和疲惫入梦,或许梦里,那精彩还在延续,伴着他们沉入甜甜的夜。
三
小时候,物质匮乏,精神文化稀缺。若放电影的来到村里,那便是村里一大盛事。全村人倾巢而出,欢腾兴奋。孩子的笑,大人的谈,交织成难忘的画面。那一场电影,是贫瘠时光里最璀璨的幸福,至今熠熠生辉。
村里还会好吃好喝的热情招待放电影人员。那时候,放电影的工作人员就如同尊贵的客人,受到村里最诚挚的礼遇。他们的到来,为这个平日平静的村庄带来了难得的热闹与期待。
记得小学三年级时,村中的放电影场地在村子正中间。那是块宽敞空地,承载无数欢乐夜。天还没有黑,幕布却早已拉上,小伙伴们已爬上树上舒展幕布。洁白的它在微风中飘动,似在招手,呼唤大家共赴这场视觉盛宴。
每当幕布拉起,小伙伴们欢笑着奔走相告。那急促的脚步,期待的眼神,深刻印在我心里。我们匆匆回家,只为早点吃完饭,冲向那充满魔力的幕布。那是童年最简单的快乐,至今难忘,如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在岁月里低吟浅唱。
吃完饭后,孩子们飞奔跑向荧幕下,笑闹着等待电影开场。大人们陆续而来,或持小板凳,或干脆站立。大家相聚,闲聊家常,笑声与话语交织。这乡村的夜晚,充满温馨,宛如一曲独特的交响乐,奏响生活的美好。
四
放学路上,但凡听闻邻村有电影放映,心便瞬间飞回家中,催促着母亲快些做饭,满心期待着夜幕降临后的那场视觉盛宴。那时的我们,没有繁重的作业负担,放学后便是尽情地玩耍,或是帮着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儿。
一群人结伴而行,十几二十个身影在田间小路上穿梭。没有月光的夜晚,男女也会结伴,欢声笑语和打闹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乡村夜晚的宁静。然而,到达邻村时,好位置往往已被本村人占据,我们只能站在背面观看,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的热情。
周边的村子众多,拿溪、东溪、高桥曾家、茶子山村……关于邻村放电影的消息时有传来,却并非每次都准确无误。有时满怀希望地奔向一个村子,却发现是一场空,却仍不甘心就此放弃,继续打听着其他村的情况。那些胆子大的小伙伴,非要弄个明白,哪怕夜路漫漫。
在众多看电影的经历中,有一次我和二哥,还有同村的几个人,我们一起去隔壁拿溪村看电影,让我记忆尤为深刻。去时天色尚早,心中满是对精彩影片的憧憬,一路与伙伴们欢闹。可谁能料到,那晚放映的电影并非我们心心念念的战争片或武打片,而是恐怖片《画皮》。那恐怖的女鬼形象,至今仍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尤其是那挖心吃人的镜头,成了童年阴影。
电影结束时,夜已深,无月的天空黑得让人害怕。回家的小路上,我瘦小的身影在黑暗中缓缓移动。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女鬼的狰狞面容,心被恐惧紧紧揪住。远处稻田里那似萤火虫般的亮光,我们都知道那是所谓的“鬼火”,在年幼无知的心中,那便是鬼魂在游荡。恐惧驱使着我加快脚步,一直跟在人群中间,只想赶紧跟上前面的大伙伴。
五
现在的农村,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新景象。城镇化的脚步匆匆,生活水平节节高。家家有电视,网络通四方,手机电脑常相伴。文化娱乐多精彩,乡村欢歌笑语扬,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正书写着农村的美好新篇章。
豪华气派的电影院里,音响动人,画面清晰逼真,看电影时配上一杯可乐,再抓上一把五香瓜子或捧着香甜的爆米花,身边是俊男俏女,金卷长发,这无疑是一种惬意的享受。然而,不知为何,总感觉不如儿时看的乡村电影有意思,那些画面至今仍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难以忘怀。
那时,乡村电影是乡村生活中的一场盛宴。每当听说要放电影的消息,整个村子就像炸开了锅,瞬间沸腾起来。孩子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大人们也暂时放下手中的农活,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
放映机“哒哒哒”地转动起来,一束强光投射在白色的幕布上,电影开始了。人们的目光瞬间被吸引,随着剧情的发展,或欢笑,或叹息,或紧张,或激动。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电影里的世界是那么新奇,那么令人向往。我们跟着主角一起经历喜怒哀乐,一起感受世间的美好与丑恶。
有时候,遇到有风的夜晚,幕布会被风吹得晃动起来,影像也变得扭曲,但这丝毫不会影响大家的兴致。还有调皮的孩子会跑到幕布后面,去看那反着的画面,觉得十分有趣。
每每忆起儿时的乡村电影,心间便似有一股暖流潺潺涌动。那是一种至简至纯的快乐,是现代豪华影院中无法复刻的情感盛宴。或许,恰是那份纯真质朴,方才使得儿时的露天电影化为我心中永恒的璀璨明珠。
2024年9月12日原创首发于江山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