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花·情】悼念张宽长先生(随笔)
张宽长先生生于公元一九五七年农历二月初三日吉时,卒于公元二0二三年农历八月二十一日午时,寿终正寝,享年六十七岁。
先生作为一位普通劳动者,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他的一言一行,却给大家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无愧于身正为范的称号。
先生钻一行,爱一行,颇具艺术细胞。青壮年时期,他就酷爱书法艺术,购买了笔墨纸砚,在家反复临帖,反复琢磨,反复练习,经过多年日复一日的刻苦钻研练,终于练就了一身过硬的书法本领。而其从事书法,至今已整整30年。不管是过庙会,还是邻居过红白喜事,只要一声招呼,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去帮忙写对联。他的书法,遒劲有力,深受群众喜爱。由他撰写的书法对联,更叫人耳目一新,刮目相看,念念不忘。
在当时条件异常艰苦的年代,由于家境贫寒,为了谋求生计,他吃尽了苦楚。家里没有柴烧,他就独自上山砍柴,下山担柴,曲里拐弯的山路,他不知走了多少回,跌了多少跤。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他,为了赚钱养活一大家,不仅打过笆笆,绑过笤帚,喂过猪养过羊,甚至还远赴泾阳用脚踏车驮过粮食。总之,为了养家糊口,他跑遍了西安、咸阳等地。吃的苦,受的累,流的汗,难以数尽。
正因吃过不少苦,先生一生勤劳俭朴,节衣缩食,任劳任怨。不论是吆牛犁地、提笼撒种,还是挥镰割麦、翻场扬场,不论是灌溉包谷、搬剥玉米,还是砍玉米杆,拉粪转土,这些粗重的农活样样在行,是众乡亲公认的行家里手。在各种困难面前,他都毫不畏缩,坚强面对,想尽千方百计予以化解,从不叫苦喊累,怨天尤人。这无疑会对后辈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先生一生育有两个儿子,在教育子女方面,他的理念是做人远比求知重要。除了含辛茹苦供读儿子读书识字外,还教他们做人处世的道理。这在当时家庭并不富裕的情况下,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开明之举!他经常教导儿子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儿子长大成人后,一直都坚守他的做人信条,虽然都各自成家,但他主张自食其力,分家不分心。为此,他鼓励儿子自行创业,脱贫致富,互帮互助。现在他们个个都勤劳致富,关系和睦,家庭美满,生活无忧,归根结底,这都得益于先生的先见之明和谆谆教导。
先生也热心公益事业。每当正月过庙会,耍社火,唱大戏或举办历届太白敬老节活动,都有他忙前忙后写对联的身影。对于组委会给他安排的工作,他一向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赢得了群众的一致称赞。他也经常鼓动儿子为公益事业捐款捐物。特别是2020年春节疫情期间,靠着双手勤劳致富的长子张瑜为村部无偿捐献口罩8000个,消毒液50公斤,他对儿子的表现分外满意,脸上总洋溢着自豪的神情。尤其是今年正月初十举办的第十届太白敬老节活动,对于儿子张瑜主动捐献1万元善款之善举,他给予大力支持,他还让儿子牵线搭桥,邀请来了著名歌手郭少杰团队来村助性演出,为大家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歌舞表演。
先生与街坊四邻相处融洽。他时常宽于待人、与人为善、乐于助人。每当左邻右舍遇到困难,他都会主动相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先生还有一大特点:性情耿直,对于不公道之事,总爱抱打不平。你若见他脸红脖子粗地与谁高声辩论,那定是他看到了不平之事,他必须挺身而出,为彰显公理讨个说法。
总之,张宽长先生的一生,是勤劳俭朴的一生,是善良厚道的一生。他终身热爱土地,甘当老黄牛。他勤勤恳恳了一辈子,也默默奉献了一辈子,将劳动的汗水洒满大地。他曾经风里来雨里去,靠勤劳朴实的品格,维持着一大家的生计,支撑起一个兴旺的家。他与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一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虽然张先生离开了我们,但他那种勤勤恳恳的劳作精神,那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那种为人正直、忠厚老实的高尚品德,仍值得我们学习和铭记!
愿张先生一路走好,在天国得以安息!
2023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