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月】稿费杂事(散文)
世间人,谁不爱钱?可能寥寥无几。也许英雄气短,并非儿女情长,而是儿女“钱”长。
浑浑噩噩中,踏上写作之路。最初的想法,写出名垂千古的文章,赚取巨额稿费,上孝敬父母,下养育子女,中挑起家庭重担。
只是,事与愿违,写文章易,写好文章难,赚稿费难上加难。一篇文章要有创意,要有思想,主题集中、文字顺畅、层次分明都是最起码的要求,投稿后一审二审三审,有些还有终审,才能进入排版。哪怕印刷前的最后时间,也可能被枪毙。曾有一次,我应编辑邀约,写过《雷锋精神不可少》,投稿《上饶日报》,电子版报刊都已经登出,谁知因为突发事情影响,编辑临时更换版面,将整版散文、小说换成时事新闻,我的文章胎死腹中,未能看到纸质报刊,内心难免惋惜。
2005年6月,银杏树叶绿意葱茏,荷花蠢蠢欲动,整个校园宁静祥和,我在百度中意外输入名字,竟然发现我的文章《我的班主任老单》登上《儿童文学》网络热文栏目。这篇文章我前后花费三天时间,写出三千余字,写完后迫不及待投稿到《榕树下》网站,编辑戚寞还提醒我,写完文章要认真修改,只有自己重视文字,别人才能重视。我惭愧中,修改后,重新投稿,最后获得《榕树下》的绿叶推荐。本想着,一文搁下,再写它文。谁承想,《儿童文学》编辑慧眼识珠,从万千网文中选取鄙人之作,刊登出来。
我开心之余,通过远方朋友购得一本杂志,一睹为快。欣赏完整本散发墨香的书籍后,内心盼望着稿费的早日到来。我知道,这篇文章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投稿,杂志编辑没有我的联系方式,于是我通过杂志的投稿邮箱,寄送上我的地址、邮编等信息。果真,过完暑假,又一季开学,银杏树叶已微露秋意时,稿费寄到。时隔多年,我记得格外清楚——203.5元。这可是笔巨款,相当于半个月工资。要知道,那是2005年,工资不过几百元。拿到稿费,我眉飞色舞,再调皮的学生在眼中都变得那么可爱,走路蹦蹦跳跳,双手如翅膀挥舞,似乎全世界都为我倾倒。
此后,我陆续发表数篇文章,稿费都低得可怜,许多地方性的报纸,一篇文章不过5元或10元,还要自行前去领取。要知道,许多文章发表地与我的家乡相距万里,并非咫尺,怎么可能花费巨额车费,就为领取区区数元?不过,这并没有泯灭我投稿的热情,心中写作的欲望依然如烈火一般,熊熊燃烧。发表的喜悦,收到样刊的开心,被人仰慕的感觉,都是最好的兴奋剂,全身的细胞沉醉其中,心思与笔触乐在其中。
学校有订阅杂志报刊的习惯,不管是出于自愿,还是其它目的,反正大大便宜了我这个求知若渴、求投稿邮箱如鸦片吸食的小作者。地处穷乡僻壤,消息闭塞,这是最好的来源之一。通过学校的报纸,我写过《请相信你的孩子》《让孩子“自食其果”》《“身临其境”法》等文章,投到上海的《家庭教育时报》,连续刊登五六篇之多。每篇稿费不多,只有30元,却如沙漠中的一泓清泉,给予我写作下去的勇气与信心,让我在艰难的写作道路上踽踽独行,坚持不懈。至今,我都感觉那位未曾谋面的美女“仇编辑”。
稿费不全是喜悦,也伴随着痛苦的回忆。2008年,我写作抵达癫狂的地步,天天写,时时写,任何事件都可能成为我构思的源泉,写出文章投稿。一篇《构筑爱城》发表于《上饶教研》,因我虚构某位女生自杀,我倾其所爱,使她重拾生活信心,引得学校领导委婉提醒,不要写这类文章,以免给学校带来负面影响。我听完,心里一咯噔,《飞走的体育课》已确定被《中国教师报》录用,看题目就知,对学校不利。我还在幻想,学校并一定知道,读书者少,读报者更少。随着校刊与稿费寄到,纸包不住火,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领导得知消息后大发雷霆。我拿到稿费,揣着50元的绿色汇款单,却没有领取的欲望。后来,眼见时日将到,才领来稿费,买上数瓶啤酒,借酒销愁。自此,我再也不写他人忌讳之文。毕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科技发展,网络发达,时代革新,绿色的汇款单不再有,慢慢退出历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银行汇款。每当初次录用后,编辑会找我提供相应的银行账号、开户所在地等相关信息,间隔三个月之后汇款到账。稿费或多或少,但随着经济大潮,数量均略有提升。《中国教师报》以前每篇50元,后来100元,翻了一番;《江西教育》多为150元;《班主任之友》120元……稿费都不多,所以靠着稿费发财,这真的只是梦想,只能梦里想想。
要说稿费最高,还得是征文。2018年,家乡婺源熹园景点举办“百年熹园”杯主题征文大赛:百年熹园,梦回南宋,奖金高得吓人。听闻消息,我发挥特长,从构思,到写作,及修改,最后投稿,前后数天,最终凭借《穿越时光的隧道,抵达心灵的家园》获得三等奖,稿费1500元。惜,由于新冠疫情未能举办颁奖仪式,不能登台领奖,只能在银行APP里看到4位数的稿费入账。高兴之余,我在单位群里发了50元红包,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收获一大堆点赞。
除了现金稿费,少不了实物性质的稿费。2022年,婺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举办“爱我婺源·创文有我”征文比赛,我纂写的《林大生,一个普通市民的创文情结》获得一等奖第一名,收获购书卡500元;婺源红酒业举办“婺酒”杯征文,我的《与婺酒不解的情缘》获得三等奖,奖金600元,外加价值648元的婺酒1982一瓶……虽然不喝酒,但辛苦的文字得到回报,哪有不高兴之理?站在领奖台上,由衷的喜悦溢于言表。那一刻,我仿佛成为著名的作家,恍恍惚惚间,伟岸异常!发表获奖感言时,主办方拍出的图片,同事们都觉得帅呆了,有史以来最帅的一张。虽然难免恭维,但乐不可支。
要说稿费,当然得提江山文学网,我从2008年入驻,直到2024年,虽然中间有5年时间未曾光顾,但总归是我的精神家园。初始,每篇文章都有0.5V币,相当于0.25元;后来,经过改革,签约后文章获得精品,方有稿费。虽然稿费不多,但开创文学网站发放稿费的先河,可谓苦心孤诣,难能可贵。我一篇篇投,积少成多,慢慢也得到千元之多,算是意外之喜。太多文章,发表杂志、报纸不够资格,放在电脑里毫无益处,倒不如投到江山文学网,有些许的收获。
如今,写作二十余载,对于稿费,早已没有心潮澎湃,而是心如止水,像微风拂过水面,只能激起数点浪花,写完文章甚至懒得投稿,漫长的审核等待总要熬掉许多心性急躁的人。2013年前后,曾在《上饶日报》《上饶晚报》发表二三十篇之多,现在却连投稿的想法都没有;拿到百元稿费,也经不住水电费一缴,儿女的各项支出……
且罢,写作自娱自乐,消遣时光,如同钓鱼人士的波光粼粼,如同麻将牌上的噼哩啪啦,如同老年生活里的带娃戏孙,另一种乐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