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曾祖父(散文)
曾祖父驾鹤西游十七周年之后,我降临到这个世界上。所以,无缘一睹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只是小时候从奶奶挂在墙上那个黑漆漆的相框上里,看到过曾祖父的两张黑白照片:一张是身穿戎装、立马横刀,马踏岩石瀑布,一幅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豪情,照片后面一行小字“摄于山西吉县壶口瀑布”;第二张是身着长衫布褂,手持折叠小扇,目光迷茫,一幅白了壮年头,空悲切的壮志未酬,片后:“摄于三门峡幽谷关”。奶奶说,第一张是过黄河到抗日前线打小鬼子时的留影,第二张是抗战胜利后,不愿与八路军开战,自愿解甲归田,路过三门峡幽谷关时的记录。
曾祖父一生追随冯玉祥将军,官至少将旅长。
听爷爷说曾祖父身高八尺开外,细腰乍背,面如冠玉,酷似隋唐演义里的白袍小将罗成。十五岁那年盛夏的一天傍晚,他正赶着一头牛回家的路上,被迎面过来的一队荷枪实弹的过路兵给劫持了。曾祖父知道,他是遇上兵痞,被抓了壮丁。曾祖父被裹挟着蹬上开封至武昌的火车,当车行至河南驻马店车站时,他瞅准机会,越过了几个道轨和围墙,逃跑了。驻马店离开封约250公里,曾祖父靠脚力两夜一天就赶了回来。曾祖父是家中独苗,太曾祖父视他为掌上明珠。然而,无论他怎么东躲西藏,一年后还是被征了兵。这也许就是曾祖父的宿命。
曾祖父读过私塾学堂,加持身高和长相的优势,很快就受到领导的重视,不到一年就提升了排长。曾祖父所在的部队是冯玉祥将军的西北军,至冯蒋阎(冯玉祥、蒋介石、阎锡山)中原大战时,曾祖父已升至冯将军麾下快枪营营副。
刚开始,冯阎联军对蒋的战事是占了上风的,而且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在关键时候,不信任的气氛对战争造成了致命的影响。阎锡山在取得了一点胜利后,为了保存实力,选择了停止进攻转为防守,错过扩大战果的机会。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的蒋抓住这个机会,左右周旋,玩弄政治伎俩使冯的老部下韩复榘、石友三反水投蒋,对冯造成致命的打击。冯虽然富有军事斗争经验,但为人忠厚正直,在政治斗争中是致命的短板,而擅长运用政治手段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蒋,笑到了最后。
在冯蒋大战洛阳关键一役时,冯从太原返回豫西的途中,被一团来历不明的中央军包围了,在这关键时刻,曾祖父带领快枪营杀出重围,挽救了冯于危难。
1931年9月18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此时的曾祖父已是冯的警卫副官长,跟随冯转战南北,参加过著名的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和武汉会战。到太原会战时,他已离开冯,独立在外带兵,是独驻一地的团长。他所领导的团,固守太原西北方向的一个小城镇。曾祖父严明军纪,秋毫无犯,事必躬亲,每日到一线战壕视察,督促加固工事,受到城内百姓的积极拥护。在近两个月固守太原保卫战中,共与敌交战多次,击毙击伤鬼子三百多人,顺利完成了他们团的御敌任务。虽然最后由于敌我军事装备力量悬殊,又加国民党军丢弃了太原门户——娘子关,致使太原城无险可守,多数官兵无心恋战,最终,会战失败。
从太原撤退后,他们听从命令,又退往武汉布防。至武汉会战,曾祖父因身先士卒,左臀受伤。敌人的弹片撕掉了他左臀上的整块肌肉,像是故意被手术刀割下一般,齐齐地一个血窟窿摆在那里,直到康复后,曾祖父的左臀终没有右臀那样饱满,半个屁股就那样苍秕着,显得悲壮。
武汉会战失败后,曾祖父所带领的团,已损失大半,不得不调往陕西潼关休整驻防。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历时8年的抗战取得了胜利。正当全国人们极度欢庆之时,蒋介石又悍然发动了内战。一批爱国人士和部分国民党高级将领都表明了对内战的厌恶,纷纷要求停止内战,和平建国。冯玉祥将军更是到处奔走相告,积极宣传还民以生息,和平建国的停战理念。这正触犯了蒋的大忌,于是,开始排除异己,下撤了冯所兼任的一切职务和兵权,逼冯出国考察。
曾祖父饱受三民主义和冯将军爱国爱民的思想熏陶,不愿与八路军刀兵相见,怎奈上级不断施压,曾祖父也只得要求部下假做围剿状,实则早已和八路军达成默契,每次战斗下来,还为八路军丢下些枪炮子弹,以曲线形式,帮扶八路军些辎重。曾祖父消极对抗内战的伎俩,终究包不住火,不多日,就受到了上级惩处,暂停了他的旅长职务。
恰在这时,曾祖父又收到在外考察的冯将军,在归国途中于黑海因轮船失火而不幸遇难的消息,悲愤交加,愤然辞去一切职务,解甲归田。曾祖父戎马半生,虽没升到达官显贵,却也身兼要职,做过一方的土皇帝。解甲时,也攒了不少积蓄。曾祖父脱下戎装,一身长衫布褂,赶着两辆马车,拉着四口大牛皮箱,带着六名压车护卫就上路了。
当车行至潼关与河南灵宝一个丘陵地界时,被一队二十几人的蒙面大汉挡住了去路。曾祖父带兵多年,从大汉们的站姿和队形来看,对方决不是一般绿林土匪,极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人。曾祖父下意识摸了一下腰间的盒子炮,六名护车卫兵也迅速拔长枪以马车为掩体,瞄准对方。
曾祖父做过将军的警卫副官长,对这种阵势司空见惯,但此时已今非昔比,各以往,他会拔枪就射,而如今他处在二十几支黑漆漆的枪口之下,身边只有六名长枪卫兵,动起手来几乎无还手之力;况且又不知对方来历,身后埋伏情况,只得屈尊忍耐。他一提马缰绳,报上了自己的名号,探听对方虚实,希望对方悬崖勒马,知难而退。
哪知对方让他把马车留下,人可离去。曾祖父半辈子的心血就在四只箱里,都留于土匪,后半辈子如何生活?身边的六名护卫,虽然都拿着长枪,士兵妆扮,其实都是精挑细选的心腹。见这阵势,一个号称豹子的卫兵提醒还在思索对策的曾祖父,不行就打吧,横竖都是个死,不如拼一下,也许还有一线生机。
曾祖父示意他们不可莽撞,钱乃身外之物,保全性命为上。无奈的曾祖父只得再次提马近前,与土匪交涉。说自己戎马半生,从没欺压过百姓,家中还有妻儿老小,和这几位贴心弟兄,多少年来,只积攒了这点细软,好汉们也都是穷苦出身,性情中人,绿林好汉,我把后面那辆马车留于好汉,我只带走一半如何?
匪首听了曾祖父的话,把枪口上下顶蹭了几下太阳穴处裹着的铊布,像是有所触动,良久,说道:把第一辆车上的两只箱子,卸掉一个,给你留一只箱子,走吧,这是给你留的最大面子了,如再啰嗦,统统死啦死啦地。
这个用枪口顶蹭太阳穴的动作,和统统死啦死啦地口语,让祖父突然想起一个人,一个在他当团长时因违反军纪被他处三十军棍的排长李彪。盯眼再看,那身型、那站姿、那声音和此人决无二至,但此时曾祖父却不敢挑明相认,否则一旦撕下伪装,他们只有死路一条。只得拱手感谢,就在曾祖父调转马头,准备按照与匪首达成的协议实施时,护卫豹子不忍心老长官多年的心血付之东流,以擒贼先擒王的手法,抬手对着匪首就是一枪,那知匪首早有防备,在豹子抬枪的一刹那,匪首的枪响了,正中豹子的左眼,与此同时,其他的匪徒也同时开了枪,一阵乱枪之后,六名卫兵躺倒了四个,土匪也有两人在地上哀嚎。
曾祖父忙举手制止,匪首也让手下停止射击。曾祖父再次抱拳,匪首也知道不是曾祖父的过,就让曾祖父按照先前的协议,马上搬箱子走人。曾祖父忙下马,和余下的两个护卫把前辆马车的一个箱子抬下,把四个已被打成满身血窟窿的护卫抬上马车,麻溜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大约走了近半点钟,曾祖父见身后没有动静,就让马车停下,然后叫一护卫到附近的村里找了两个壮汉,给了壮汉每人一块大洋,让他们在一向阳的山坡上挖一大坑,并排把四个护卫的尸首掩埋了,又拿出笔墨纸砚,写了段碑文,交于其中一壮汉,并给壮汉五块大洋,让他按照纸上所写内容,刻一石碑,立于坟头。
经过这段以外的插曲后,曾祖父变得谨慎起来,忙让卫兵找些柴草对车辆进行了覆盖伪装,并坚持昼行夜宿,最终用了半个来月,才到达家中。在家休整两天后,曾祖父把两名护卫叫到跟前,给他们每人两个地址,让他们按照地址,给每名被土匪打死的兄弟家中送大洋100块,而他们除每人100块大洋外,外加两根金条。并再三嘱咐他们不要再为国民党卖命了,回去做点小生意,过安稳日子。
曾祖父利用手中的积蓄买了些良田,购置了几处院落,盖了一所学堂。
学堂盖得很是气派,把全村和附近村庄的适龄学童,有钱人家的无钱人家的都召集起来,进行了扫盲式的普及教育;并把在镇上上高小的父亲和叔叔都送到省城读到高级中学。其间,一个和他在冯将军麾下一起听过令的、如今在省城驻防的朋友从省城过来看他,他以冯将军的归宿和自己的亲身经历,痛斥了国民党的腐败和专横跋扈,希望他早早幡然悔悟,要么解甲,要么起义投共,别无它路。
1948年6月,我华东野战军主力在中原野战军的配合下进行了声势浩大的豫东战役,曾祖父得知后,托人到朋友驻防的省城大南门家中捎信,让他放弃抵抗,保护古籍,还古城以旧貌。直到6月17日战斗打响,朋友稍作抵抗,就放弃他固守的南大门出逃了,六日后,八朝古都省城开封被攻破,从此获得新生。
新中国成立后,曾祖父积极参与了对新中国的支持和宣传,号召他的旧部弃暗投明,参加解放军,推翻蒋家王朝,解放全中国。
就在曾祖父踌躇满志为新中国贡献力量的时候,一场针对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痼疾恶习的清缴战斗打响了,消灭黄赌徒,成为第一要务。曾祖父在旧军队里染上的吸毒劣迹,在这场战争中无处遁形。在戒毒的过程中,身体突发不适,猝然离世,终年五十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