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宁静·忆】恩人(小说)

编辑推荐 【宁静·忆】恩人(小说)


作者:刘国胜 秀才,1695.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38发表时间:2024-09-15 15:42:01

这天一早,柳林镇的柳玉翠吃罢早饭,刚在院里给娃子喂完奶,就听门外“吱”地一阵刹车声,接着就是敲门声。她打开院门,两个大汉闯进来,上下打量着她问:“你叫柳玉翠,是李有才的老婆?”
   玉翠点点头,心想这两人一定是找丈夫的,随口道:“你们找有才?他三天都没回家啦。找他,去县城东街……”
   她的话没说完,来人冷冷地说:“我们找的是你,你丈夫倒卖电教器材开假发票、卖假货被我们查出来了,他潜逃在外,我们正抓他呢。”
   柳玉翠一听,顿如五雷轰顶,立时呆了。那两人掏出个小红本在玉翠眼前一晃,又装进兜里:“看清楚,这是我们的工作证,我们是便衣公安,现在来这搜查李有才的罪证和赃款,请把你家所有落锁的箱柜都打开!”
   柳玉翠吓傻了,哭哭泣泣地回屋打开所有的箱柜,心里又害怕又委屈。丈夫做买卖没见赚钱,家里哪来的钱?
   那两个便衣公安搜得很仔细,屋里的犄角旮旯都翻到了。可搜了半天,却一无所获。于是,其中一人厉声问柳玉翠:“李有才交给你的一份合同书,你藏在哪儿了?”
   玉翠哭着,使劲摇着头说:“有才什么也没给过我,他什么也没给过我。”
   两个便衣公安见她凄凄惨惨,不像是说假话,相互对望一眼,扬长而去。
   柳玉翠知道丈夫出了事,悲痛欲绝。玉翠是柳林镇出名的漂亮姑娘,她和有才是初中同学,也算是青梅竹马。后来有才当兵复员,在县化肥厂当了工人。三年前,两人结了婚。当时,玉翠的父母并不满意这门亲事,虽然有才在化肥厂上班,因为有才家里忒穷。不过,玉翠和有才相亲相爱,婚后两年,又生了个白胖儿子。生活虽不很富裕,却也快活。只是有才总觉得对不起玉翠,发誓要让娇妻有朝一日吃香喝辣,能睡到象牙床上。于是,有才一年前便停薪留职,在县城办起一家电器门市。苦日子玉翠并不想过,但再苦也比有才犯罪出事强呀……
   一整天,柳玉翠以泪洗面,心想着丈夫也不知躲在哪了?能不能吃上一口热乎饭。
   第二天上午,柳玉翠刚收拾罢锅碗来到院里,又听见了敲门声。她打开院门一看,原来是村治保主任,他身后还跟着个戴大盖帽的警察。“翠儿,有才出事了,公安同志来问他回家没有?”治保主任轻声说。
   “没有。”玉翠哭红的双目望着警察,“真的没有,你们不是昨天已经来查过了吗?”
   警察一愣,说:“我这不是才来呀?昨天有人来?”
   没等玉翠答话,治保主任就叹息着说:“县里出了件大案子,正查呢,有才写信自首,可不知他为什么又逃跑了,你说有才他多糊涂。”
   治保主任和警察从玉翠那儿什么也问不出来,只听她哭和她怀里的娃娃叫,只得走了。
   真是城门失火殃及鱼池,啥不顺也往一起赶。李有才畏罪潜逃,剩下玉翠一人代为受过。这不,信用社来催要有才的贷款,她只得把所有的积蓄全部还贷。人们对玉翠说三道四,弄得她门都不敢出,接着是娃儿又得了肺炎,搞得玉翠生不如死。半月没过,如花似玉的柳玉翠就变得一脸憔悴,形如鬼魅。
   自打丈夫犯了事,玉翠带着娃只回过一次娘家,去了不到一天又带着娃跑回来了。因为她受不了爹妈沉着脸“翻老账”地数落,说她卑贱,当年不听父母言,硬把自己一朵鲜花扎在李有才那堆“牛粪”上。眼下,玉翠真是呼天天不应,唤地地不吭,恨不得抱着孩子去跳河。只是,她总有些不甘心,总不相信丈夫会那么“黑心”。一来有才和她相亲相爱,他若是真犯了经济罪,那总该捞了不少钱吧?他就算畏罪逃跑,也该给她和娃留下些吃饭钱才对。二来玉翠压根不相信丈夫有胆犯罪,他是个本分人,做事也实诚,要是会坑蒙拐骗,怕也早发财了。
   玉翠为丈夫的事,整天心里给塞了把麦芒似的难受,加上孩子哭闹不止,哭得玉翠心烦意乱。
   这天上午,本来玉翠就心烦意乱,怀里的孩子又哭闹起来,闹得玉翠双眼又盯着屋角那瓶农药发呆。
   这时,突然院门被人“咚咚”敲响。玉翠吓了一跳,起身开门一看,一个推着自行车的大汉问她:“你是不是叫柳玉翠?”大汉见她点头,一伸手,从车子上挂的绿包里掏出一片纸和一个本本:“你的汇款,请在这签个字。”
   柳玉翠这才恍然明白,眼前的大汉原来是个邮递员。她忙接过汇款单,一瞅,80元,是汇给她的。莫非是有才汇来的?可这字体不是有才的。“谁寄钱给我?”她向邮递员问着,并在汇款登记薄上签了名。
   “不知道。”邮递员甩下这句话,抬腿跨上车子就走了。
   柳玉翠目送邮递员走去,又仔细看着汇款单,是县城邮局来的,汇款人一栏的名字是“吴明”。玉翠疑惑了,她从来没听说有人叫吴明,而且也怪,县城离柳林镇就二、三公里远,骑上车就到,谁要给她钱,何必不直接送来?莫非是丈夫进城交结的朋友?可没听有才说起过。管他呢,先取出钱打发日子救急再说。
   说来也真怪,从此,那寄钱人就像城里人发工资一样,邮递员每月都送来一张汇款单给玉翠,每月的汇款都是80元,一连四个月。玉翠发现,每张汇款的日期都是每月10号,而且又都是在县邮局汇的。
   玉翠每拿到汇款单,心里感激万分,这可是雪中送炭呀,是何人助人为乐,学雷锋帮助我?不中,我非得找到这位恩人不可。
   可玉翠心想,这“吴明”,可能是个化名。现在无名雷锋多,恩人肯定是暗里助人为乐,否则就直接了当地送钱来了。“吴明”者或许是“无名”也。玉翠人长得漂亮,心也灵巧。她既然打算找到这位恩人,也自然有办法。
   又到了一个月的10号,玉翠一大早就朝县邮政局走去。她赶到县邮政局,刚好到了上班时间。玉翠走进去向管兑汇的营业员,诉说了一位好心人,怎么暗里邮钱帮助她,请营业员注意她的恩人今天会不会来。玉翠见营业员点头应下了,就在一旁凳子上坐下等著。
   柳玉翠从上午八点多,耐着性子一直等到上午11点钟。兑汇台的营业员突然喊守在一旁的玉翠,向一位汇款人笑着说:“您不用汇款了,收款人在这儿。”
   玉翠抬眼朝那汇款人一看,原来是个50多岁的老者,瞅着怪眼熟。待她仔细一看,她想起来了。他姓江,是县里主管文教的副县长。
   玉翠一个平头百姓,怎么会认识江副县长?说来话长,江雄斌的儿子和李有才在县化肥厂认识的,只是江副县长的儿子是化肥厂供销科的科长。李有才停薪留职做买卖,还是江雄斌的儿子鼓捣帮忙他干的,并让李有才找他爸爸在县城租了间门面。为了感谢江副县长,柳玉翠和李有才曾专门拿着鸡鸭蛋肉去过江副县长家。
   见汇款人是江副县长,柳玉翠感动得眼泪哗哗,差点没跪下给他磕头。
   江副县长举止无措,急忙扶住柳玉翠:“别这样,别这样……”
   “您是我的大恩人,玉翠我九死难报哇!”
   “别、别。”江副县长又是摇头,又是摆手,“你丈夫出了事,可他和我儿子毕竟朋友一场。再说,我知道李有才一跑,你带个孩子太难,就算他有错,也与你母子无关嘛。我帮帮你也是应该的。对不起玉翠同志,我还要上班去。”说罢,江副县长把80元钱往玉翠手里一塞,转身匆匆离去。
   “江副县长,我明天亲自去你家谢你!”柳玉翠冲走去的江副县长背影说着,又看看手中的八张十元大票,玉翠的泪珠子吧答吧答往下掉。该怎么感谢人家呢?玉翠寻思:自己一个妇道人家,无权无势又无钱,有的只是家里养着几只母鸡,还有四分六厘菜地,看来只有倾家中所有的鸡蛋,再摘点鲜菜送给江副县长,以表心意了。
   主意一定,玉翠回家连夜打点谢礼。第二天上午,她把娃儿交给邻居张嫂,自己㧟着篮鸡蛋和鲜菜去县城,在江副县长家门前守着,从上午一直守到江副县长回家,此时天都黑了。
   江副县长一见玉翠,忙请她进屋:“你来还拿东西干吗?看我,刚才有人请我去吃饭,要知道你来,我就不去了。”他嘴里喷着酒气,侧身往长沙发上一坐,用手拍了拍沙发:“来,坐,坐这。”
   玉翠坐在江副县长旁边,被他一双眼睛看得心里发慌:“我是来谢您的,只是实在没好东西能拿出手……”
   江副县长哈哈一笑:“送鸡蛋?我还真不缺,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帮你?”他说着朝玉翠跟前挪了挪屁股,双目盯着玉翠的脸死死不放。
   玉翠吓慌了,木木地摆着头说:“我不知道。江县长,我、我该走了,娃还在家呢。”
   谁想玉翠刚立起身,江副县长一把拽住她的手:“你陪我一会儿不行吗?现在家里只有我一个人,自从我老伴前年死了,我回到家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孩子们又都成了家,平时也不常回来。唉……”江副县长长叹一声。
   玉翠此刻有些惊慌失措,眼前这位恩人难道对她居心叵测?天哪,若是他……玉翠浑身颤粟,不敢往下深想。
   只听江副县长又说:“我很喜欢你,自从有才带你第一次来我家,打那起我就忘不掉你……”
   玉翠听他这么说,急得差点要哭出来……
   “我寄钱给你,就是我喜欢你呀……”
   玉翠这时目瞪口呆,心里在喊救命!
   “你知道么?我有个女儿,和你长得很相像,可惜五年前她心脏病发作走了。你能不能做我的干女儿?”
   玉翠听到这儿,她才松了一口气,同时恨自已净把人往坏处想,人家领导干部能是坏人么?她的眼泪流出来了,哽咽地说:“我不配做您的女儿,您的大恩大德,来世我给您当牛做马也难报答。”
   江副县长苦苦地一笑:“别这么讲,我本想暗暗帮助你,可现在既然知道了‘吴明’就是我,就该知道我为什么关心你了。这汇款的事我想你跟别人说了是不?”他见玉翠点头,又道,“别人也许会奇怪,我一个县里的领导干部,怎么会资助你?现在你该明白,因为我把你看作我那已死的女儿。”
   玉翠离开江副县长家,为自己有这么个干爹心喜。她知道,象江副县长这样的好官,轻利而重清名。玉翠想着回到家里,她找来笔纸,连夜写了封感谢信,信中诉说了自己的生活困境和江副县长的帮助,表示只要一得知丈夫的音讯,一定让其向政府投案,争取立功……
   玉翠第二天就把感谢信拿去,交到县政府看大门的门卫,让转交政府办。立时在县政府机关引起轰动,因为谁都知道,江副县长很是扣门儿。有一次,办公室的小张烟瘾发作,正巧见桌上有盒大重九,那是江副县长刚才来时放下忘带走的,就抽出一根吸起来,同时给办公室里的每人散了一支烟。不料烟没吸完,江副县长就回来取烟,见盒里烟少了好几支,登时脸阴得跟要下雨似的。小张见之,急忙解释抽了烟。江副县长足有一个月对小张没有好脸色。谁想到,江副县长居然会给个乡下村妇解难,每月汇八十块钱竟不声张,其爱心其胸怀只能说是“深不可测”。一时间,县委、县政府机关的人对江副县长肃然起敬,恍然意识到江副县长是大大的好人。
   这天,县委、县政府机关开大会,正传达省里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搞活经济的精神。突然,会场进来几个人,一个女人冲上主席台,一把揪住江副县长哭叫着说:“你这个丧尽天良的东西,原来是你害的我一家人呀!”
   接着两名公安干警随即走到主席台上,拿出拘留证伸到江副县长面前,江副县长一下子瘫到座位上了。
   哭骂江副县长的女人不是别人,正是柳玉翠。人们见江副县长被架走了,台上台下的人都摸不着头脑,直到听完玉翠的哭诉,才明白是咋回事。
   原来头天夜里,李有才悄悄溜回家里,玉翠立刻让他去投案,否则太对不起江副县长了。
   那知,李有才听完妻子的诉说,顿时暴跳如雷,大骂江家父子心如蛇蝎,喊着明天一早就去找他们拚命。李有才说着,从身上掏出一张纸往桌上一拍:“玉翠,姓江的每月才给你80元?他狗日的该给200元。这是他和我签的合同。”
   李有才愤愤地说着,把实情告诉柳玉翠。原来电器门市名义上有才是老板,实际上是江家父子开的。他们捣弄些伪劣商品卖,还利用账号搞非法经济活动。尤其江副县长利用特权,以给全县采购电教器材为名,进假货,开假票,先后侵吞公款数十万元。后来有人告状,江家父子慌了。于是,老奸巨猾的江副县长让李有才先给检察院写封认罪信,承担一切罪责,然后让他逃跑,答应由他慢慢把这事摆平。假如有才被抓,大不了蹲两年班房,他会想办法让有才提前释放。李有才权衡利弊,心想这事自己是脱不干净了,真出事玉翠母子可咋办?于是就答应江家父子的要求。只是他也多了个心眼,要江家父子亲笔写个字据,写明由他顶罪代刑,每月付给玉翠母子的生活费不得少于200元。李有才弃家出走时,江家父子劝他回家看看,但这事不准对妻子讲,因为妇道人家嘴上没把门的,而且让有才最好把那张字据藏到家里,防止带在身上,一旦被抓会泄露天机。可是有才没听他们的话,没回家就走了。
   现在真相大白。头一次那俩去玉翠家搜查的警察是江副县长指使人冒充的,本想取回字据,就算有才被抓招供,江家父子死咬着受了有才的诬陷就是了。江副县长机关算尽,可惜天性吝啬,以为李有才逃走不敢再回来,每月出200元太亏,给80元能让玉翠母子俩活着就行了。谁想节外生枝,玉翠查出他是汇款人,江雄斌很是焦急,一个县级领导给个逃犯的家属汇钱,情理上说不过去呀。说是学雷锋吗?鬼才信。贫困户县里多着呢。退一步讲,给“希望工程”捐款也比给逃犯家属汇钱让人能理解呀。于是江副县长灵机一动,想出了把玉翠当做女儿的高招,以自圆给她汇钱之举。
   当玉翠听了丈夫的诉说,又恨又心痛,她劝丈夫还是去投案,检举江家父子,争取立功。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江家父子在事实面前对其罪行供认不讳。当然,李有才因贪钱犯了包庇罪,以及参与倒卖假帽伪劣产品谋利,也应受到惩罚。但鉴于他有立功表现,加之是被江家父子威逼利诱而步入犯罪的泥潭,根据他的犯罪情节,决定对其免于刑事处罚……
   柳林镇的月夜很美,柳玉翠的丈夫李有才能投案自首,免于刑事处罚,柳玉翠的心里比天上的月亮还美。玉翠隔窗望着挂在天边的月亮,悄声对有才说:“你今后再做生意,可不能再糊涂了,要不然对不起我,也对不住咱俩的娃!”

共 545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柳玉翠的爱人李有才,因涉嫌倒卖电教器材开假发票、卖假货畏罪潜逃。这件事儿如晴天霹雳般砸在柳玉翠头上,也让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笼罩了一层厚厚的阴影。玉翠因难以承受孩子的哭闹、丈夫的失踪、父母的数落……最终把目光投向了放在墙角的农药上。就在这时,一邮递员给她送来了一笔汇款,虽说不是很多,但是足以让这个站在绝望边缘的人看到了一丝丝曙光。虽说不知道汇款人是谁,可他在玉翠心里就是自己的恩人,一个救苦救难的活菩萨。接下来的日子里,每月十号这天,恩人都会通过邮局汇款给她。为了弄清真相,也为了心中那份感激,玉翠选择在某月十号的早上到邮局寻找恩人。原来,恩人竟然是县里主管文教的副县长江雄斌。伴随着恩人身份的出现,李有才涉嫌违法一事的真相也如抽丝剥茧般水落石出。原来,罪魁祸首竟然是这位道貌岸然的恩人——江副县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悬念重重,值得一读。【编辑:想飞的企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想飞的企鹅        2024-09-15 15:45:54
  正如‌《道德经》里那句话:“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有些事情的真相往往是超出我们认知范围的。
告诉你多少次了,1+1=3,怎么还成天2、2、2的?能不能长点儿心?
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9-15 15:56:11
  情节曲折,跌宕起伏,从一开始就巧设悬念,始终把丈夫是否犯罪、因何犯罪的故事隐藏起来,剥笋一般慢慢展开情节,直至真相大白,因而使整篇小说非常具有张力,引人入胜。拜读,学习。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3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9-15 15:57:47
  感谢赐稿宁静社团,期待精彩继续。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